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710)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提高应考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比较系统地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并能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2、 第一章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 考核要求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识记:(1)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是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二)心理健康概念的沿革1、 识记:(1)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现代心理卫生的先驱是法国著名精神科医生比奈。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版了一本自传体著作-自觉之心。2、 领会:(1)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这一阶段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制约的因素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这
3、一阶段从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1、识记:(1)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 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一、智力发展正常二、情绪稳定乐观三、意志品质健全四、行为协调适度五、人际关系和谐六、人格完整独立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考核要求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1、 识记:(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
4、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领会:(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一、 相似性: 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围常是相似的如常面对来访者(患者、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性问题的等;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患者、学生)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如都希望都通过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救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求救者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二、 相异之点:见书本30页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1、 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三)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识记:(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一、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二、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 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四、 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 第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简史、现状和前瞻 考核要求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领会:(1)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 教育重点发生转移2、 教育形式共存互补3、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4、 注意加强早期教育5、 教育理论多元融合6、 教育力量趋于整合7、 逐步开设相关课程8、 重视教育绩效评价9、 注意本土特色研究10、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 (二)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识记:(1)我国学校
6、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其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其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其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失望学术交流和研讨(2)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1、普遍化2、重点化3、整合化4、现代化5、本位花6、专业化7、本土化 第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考核要求 (一)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识记:(1)各年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不同心理结构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一)开发自我潜能在智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在能方面,主要使他们养成言语数学能力、空
7、间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二)掌握学习策略一是外显的学习策略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学习规则和学习方法;二时内隐学习策略目标,使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三)改善学习品质一、明确学习目标二、培养激发动机三、端正学习态度四、培养学习兴趣五、养成学习习惯六、树立学习信心七、学会正确归因(2)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一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二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三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四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五是帮助学生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一是意志的独立性二是意志的果敢性三是意志的坚毅性四是意志
8、的自制性(4)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一)促进社会适应 一是发展自我意识 二是促进沟通交流(二)完善个性品质应主要培养学生六种个性品质,即自主、勤劳、负责、坚强、利他和创新。(三)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基础目标、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2、领会:(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考核要求 (一)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1、 领会:(1)学习心理指导的五方面内容一、
9、 学习方法指导意义在于:一是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二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二、 学习动机指导其一,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其二、学习成绩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三、 学习兴趣指导四、 学习习惯指导意义有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人格完善指导内容有:一是用脑卫生习惯二是与认知有关的学习习惯三是与个性有关的学习习惯五、 应试心理指导 (二)智力训练的内容1、领会:(1)智力训练的五方面内容;第一,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第二,使学生认识智商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第三,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第四,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第五、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2)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智力训
