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工业大麻品种种子系列强.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5345930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工业大麻品种种子系列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工业大麻品种种子系列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工业大麻品种种子系列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工业大麻品种种子系列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准发布云南省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公示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组织专家技术审查,拟批准发布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1项强制性地方标准,现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异议,请在2010年7月11日前向我局标准化处反映。联系人及电话:邹 华,0871-3215572、3215570(fax)E_mail: ynbzh_hz附:云南省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强制性地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二一年七月十一日1DB53/ 2009云南省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云南省是我国雷电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低纬高原、

2、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容易导致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一年四季均有雷暴,我省古树名木受到雷电危害日趋严重,并危及到公共安全,长期以来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因而云南省雷电中心提出了制定地方标准的申请,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列入2009年度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云南雷电中心、昆明市避雷装置检测中心、云南省希普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起草。3、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兆华、杨荣建、张以刚、张大成、刘平英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古树名木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是珍稀的自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不可再

3、生的的绿色化石。古树名木的防雷保护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防御各自为阵,五花八门,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维护管理严重缺失,更为可怕的是,因防雷装置设置不当,易诱发雷电的次生灾害,危及公共安全。随着国家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立法和规范,古树名木的保护引起了各级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颁布昆明市城镇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鉴于此,根据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需求,为古树名木防雷装置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与支撑,为有效防御和减少雷击古树名木产生的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存活而制定

4、本标准。本标准的制定,是防雷技术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拓展、延伸与补充,本标准确定了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技术措施和标准,规范古树名木防雷设计、审核、施工、竣工验收和日常维护管理流程,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对防雷减灾,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存活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在防雷减灾的实际工作中,针对不断出现的雷击古树名木灾情以及雷击古树名木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我们深入雷灾现场进行灾害的成因分析,研究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技术方法,同时着手进行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的起草。1、前期技术准备(1)先后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研古树名

5、木保护的规定要求,掌握古树名木分布的区域。(2)了解和掌握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法规和要求。(3)查阅相关技术文档资料,分析研究古树名木植物体的生理结构特征。(4)分析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研究关键技术、方法和措施。(5)实地勘察雷击现场、研究雷击古树名木的各种物理效应,总结了雷击灾害的主要危害形式,为规范的编制提供技术路线。分析、研究总结多年古树名木的灾情资料,先后到黑龙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西山森林公园、玉溪通海秀山、金殿公园、世博生态园等地进行雷击现场勘查。2、雷击灾害的综合分析与研究(1)收集、分析、整理云南省近40年雷电观测资料(1971年-2009年),计算整理年平均雷暴日数,编制云

6、南省各区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表,为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2)进行雷电灾害定量检定检测技术的研究,为雷击古树名木和雷击现场勘查提供定量的技术指标和定性的判定依据。(3)进行雷击与古树防雷技术的研究,撰写雷击与古树的防雷保护论文。(4)雷击灾情调查,撰写雷击现场勘查的程序与方法论文。(5)进行雷击古树名木各种物理效应的分析研究,拟定规范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技术流程(详见附录D)。 从雷击的路径、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对古树名木树体的结构损伤以及雷击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了雷电灾害的主要危害形式(详见雷电灾害框图1)和古树名木防

7、雷保护流程(详见古树名木防雷保护流程图2)上述研究成果为古树名木的防雷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制定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雷电灾害雷电的主要危害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球形闪电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强光辐射巨大声响电磁感应雷击电磁脉冲静电感应地电位反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跨步电压 现场勘查防雷技术方案设计论证评审施工现场检测竣工初验工程移交日常管理与维护竣工验收整改修改雷电灾害框图 1 古树名木防雷保护流程图 23、古树名木防雷保护工程、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 针对单株、多株和成群的古树实施了不同方式的防雷保护,先后对西山森林公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玉溪通海秀山公园等地的古树名木进行了防雷保护。经过多年

