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评审.doc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36282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评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评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评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施工方案评审.doc(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工程17标段顶管工程施工评审方案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17标项目经理部2010年08月目 录第一章、概述- 1 -1.1 、编制依据- 1 -1.2 、工程概况- 1 -1.3 、周边情况- 2 -1.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 -1.4.1 、工程地质- 3 -1.4.2 、水文地质- 7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部署- 8 -2.1、施工准备- 8 -2.2、施工布置- 9 -、顶管工作井现场布置- 9 -、基坑内部布置- 9 -、管道内部布置- 9 -2.3、劳动力配置- 9 -2.4、机械设备配备- 10 -2.5、管材加工运输- 11 -2.6、进度计划- 1

2、1 -第三章、顶管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1 -3.1、工具管选择- 11 -3.2、施工工艺- 13 -3.3、导轨安装- 13 -3.4、总顶力估算及压力控制设定- 14 -、总顶力估算- 14 -、土压力设定总顶力估算- 15 -、土压力控制- 16 -、泥水仓压力控制- 17 -3.5、顶进后靠及主顶进系统- 17 -3.6、顶管机的安装调试- 18 -3.7、出泥系统- 18 -3.8、触变泥浆的配制及压浆减阻措施- 19 -、注浆孔布置- 19 -、浆液配比及注浆量计算- 19 -、注浆原则- 19 -、注浆质量的控制措施- 19 -3.9、泥浆置换- 20 -3.10、照明- 2

3、0 -3.11、顶管测量- 20 -、仪器设备- 20 -、基本技术要求- 20 -、误差分析- 21 -、平面控制网测量- 22 -、高程控制网测量- 23 -、联系测量- 23 -、地下施工测量- 25 -、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25 -3.12、顶管姿态控制与纠偏- 26 -3.13、顶管出洞、进洞施工方法- 26 -、出洞措施- 26 -、进洞措施- 27 -3.14、管道内通风- 28 -、管道内空气质量标准- 28 -、通风系统设计- 28 -、通风系统施工- 29 -7.18、顶进通讯- 29 -第四章、施工监测- 29 -4.1、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29 -4.2、监测范围- 2

4、9 -4.3、监测点布设- 30 -轴线及地表沉降- 30 -4.4、监测内容的实施及测量方法- 30 -沉降测量- 30 -水平位移测量- 30 -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30 -测量技术及要求- 31 -4.5、投入的仪器设备- 31 -4.6、监测频率- 31 -4.7、监测报警值- 32 -4.8、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32 -第五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3 -5.1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33 -5.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3 -5.3 质量管理网络- 33 -5.4 工程质量技术控制- 33 -5.5 质量检验程序- 34 -5.6 顶管施工质量保证- 34 -第六章、安全、文明

5、施工措施- 35 -6.1、安全生产施工管理目标及措施- 35 -6.2、顶管施工时安全措施- 37 -6.3、顶管施工时消防安全措施- 38 -6.4、顶管施工时文明措施- 39 -第七章、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救援预案- 42 -7.1、工程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遵循原则- 42 -7.2、应急预案指挥网络- 43 -7.3、应急人员、物资及设备- 45 -应急人员- 45 -应急抢险设备- 45 -应急生产设施物资- 46 -7.4、应急预案- 46 -监测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46 -机头旋转- 46 -机头出洞时磕头- 47 -机头出洞时后退- 47 -顶管方向失控- 48 -顶力急剧增大-

6、49 -管道渗漏- 49 -地表沉降变形过大- 50 -沼气处理措施- 50 -停电、断水、通风失灵应急预案- 51 -防台防汛- 51 -第一章、概述1.1 、编制依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设计图纸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2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1999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236-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室外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G/TJ08-310-200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顶

7、管施工规程 DG/TJ08-2049-2008除了执行以上国家的最新标准外,我们还将严格执行上海市以及上海市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技术资料的有效性和适宜性。1.2 、工程概况本标段地道雨水排入雨水泵站,地道与泵站之间由直径1000mm的雨水管道连接,管道为钢筋砼管,施工方法采用顶管施工,总长213米。顶管平面图顶管共有2个工作井(雨17-50#、雨17-52#),2个接收井(雨17-38#、雨17-51#)和一个雨水泵房接收坑。顶管工作井直径8.3m,接受井直径5.3m,雨水泵房基坑为12.6m10.7m。顶管井基坑深度为11.5m,围护结构采用850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7