10、练的启示 (三)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认知:(1)情感教育的内容一是培养积极情感二是调控消极情感 2、领会:(1)情感教育的必要性1、 情感教育能促进品德发展2、 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3、 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四)性格教育的内容1、 识记:(1)性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 (五)耐挫能力的培养1、 识记:(1)耐挫能力的概念耐挫能力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2、领会:(1)耐挫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一是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二是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两重性使然三是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
11、使然。(2)耐挫能力培养的内容一是要形成学生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三是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 (六)人际关系指导1、识记:(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起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度、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2)人际关系的六方面功能 2、领会:(1)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 (七)性心理健康教育 1、领会:(1)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中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大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八)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识记:(1)自尊
12、心与自信心的概念;自尊心是由概括化了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是个体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并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自信心对自我认同、肯定、接受、支持的一种态度,是对人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的概念自我菲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自我陶醉是指过高地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2、领会:(1)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第一、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第二、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第三、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第四、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第五、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 第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考核
13、要求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原则1、识记:(1)主体性原则的概念;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发展性原则的概念;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上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上和教育效果的预期上也要有发展的观点。(3)活动性原则的概念;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心理发展。(4)成功性原则的概念;成功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2、领会:(1)针对
14、性原则依据的学生特点;第一、 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 学生的性别特点第三、 学生的表现特点第四、 学生的时代特点第五、 学生的个性特点(2)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第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事事包办代替。第三、教师要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3)贯彻发展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求教育者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第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第三、要注意“三早”。一是早进行二是早做准备三是早期干预。(4)贯彻尊重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第二、尊重学生的选择。第三、对学生一视同
15、仁。(5)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树立学生“全人化”发展观念。二是要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缺陷,全面考察和分析这些缺陷形成的原因,并制定对策。(6)贯彻活动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第二、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7)贯彻成功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必须是恰当的。第二、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抱负水平。第三、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第四、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8)贯彻全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在确定内容
16、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要注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第三、注意学生的特殊需要并给予实际帮助。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心理诊断 考核要求 (一)心理诊断的基本问题1、识记:(1)心理诊断的定义;心理诊断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及程度。(2)心理诊断的特点第一、心理诊断的相对性第二、心理诊断的全体性第三、心理诊断的全面性第四、心理诊断的系统性第五、心理诊断的多维性 (二)观察法1、识记:(1)观察法的特点;优点是运用广泛自然真实简便易行缺点是表面性被动性虚假性限制性 (2)观察法的分类(一)
17、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二)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四)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五)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 2、领会:(1)观察法实施的要求第一、 坚持观察的计划性第二、 坚持观察的可行性第三、 坚持观察的精确性第四、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第五、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第六、 坚持观察的可信性第七、 坚持观察的主动性第八、 坚持观察的统一性第九、 坚持观察的灵活性第十、 坚持观察重点的突出性第十一、 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 (三)会谈法1、识记:(1)会谈法的定义;会谈法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做出评估