8、的运行,防雷装置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达到设计要求,防雷装置运行情况正常,达到预期的防雷目的和效果。有效保护了古树名木和公共安全。四、编制标准原则考虑到古树名木生长的区域环境、防雷保护的特殊性以及雷击古树名木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因此标准重点规范了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技术和方法流程,有效防御和减少雷击次生灾害。围绕古树名木防雷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充分考虑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标准的制定符合现行防雷减灾的相关法规和地方标准管理方法的有关要求,能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机衔接。五、工作进展及完成情况(一)前期准备 规范

9、的起草和编制工作从2002年10月开始进行前期的技术准备,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古树名木的各种现场案例,研究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确定规范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构架,历时数年完成规范初稿,于200 8年开始补充完善修改内容,并对省外调研考察古树名木的防雷状况,2010年1月完成征求意见稿。(二)征求意见及意见采纳处理情况按照标准的编制程序,积极征求各行业单位的意见,先后征求省外(北京、天津)防雷部门,省内(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昆明市园林局、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省安监局、省消防总队及防雷部门、防雷工程公司等单位)对标准的意见。各部门对标准的制度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10、,经认真分析,在编写过程中采纳了部分意见。征求意见及意见采纳处理情况:(1) 电力研究院专家提出:古树名木防雷中要强化高电压的防雷理念,有助于防御和减少雷击次生灾害。 “农村高大树木的防雷也可参考此标准”该条意见,是借助该标准将防雷技术延伸到农村的高达树木的防雷保护,我们认为应予采纳。(2) 昆明市园林局专家提出: 标准的使用范围应包含城镇、乡村单株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防雷保护,因为古树名木的分布地域广泛,涵盖区域不同,综合各方意见,在标准使用范围最终定稿为:“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境内单株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3)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对标准中的助动词,提出了修改和说明,均已采纳。(

11、4) 北京市避雷装置检测中心: 提出规范的编制中相关条款的修改,建议增加古树名木防雷设计审查项目,均已采纳。经数次易稿,于2010年4月20日完成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云南省地方标准)送审稿。(三)标准的制定: 本标准确定了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技术措施和标准,规范古树名木防雷设计、审核、施工、竣工验收和日常维护技术流程,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对防雷减灾,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存活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六、标准中主要条款的说明1、关于范围古树名木的防雷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物固定不变,因此考虑到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标准制定时兼顾了城镇、乡村及风景名胜区、单株

12、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规定了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原则、防雷分类、防雷装置、工程验收、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等内容。2、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中对接地装置的相关要求。引用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对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的相关要求。引用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对防雷装置检测的相关要求。引用GB/T 217142008雷电防护第二部:风险管理(idt IEC623052006)中对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的相关要求。由于雷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的

13、强度的随机性以及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应根据古树名木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土壤因素、气象、环境条件、雷电状况及古树名木的重要程度,并综合考虑防雷装置与古树名木及自然景观的美观性、协调性,做到科学合理、统筹兼顾。根据专家意见,送审稿中第四章总则中的相关条文并入第五章。3、关于防雷分类(1)地区雷暴日数划分 收集、分析、整理、统计了云南省各地州、县、市、区自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近40年的雷电观测资料(1971年2009年),绘制了云南省各区、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状态图、表,为古树名木雷击风险分析及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了雷电分布的区位参数。

14、(2)古树名木的防雷分类古树名木应根据其重要性、所处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和发生雷击灾害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生长于城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寺庙和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的古树名木,靠近河、湖、池塘边的古树名木, 生长地周围相对较潮湿地方的古树名木, 雷电活动频繁地区的古树名木, 曾经遭受雷击的区域的古树名木,位于旷野中的突出位置、树体特别高大的古树名木有可能遭受雷击,且诱发雷电次生灾害,应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4、关于古树名木的防雷要求古树名木生长于人员密集型场所的雷击高发区,应根据本规范的技术要求设置相应的雷电防护装置。古树名木采取直击雷防护时,应充分考虑树木生长增高的因素的影响,防

