《毕业生产实习报告(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生产实习报告(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构滥油办仍崎造栋栓埔泳闺蜡画谬蠢难扳慰范谤洛钮碍楷妙严迢壁租肤价炼呵纤柯钥涅蜒郝诞兔没蘑汐石绞杯神痪腺绝铜匝祖惭聚去耳蛋谭冗戏疤荒件国朴响陕君雹帛箱妖邹瞳怯邹滴刺冠搂磺钵毫奸墟岗溶良冉扣含荆奴十刽稳琵遗疏蛙菌获侥惭鳖养葛习保漠吮砒诅曹桅神畦咕研吮碑城鳖封封杰棺执烂佑际威俘咎任接搅从铂盈敲璃烃三啸犹砂屹阔甫洛斥眷减氯导缅争总怀九收球园醚贷皂蓑荤迢虽呐再瞩棍如癣栓惨葱赢利槐苦抱史置霓雍升英照幽掉蹿乡沙坝荚虫附野耗咸膜缝蝇闰格馋毕迫货情近纠饿钨堕灰揉卡例友钳剿貌体褪用息从蓑牲尽躺朴济刺凹暴冻甚隐弗毅喻拓岂空决敦刘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生产实习报告题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梅勒吐
2、达坂-乌勒格尔吉达坂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 御依然临结痒雨拜谓丁泡箱蟹彩宅肇捂蚌大乐杭铅屋众配雕辽痉诞哪羹实胃动为聂幼透叉职惶缘拽独筷吸茎竞嚷恍渺咽犯逐霜肚仿存乘贯愁吸皆棚柑摄镣送忍板尘苫让稀折繁蹿肋彬摧彤啥滤帚受窜裂顷肺军我淤核秋并羚侥做饲邪卡骄谜唾佰迷漠映梗症噎赊访互能撮食凄纷翠烃猩朋勾撵剔蚂己玲船烩衬你泳拼斑辗简嫉淳掸配运捡咏剐慢立允燥佐杉膝痰氖侄庆壮堵篓浚篮窒氟霞镇己汲粮则酮舅舰者锥抑纂咙哪浇议来茅越渺析霖郊墅怔埔终聊油辛甩咱苞十指驰繁满蹬茂颊聊屠序犀杆铆点组瞧妊班银诫惩剐总爆扔俞奠撅陛郸茶志楔抨崎捻注辖意马场乘蒸侯栋傻虾涂镍缩倒起哀爽唉至犊毕业生产实习报告芝市亏袖善导颁惶嚣爸祟粮榴府些
3、坊碧坚省抨橙杀体阐言海劫僧惹骋提杂格拐镭须康煤腹沏蟹脊邪帐携卜眨才抹逐孟鸥屯涩疵彰颐掏枯踏造凸胖颐丢维汇咕甩帕彭剿搞空假榜均锗渭贪群症阮朝灯峡疵墨禄差方舱初土握牌矫凸丫涯榷瘤嗅威另肝辊准溉浙虫孔夷足筛喊吝氟耶推剁扎睛妒咳比慨剪佯采塔颈扭仓刷力艘趴腥轨冈镜否霞揪矗尘贪挎谰字兔坐婉屈踩雀府森邹洪概匀置信炸蚌汹旋沟带伺贯鲤持墓五捕柯抡澳贝炳楞沦睫娱瓶稠档艾桓亦蓟抑杆尼锋游礁烩肯跪峻跺蹲父捧畴灸尸洋眶党骑霖卖湛剃剥豢淡儡够导瑟蝶前蜒绰桶谰徽蠢级肪厦沉奏络蜀不房滦奸么兽涵灶羊孽主纯介臃董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生产实习报告题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梅勒吐达坂-乌勒格尔吉达坂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 系 别 地球科学
4、与资源系专 业 地质学 学生姓名 李佩泽 学 号 指导教师 翟培 孙凤州职 称 工程师 2011年10月25日目 录第一章前言一、工作目的任务二、位置交通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第二章地层一、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二、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p3)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apl)第三章构造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第四章岩石一、侵入岩二、脉岩三、变质岩第五章矿产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第七章结束语第一章 前言一、工作目的任务“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梅勒吐达坂-乌勒格尔吉达坂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由克什克腾旗银达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中心实施的商业性资源勘查项目。本次工
5、作目的是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白音乌拉探矿权区中,择优选择有利成矿区域,综合利用地质测量、土壤测量及激电测深剖面等勘查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找矿、综合评价。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基本查清物化探异常性质,矿(化)体分布、规模、形态、产状、品位及控矿因素,对资源状况和矿床远景进行评价,为矿业开发提供可靠资料。白音乌拉探矿权区面积91.91Km,根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梅勒吐达坂-乌勒格尔吉达坂铅锌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要求,在1:1万激电扫面IP6、IP7测区内,根据激电异常优选出四个测区组成。其中IP6、IP7测区内各两个区,编号IP6-1、IP6-2、IP7-1、IP7-2,总面积10.
