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报告:全国碳交易启动在即_碳资产影响力长期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专题报告:全国碳交易启动在即_碳资产影响力长期提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碳中和专题报告:全国碳交易启动在即_碳资产影响力长期提升1、我国碳排放增速趋缓,电力行业是降低碳排的重要抓手全球范围的碳达峰正在实现途中。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34,040 百万吨,较 2018 年下降 0.02%;而 2020 年在疫情背 景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明显下降至 31,984 百万吨,同比下降 6.04%。 2010-202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CAGR 仅为 0.30%,实现碳排放达峰正在 途中。中国 2020 年排放量占全球 31%,近 5 年 CAGR 已放缓至 1.3%,而美国是累计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第一大国。从 2
2、020 年全球碳排放构成来看,中国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达到 9,894 百万吨,占全球 31%,为 2020 年排放量第一大国。中国二氧化 碳排放量 2015-2020 年的 CAGR 仅为 1.3%,增速已大幅放缓。美国 2020 年二氧 化碳排放量达 4,432 百万吨,占全球 14%。此外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的当 年碳排放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自 2005 年起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然而 自 1965 年 BP 数据统计的累计碳排放来看,中国的历史累计碳排放量仍明显低于 美国(-21%)。从人均碳排放角度来看,目前中国低于美国、俄罗斯、日本,但 已高于欧盟。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3、碳排放强度实现快速持续的下降。1)以购买力计的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2018 年中国为 0.47kg,俄罗斯为 0.38kg,印度 为 0.27kg,美国为 0.24kg,日本为 0.21kg,欧盟为 0.14kg。2)以 2010 年美元不 变价计的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2018 年中国为 0.95kg,俄罗斯为 0.92kg, 印度为 0.86kg;美国为 0.28kg,日本为 0.18kg,欧盟为 0.18kg。自 1978 年以来我 国碳排放强度持续快速下降,但目前仍然高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碳排放强度 仍存在较大的进一步下降空间。我国碳排放的行业集中程度高,电力行业是
4、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抓手。从我国分行 业的碳排放构成来看,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集中于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压延、 非金属矿产、运输仓储等行业,前四大行业合计排放量占比高达 84%,其中电力 行业的排放占比更是高达 47%(2018 年)。同时,由于终端能源结构中的电力占 比提升,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管 控是全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抓手,而对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管控即可较好的实 现全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效果。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2015 年 12 月,中国在巴黎协定的国家自主贡献中首 次提出将于 2030 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
5、020 年 12 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 进一步表示到 2030 年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 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 25%左右。低碳转型路径:单位能耗下降、终端电力化、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调整。我国单 位 GDP 能耗持续下降至 0.571 吨标煤/万元,近 10 年年均降幅达 3.4%。在构转变(三产占比提升、二产占比下降)与能效管理改善(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 下降)的共同驱动下,单位 GDP 能耗下降过程预期将持续。与此同时,一次能源 结构持续向低碳化调整转型,煤炭的一次能源占比在 2020 年已降低至 57%,而非 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 16%,其中
6、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 5%(主要为风电、光 伏)。终端能源结构中,电力占比在 2018 年已经提升至 25.12%,终端能源的电力 化叠加电源结构调整形成一次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2、全球碳定价机制覆盖面持续扩张,欧盟配额供给大幅影响碳价2.1、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碳定价机制覆盖面持续扩张从国际经验来看,碳市场的构建将推动低碳转型进程加速,并控制全社会的转型 成本。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 原则,并明确发达国家率先减排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1997 年,京都议定书提出三大履约机制:联合履行机制(JI)、排放贸易机制(IET)、
7、清洁发展机制(CDM),并为缔约方超限额排放量提供交易途径。2015 年 12 月, 巴黎协定首次作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安排,核心内容在于将全球平均 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 2,并将 1.5作为努力目标,同时尽快实现温室 气体排放达峰。2018 年 12 月,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 细则谈判,制定各缔约方自主贡献导则,设计透明度框架等。2020 年末,欧洲绿 色新政提出 2030 年较 1990 年力争减排 55%的中段目标,到 2050 年达到净零排放。通过对碳排放定价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目前全球各国家地区政府应对行动 中最重要的措施。截至 2020 年 4 月,全