8、003001324H型钢,隔一插一(工作井顶管后靠处型钢密插布置),桩顶标高为3.8m,桩底标高为20.17m20.58m。共设三道砼围檩,坑底以下3m采用压密注浆加固。附图1:顶管井围护支撑布置图(一)附图2:顶管井围护支撑布置图(二)雨水泵房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50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7003001324H型钢,隔一插一,桩顶标高为4m,桩底标高为-21m。泵房设三道围檩,第一道为砼围檩,第二道、第三道围钢围檩。共设三道钢支撑,最大挖深为13.1m。坑底以下3m采用压密注浆加固。附图3:泵房围护支撑布置图序号井 位管径mm管内底标高m长度m1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

9、-50工作井DN1000-5.35-5.461152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SN1地道北雨17-51接收井DN1000-5.46-5.53683SN1地道北雨17-51接受井-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DN1000-5.53-5.55154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泵站DN1000-5.55-5.60151.3 、周边情况施工现场四周开阔,周边无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对工程造成影响,场地已平整,标高在4.5米左右。顶管与已施工完成的地道结构最小距离为8.5米,与磁浮已施工完成的桩最小距离为4.9米,顶管施工时基本不会对其造成影响。与磁浮桩距离4.9米与地道结构边线距离8.5米

10、1.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4.1 、工程地质拟建场地为古河道与正常沉积交互沉积区。场地自上而下可分为7个大层、5个亚层及3个透镜体夹层。层为近代人工堆填土,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层,其中31层、为古河道沉积层,层层为第四纪上更新世Q3沉积层。地层特性表地质时代土层层号土层名称成因类型层厚(m)层底标高(m)状态密实度压缩性土 层 描 述Q43填土0.93.03.310.4松散填料不均匀,结构松散,含碎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较多。1褐黄色粉质粘土滨海河口0.51.42.371.3可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性土,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无。2灰黄色粉

11、质粘土滨海河口0.51.41.320.25软塑为主高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薄层粉性土,摇震反应无,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Q42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滨海浅海1.15.4-1.32-5.37流塑高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及少量有机质,夹薄层粉砂。摇震反应无,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干强度中等。T灰色砂质粉土滨海浅海0.94.2-0.17-3.57松散稍密中含云母,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粘性土。摇震反应中等,土面粗糙,韧性低,干强度低。灰色淤泥质粘土滨海浅海3.78.0-10.33-14.15流塑高含云母及少量有机质,夹贝壳碎屑,偶夹薄层状粉砂。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有光泽,韧性中

12、,干强度高。T灰色砂质粉土滨海浅海1.24.2-8.69-12.65稍密为主中含云母,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粘性土。摇震反应迅速,土面粗糙,韧性低,干强度低。Q411灰色粉质粘土滨海、沼泽8.510.9-20.33-24.35软塑为主中含云母、有机质、钙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砂,土质较均匀。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无光泽,韧性高等,干强度高。1T灰色粉质粘土滨海、沼泽2.5-17.2稍密中含云母、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粘性土。摇震反应迅速,土面粗糙,韧性低,干强度低。3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溺谷2.53.0-25.57-26.14软塑为主中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砂。摇震反应无,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

13、度中等。4灰绿色粉质粘土溺谷2.83.7-28.37-29.84可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偶夹钙质结核,摇震反应无,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Q32暗绿色粉质粘土河口湖泽1.63.6-25.10-27.00可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偶夹钙质结核,摇震反应无,土面稍光滑无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1灰绿灰黄色砂质粉土河口湖泽未钻孔未钻孔中密密实中含云母、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粘性土。摇震反应迅速,土面粗糙,韧性低,干强度低。地质剖面图1.4.2 、水文地质(1)地下潜水位地下潜水位埋深为0.81.9m(标高3.312.20m),受潮汐、降水量、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变化。(2)承压水 拟建场地承