15、雷装置保护范围应留有保护余量。 在古树名木上严禁悬挂通信线缆、低压架空线等金属物件。其目的是有效阻断雷电通道,减少雷电对电信、电器设施的危害。古树名木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雷电放电过程中对周围人员、设施造成的危害。5、防雷装置(1)接闪器根据被保护古树名木的分布状态,提供多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接闪器运用于古树的防雷保护。考虑到树体的生长变化因素,规范明确了安装于古树名木上的接闪器的技术要求、固定方法。规范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对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古树名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应覆盖的区域。(2)引下线根据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规范规定了安装于古树名木上

16、的防雷引下线的材料选择、技术要求、敷设方式及固定方法,并明确了引下线护管颜色及防雷警示标识的设置。(3)接地装置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确定了接地装置的选材、几何尺寸、间距及埋设深度,并规定了接地装置设置考虑植物体的根系分布及传导作用。 规范规定了不同级别古树名木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规范明确了接地装置距离人行道或活动场所的距离,当无法满足要求时,规定应采取深埋、均压等电位等技术措施,避免对周围人员造成危害。6、关于工程验收古树名木的防雷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技术审查。规范规定了古树名木防雷装置设计审查、竣工验收项目及流

17、程,明确了古树名木防雷工程验收应提供的技术资料,规定了古树名木防雷装置隐蔽工程进行跟踪检查及分步验收。防雷施工检测项目内容和表格形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7、防雷装置的检测、维护与管理规定了古树名木防雷装置的检测周期、检测内容,明确了古树名木防雷装置检测方法按照GB/T214312008中第5章规定执行。规定了古树名木防雷装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七、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随着地方政府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古树名木的防雷保护引起政府各级部门重视及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通过查新,迄今为止,在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系统全面地考虑古树名木的防雷

18、问题。立项制定该规范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没有矛盾与冲突。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为推动我省古树名木的防雷管理水平、保护古树名木、维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我省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的空白。鉴于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建议确定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技术原则。八、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考虑到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建议标准5.1、5.3、5.4、5.7、5.11、5.12、6.2.2.6、6.2.2.7、6.3.2.4、7.1.4、7.1.5、8.1.2、8.2.4、8.3.3为强制性条款。制定强制性标准,可以规范古树名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竣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同时使防雷减灾行政主管部门

19、有据可依,使用单位有验收依据,从而有效防御和减少雷击对古树名木的危害,减少或避免雷击古树名木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影响。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标准经批准、发布实施后,请防雷减灾管理部门尽快在全省有关单位推广贯彻实施。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云南省地方标准项目组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10QB/ ICS 07.060A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010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0- 实施2010- 发布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ancient and precious

20、treesDB53/T 20101DB53/T 2010目次前 言1范围12标准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雷分类35古树名木的防雷要求46防雷装置57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78防雷装置的检测、维护与管理7附录A(资料性附录)云南省1971年-2009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9附录B(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框图11附录C(资料性附录)古树名木防雷保护流程12附录D(资料性附录)古树名木防雷装置检测报告13III前 言本标准5.1、5.3、5.4、5.7、5.11、5.12、6.2.2.6、6.2.2.7、6.3.2.4、7.1.4、7.1.5、8.1.2、8.2.4、8.3.3为强制性条款。为有效防御雷

21、击古树名木,减少雷击次生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在引用和参考国家规范与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古树名木防雷保护的特殊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雷电中心、昆明市避雷装置检测中心、云南希普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兆华、杨荣建、张以刚、张大成、刘平英。DB53/T 2010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原则、防雷分类、防雷装置、工程验收、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单株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2 规范性引用

22、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 雷电防护 第2部:风险管理(IDT IEC 62305:2006)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 50057、GB 5034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古树 Ancient tree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32名木 Precious tree 国内外稀有的以及

