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治理》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344683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害治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植物病害治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治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害治理》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习模块三学习模块三 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害防治1、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2、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防治、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防治3、如何制定正确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如何制定正确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4、如何正确采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如何正确采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任务一任务一 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治理措施一、植物病害控制的主要目标一、植物病害控制的主要目标-实现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经济济效效益益生生态态效效益益社社会会效效益益二、植病控制的科学观二、植病控制的科学观-生态观、

2、经济观与社会观生态观、经济观与社会观(一)生态观(一)生态观病病害害寄寄主主植植物物病病原原物物微生态微生态农农田田生生态态自自然然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病害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病害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的构成部分;病害防治不应损害生态系病害防治不应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不能损害人类统的平衡性;不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生存环境;病害防治应发挥微生态对病害防治应发挥微生态对病害的控制作用病害的控制作用病害防治以调节农田生态病害防治以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建立寄主植物系统,建立寄主植物病病原物原物拮抗微生物三者的拮抗微生物三者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植物病害防治要由纯病害观向生态观转变植物病害防治要由

3、纯病害观向生态观转变区别点区别点纯病害观纯病害观生态观生态观对病害的认识对病害的认识有害的、非自然的、有害的、非自然的、无法共存的无法共存的自然的、合理的、生自然的、合理的、生态平衡必须的态平衡必须的病害防治目标病害防治目标消除病害,经济效益消除病害,经济效益 控制病害,三大效益控制病害,三大效益病害防治策略病害防治策略治早治了,彻底消灭治早治了,彻底消灭 建立平衡建立平衡,控制阈值控制阈值病害防治后果病害防治后果经济短效,生态失衡经济短效,生态失衡社会难容,不可持续社会难容,不可持续经济再生,生态优化经济再生,生态优化社会接受,科学发展社会接受,科学发展(二)经济观(二)经济观病害发生程度病

4、害发生程度金金额额防治费用防治费用(C)N1N2防治的纯效益防治的纯效益防治后挽回的损失(防治后挽回的损失(B):防治阈值(经济或行动阈值):防治阈值(经济或行动阈值)植物病害强度植物病害强度作物产量损失作物产量损失产品质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作物经济价值减少作物经济价值减少防治防治不防治不防治费费用用收收益益收收益益:纯纯经经济济效效益益(三)社会观(三)社会观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害防治安安全全高高效效,增增产产增增收收绿绿色色环环保保,节节本本易易行行资源循环,持久持续资源循环,持久持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社

5、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或统一体。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或统一体。研制和开发绿色、循环、节本、高效的植病控制技术。研制和开发绿色、循环、节本、高效的植病控制技术。三、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方针三、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方针(一)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一)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19581958年:消灭病虫害的方针年:消灭病虫害的方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全面消灭、重点肃清”19701970年的植保方针年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

6、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从林业生态系观点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是从林业生态系观点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仍是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仍是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二)国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二)国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1966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要点:以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从生态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

7、技术控制有害生要点:以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从生态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个体数量到较低水平。物个体数量到较低水平。1972年: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年: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辅以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水平。相克的关系,辅以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水平。1995年: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年: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

8、nable Pest Management,SPM)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区别区别IPCIPMSPM目标目标经济经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社会生态、经济、社会策略策略协调利用防治技协调利用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术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下协调利用生物间协调利用

9、生物间相互关系控制有相互关系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许水平以下保持植物生态系统保持植物生态系统健康,主动抵御有健康,主动抵御有害生物侵害。害生物侵害。战术战术强调以技术手段强调以技术手段控制有害生物控制有害生物强调以自然因素强调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或自然因素的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物控制有害生物强调保持植物群体强调保持植物群体健康和生产系统的健康和生产系统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单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病原物越病原物越冬(夏)冬(夏)接种体接种体休眠体休眠体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休眠期寄主植物休眠期传播传播再侵染再侵染传播

10、传播初侵染初侵染接种体接种体休眠体休眠体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休眠期寄主植物休眠期传播传播侵染侵染越冬病原物越冬病原物四、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和原理四、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和原理(一)防治策略(一)防治策略管理策略:管理策略:减少侵染菌源量(减少侵染菌源量(X0);抑制病害发展速率();抑制病害发展速率(r)防治原理防治原理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防治作用主要防治作用主要靶标病害主要靶标病害X0r植物健康植物健康单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回避病原物回避病原物改变种植地点和位置改变种植地点和位置+改变种植时间改变种植时间+杜绝病原物杜绝病原物无病种苗和种苗处理无病种苗和种苗处理+