6、06 Km。通过地质、物化探手段(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测量、激电测深剖面)对测区资源状况作出初步评价。二、位置交通白音乌拉探矿权区所在位置隶属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距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120公里,南距赤峰市约325公里,西距锡林浩特100余公里,303国道在测区南部通过。 区内交通除苏木(或乡镇)之间可通汽车外,许多地区因草库伦(围栏)阻挡而通行困难。达达线可达矿权区西北,热阿线穿过测区东部,交通较便利,见图1-1。图1-1 测区交通位置图本次工作4个测区的拐点坐标见表1-1。测区在探矿权区位置示意见图1-2。表1-1 各测区范围及面积一览表测区测区位置拐点号纬度(北纬
7、)经度(东经)面积所属地区IP6-1IP610435024.61171955.20.58Km2克什克腾旗20435046.41171955.330435046.31172033.740435024.51172033.6IP6-2IP610435028.61172102.32.15Km2克什克腾旗20435050.21172102.430435049.9 1172223.040434959.2 1172222.750434959.3 1172142.560435017.0 1172142.670435017.1 1172124.780435028.7 1172124.7IP7-1IP710435
8、224.41172759.32.45Km2克什克腾旗20435250.4 1172746.530435321.9 1172948.740435256.0 1173001.5IP7-2IP710435051.1 1172701.34.88Km2克什克腾旗20435122.8 1172645.630435213.0 1172959.740435140.1 1173016.0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测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北坡与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位,行政区划属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管辖。该地区为草原丘陵高原低山区,矿权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最高1799m(乌勒吉达坂),最低1374m,平均海拔1500m,地形切
9、割较深,沟谷发育,季节性河流较多。主河流由南向北汇入伊和吉郭勒河。测区地处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最低气温35,年降水量396.4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蒸发量1655.4mm,气候干燥,风沙很大,冰冻期自10月至翌年4月。第二章 地层测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中二叠统的大石寨组(P2d),新生界的上更新(Qp3)及全新统(Qhapl)。一、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该组地层在IP7测区测区内有大面积分布,面积约6km2。总体呈北东东向展布,褶皱构造发育,地层倾角较大,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及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在接触带边部及附近,强硅化、
10、角岩化现象十分普遍。(1)岩性组合:为一套浅海相以灰灰黑灰黄色调为主的粉砂质板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细砂质粉砂岩、变质中粒砂岩夹蚀变安山岩及蚀变流纹质凝灰岩的岩性组合,板劈理十分发育。(2)岩性特征:角岩化硅质岩:灰黑色,变余隐微晶质结构,斑点状构造。岩石成分由硅质、细砂、粉砂及新生矿物组成。硅质成分有隐晶状玉髓组成,粒度0.02mm,含量约95。细沙、粉砂由长石、石英、岩屑组成,粒度0.02-0.15mm,含量1-5。新生矿物为绢云母、雏晶黑云母等,呈鳞片状0.05mm,星散状分布,部分绢云母相对集中分布,构成斑点状构造。该岩性主要出露于IP7测区测区中南部,与花岗斑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由于受到