14、压水主要由深部层承压水和浅部T层微承压水组成,承压水水位一般低于潜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3.011.0m。由于拟建场地层层顶埋深一般在28.733.7m左右,对本工程不构成影响,因此仅对T层微承压水进行水头量测,经观测承压水头观测孔Z11水位埋深约5.76m(高程-1.40m);Z4水位埋深约5.83m(高程-1.53m)。 (3)地下水、土的腐蚀性 根据上海地区规范,本场地地层属弱透水层,属类环境。根据现场勘察,拟建场地无污染源存在,并结合邻近工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4标段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报告编号07Y023-1)水质分析报告综合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

15、无腐蚀性;对长期浸水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干、湿交替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部署2.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学习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技术规范。(2)物资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管材、膨润土等材料进出场计划。 2)落实管道通风、注浆管等零星配套材料。 3)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现场备足快速水泥、聚胺脂等应急物资。(3)劳动组织准备 1)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 2)根据需求组织顶管顶进、测量、注浆等施工队伍,根据顶管顶进工期安排如期进场。 3)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落实各项责任制。

16、 4)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及每位工人清楚每到工序的操作过程及要点。(4)施工现场准备 1)根据现场进场道路条件,合理组织交通,为设备和材料的进场创造条件。 2)按照施工平面总体布置要求进行平面布置,进行顶管轴线和高程测量,设置场内测量控制点,并定期进行复核。 3)顶管工作井维护施工时,对排水沟、三级沉淀池、零星材料对方、注浆材料堆场、维修仓库等结合后续顶管进行总体平面布置。2.2、施工布置2.2.1、顶管工作井现场布置 1、本标段采用泥水出土方式,现场设置泥水沉淀池。 2、用履带吊吊放机头及管节。 3、主顶工作站及中央控制室布置洞口上方环梁上。 4、现场布置民工临时住处

17、。详见:附图4.雨17-50#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5.雨17-52#施工平面布置图2.2.2、基坑内部布置 顶管井内布置设备包括基坑导轨、后靠背、主千斤顶、环形顶铁、U形顶铁、焊接设备等。 基坑导轨采用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应保证其具有的强度和刚度。主顶油缸架采用拼装式结构,高程和平面安装误差控制在3mm以内,以保证油缸均匀受力。环形顶铁根据钢管坡口形式设置凹槽,以保证顶进过程中坡口面不受破坏,同时避免导轨直接接触管节,从而避免钢管外防腐层不被破坏。 承压壁时承受和传递全部顶力的后座墙,应保证足够的刚度,满足设计顶力。本工程的承压壁先用混凝土浇平,后靠采用250mm厚箱形结构形式,在后靠和承压壁平

18、面之间灌注砂浆。详见:附图6. 雨17-50#井内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7. 雨17-52#井内施工平面布置图2.2.3、管道内部布置 本工程采用泥水出土方式。根据需要管道内布置井水管、排泥管、通风管、注浆总管。照明、动力、通讯等电缆专用挂钩挂于管道内壁,各种管道架设焊接在钢管内的钢筋支架上。2.3、劳动力配置顶管施工人员的进场时间为:先遣人员在顶管井施工时进入现场,以安排顶管与顶管井工程的协调事宜。顶管施工人员在顶管井封底时进场,进行顶管机具设备的安装准备。顶管施工结束后,人员随顶管设备一起撤出。顶管工程一般要求24小时连续作业,每台顶管机分两班轮流作业,另外设综合作业一个组,负责设备维修等综合

19、保障作业,班组人员配备表见下表:序号人 员每组人数职 责 分 工1技术员1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数据收集与分析、测量,发现并解决问题。2班 长1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指挥、调度劳力、计划安排、质量控制3顶管机操作员1操作机头运转、顶进、读取测量数据、分析偏差趋势、纠偏、报告顶进数据。4控制台操作员1操作主顶液压台、压浆泵、机头联络、调整顶速。5起重机驾驶员1操作起重机械、安全监督6指挥工1指挥起重机械7压浆工1拌浆、调整注浆量及注浆压力8辅助工3接、拆进水管、泥浆管、补触变泥浆、挂钩等9电 工1电气设备维修10机修工1设备维护11钳工1机具、设备加工维修12测量工2对管线顶进的轴线、标高控制13泥