23、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33古树后续资源 Ancient trees follow-up resources树龄在80 a以上100 a以下的树木。34雷击 Lightning stroke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生命体等的放电。35雷电灾害 Lightning disaster由雷电造成的人畜伤亡、火灾、爆炸或电气电子系统等严重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36雷暴日 Thunderstorm day在一天内只要测站听到雷声则为一个雷暴日。37雷电感应 Lightning induction雷击放电时,在附近物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可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3

24、8直击雷 Direct lightning flash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线路、大地、人畜、防雷装置或其它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39静电感应 Electrostatic induction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性质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这些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不就近泄入地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310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311雷电波侵入 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

25、s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312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EB)将分开的装置、导电物使用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313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LEMP)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314跨步电压 Step voltage当土壤中存在较大接地电流时,人的两足分别站在具有不同电位的两处时,在人的两足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或电压。315接触电压 Contact voltage当人体的两个部位

26、同时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处时,在人体内就会有电流通过,这时加在人体两个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316旁侧闪击 Nearby lightning strike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在泄放过程中将空气击穿,与邻近物体之间发生闪络放电的现象,称之为旁侧闪击。317雷击次生灾害 Lightning secondary disaster除直击雷外,由雷击灾害所诱发的其他灾害称之为雷击次生灾害。(包括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旁侧闪络、地电位反击、雷击电磁脉冲等)318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线组成的

27、防雷设施的总和。319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320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21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接地体通常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322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323接地电阻 Earthing resistance人工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

28、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4 防雷分类4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411 云南省雷暴日等级根据多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云南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参见附录A。412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强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a)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 d及以下地区;b)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 d,不超过40 d的地区;c)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 d,不超过60 d的地区;d)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 d以上的地区。42 古树名木的防雷分类421 古树名木应根据古树名木的珍稀程度、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按防雷要求分为以下三类:a)凡树龄在300 a

29、以上,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且处于强雷区的古树名木为一类防雷古树名木;b)凡树龄在100 a以上,不足300 a的为二类防雷古树名木,树龄虽不足300 a,但处于重要风景旅游景区且处于高雷区的古树名木为二类防雷古树名木;c)其他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且处于多雷区(树龄在80 a以上)为三类防雷古树名木。422 处于强雷暴区的二类防雷古树名木应按一类防雷古树名木的技术要求进行防雷保护。5 古树名木的防雷要求51 古树名木防雷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52 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应按GB/T 21714.2规定的方法首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30、并论证。53 古树名木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地理位置、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54 防雷装置的形状应与古树名木、自然景观相协调,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55 古树名木的防雷应与周围景区建筑物、游人活动区域的保护相结合,综合考虑。56 农村地区的高大树木的防雷,亦可参照本标准执行。57 古树名木生长于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强雷区或雷击高发区,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雷电防护装置。58 古树名木采取直击雷防护时,应充分考虑树木生长增高的因素,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应留有保护余量。59 不可在古树名木上悬挂通信线缆、低压架空线等金属物件。510 在设计施工过程

31、中应考虑树体、木质结构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树体的根系范围,减少雷电流泄放过程中对古树名木造成的伤害。511 古树名木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雷电放电过程中对周围人员、设施造成的危害,危害形式见附录B。512 古树名木附近有大量金属构件、金属设备、架空电源线、通信线时,尚应考虑雷击后产生的其他危害。513 当确定古树名木和古树群的防雷类别后,若各古树名木的保护级别不同,则应以其中最高一级的古树名木为准。514 古树名木低于周围高大建(构)筑物,按GB 50057中滚球法计算已处于保护范围之内的,可不在古树名木上单独安装防雷装置。515 生长于下列区域的古树名木,应按本标准的防雷要求采取必要的防