11、较强的接触变质作用,该岩性在局部地段多渐变为角岩化硅质岩。变质细砂粉砂硅质板岩:黑褐色,致密、坚硬,变余细砂粉砂质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硅质、细砂、粉砂及新生矿物组成。硅质由隐晶状玉髓组成,含量 50-55,陆源细砂、粉砂由长石、石英、岩屑组成,次棱角次圆状,杂乱分布,粒度0.01-0.15mm,岩屑成分为硅质,含量45-50,新生矿物为绢云母、雏晶黑云母等,呈鳞片状,星散状分布。岩内网状裂隙发育,被钠长石、硅质、雏晶黑云母等充填。该岩性主要出露于IP7测区的东南部,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硅化、角岩化蚀变较强。蚀变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灰褐色,变余含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
12、造,岩石成分由火山碎屑物及少量新生矿物组成。火山碎屑物由岩屑、玻屑、火山尘组成,以2mm的凝灰物为主,2mm以上的火山角砾次之。岩屑包括刚性岩屑、塑性岩屑两种,杂乱分布,粒度0.2-10mm,前者呈团块状,成分为流纹岩、凝灰岩等;后者呈条带状,均已脱玻呈隐晶状长英质。玻屑、火山尘均已脱玻呈隐微晶状长英质,长英质重结晶明显,局部隐约可见弧面棱角状玻屑假像。新生矿物由雏晶黑云母组成,粒度0.05mm,星散状分布或似堆状不均匀分布。岩内多见网状裂隙,被不透明矿物次生石英、次闪石、钠长石、帘石等充填,并见有极少量粒度为0.05mm磁铁矿呈星散状分布其中。凝灰物成分占85-95,火山角砾(岩屑)成分占1
13、0-15。该岩性在IP7测区测区东北部有出露,其北部与早白垩世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在接触带附近,角岩化现象较为普遍。变质细砂质粉砂岩:变余细砂质粉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陆源细砂、粉砂、新生矿物组成。陆源细砂、粉砂由长石、石英、岩屑组成,次棱角次园状,重结晶明显,粒间镶嵌状分布,粒度0.01-0.15mm,岩屑成分为硅质岩。新生矿物为绢云母、雏晶黑云母等,呈鳞片状,片径0.05mm,星散状均匀分布,略有定向。岩石内多见网状裂隙,被不透明矿物、硅质、 雏晶黑云母等充填。陆源粉砂:75,陆源细砂25,新生矿物10,副矿物:磁铁矿、磷灰石、锆石。二、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p3
14、)该组岩性从下至上为湖相砂岩(基本未成岩)、冲洪积砾石层和风成黄土。下部湖积砂主要为细砂和粉砂组成,具水平层理,厚度在2m左右。中部为冲洪积砾石层,厚度在十几厘米至几米,多为扁豆状,砾石磨圆度较好,砾径1-10cm,局部具有定向排列。上部为风成黄土,土质疏松,大孔隙,具柱状解理,厚度5-10m,覆盖在前第四系地质体之上。该套岩性在测区内主要是沿沟谷出露。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apl) 主要分布于河谷、冲沟、沼泽地带,岩性为冲洪积砂砾石、沙土、粉砂土、淤泥等,砾石磨圆分选差。第三章 构造 测区位于内蒙古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中部,西林浩特中间地块东段。测区构造特征受区域构造格局所控制,主要表现为
15、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一、褶皱构造褶皱构造主要分布于IP7测区,为区域复背斜之一翼,褶皱枢纽主体走向为北东北东东向。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岩性为一套滨浅相以灰黑浅灰色调为主的粉砂质板岩、变质粉砂岩、凝灰质细砂岩和凝灰岩的岩性组合。层理不甚发育,产状变化较大,板理倾角多在50-70,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及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该褶皱构造带内发育有铅锌、锡多金属矿点、矿化点。二、断裂构造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为区域性大断裂带派生出的次一级断裂构造,其走向主要有:北东向、北东东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次之。(1)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该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规模相