11、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消灭传播介体消灭传播介体+歼灭病原物歼灭病原物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轮作轮作+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消灭中间或转主寄主消灭中间或转主寄主+田间卫生田间卫生+保护植物体保护植物体药剂保护药剂保护+防治传播介体防治传播介体+利用抗病性利用抗病性植物抗病品种植物抗病品种+植物健身栽培植物健身栽培+诱导抗性利用诱导抗性利用+治疗病植物治疗病植物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治疗?营养治疗?+(二)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措施及其作用(二)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措施及其作用五、五、植物病害管理的技术系统植物病害管理的技术系统(一)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的结构(一)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的结构植物检疫植物检

12、疫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生态防治其他法规其他法规(种子法、农药法等种子法、农药法等)栽培栽培植物植物有害有害生物生物抗抗性性利利用用栽栽培培措措施施林林业业防防治治物物理理防防治治化化学学防防治治理理化化防防治治(二)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研制的问题(二)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研制的问题1 1、作物品种抗性利用、作物品种抗性利用(1)抗性兴衰循环)抗性兴衰循环(2)抗性遗传脆弱)抗性遗传脆弱(3)病害更替)病害更替-次要病害上升次要病害上升2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3R3R”问题)问题)(1)病原菌抗药性()病原菌抗药性(resistance)(2)生防机制损害)生防机制损害-再猖獗(再猖獗(res

13、urgence)(3)农药污染残留()农药污染残留(residue)(4)优势倒转)优势倒转-非靶标病害加重非靶标病害加重3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1)自然生防因子的利用技术)自然生防因子的利用技术(2)生防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技术)生防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技术4 4、林业防治、林业防治(1)设施栽培中的病原物积累)设施栽培中的病原物积累(2)单一作物集约化栽培对轮作系统的限制)单一作物集约化栽培对轮作系统的限制分组讨论汇报分组讨论汇报1 1、植物检疫、植物检疫2 2、营林技术防治、营林技术防治3 3、抗病育种、抗病育种4 4、物理防治或综合治理、物理防治或综合治理5 5、化学防治、化学防治6 6、

1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控制技术植物病害控制技术一、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一)概念:(一)概念:植物检疫Quarantine:通过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植物及其产品等上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等生物人为传播的综合管理体系。(二)植物检疫的意义(二)植物检疫的意义1、预防或推迟重大外来植物病原生物的传播;2、指导扑灭、控制或延缓已传入的有害生物的蔓延.(三)植物检疫的特点(三)植物检疫的特点1、预防性:把有害生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2、全局性和长远性:牺牲局部和短期利益。3、法制性:通过行政手段来实施。4、国际性:国家间相互协作,进出境均实行检疫。5、针对性:针对特定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四)

15、确定检疫性病害的依据(四)确定检疫性病害的依据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科学依据,构成检疫因素: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科学依据,构成检疫因素:1 1病原体的危害性:病原体的危害性:对经济和环境破坏性大对经济和环境破坏性大2 2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在国内无或局部分布在国内无或局部分布3 3 传入的可能性:传入的可能性:可人为传播,有效传播途径的传入机率可人为传播,有效传播途径的传入机率4 4 适生性:适生性:有定殖和有定殖和 扩散的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5 5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口岸检疫国内检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林 业 部 种 植 业 管 理 司(五五)我我国国植

16、植物物检检疫疫管管理理体体系系各 省 出 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省、地、县 植 保 植 检 站(六六)检检疫疫性性病病原原物物检检验验技技术术检验物检检验验的的靶靶标标物物:病原物的传播体。菌物(孢子、菌丝片断、菌核);原核生物(细胞、菌浓);病毒(粒体或内含体);线虫(虫体、卵或虫瘿);寄生性种子植物(种子或残体)检检验验范范围围:病原传播体的载体(植物、植物产品、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栽培介质、土壤、容器和包装物)。检验方法直接检验直接检验肉眼观察病状和病征过筛检验过筛检验虫瘿、菌核、杂草种子、线虫。比重检验比重检验菌核、菌瘿、虫瘿、病秕籽粒和杂草种子染色检验染色检验病组织中的真菌