8、球各个国家或地区已实施或规划 61 项碳定价机制,包括 31 个碳市场交易 体系(ETS)和 30 个碳税机制,涵盖了全球 22%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碳定价机制的主要形式包括碳税、ETS、碳信用机制等。其中,碳税指明确 规定碳价格的税收形式,ETS 是为排放者(即控排企业)设定排放限额,允许通 过交易配额的方式履约。而碳信用机制则基于自愿减排,在政策允许和一定的抵 消限制约束下,基于碳信用机制所签发的减排单位可用于碳税抵扣或 ETS 交易、 此外,全球碳定价机制还有基于结果的气候金融、内部碳定价等其他类型。碳交 易社会总减排成本更低,具有更确定的减排总量(配额供给量可确定),但其 交易体系运行
9、的复杂度更高。全球碳价差异巨大,中国碳价大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碳价从低于 1 美元到 119 美元不等(2021 年 4 月),其中一半排放量的定价低于 10 美元。中国各试点 市场的碳价普遍大幅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价水平。全球过半碳信用由 CDM 签发,但影响力持续下降。基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 发展机制(CDM)签发了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碳信用(即核证减排量 CERs),已 签发碳信用主要来自工业气体、可再生能源、逸散性排放项目等,是影响力最大 的国际碳信用机制。然而,一方面,由于各国加强了信用抵减限制,比如欧盟要 求核证减排量必须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项目(不接受来自中国的 CERs);另一
10、方 面,随着全球关注点从京都议定书转移至巴黎协定,而 CDM 注册的项目 是否可在巴黎协定机制下结转使用尚存在争议,CDM 的影响力持续下降。中国现存“1+3”项碳信用机制:中国的国家及地方碳信用机制目前包括 4 项, 分别为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北京林业碳汇抵消机制、广东碳普惠机制、 福建林业碳汇抵消机制。2.2、欧盟经验表明,配额供给机制对碳价影响重大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是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石,是其应对气候变 化、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工具。EU-ETS 体系是世界首 个主要的、也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涵盖约 40%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复盘欧盟
11、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发展历程,配额供给机制对碳价影响重大。欧盟碳 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的发展分为 4 个阶段,从价格表现来看:1)第一阶段成立初期(2005-2007 年),EUA 价格在 20-30 欧元/吨波动,此后由 于供给过剩且阶段 1 的 EUA 无法跨阶段使用,价格大幅暴跌至 0.01 欧元/吨。2)第二阶段(2008-2012 年)的碳配额总体供给较多,叠加 CERs 的供给冲击,导致 EUA 价格持续下降至低于 10 欧元/吨。3)第三阶段(2013-2020 年),供给逐步收紧,2018 年后碳价明显回升:a)配额 每年线性减少 1.74%;b)拍卖比例逐年提高,电力
12、行业 100%拍卖,制造业的免 费发放比例从 2013 年的 80%每年递减降至 2020 年的 30%;c)信用抵减限制, 自 2013 年起欧盟修改抵消机制应用范围,要求新开发的 CDM 项目只能来自全球 最不发达的国家;d)于 2019 年初正式启动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将 2014-2016 年间折量拍卖的 9 亿配额量转移到市场稳定储备,同时在 2019-2023 年间 24%的剩 余配额将放入 MSR 中减少配额供给。4)第四阶段(2021-2030 年),配额减少幅度进一步加大:原先为了达到2030 气候和能源框架中欧盟整体排放量比 1990 年40%的目标,排放上限额度原
13、 本需要自 2021 年起每年减少 2.2%。而 2020 年欧洲绿色新政提出 2030 年较 1990 年力争减排 55%的中段目标,因此排放上限的递减幅度有望进一步提高。配 额供给的持续缩减下,碳价自年初以来出现大幅上升,2021/7/13 的 EUA 期货结已达 52.76 欧元/吨。3、全国碳交易即将开启,碳资产影响力长期提升3.1、从试点到全国,7 月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自 2013 年起,我国陆续建立起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 的碳排放试点市场,在区域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效果。自 2020 年以来,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相关的政策加速出台,
14、2021 年 7 月 7 日国 常会提出,于今年 7 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初 始阶段仅涉及电力行业,同时生态环境部要求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 关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重 点排放行业。预计八大高耗能行业有望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从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情况看,不同地区的交易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 东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量在试点市场中占比最高,试点以来的历史价格区间为 10-68 元/吨,2021 年以来价格呈上行趋势,2021 年 6 月 GDEA 交易均价为 39.76 元/吨。3.2、碳交易驱动高耗能行业的竞