32、雷措施:a)生长于城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寺庙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的古树名木;b)靠近河、湖、池塘边的古树名木;c)生长地周围相对较潮湿地方的古树名木;d)雷电活动频繁地区的古树名木;e)曾经遭受雷击的区域的古树名木;f)位于旷野中的突出位置、树体特别高大的古树名木。6 防雷装置61 接闪器611 接闪器的选择6.1.1.1 接闪器的选择应满足防雷技术要求,不影响古树名木景观,可选择下列接闪器:a)独立设置的避雷针、避雷塔;b)设置于古树名木附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塔;c)设置于树体主干上的避雷针;d)独立设置的避雷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作避雷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50 mm2。6.1.

33、1.2 避雷针、塔的设计,其选材和几何尺寸,应考虑其机械强度、防腐等因素。6.1.1.3 设置于树体上的接闪器,推荐使用杆式避雷针,其相关参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杆式避雷针相关参数雷电通流容量,kA150200接闪器,mm207001204501、153503针高,mm2700+2000X(X=0、1、2、3、为加长杆节数)2700+2000X(X=0、1、2、3、为加长杆节数)净重,kg5+4.4X(X=0、1、2、3、为加长杆节数)7+4.4X(X=0、1、2、3、为加长杆节数)抗风强度,m/s25612 接闪器的安装6.1.2.1 接闪器可固定于树体的主干部位或粗壮枝干上,在树干上设

34、置避雷针应考虑树体的生长变化,采用柔性材料底衬的抱箍固定,柔性材料的宽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一定余量。6.1.2.2 抱箍应选择绝缘材料。6.1.2.3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GB 50057规定的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覆盖树冠大部分区域,树冠较发散的,应设置多支接闪器。62 引下线621 引下线的选择6.2.1.1 引下线应选用圆钢、圆铜或多芯金属绞线,优先选用绝缘多芯铜绞线。6.2.1.2 单根引下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0 mm2。6.2.1.3 使用两根以上引下线时,每根引下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0 mm2。6.2.1.4 避雷塔结构柱、避雷线支柱可作为引下线,若采用法兰盘连

35、接应以不少于五根螺栓连接。622 引下线的安装6.2.2.1 引下线应沿树体的树冠稀疏一侧敷设,敷设应平直,并经最短路径接地,不可弯成直角或锐角。6.2.2.2 引下线与避雷针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电气焊接,其连接点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03,并做好连接点的防腐处理。6.2.2.3 引下线沿树干敷设时应套绝缘管,并用抱箍与树干固定,固定抱箍的间距不应大于3 m,抱箍内采用柔性材料做底衬,柔性材料的宽度应大于抱箍宽度,且抱箍长度应留有一定的余量。6.2.2.4 引下线护管颜色与树干颜色相同或相近。6.2.2.5 引下线在接闪器端及接地体端的连接点外均应预留一定的余量。6.2.2.6 应在引下线距地

36、面1.8 m处设置断接卡或不同金属连接时设转换器,地面至2.5 m高度应采用绝缘塑料套管作保护。6.2.2.7 应在引下线距地面3 m高度内设置防雷警示标识,并在距古树名木3 m外设置非金属封闭围栏。 63 接地装置631 接地装置的设置6.3.1.1 接地极应设置在古树名木的树冠稀疏的一侧,并在树冠的垂直投影3 m之外。6.3.1.2 接地体由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组成,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 m。6.3.1.3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中:角钢应不小于40 mm4 mm,圆钢直径应不小于20 mm,钢管直径应不小于50 mm,壁厚应不小于3.5 mm。6.3.1.4 垂

37、直接地体长度不宜小于2.5 m,垂直接地极间距应大于5 m。6.3.1.5 水平接地体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其中:圆钢直径应不小于12 mm;扁钢截面积应不小于100 mm2,其厚度应不小于4 mm。6.3.1.6 采用深井技术设置接地体,不宜由单根垂直接地体组成,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钢管,钢管直径不应小于80 mm,壁厚不应小于4 mm,长度由设计计算确定。6.3.1.7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a)一类古树名木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b)二类古树名木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20;c)其他古树名木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632 接地装置的安装6.3.2.1