18、的心理诊断方法。(2)结构式会谈的特点;结构式会谈的优点是有助于系统地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能不遗漏所要问的问题;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方法比较固定,可节省时间;由于事先编制好提纲和问卷,问话措辞比较一致,故可以把不同对象在一起进行比较。缺点是过于主动地查问,方式比价刻板,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3)非结构式会谈的特点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谈话中不知不觉中较无戒心地露出一些内心的真情实意,从而使诊断者获得一些比较深层的对诊断有意义的资料,在方式上比较灵活。但是费时过多,而且,因为是学生随便谈谈,没有一定的重点和方向,常常容易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情况。2、 领会:(1)会谈法实施的要求
19、第一、 编制会谈提纲第二、 建立良好关系第三、 把握会谈方向第四、 注意及时记录第五、 处理特殊情况第六、 善于察言观色第七、 讲究提问技术 (四)问卷法1、识记:(1)问卷法的特点;优点是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且易于整理和进行统计处理,因而适合于进行区域性的或面上问题的现状调查和诊断问卷法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法,调查者双方无需面对面地谈论有强刺激的问题,学生解除了心理上得顾虑和障碍,因而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缺点是问卷调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质量,若问卷题目设计不理想,则得不到有效的材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仅靠问卷法是不能得到更深入的信息资料,因而对学生进行诊断时需
20、辅以其他方法。(2)问卷法的分类第一、开放式问卷第二、封闭式问卷 2、领会:(1)问卷法实施的要求第一、 问卷的结构问卷通常由问卷说明、注释、和问卷本文组成第二、 问卷题的设计问卷题可以设计成四种形式:问答题、填充题、选择题、排序题。第三、 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第四、 问卷的试用与修订第五、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六、 问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心理测验法1、识记:(1)心理测验的定义;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2)心理测验的特点;第一、心理测验的间接性第二、心理测验的相对性第三、心理测验的稳定性第四、心理测
21、验的客观性(3)心理测验的分类一、按测验功能分,有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二、按测验人数分,有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三、按测验材料分,有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四、按测验目的分,有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2、领会:(1)常用的心理测验一、智力测验1、中国比内测验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3、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二、人格测验1、16种人格因素测验2、艾森克人格问卷3、Y-G性格测验三、心理健康测验1、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2、康奈尔健康问答3、抑郁评定量表4、焦虑评定量表5、临床症状自评量表2、 应用:(1)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如何进行心理测验的实施一、 端正测验态度二
22、、 注意资格认定三、 讲究测验道德四、 选择测验种类五、 做好测验准备六、 规范测验操作七、 注意结果解释 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二):心理教育 考核要求 (一)心理教育的方法1、识记:(1)认知改变法的形式;第一、讲授。讲授是通过语言或借助其他手段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第二、谈话。谈话可以交流思想情感,了解学生的情况,提高他们的认识,对他们进行教育。第三、报告。第四、讨论。1、专题讨论2、进行辩论3、脑力振荡4、配对讨论5、六六讨论6、情景讨论第五、参观访问第六、启迪启迪是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正反事例,启发学生将教育要求转变为自己需要的方法。第七、位移。这里的位移指的是心里位移
23、,又称心理移位,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有关问题,来激发学生正确需要的方法。其一要抓住细节,引导学生分析。其二要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将心比心。第八、阅读。(2)榜样示范法的形式:第一、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理应成为青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其非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其敬仰之情和仿效之心。第二、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长者给青少年学生所作的示范,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榜样。第三、模范。模范的本意是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这里特指学生中值得学习的人。(3)心理训练法的涵义与形式;心理
24、训练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训练法的主要形式有:(一) 练习(二) 纪律,首先是自觉的纪律,其次是与困难作斗争的纪律最后是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纪律原则。(三) 制度。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制度,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四) 委托。教师或学生集体委托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也是一种心理训练。(五) 活动。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六) 训练。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具有某种特长和技能。(4)心理修养
25、法的涵义;心理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为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控的过程。(5)环境陶冶法的涵义与形式环境陶冶法主要有以下形式(一) 人格感化。这是教师以自身的心理素质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二) 环境陶冶。环境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三) 艺术陶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 2、领会:(1)心理训练法的运用要求;(一) 坚持严格要求(二) 唤起学生主动(三) 注意检查监督(2)环境陶冶法的运用要求(一)创设良好环境(二)注意启发说服(三)引导学生参与3、 应用:(1)谈谈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26、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 选好榜样。“法古今完人”。(二) 把握特点。(三) 指导过程。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发现与其年龄、情趣、志向、条件、境遇等方面具有相似点,接近点和共鸣点的榜样。其次,要向学生介绍榜样的先进事迹,使其明确该向榜样学什么,怎么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分析。又再次,及时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仰之情转化为健康行为和习惯。(四) 激起情感。 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三):心理干预 考核要求 (一)心理干预的基本问题1、识记:(1)心理干预的涵义;心理干预是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