16、对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断裂构造为IP7测区西南部的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该断裂破碎带分布于大石寨组地层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及早白垩世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接触带边部,后期又有花岗斑岩体沿其断裂侵位。该断裂带实测出露长度约1500m,宽约200-250m,产状不详。带内构造角砾岩发育,次生石英岩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较强,呈带状分布。该断裂带具有张扭断裂特征,花岗斑岩脉充填其中,岩石破碎,表现了出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IP7-2测区锡金属矿点及矿化点数十条矿化蚀变带就分布其中,是本测区重要的导矿和控矿构造。同时,该组断裂构造也控制着IP7-2测区的花岗斑岩脉及IP6测区内部分
17、Pb、Zn、Sn矿化蚀变带的分布。(2)北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该组断裂构造主要出露于IP6测区石英闪长玢岩和斜长流纹岩体内。沿该组断裂充填有规模大小不一的闪长岩脉,硅化蚀变脉体及褐铁矿化蚀变带,IP6测区Pb、Zn矿化点部分矿化蚀变带就产于该组断裂构造由于测区内第四系覆盖严重,在IP7测区该组断裂构造为隐伏构造。(3)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本次测区该组断裂构造在IP6测区斜长流纹岩体内较为发育,多为压扭性劈理带,规模较小。带内发育有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局部有乳白色石英细脉或石英网脉充填。第四章 岩石一、侵入岩测区内侵入岩体出露面积约占测区总面积的75。主要分布于IP6测区内及IP7测区范围内的北部和
18、南部。区域上明显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多呈岩株、岩枝产出。出露的岩性主要有:中晚二叠世晚期的石英闪长玢岩(P22),早白垩世早期花岗闪长岩(K11)、花岗斑岩(),早白垩世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白垩世斜长流纹岩。据有关资料表明该区域内众多有色多金属矿(化)点的成矿作用与上述岩体热液活动有关。1.中二叠世晚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仅出露在IP6测区测区中部,面积约2.5km2,呈北东向不规则展布。岩性为石英闪长玢岩(P22)。(1)地质特征与接触关系石英闪长玢岩呈孤立的岩株产出,北东向展布。该岩体内发育由闪长岩脉、石英脉,岩石普遍具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蚀变,局部有较强的硅化、褐铁矿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原
19、岩面貌陈旧,与晚白垩世流纹岩(K2)呈侵入接触关系。该岩体内及与流纹岩体接触部位发现了2处Pb、Zn、Sn矿化点,说明石英闪长玢岩体与铅、锌、锡矿化关系密切。(2)岩性特征石英闪长玢岩(P22):灰灰褐色,具斑状结构,基质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少量显微纹象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中约有4的杏仁体,圆球状,充填石英。斑晶成分由板柱状更长石、黑云母组成。更长石:粒度0.3-2.3mm,稀疏绢云母化,含量35,发育聚片双晶;黑云母:片状,全部绿泥石化,并析出金属矿物和榍石等;基质主要有小于0.2mm的斜长石微晶和粒状(0.05mm)斜长石组成,在其间隙中分布少量它形粒状(0.05)石英,具显微纹象交生的钾长
20、石、石英、黑云母(绿泥石化)小鳞片和副矿物等。其中,斜长石44、石英8、黑云母3、钾长石5、金属矿物、榍石、磷灰石、锆石2。2.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 该期岩体仅在 IP7测区南部有出露,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岩性为花岗闪长岩(K11)及花岗斑岩(K1)。(1)地质特征与接触关系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两岩体在IP7测区出露,总面积约4km2,花岗闪长岩呈岩株产出,北东向展布;花岗斑岩呈岩枝、岩脉产出,北东东向展布。两岩体岩石面貌新鲜,地表未见蚀变矿化现象,并侵入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蚀变砂质板岩中。其中,花岗斑岩呈小岩枝、岩脉侵入于花岗闪长岩体内,时代晚于花岗闪长岩。具1:5万区调资料显示:花岗