20、浆处理人员1对废弃泥浆进行装车外运合计212.4、机械设备配备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KW)或容量(m)吨位(T)数量1000泥水平衡掘进机1501套双冲程等推力油缸1500KN4只25T汽吊1辆液压动力站301套注浆管路设备202套泥浆管路设备372套液压注浆泵SYB-50/50202台电焊机直流301台污泥泵152台挖掘机EX2001台2.5、管材加工运输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管材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泰浦河制管厂作为我们的生产厂家,管材的管径为1000。在开始顶进前,制定详细周全的供应计划,现场备有足够余量。管材运至现场后需对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入下道工序施工。2.6、进度计

21、划计划施工时间:2010年8月14日2010年8月30日。第三章、顶管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工具管选择选择好顶管掘进机对顶管施工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顶管基本穿淤泥质粘土层,该土层土体软弱,含水量大,所以我们选择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泥水平衡掘进机具有沉降控制精度高,顶进速度快,便于操作和维修,施工可靠性好等特点。TeIemoIe掘进机的开挖面具有二种平衡机理,大刀盘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力,使之在主动土压力和被动主压力之间,泥水系统的压力平衡开挖面的地下水压力,这种双重平衡机理的掘进机对地表隆沉控制精度是很高的,本工程是D1000TLM掘进机,地表隆控制植小于0.8mm。此外,该掘进

22、机的操作是地面控制室进行的,采用激光导向,闭路电视监控,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易控制特点。3.2、施工工艺3.3、导轨安装基坑导轨是安装在工作坑内为管道出洞时提供一个基本的设备,导轨采用HM350250型钢加工,导轨面上设有滑块支撑钢管,滑块与管之间设10mm厚橡胶板。为了预防顶管机进入土体时下沉,安装导轨时,导轨前段需抬高约5mm10mm左右。导轨高程安装允许偏差为0+3mm,导轨中线安装允许偏差为3mm。导轨底部用预埋螺栓固定在工作井底板上,安装调整完毕后导轨下面用无收缩混凝土进行填充。为了防止机头从导轨进入到预留洞口内造成机头“磕头”,我们先在预留洞口内安装一截延伸导轨,其高度、轴线均

23、与井内导轨一致。 3.4、总顶力估算及压力控制设定3.4.1、总顶力估算 管道的总顶力按照下式估算: F0=D1Lfk+NF式中:F0总顶力标准值(KN) D1管道外径(m) L管道设计顶进长度(m) fk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N/m2),取2.5KN/ m2 NF顶管机的迎面阻力(KN)NF=D2sHs式中:D顶管机外径(m) s土的重度(KN/m3) Hs覆盖土层厚度(m)总顶力估计汇总表井 位顶距M覆土厚M迎面阻力NF(KN)总顶力F0(KN)中继间数量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1159.810191922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SN1地

24、道北雨17-51接收井689.910291563SN1地道北雨17-51接受井-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1510.010401275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泵站1510.0104012753.4.2、土压力设定总顶力估算 (1)被动土压力Pp当土为粘性土时,式中:土的容重(KN/m3) h地面至顶管机中心高度(m) 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内聚力(kpa)(2)主动土压力Pa当土为粘性土时, 式中:土的容重(KN/m3) h地面至顶管机中心高度(m) 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内聚力(kpa)(3)静止土压力P0P0=K0h式中:K0静止土压系数 土的容重(KN/ m3) h地面至顶管机中心

25、高度(m)(4)控制土压力PP=Pa+Pw+PPa主动土压力(kpa)Pw顶管机所处土层水压力(kpa),粘性土中不考虑 P土仓施加的预加压力(kpa),一般取20kpa各项程土压力控制值汇总表序号管段H(m)CK0Pp(kpa)Pa(kpa)P(kpa)1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16.99.511.5110.57125891092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SN1地道北雨17-51接收井16.99.611.5110.57126901103SN1地道北雨17-51接受井-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16.99.711.511127911114SN1地