38、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二倍,且至少三个棱边施焊;b)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且双面施焊;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且双面施焊;d)接地体的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并在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6.3.2.2 接地体与人行道或活动场所距离应不小于3 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深埋不低于1 m或穿绝缘管敷设。6.3.2.3 当古树名木附近有多种金属构筑物时,应考虑在接地体作均压等电位连接,若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以最小值为准。6.3.2.4 在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若采用降阻材料,降阻材料应是环保、无毒、无害,防

39、止破坏古树生长或污染地下水源。7 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71 设计审查711 古树名木防雷工程应按附录C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查。712 古树名木防雷工程应对接地体等隐蔽部位进行跟踪检查及分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713 隐蔽工程检查应包括:接地系统的安装位置、选材、几何尺寸、连接情况、焊接工艺及施工现场的图片资料。714 古树名木防雷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可施工。715 古树名木防雷工程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应交付使用。72 施工检测721 防雷施工检测项目内容和表格形式参见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722 古树名木接闪器应检测以下项目:a)接闪器的结构和安装位置;b)接闪器的材质、安装连接、

40、固定方式、防腐措施;c)接闪器的几何尺寸。723 引下线检测项目:a)引下线的材质、连接、固定方式;b)引下线的电气性能。724 接地装置检测项目:a)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位置;b)接地体的埋设深度、间距、选材及安装方法;c)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d)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e)随工检测及隐蔽工程记录。73 竣工验收731 防雷工程结束后,应由防雷主管部门组织建设、设计、施工及工程监理单位进行总验收。732 防雷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凡经随工检测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再重复检测,如果验收组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复检。733 防雷工程项目竣工,应由施工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a)设计审核资

41、料、防雷装置安装竣工图;b)防雷装置引下线敷设竣工图;c)接地装置安装竣工图;d)变更设计的说明;e)安装工程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证明、施工检测报告)。8 防雷装置的年度检测、维护与管理81 防雷装置年度检测811 古树名木防雷装置检测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及影响防雷装置性能的其他物体。812 古树名木防雷装置检测周期为1 a。次年与上年检测应在相近的气象条件下进行,且应在雷雨季节开始前完成。813 检测方法按照GB/T 21431-2008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82 防雷装置维护821 防雷检测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822 日常维护应在雷电天气后进行。823 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对防雷

42、装置应进行目测检查。824 防雷装置出现脱焊、松动、断裂、严重锈蚀、变形、失效、损坏等应及时进行维修。83 防雷装置管理831 防雷装置应由古树名门管理部门确定专人负责管理。832 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应建立管理制度,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隐蔽工程图纸资料、年检报告、均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833 当雷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防雷主管部门,调查分析雷灾原因和损失,提出整改防护措施。834 定期观察古树名木生长变化对防雷装置的影响。13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云南省1971年-2009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统计A.1 云南省1971年-2009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统计详见表A.1。表A.1 云南省1971

43、年-2009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统计表 单位为d州、市、区县级名称雷暴日州、市、区县级名称雷暴日州、市、区县级名称雷暴日昆明市昆明61大理州剑川67红河州弥勒67富民60洱源44泸西69禄劝64鹤庆69石屏71石林56云龙40建水67寻甸67漾濞68红河69嵩明60永平59元阳60安宁59大理55绿春78晋宁52宾川51开远70太华山61弥渡46个旧46宜良55祥云49蒙自67东川53魏山56屏边78呈贡54南涧44金平76昭通市绥江40楚雄州永仁70河口74永善42大姚64文山州丘北75盐津34元谋64砚山71大关41姚安57西畴66鲁甸51牟定59文山66昭通47南华51马关72彝良44楚雄55麻栗坡61镇雄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