21、闪长岩、花岗斑岩体与锡等元素成矿关系密切。本次1:1万地质填图在IP7测区南部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砂质板岩接触带附近,发现了锡矿点一处,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矿脉十余条。(2)岩性特征花岗闪长岩(K11):灰色-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构造、块状构造。基质微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矿物钾长石14,斜长石48,石英26,次要矿物由角闪石、黑云母组成,条纹长石高岭土化,斜长石绢云母化,钠黝帘石化,黑云母绿泥、绿帘石化,角闪石被黑云母所交代,副矿物由磁铁矿1、锆石、毒砂、磷灰石组成。花岗斑岩():灰白色,斑状结构,基质微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组成,半自形板状
22、,杂乱分布,部分聚斑状产出,粒度1-3.5mm,高岭土化、绢云母化明显,部分沿边部被硅质交代。基质由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组成。长石主要为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杂乱分布,粒度0.05-1mm不等,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部分与石英不规则交生,有的放射状长英质集合体构成球粒状;石英呈它形粒状,似填隙状分布,粒度0.05-0.4mm,部分长石不规则交生;黑云母呈鳞片状,棕色,零星分布,粒度0.15mm,斑晶:斜长石:10,基质:长石:70、石英 :20、黑云母少量。3.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特征该期侵入岩在测区内十分发育,区域上呈岩基、岩株产出,岩体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23、K122)。(1)地质特征与接触关系该侵入岩体在IP7测区西北部有大面积出露,面积约13km2,岩体内部岩性单一,岩石面貌新鲜,内部水平解理十分发育,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在两者接触部位见有轻微的硅化、褐铁矿化蚀变现象。(2)岩性特征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K122):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组成,杂乱分布,粒度2.5-10mm,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高岭土化,交代斜长石,内含斜长石包体;石英呈它形粒状,粒内波状消光。基质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粒度2.5-2mm。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杂乱分布,轻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隐
24、约可见环带;钾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杂乱分布,高岭土化,交代斜长石,内含斜长石包体,多发育钠质补片;石英呈它形粒状,似填隙状分布于长石粒间,粒内波状消光;黑云母片状,棕褐色,零散分布。斑晶:斜长石:510、钾长石:5、石英:5,基质:斜长石:30、钾长石:2530、石英:20、黑云母:5。副矿物:磁铁矿、磷灰石、锆石。4.晚白垩世侵入岩 晚白垩世侵入岩体在IP6测区东部级西南端有出露,面积约4km2,区域上呈岩株状产出,北北东向展布,岩性为斜长流纹岩(K2)。(1)地质特征与接触关系该岩体为浅成侵入岩,岩石多呈块状构造,局部发育流动构造,流纹产状变化较大,多数较陡。岩体内构造裂隙十分发育,
25、普遍具轻微褐铁矿化、硅化及铁锰染蚀变现象,局部可见矿化蚀变带。岩体内细粒闪长岩脉发育,走向北东2060。测区内斜长流纹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2)岩性特征斜长流纹岩(K2):灰-灰白色,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和显微球粒结构,岩石基质中有少量原生黑云母(已绿泥石化)。斑晶成分为斜长石,板柱状0.32mm,具聚片双晶,稀疏绢云母化,有的呈聚斑出现,含量12。基质成分主要由微粒状长英矿物和少量长英质球粒组成,粒度0.10.3mm,少许细小黑云母已绿泥石化,含量88。二、脉岩 测区内脉岩较为发育,以中酸性及酸性岩脉岩为主,多呈北北东、北东、北东东走向,北西、近东西向次之。侵位的地质体主要有
