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淋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淋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图].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淋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图 一、定义及临床表现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自1975年以后,淋病又死灰复然,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近几年随着梅毒病例的大幅上升,淋病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淋病仍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淋病的临床表现无合并症的淋病(1)男性淋病 男性急性淋病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2、,平均35天。开始尿道口灼痒、红肿及外翻。排尿时灼痛,伴尿频,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34天后,尿道黏膜上皮发生多数局灶性坏死,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尿时刺痛,龟头及包皮红肿显著。尿道中可见淋丝或血液,晨起时尿道口可结脓痂。伴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男性慢性淋病 一般多无明显症状,当机体抵抗力减低,如过度疲劳、饮酒、性交时,即可出现尿道炎症状。(2)女性淋病 女性急性淋病 感染后开始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般经35天的潜伏期后,相继出现尿道炎、宫颈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及直肠炎等,其中以宫颈炎最常见。70%的女性淋病患者存在尿道感染。淋菌性宫颈炎常见,多与尿道炎同时出现。女性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如
3、未充分治疗可转为慢性。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较多等。妊娠合并淋病 多无临床症状。患淋病的孕妇分娩时,可经过产道而感染胎儿,特别是胎位呈臀先露时尤易被感染,可发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产后败血症和子宫内膜炎等。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外阴、会阴和肛周红肿,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引起尿痛、局部刺激症状和溃烂。有合并症的淋病(1)男性淋病的合并症前列腺炎和精囊炎 如精囊受累,精液中可混有血液。并发前列腺炎时,会阴部疼痛,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疼痛,精囊腺肿大。附睾炎与尿道球腺炎 附睾疼痛、肿大及触痛。并发尿道球腺炎时,会阴部可触及肿大腺体,患者感不适或钝痛。并发急性附睾炎时,阴囊红肿、疼痛
4、,附睾肿痛,精索增粗。淋菌性包皮龟头炎 脓性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龟头和包皮炎症。腺性尿道炎、潴留囊肿、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包皮腺脓肿 前尿道的隐窝及腺体可受侵犯,称为腺性尿道炎。这些腺体如被堵塞,可形成潴留囊肿,囊肿破裂后可形成尿道周围囊肿。尿道旁腺或尿道周围炎症可向阴茎海绵体扩延,常并发淋巴管炎、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炎。阴茎系带两侧的包皮腺也可被累及而形成脓肿。(2)女性淋病的合并症 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开口处红肿、向外突出,有明显压痛及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腺管口被脓性分泌物堵塞而不能排泄,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有明显疼痛,行动时感困难,可伴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淋菌性尿道旁腺炎 挤压尿道旁
5、腺处有脓性分泌物从尿道外口流出。淋菌性肛周炎 阴道分泌物较多时可引流至肛周和会阴引起炎症。淋菌性盆腔炎性疾病 包括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和盆腔脓肿等。少数淋菌性子宫内膜炎可上行感染,发生淋菌性盆腔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及宫体炎。可引起输卵管阻塞、积水及不孕。如与卵巢粘连,可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一旦脓肿破裂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多数盆腔炎发生于月经后,主要见于年轻育龄妇女。典型症状为双侧下腹剧痛,一侧较重,发热、全身不适,发热前可有寒战,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患者多有月经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脓性白带增多等。泌尿生殖器外的淋病(1)淋菌性结膜炎 此病少
6、见。可发生于新生儿和成人,结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致角膜溃疡和失明。(2)淋菌性咽炎 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咽喉部红肿、脓性分泌物。(3)淋菌性直肠炎 多为肛门瘙痒和烧灼感,排便疼痛,排出黏液和脓性分泌物,直肠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糜烂、小溃疡及裂隙播散性淋病即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罕见。出现低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9以下,可伴乏力、食欲下降等其他症状。可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7-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为133156例,较2017年减少5699例;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人数为1179
7、38例,较2018年减少15218例。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传染病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淋病死亡人数均为1人,2019年实现0死亡。 2017-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率逐年降低,2018年中国淋病发病率为9.5858/10万,较2017年减少0.4773/10万;2019年中国淋病发病率为8.445/10万,较2018年减少1.1408/10万。 2015-2018年中国淋病死亡率均为0.0001/10万,2019年实现0死亡。 三、预防措施 淋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1.进行健康教育,避免非婚性行为。2.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3.注意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认真做好病人性伴的随访工作,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5.执行对孕妇的性病检查和新生儿预防性滴眼制度,防止新生儿淋菌性眼炎。6.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以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消除隐匿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