27、目标的变化。(2)个别干预与团体干预的涵义;个别干预,是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一对一地进行干预,团体干预,即对团体的干预,或通过团体对其成员进行的干预。(3)特殊干预与一般干预的涵义;特殊干预是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而进行的心理干预。一般干预是针对学生地一般需要而进行的干预。(4)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的涵义;直接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干预。间接干预是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媒介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5)前摄性干预与反应性干预的涵义前摄性干预是在问题发生之前,预想到可能发生问题时即开展心理干预,以预防问题发生;或在当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便及时提供心干预,以避免问题的发展和恶化,亦即尽早
28、解决问题。 2、领会:(1)心理干预的要求第一、 面向全体学生。第二、 重视特殊对象。第三、 针对心理问题。第四、 完善心理诊断。第五、 加强自身建设。 (二)强化干预1、识记:(1)强化的涵义;强化是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2)强化物的涵义;能增强某个反应在以后呈现频率的刺激,谓之强化物。(3)强化干预的涵义;强化干预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上的,它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强某些适应性行为,或减弱、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4)代币制的涵义;代币制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以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5)消退的涵义;消退是指停止对某种行
29、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失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 2、领会:(1)强化的类型;强化的类型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种。奖励可分为正强化。给予一个好刺激。在我们期待学生做出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使这种行为模式能重复出现,并能保持下来。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在我们期待学生做出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的刺激。就惩罚而言,可分为: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当我们不希望学生做出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对方一个令其厌恶的刺激。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即当我们不希望学生做出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2)强化物的种类;1、社会性强化物。这是与社会肯相联系的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如表扬、给予注意、目光的
30、注释、身体的接触等。2、活动性强化物。学生所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强化物。主要包括室内活动、户外活动、被动活动及其他活动。3、反馈性强化物。提供有关操作的反馈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强化物。4、物质性强化物。物质性强化物诸如学生喜欢的食物、学生喜欢拥有的东西,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当然也能起到强化作用。(3)消退法使用的注意事项第一、考虑是否适用。消退法对目标行为只是不给予原先得到的任何强化,并无其他制约控制的措施。第二、必须持之以恒。相对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其他方法而言,消退是一个耗时较多的缓慢过程,故对此应该有心理准备。关键是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第三、控制强化源泉。消退要有成就,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
31、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都是强化源。第四、加强言语指导。如在上课前可向学生说明,当他试图用恶作剧引起同学哄笑时,大家都不会理他。第五、佐以奖励方法,使用消退法应与奖励法相结合,在对不良行为进行消退的同时,应对良好行为进行奖励,在不良行为停止时,应注意给以强化。第六、把握方法特点。为了提高消退法的干预效果,有些特点是必须了解的。一是消退性爆发。二是自然恢复。当目标行为的消退已有明显效果时,又突然故态复萌。 3、应用:(1)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运用行为塑造法培养新行为。第一、 明确目标行为。如转学的这位女生,目标行为就是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适应新环境中得角色要求,以便最终消除孤寂、苦恼、好发脾气、等不适应行
32、为。第二、 选择为实现最终目标所需塑造的靶行为。对该女生来说,即适应别人对自己直呼其名,适应别人对自己的指令,适应人与人之间批评和表扬的相互性。第三、 确定行为塑造的起点。对该女孩来说,起点即新行为模式未出现之前的适应不良状态,如对一切受制于人的现象感到别扭、嫉妒、不满。第四、 设计逐渐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从适应不良到适应良好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分为若干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便完成了最终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比如,第一步要求她能够习惯自己已经不是班长这一角色,第二步,要求她适应同学直呼其名,第三步要求她明确现任班长的职责,第四步要求她遵循同学之间相互予取的人际准则。第五步要求她掌握人际平等进而
33、不同角色具有不同职责的道理,第六步是要求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以尽自己的职责,如此一步一步逼近最终目标。第五、 安排达到每一个子目标的有效强化物。当女孩的第一个子目标达到时就应该立即予以强化。 (三)模仿干预1、识记:(1)模仿干预的原理;模仿干预的心理学原理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发现,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受对别人行为及其后果观察的影响。(2)替代性强化的涵义;替代性强化是指个体若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肯定,就会增强产生此种行为的倾向;反之,若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或否定,就会抑制或减弱发生此种行为的倾向。(3)模仿干预的类型1、真实性模仿。榜样
34、由真实人物承担,并为学生作现场演示。2、符号性榜样。榜样由传播媒介来呈现示范行为。3、内隐性榜样。向学生描述特定的情境和条件,并说明应有的适当的行为反应,然后想象有人去进行着这样的行为操作。 2、领会:(1)模仿干预的注意事项(一)做好模仿准备。一是选择好可模仿的榜样。为此要考虑:相似性能力水平声誉热情和修养。二是要选择好要改变的行为。为此要注意:所确定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和测量的所确定的行为是学生能够模仿的,以避免过于困难而造成挫折感。所确定的行为已分解为一个个小步骤。(二)提高示范质量。1、促成认同。2、集中注意。3、反复示范。4、主动演练。5、心理安全。6、及时概括。(三)正确进行强化。模
35、仿行为产生后要确保强化效果。要注意:及时性有效性灵活性充分性全面性 (四)厌恶干预1、 识记:(1)厌恶干预的涵义厌恶干预又称惩罚干预,是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2、 领会:(1)厌恶干预的具体方法第一、 橡皮圈拉弹。由学生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以此来作为无条件厌恶刺激,来抑制自己的不正常行为。第二、 社会不赞成。主要运用图片、影视、舆论等手段,使学生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同时产生一种社会制约感,从而在心理上造成威慑作用并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干预方法。第三、 内隐致敏。又叫想象性厌恶干预,是指用想象事件过程或结果的方法,使自己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感,从而逐步减
36、弱不良行为出项的频率。第四、 暂停。又叫强化暂停,是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或使它的发生率下降,而让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对行为的任何强化刺激的干预方法。其一,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行为不进行强化,或在一段时间内使情境中不存在对目标行为的任何强化。其二,指令行为者必须离开当前发生行为发生的情境,到指定的场所呆上一段时间。第五、 反应代价。反应代价又称行为代价,是指在行为发生后使行为者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强化物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 (五)放松干预1、 识记:(1)放松干预的涵义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或放松患者的骨骼肌肉群,使患者在内心自觉体验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控制机体某些