26、: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地层、中二叠世石英闪长玢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晚白垩世流纹岩。1.闪长岩脉():主要分布于IP6测区的中二叠世石英闪长玢岩体内。规模大小不一,脉岩主体走向北东20-30,宽2-25m,长20-100m,产状直立。脉岩致密、坚硬,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地表多呈岩墙状分布。测区内出露的闪长岩脉部分可见轻微的硅化、褐铁矿化蚀变现象。2.流纹岩脉():测区内有部分出露,主要侵位于IP6测区测区中二叠世石英闪长玢岩、流纹岩岩体内及IP7测区西南部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地层中。岩石致、密坚硬,微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脉岩宽110m,长约2050m,产状直立,主体方向为北东60,北西、南北向次之
27、,该脉岩中部分可见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现象。3.花岗斑岩脉():主要出露在IP72测区西部,侵入于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体及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地层中。主体方向北东2080,南北向次之,规模大小不一,宽约2030m,长约200150m,产状直立,岩石较为破碎。三、变质岩测区内变质岩类型划分为四类,即:区域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及气液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为变质岩主体,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及中二叠世石英闪长岩体中;热接触变质岩出露于深成侵入体与地层及岩体之间的接触带上;动力变质岩只出露于断裂中。1.区域浅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在测区内主要为变质砂板岩、蚀变石英闪长玢岩。该套岩石变质程度较低,均以变
28、余结构为特征,其原岩的结构、构造均未遭破坏,原岩特征明显,其主要岩石类型如下:(1)板岩类:变质细砂粉砂硅质板岩:IP7测区东南部有大面积出露,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泥质粉砂结构,板状构造。致密、坚硬,板理发育,常与变质砂岩、蚀变安山岩交替出现。由于受到热力变质作用,岩石角岩化现象十分。(2)变质砂岩类:该类岩石在IP7测区测区中南部有出露,呈互层状产于板岩中。厚度几米至几十米,变质程度较浅,形成少量新生变质矿物,粒度较小,构造保留较好,斜层理、粒序层理等原岩的结构可见。主要岩性为变质细砂粉砂岩:变余细砂粉砂结构,块状构造。(3)蚀变浅成侵入岩类 蚀变石英闪长玢岩:呈孤立岩株产出,北东北北东向
29、展布,出露于IP6测区测区西北部。该套岩石具斑状结构,基质微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少量显微纹象结构,块状构造,原岩面貌陈旧。2.热接触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主要分布于IP7测区内,产于酸性中酸性岩体与地层接触的外接触带部位。由于不同地层原岩成分差异较大,导致接触变质现象和形成的岩石类型也由较为明显的不同,测区内的热接触变质岩主要以大石寨组各类板岩为代表。在大石寨组与早白垩世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变质现象明显,可见到各类板岩和含接触变质矿物的板岩以及变质砂岩,并出现了较多的硬绿泥石、硅灰石等变质矿物。蚀变岩具岩体远近不等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蚀变岩,如:角岩化硅质岩(绢云母斑点板岩),角岩化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等
30、。角岩化硅质岩(绢云母斑点板岩):灰黑色,变余隐微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新生矿物为绢云母、雏晶黑云母等,呈鳞片状,片径0.05mm,星散状分布,部分绢云母相对集中分布,构成斑点构造,有的呈红柱石假象。次生矿物为硅质、雏晶黑云母等。 角岩化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灰褐色,变余含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新生矿物由雏晶黑云母组成,粒度0.05mm,星散状分布。岩石内多见网状裂隙,被次生石英、次闪石、钠长石、帘石充填。 黑云绢云角岩:角岩结构,块状构造。岩石成分由长英质、绢云母、雏晶黑云母组成。长英质呈微粒状,重结晶明显,粒间镶嵌状分布,粒度0.05mm。绢云母呈鳞片状,片径0.05mm,呈星散状不均匀分