15、争格局加速优化,高能效龙头将受益生态环境部2020 年 12 月印发的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 电行业),本次配额分配采用基准值法,配额总量自下而上加总确定,对2019-2020 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首批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共涉及 2225 家,其中,山东、江苏、内蒙分别 有 338、216、168 家,位居前列。对于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内容包括: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数据 质量控制计划编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核算、购入电力排放核算、排放量计算、 生产数据信息获取、定期报告、信息公开和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通过获取 和计算发电量、
16、供电量、供热量、供热比、供电煤(气)耗、供热煤(气)耗、 供电碳排放强度、供热碳排放强度、运行小时数和负荷(出力)系数等生产信息 和数据,确定排放因子,并定期报告排放数据。此后,再依据核定工作的结果完 成后续的配额清缴履约。配额和实际排放数据之间的差异,可构成碳资产或履约 缺口。基于以下假设条件,我们测算碳交易影响下电力企业毛利润的弹性:1)基于 300MW 以上常规燃煤发电机组测算,不考虑供热,暂不考虑修正系数影 响;2)假设度电收入 0.4 元、毛利率为 10.79%(参考 2021 年 5 月电力、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毛利率的当季值为 10.79%)。若碳价达到 40 元/吨,在履约缺口
17、上限情景下(对应碳排超过基准值 25%),则 发电的毛利润将至多下降 20.32%,同时低能耗优质机组则有望受益于碳资产交 易价值,在碳价 40 元/吨、单位碳排低于基准值 25%的情景下增厚毛利 20.23%。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从电力行业开启,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 航空等行业待成熟后有望逐步纳入。在碳交易的影响下,高耗能行业中存量产能的竞争格局将加速优化,具有能效优势的优质企业将受益于碳资产的增量收益。3.3、CCER 或将在加强限制条件下重启,减排行业有望受益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是基于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计划(属于国家碳信用 机制),根据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
18、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从 量化的核证。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3-2017 年国家发 改委公示 CCER 审定项目共 2871 个,备案项目 861 个,减排量备案项目 254 个。 2017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公告暂缓受理 CCER 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及备案的 申请。依据原有规定,CCER 项目的可申请备案类别包括:1)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 的方法学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2)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未 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3)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清洁发 展机制项目且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产生减排量的项目;4)在
19、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减排量未获得签发的项目。CCER 项目的 开发流程沿袭了 CDM 的思路,主要包括项目文件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 项目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查与核证、减排量签发等步骤。值得注意的是,CCER 项目开发需进行额外性论证,即项目活动所带来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 的,项目及其减排量在没有外来的 CCER 项目支持情况下存在财务效益指标、融 资渠道、技术风险、市场普及和资源条件方面的障碍因素,依靠项目业主的现有 条件难以实现。现有的 254 个减排量备案项目主要涉及风电、光伏、沼气利用等行业,其中生活 垃圾焚烧的减排量备案项目共涉及 4 个(现有审定阶段的 2
20、871 个项目中,生活垃 圾焚烧项目共 74 个)。根据 4 个垃圾焚烧项目的备案减排量信息测算,单位减排 量为 0.35-1.25 吨 CO2/MWh,在 40 元/吨的价格假设下可增厚度电收入 0.014-0.05 元。各试点市场的信用抵消限制条件各异,CCER 的二级市场交易主要在上海和广东市场,以协议转让方式交易为主,各项 CCER 之间差异化程度较高。停止签发导致 CCER 供给受限,近期部分交易价格上涨明显。2020 年,市场 CCER 成交均价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其中可履约 CCER 均价为 20.35 元/吨,同比增长 175.76%,长三角可履约 CCER 均价为 24
21、.86 元/吨,同比增长 299.14%。由于主管部门自 2017 年 3 月停止 CCER 签发,目前市场上可履约 CCER数量逐年减少,且上海 2020 年将 CCER 抵消比率由之前的 1%提高到 3%,导致 价格上涨。从近期的广东碳价发布数据来看,履约 CCER 价格近期大幅上涨, 2021/7/9 的广东 CCER(履约)交易价格达到 45.22 元/吨。CCER 需求量测算:1)根据全国碳排放量(98.94 百万吨)和电力行业碳排占比(47%),估算电力行业排放量约 46.50 亿吨;2)国碳交易市场 5%的信用机制抵消比例上限,初期仅考虑电力行业,则 CCER 的年履约需求量上限
22、为 2.33 亿吨;3)目前 254 个项目已备案减排量合计仅为 0.51 亿吨(占年履约需求量上限测算22%),扣除水电行业后的已备案减排量合计仅 0.38 亿吨(占年履约需求量 上限测算值的 16%),因此现有存量 CCER 供给严重不足;4)然而,目前已有公示 CCER 审定项目共 2871 个(是已备案减排量项目数量的 11.30 倍),备案项目 861 个(是已备案减排量项目数量的 3.39 倍),因此若全面 放开 CCER 则存在供给过剩、冲击碳价的风险。因此,CCER 或将会在加强限制条件下重启,且从欧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信用 机制的抵消限制趋于加强,从而实现加快低碳转型的目标。现有仍需补贴的减排 行业有望待 CCER 重启后获得碳资产交易产生的增量收益(受益行业:垃圾焚烧、 新能源运营商)。报告链接:碳中和专题报告:全国碳交易启动在即,碳资产影响力长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