26、道北雨17-52工作井泵站16.99.811.511128921123.4.3、土压力控制 顶管掘进机在顶进过程中,其土仓的压力P如果小于掘进机所处土层的主动土压力Pa时,即PPp时,地面就会产生隆起。且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时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尤其在粘性土中,要达到最终的沉降所经历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隆起却是一个立即会反应出来的迅速变化的过程,隆起的最高点时沿土体的滑裂面上升,最终反应到顶管机前方一定距离的地面上。 顶进中,务必要控制好土仓的土压力P,要求做到主动土压力PaP被动土压力Pp,顶进过程中,根据土层变化、覆土深度变化、地表沉降检测等情况随时调整土压力。3.4.4、泥水仓压力控制泥水

27、仓压力Pw,Pw=wh+P式中:w地下水的容重(KN/ m3) h地下水位至顶管机中心高度(m),假定地下水位埋深1m P泥水压力必须比水压力高出P,P取20Kpa泥水仓压力控制值为机头中心位置静止泥水仓压力的1.001.10倍左右井 位顶距M覆土厚M泥水仓压力Pw(Kpa)泥水仓压力控制值(Kpa)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1158.5105110120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SN1地道北雨17-51接收井688.6106110120SN1地道北雨17-51接受井-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158.7107115125SN1地道北雨17-52工

28、作井泵站158.81081151253.5、顶进后靠及主顶进系统1、钢靠背是安装在工作井后座墙与主千斤顶之间的钢结构件。它的作用是把主千斤顶产生的集中在几个点上的巨大推力的反作用力,均匀地分布到工作井的后座墙上。钢靠背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它采用钢板和型钢焊接成整体结构。钢靠背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块。用起重机将钢靠背吊到工作井后背处,并用经纬仪和线垂配合,使钢靠背平面与顶进轴线垂直,并用16钢筋与井壁预埋件焊接固定。钢靠背安装好后,用模板补齐靠背两侧的空隙,插入钢筋网片,浇注C25后背砼。2、主顶进系统共有4只2000KW双冲程等推力油缸,行程1500mm,总推力8000KN,4只主顶油缸组装在油缸架

29、内,安装后的4只油缸中心位置必须与设计图一致,以使顶进受力点和后座受力都保持良好状态。安装后的油缸中心误差应小于10mm。主顶液压动力机组由二台大流量斜轴式抽向柱塞泵供油,采用大通径的电磁阀和系统管路,减小系统阻尼,油缸可以单动,亦可联动。主顶系统由PIC可编程序计算器控制,并采用变频调速器实现流量的无级调速。主顶系统操作台设在地面控制室内。考虑顶管时的特殊情况,特制定以下应急技术措施:准备足够的易损零部件,使施工中的修理时间缩短到最短。在机头的主轴密封中增加了油脂供油系统,一旦发生渗漏泥水,可以通过压注润滑脂,以润滑脂压力封堵渗漏通径。3.6、顶管机的安装调试1、顶管机用25t吊车将机头吊装

30、入井。2、起吊中应使用专用吊具,保证平稳、缓慢,严禁冲击、碰撞,并由专人指挥。3、顶管机安装在导轨上后,测定前后端的中心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做好记录,如符合顶进要求,应据此调整掘进机内的倾斜仪。5、对掘进机的电路、水路、油路、泥水管路和操纵设备进行逐一连接,各部件连接牢固,无跑、冒、滴、漏现象,对各部分分别调试并进行全面的试运转。3.7、出泥系统对顶管能否及时地有效向管节外围压注触变泥浆,以形成和维护好泥浆套,起到高效的减摩作用,往往是顶管成败的关键。我们设一根总管用于掘进机尾部的同步注浆,使顶管外壁能形成良好的泥浆滑套。本顶管施工用的膨润土触变泥浆,是在地面压浆站配制后,通过二台液压注浆泵压