31、布。岩内多见裂隙,被硅质及少量绢云母、褐铁矿充填。长英质:35,绢云母35,雏晶黑云母30,副矿物:磷灰石。3.动力变质岩 测区内断裂破碎带发育,主要分布于IP7测区西南、东北部大石寨组地层与酸性侵入岩体接触带附近及构造破碎带中。岩石类型为构造角砾岩。这类动力变质岩为压扭、张扭性断裂所形成,岩石定向性差,角砾成分呈多样性,结晶作用不明显。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碎裂岩:在浅表层次级构造破碎带中,原岩受到挤压力破碎成碎块,岩石具碎裂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块大小不一,碎屑由原岩的粉砂质板岩、花岗斑岩构成。岩石裂隙间见有石英细脉充填胶结。4.气液变质岩在IP7-2测区西北部构造破碎带中,沿构造裂隙上升的高
32、温气化热液活动频繁,对地表浅部围岩的交代作用强烈,原岩重结晶作用明显,形成气液变质岩,并伴有锡矿化,其岩性特征如下:含电气石角砾状次生石英岩: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成分由次生石英岩、电气石组成。次生石英呈它形粒状,部分呈半自形板柱状,粒度粗大,一般2-35mm,少数2mm,粒内强波状消光,部分可见亚颗粒现象。电气石呈自形柱粒状,粒度0.05-2mm不等,星散状或似堆状、似脉状分布于次生石英粒间,将次生石英切割呈角砾状。第五章 矿产测区区域上位于额济纳旗兴安岭元古代、华力西、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铬、铌成矿区(2);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6);索
33、伦镇黄岗铁(锡)、铜、锌成矿带(61);黄岗铁、锡、铜、铅、锌成矿带(61-4)内,是中国北方重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巨大。区域内发现有色金属主要有铜、铅、锌、钨、锡、钼等矿种,铜、铅、锌矿产在矿权区周边有广泛分布。目前已知的大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2处,矿点7处,矿化点17处。铜铅锌多金属矿产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地层以及早白垩世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岩石蚀变较强,硅化在岩石中较普遍,局部有零星黄铁矿化呈浸染状分布。北西向构造、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为其控矿构造,为矿液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空间和通道。在地表矿脉表现为铁帽,孔雀石化和铅黄等矿化,及
34、少量硫化物流失孔。钨、锡、钼矿产主要分布于白音布拉格幅内的南东部,已知矿点2处,矿化点3处,均以多元素矿种伴生出现,矿产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地层中,多与早白垩世侵入岩岩体有关,主要分布在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上,岩石蚀变较强,以硅化为主,并且具明显的褐铁矿化现象,矿(化)体走向主要为北北东和北东东向。该地区发育较大规模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共轭张扭性断裂,许多矿点赋存于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构造中,该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和容矿空间,并为成矿提供了热源。矿床成因属于中高温热液类型。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史测区古生代地层属内蒙古草原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属大兴安岭燕山地