37、不随意的内脏生理活动。2、 领会:(1)放松干预技术的种类第一、 一般放松第二、 丹田呼吸放松第三、 想象放松第四、 深呼吸放松。第五、 凝神第六、 意念集中3、 应用:(1)试用一般放松训练技术对考前焦虑的学生进行干预书本333页 (六)其他干预1、识记:(1)系统脱敏干预的涵义与原理;系统脱敏干预又称缓慢暴露干预,交互抑制干预,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的。是指用强化一种行为,以达到抑制或减弱另一种与之不相容反应目的的干预方法。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和反条件作用。(2)满灌干预的涵义;满灌干预又称暴露干预,冲击干预和快速脱敏干预,它是强制学生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
38、情境,坚持到恐怖、焦虑反应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干预方法。(3)角色扮演的涵义与基本原理;角色扮演又称行为排演,它是指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地位和所处环境,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有时也可以把角色扮演理解为个体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按他人角色规范行事。角色扮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社会模仿、角色体验、团体互动、积极强化的效应,促使学生用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巩固和迁移。(4)理性情绪的ABC理论;个体的情绪障碍或不良行为C,并非由某一种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引起,二是由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5)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第一、绝
39、对化要求。这是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第二、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第三、糟糕至极。一件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情发生后,便认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致使自己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中。(6)支持性干预的涵义与方式;从广义上,所有心理干预都在精神上给人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支持,从狭义上说,支持性干预是指不伴随其他干预而仅以提供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干预方法,但不能因此将这一方法理解为一种简单的、随便的支持。支持性干预的方式有:一、 倾听二、 解释三、 鼓励四、 提示五、 暗示六、 调整(7)家庭干预的理论假设与理论基础家庭
40、干预的理论假设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在于学生本人,而在于家庭中得相互关系。家庭干预的理论基础是:一是系统理论二是交往理论三是角色理论。 2、领会:(1)系统脱敏干预的步骤(一) 访谈。访谈是干预者与学生面对面地恳谈(二) 介绍。在访谈结束时,干预者可以学生说明系统脱敏法的原理、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三) 放松。可按前面一般放松技术教会学生学会放松。(四) 排表。在完成放松训练后,干预者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令学生感到焦虑和恐惧的情境,并根据焦虑和恐惧程度的高低,抽出若干情境作为焦虑事件,并把它们排成一个焦虑事件层次表。(五) 系统脱敏。实际脱敏有两种方式:一是想象脱敏二是现实脱敏。(2)角色扮
41、演的形式(一)心理剧。这种方法通过即兴表演的形式,探索学生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内心冲突和情绪问题。(二)哑剧。干预者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或动作表演出来。(三)空椅表演。让学生轮换扮演两个角色,与之打交道的另一个角色用空椅子代替,让学生练习同想象中的坐在椅子上的人物说话。(四)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上述方法相似,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更多。(五)改变自我。让学生按照干预者为他撰写的脚本,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六)镜子技术。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另一个是配角。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配角就模仿其行为,重复表演什么。(七)独白技术。独白技术可让观众分享角色
42、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具体有以下技巧:对自己谈话。自言自语对宠物说话未来自我投射。(八)同台竞演。当扮演某一角色的学生未能解决冲突时,另一位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可上场扮演主角的另一个自我。 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一):专门课程 考核要求 (一)专门课程的设计 1、识记:(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环节一、 明确课程目标二、 确定课程内容三、 进行单元设计(二)专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一、课前准备二、组织教学三、课程评价2、领会:(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组织的环节(一)教学过程开始1、热身方法。即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澄清方法。教师可以以简洁
43、有力的话语做一个开场白,主要说明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以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自觉性。3、介绍方法。常用的介绍方法有: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然后就某一个问题相互介绍自己的看法或做法,最后在回到集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每人自问自答10次,问题是“我是谁”等,学生可逐步说出别人所不知道的一些个人特点。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二)教学过程进行1、引导方法。教师要注意给以适当启发。2、反馈方法。可帮助学生通过同学、老师来了解自己,借助别人的言语来认识自己的形象。3、面质方法。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责任,教师要面质学生,以促使其自我反思。
44、4、明朗方法。教师复述学生所说的话,再补充教师认为学生想说而未说出的东西。5、连接方法。教师要注意将零碎的资料通过连接、归纳、总结,以形成完整的资料,从而使学生获得完整与系统地经验。(三)教学过程结束1、回顾与反省2、计划与展望3、祝福与道别。(四)教师注意事项1、情境2、时间3、主题4、欣赏5、观察6、公正7、平等8、幽默9、参与10、适当 3、应用:(1)结合实例如何在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组织好开始、中间和结束等环节。略(四) 专门课程模式特点分析 1、领会:(1)课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课程模式有以下优点第一、 科学性第二、 规范性第三、 可操作性不足:第一,课程模式易导致一些教育者完全按学科教学的课程教学的共性来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从而落入学科课程的俗套之中。 第二,课程模式主要以集体方式组织实施,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的探讨,而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则难以体现出来。 第三课程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心理学为主体的个别学科领域,忽略了其他学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第十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二):学科渗透 考核要求 (一)学科渗透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