31、入输浆总管,一根总管压注到机头后的储浆箱内,再由螺杆泵把储浆箱内的浆液压入掘进出尾部的同步注浆口,另一根总管压注到管节上设置的环形分管的各个注浆孔,不断补充管外壁渗透到土层中的泥浆,以便形成管节外围完整泥浆套。地面储浆箱外形尺寸LBH=21.51m=3m,机内储浆箱外形尺寸LBH=20.81m=1.6m3,膨润土泥浆搅拌时间必须大于30分钟,经过充分搅拌的泥浆抽入储箱进行发酵,发酵时间大于6小时,再通过液压注浆泵压入管内,在膨润土泥浆压入以前,对储浆箱内发酵的泥浆再一次搅拌,以减少压浆管道的阻尼。注浆泵站由SYB50/50H型单缸液压注浆泵和液压动力站组成,注浆量Q=80L/min,注浆压力P

32、=0.08-0.1Mpa,输浆总管由20镀锌钢管和球阀、水暖管件等组成,与管节上各压浆孔接通的环形,采用10高压软管。3.8、触变泥浆的配制及压浆减阻措施3.8.1、注浆孔布置用泥浆减阻是长距离顶管减少阻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如果注入润滑泥浆能在管子的外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浆套,则其减摩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一般情况摩阻力至13KN/m2。本工程采用每2节管节设置一组注浆孔,每组6个1寸注浆孔,60均分设置,每组注浆孔有独立的阀门控制。3.8.2、浆液配比及注浆量计算润滑泥浆材料主要采用纳基膨润土、纯碱,CMC,浆液配比如下表:水膨润土CMC纯碱2400KG200KG3KG10K

33、G该泥浆由厂家配制成成品供应我方,我们按水:土=12:1的量进行现场拌制,拌制好的泥浆放在储浆箱内待数小时后即可使用,物理性能指标比重1.051.08g/cm2,粘度3040S,泥皮厚35mm。3.8.3、注浆原则注浆原则是注浆时必须保持“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根据顶力情况及时补浆,使摩阻力控制在最佳值。当实际减磨的效果大于f=2.5KN/m2时,必须改变触变泥浆的成分,在润滑剂材料中掺入聚丙烯胺高分子材料,改善润滑效果,使管道外侧磨阻系数低于f=2.5KN/m2。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0.4MPa,压力不宜过大,防止压穿、冒浆造成物资的流失。3.8.4、注浆质量的控制措施1)保

34、证润滑泥浆的稳定,在施工期间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2)制定合理的压浆工艺,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进行。3)保持管节在土中的动态平衡。一旦顶进中断时间较长,管节和周围土体固结,在重新启动时就会出现“楔紧”现象,顶力要比正常情况高出1.4倍,因此尽可能缩短中断顶进时间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如中断时间过长必须补压浆。5)压浆管与压浆孔连接处设有单向阀,防止在压浆停止时管外的泥砂会顺着注浆管流到浆管内,沉淀后会把注浆管堵住。3.9、泥浆置换顶进结束对已形成的泥浆套的浆液进行置换,置换浆液为水泥浆并掺入少量粉煤灰,在管内用单螺杆泵压住,压浆体凝结后(一般20n)拆除管路封闷注浆孔。3.10、照明管内照明采用2

35、4V电源专用箱及3KV以下的变压器,输出电压24V,能满足管道内照明亮度要求。照明灯具采用40W螺口的节能灯。在管道右上方每隔10m布置一个灯架,照明电缆也固定在上面,按顶进距离逐步延伸装置。另外管道内还设有应急照明系统,因故突然停电时,使用应急照明,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撤离。3.11、顶管测量3.11.1、仪器设备(1)SOKKLASET2全站仪1台,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 (2)电子经纬仪1台,测角精度:2(3)苏光S2水准仪1台(4)棱镜、脚架、水准尺等配套设施若干(5)其它计算、记录、通讯、交通设备若干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方