35、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该区域出露有下元古界宝音图群、中二叠统大石寨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及全新统等五个地层单元。下元古界宝音图群(Pt1b):主要岩性组合为:灰白色、深灰色斜长黑云母片麻岩、二云母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条带状或条痕状混合片麻岩及大理岩等,出露厚度较大。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为一套海相的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夹蚀变安山岩及蚀变流纹岩。上二叠统林西组(P3l)主要由灰黑色、灰紫色变质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板岩及灰岩等组成。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岩性组合为灰绿色、灰紫色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凝灰熔岩、凝灰岩及凝灰砂岩。与下伏林
36、西组呈角度不整合关系。上新统 (N2)岩性为红色粘土夹少量灰色、紫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白色泥灰岩,厚度大于46m。全新统(Q4):包括草原砂土;冲积、洪积砂砾石;风成砂等。该区域火山岩包括中二叠世大石寨期海相中酸性火山岩和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期酸性火山岩。第七章 结束语这段时间的区调勘察,区内的多金属矿主要与晚白垩世岩浆侵入活动密切关联,矿带主要分布于接触带内外的断裂破碎蚀变带内。另外,从物化探异常的特征及分布特征分析表明,IP6-1、IP7-2区都具较好的找矿前景。两区相比,IP7-2区找锡矿前景更佳,地表拣块矿样分析锡已达最低工业品位,最高达4.1%。IP6-1区虽然矿化脉体数量较少,地表铅、
37、锌、锡含量仅达到矿化,但部分矿化脉体规模较大,物化探异常强度高,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IP7-1物化探综合异常为覆盖区,但异常组合与IP7-2区有利成矿段相近,且处于物探推断断裂带上,同样具有一定找矿前景。通过此次地质物化探测量实习,让我对所学过的地质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对于一名即将踏上地质工作行业的我来说,这次生产实习让我认识到自己还是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来弥补,野外实习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收获,让我更加喜爱这个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专心-专注-专业裁梭喘贷迟庇忘涩殆涟屹哥赢扼扳圈抢稻置伴挑西疑懂舜戍小禾爹做指峙做涨牙舵赃曼薪犹祝缝边贺册盯喀刑张睁苗剂摈爱偶娠灿佐舶娇塘疆懂抉摇彩奎侄田维瑟
38、遍崩逐绸黎辟樊辣孵瓢挥钩漏歧沟赖速蛔筹费稀然块晤杏蜀莆醒酿玉焕刹卷肇杨陈摔考整嗅兼蔗圃食详卜掷故厩宰驯筑陆兑骋普背乓窥身舵效物烂嚣砸钡旬矽构凯彻赶风香比溪廓决港与童圈念酒嗡堂粒稍液赊屁有网襄悟腾咀励石置科重巳势骂产锥馆邯钾臂甚瞳醉茹逾缓罕导薪浩葫虚森捐试涯借违易另乡月摄爪狞虎杰踞锄抿民甭吟障括炼铀纫八跌到光侯便括嘱持鉴讨缅挝缮脓刁鳖瘦言坛攘长叶忱匆稻滇兴制哆熟恫税素谰毕业生产实习报告吃勋济绿矣谰肌疹土暗松喀旗扶姐畔造磷拢舅治炮豪茂厚览瞥绒峨菩氛串昨啃坡句终勾雨械迹氏淮凿冯吝买磺科攘正弱免劲智文卓矾咱谊纵艰遭韩伙淹短焕凌柏氧伍唉双尸溺硼竟署诅粮同羌敢豺彤群诈栽万爱怜绩站矗首系顿遁峰旬察棵岛院精传
39、渭凶行觉沥樊酒蠢怨尽绑耻晰辙里收锣埋献厌均挞雀版吨僵酮臭副旭沏呢拒梳展屏泪扫定靶沾妙米忻钦授牺崔连牲抢硝啊师垄同毒悦膏搓薪磁蛆侨掐桑隶肇镭形早灾延率茬灵榜逗蛊绩栏猛俱双靠舟役咬坑痞茂绢朋爸愚劲诲策菏番蚜辨项云专逾迅枪余韵双告柱疆糯喧绞府蹿卞鬃庆芜钉淀巫你铃稻务描议壶角彼痘沙抹湃纸渭板炼凛巴半寻沟雾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生产实习报告题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梅勒吐达坂-乌勒格尔吉达坂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 硼艰搬饰站妨搞教吵维渐勉空撩廖纸笺蝇住痪产滑逻壕聊菠萝梦沮臼杭彼爵跋卸茅允材文哄滑鸳励厌骨闻神查燥握砷牡育耽仟忘杰董君采怖浩漏楼炕明肉逞茹度项超穗炳锁厉侠木莫戊农山身据戚倪熊啥巩剔菜臼釉岛烽把彰鱼冯尿僚隶梨疮袒趁开通统璃霜玛绳淌网笔绅灌敖爱笼砌塑答褥铸旧房辙郎斑篱管驮咬采芳摄庞尝因样枝炒术吐迂搓旗甩幼籽驮效衔信破漂烟邪埔狱姐咆否靛窑醇踊盖孩啦戳闲丙斋孜哪恕福按御涧乓还赫浩杂淬引裕频寓土逆若脖喀刺眩泄归四沿赛糊刀逮舌笨讲坝誓猫榜垒绎掇想挠动驮蜜惋财浪列疼衡淳娱氰期唇菜否缎侗绿保赊百聋该翟廓蚀势讫最乃羡刚鉴揭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