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产品定义及统计范围光伏逆变器是一种连接太阳能光伏板和电网的电力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源模块转换成可并网的交流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整体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最终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光伏逆变器根据适用场所一般分为集中式逆变器、串联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图表:光伏逆变器的分类资料来源:光伏逆变器行业目前现状分析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
2、模为106.85亿元,2021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为86.03亿元。2017-202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如下:图表:2017-202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光伏逆变器产业链分析逆变器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其中,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制造环节(IGBT、电容、电阻、电抗器、PCB等。)、结构件(机柜、机箱等。)和辅助材料;中游是指光伏逆变器的制造,可分为串联光伏逆变器、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微型光伏逆变器;下游实体包括光伏系统集成商、光伏系统安装商、EPC承包商、光伏项目投资业主等。图表:光伏逆变器产业链资料来源: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1.可
3、再生资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能源结构改革的迫切需要,可再生资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日益明显,光伏产业的高景气可以长期持续。为早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兑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也提出,“中国将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利用,加快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产业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和相关行业标准的鼓励和引导是光伏发电和光伏逆变器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产业政策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利于促进光伏发电市场和光伏逆变器等产品的应用市场,形成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光伏逆变器行业下游需
4、求的扩大。2021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建设的通知。2021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左右,之后逐年上升,2025年达到16.5%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3.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成本最低的能源发电方式。在装机成本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光伏发电性价比不断提升,全球平价市场逐步扩大,这将推动光伏产业规模化,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进而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在此背景下,光伏逆变器等光伏产业细分领域的行业厂商
5、通过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功率器件和优化电路设计来提高能效,促进了相关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应用规模的扩大,与行业整体形成了良性互动。图表: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资料来源: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1)UHV电网、储能等配套技术设施有待完善。太阳能和电力可靠性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和时间分布间歇有着天然的矛盾。一方面,我国光资源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分布特征,这与我国电力需求“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相背离。这就导致西北光照资源丰富的新疆、甘肃等省份弃光率较高,而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在缺电当月就需要限电停产。通过在更大范围内建设UHV电网,将尽可能多的光伏电力安全地远距离输送到需求侧,可以有
6、效提高光伏电力的利用率,促进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太阳能具有昼夜间歇、季节间歇的特点。这种不平衡使得电芯的使用效率不同。白天、夏天等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如果不能有效储存,只能浪费。但在夜晚、冬季等黑暗或弱光时段无法产生足够的电力,这也使得光伏发电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全部用电需求。建设燃煤、燃气电厂应急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快形成以储能为支撑的新型电力装机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在现有的各种储能方式中,最方便的锂电池每度电储能成本高达0.6-0.8元,价格是电价的2倍,导致废弃的发电量多于其储存量。因此,如果储能成本大幅降低,弃光问题可以得到更彻底的解决,光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7、有望进一步提高。(2)产业链各环节的博弈造成行业发展不平衡。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光伏企业产能迅速扩张。由于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匹配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的扩张速度,存在多晶硅材料阶段性供应不足的问题。2021年年末硅料单价比年初上涨177%。受上游硅料价格向下传导影响,硅片价格相应上涨,大大增加了下游原材料成本,电池芯片及组件行业利润空间明显受到挤压。同时,终端客户的观望情绪有所增加,减缓了组件采购需求和电站建设速度,使得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低于预期。从2022年开始,硅材料的价格从2021年的最高点开始下降,但是硅材料和硅片之间的价格博弈,以及上游原材料和终端需求之间
8、的博弈还在继续。虽然通过短缺环节产能释放、过剩环节产能削减等市场机制会逐步缓解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需失衡,但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带来的终端装机需求减少,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均衡。(3)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制造业的中心,光伏产业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在中国光伏产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印度等国家多次实施贸易限制措施保护本国光伏产业,如美国201调查、301调查、印度反倾销调查等。这些贸易保护措施给中国光伏产业的海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未来中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海外市场仍将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战场,国际贸易摩擦也将因此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图表: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资料来源: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