36、可作业。仪器设备应定期送检。3.11.2、基本技术要求 (1)所有测量工作均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坐标、高程系统:平面为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统、高程为吴淞高程系统。根据精度分析并结合施工的特点,测距边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 (3)平面测量标志尽可能地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可以有效地消除对中误差。因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有时会有短边出现,此时对中误差对角度影响特别明显,如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可有效消除对中误差。 (4)地面趋近导向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地下控制水准测量按施工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进行,并保证成果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5)对测量数据,由两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

37、以进行校核。3.11.3、误差分析贯通允许误差依据顶管管径和接收孔口径,贯通极限误差为:d极0.2m依据误差原理,取d极的12为贯通允许误差,则贯通允许误差d0.1m。贯通允许误差由横向误差和竖向误差两部分组成:d 2=d横2d竖2 根据规范要求横向误差和竖向误差要求如下:序号顶管段顶程(m)竖向误差(mm)横向误差(mm)1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11570902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SN1地道北雨17-51接收井6860803SN1地道北雨17-51接受井-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3020404SN1地道北雨17-52工作井泵站3020

38、40因顶管竖向误差较易控制,而横向误差难以把握。为此误差匹配如下:竖向误差即高程误差,令d竖0.05m;则由式:d横0.087m。横向误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平面控制网测量工作井顶进孔中心与接收孔中心的横向相对误差m1, 工作井下测设的导向短基线不平行于理论顶进轴线而产生的横向误差m2, 日常顶管过程中导向测量时的横向误差m3。由此:d横2m12 m22 m32 此三部分误差中关键是m2的控制。以最长顶管段SN1地道北雨17-38接收井-SN1地道北雨17-50工作井为例,取测量工作井顶进孔中心与接收孔中心的横向相对误差m120mm;日常顶管过程中的导向测量是在工作井下设定了导向短基线后进行的

39、,短基线一头为井下强制对中固定仪台,另一头为井壁上设置的毫米分划钢皮尺导向标志,其短基线长约10m,顶管长与短基线长之比为115m10m12倍;设在日常顶管导向测量时,因仪器轴系误差和定向照准误差而产生照准短基线方向差0.3mm,则影响贯通的横向误差m30.3mm123.6mm.。由式得:m220mm。也即井下测设的导向短基线不平行于理论顶进轴线的差值应控制在不大于:20121.7mm。3.11.4、平面控制网测量1、平面控制点检测 根据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作为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的联系测量依据。并确保区间隧道两端的控制点的通视。对甲方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进行二次以上复测,并上报监理给予复核,

40、如果检测的成果超限,立即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由监理工程师及时汇同甲方和控制网测量单位研究解决。其中平面点实测与理论值较差为:边长大于1公里,夹角5;边长小于1公里,夹角 10,边长实测与理论值较差为1/90000。2、地面趋近导线测量 地面趋近导线测量的目的是把GPS点、精密导线点的坐标、方位引测到近井点或施工控制点上,为竖井传递或测量放样做好准备。过渡点必须为固定观测平台,采用一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相邻点间垂直角30,测角中误差夹角2,测边距中误差 3mm。观测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测各两测回,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较

41、差小于3mm,往返平均值较差小于5mm。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测距边只进行气压、温度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如下图)3.11.5、高程控制网测量1、水准控制点检测甲方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应满足规范要求,对甲方所提供的水准控制点进行定期检测,上报监理给予复核,如果检测的成果超限,立即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由监理工程师及时汇同甲方和控制网测量单位研究解决。相邻高程控制点检测高差不符值8Lmm,L为线路长,以km计。2、地面趋近水准测量 地面趋近水准测量的目的是把水准控制点引测到近井水准点或施工水准点上,为竖井传递高程放样做好准备。 在甲方提供的控制水准网下布设水准网,布设成附合路线。在竖井边设置2个水准点,采用往返测。主要技术要求为:视距小于60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8Lmm,L以km计。3.11.6、联系测量地上与地下联系测量的目的主要是将井上点的平面坐标、高程与井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从而为井下控制测量提供可靠的依据。1、竖井定向测量如下图:全站仪在工作井设站于观测墩P1、P2点,定出顶进方向短基线上一点“井底仪台T”;同法由仪台T点设站,定出短基线上另一点(设置于井壁的毫米分划钢皮尺“导向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