17、、细菌、病毒和线虫诱集检验诱集检验诱测介体昆虫洗涤检验洗涤检验真菌和线虫等保湿培养检验保湿培养检验真菌的营养体和子实体。分离培养检验分离培养检验真菌和细菌,线虫和病毒可用分离法。噬菌体检验噬菌体检验检测病原细菌PCR检验检验检测植物组织带菌情况(七七)检检疫疫性性病病害害的的除除害害处处理理技技术术 药药剂剂熏熏蒸蒸 采采用用熏熏蒸蒸剂剂在在密密闭闭条条件件下下杀杀死死介介体体昆昆虫虫、害害虫虫、害害螨螨、病病菌菌或或其其他他有有害害生生物物化化学学药药剂剂处处理理 :采采用用化化学学杀杀菌菌剂剂浸浸种种、闷闷种种、拌拌种种,防防治治多多种种真真菌菌、细细菌菌和和线线虫虫无无 土土 栽栽 培培

18、 预预防防线线虫虫和和根根部部病病原原物物的的侵侵染染 组组 培培 脱脱 毒毒 预预 防防 病病 毒毒 病病 和和 细细 菌菌 性性 病病 害害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铲铲除除措措施施全全 面面 销销 毁毁 染染 疫疫 植植 物物 和和 嫌嫌 疑疑 植植 物物彻彻 底底 清清 除除 污污 染染 土土 壤壤、介介 质质 和和 场场 所所封封 锁锁 染染 疫疫 区区,土土 地地 绝绝 对对 休休 闲闲监监控控措措施施加加 强强 检检 疫疫 性性 病病 害害 综综 合合 防防 治治 技技 术术 研研 究究对对 疫疫 区区 种种 子子 苗苗 木木 实实 施施 严严 格格 检检 疫疫物物 理理 处处 理理:低

19、低 温温、高高 温温、高高 频频、幅幅 射射二、二、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一)植物抗病品种的挖掘与创造(一)植物抗病品种的挖掘与创造1、引种和系统选育2、杂交育种3、诱变育种4、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二)抗病品种利用策略(二)抗病品种利用策略原则:减少定向选择,加强稳定化选择。措施:措施:(1)利用聚合品种(多个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中)(2)利用多系品种(多个单基因抗性品系混合为多系品种)(3)抗病品种合理布局(4)抗病品种轮换种植三、林业防治三、林业防治林业防治(culturalcontrol)是通过合理运用栽培技术及

20、管理措施的,调节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标。林林业业防防治治技技术术措措施施使用无病种苗使用无病种苗建建 立立 无无 病病 留留 种种 田田种种苗苗处处理理苗苗木木无无毒毒化化合理种植制度合理种植制度轮轮作作间间 作作、混混 作作 与与 套套 作作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适适 时时 播播 种种、适适 期期 采采 收收合合 理理 密密 植植 与与 水水 肥肥 管管 理理保保持持田田园园卫卫生生调调节节环环境境因因素素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病生防)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病生防)植病生防(Bio-controlofplant

21、disease)是利用有益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能或利用有益微生物拮抗、破坏病原物自身,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标。(一一)植物微生态植物微生态:根际微生物、叶围微生物、内生微生物 (二二)生物防治机制生物防治机制:1、拮抗作用 2、竞争和占领作用 3、寄生与重寄生作用 4、交互保护与诱导抗性 (三)生物防治途径(三)生物防治途径 1、优化微生态环境2、利用土壤添加剂3、施用生防微生物4、转移抑病土(四)生物防治剂的开发利用(四)生物防治剂的开发利用1、活菌制剂2、代谢产物制剂3、仿生制剂五、物五、物 理理 防防 治治 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指利用物理方法清除、抑制、

22、钝化和杀死病原物,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一)汰除汰除法:机械汰(风选、筛选);比重汰除(清水、泥水和盐水汰除)(二)热力法(二)热力法:适用于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及土壤处理。1 1、干热处理、干热处理(种传病原物);2 2、热水处理、热水处理 又称“温汤浸种”(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3 3、蒸汽处理、蒸汽处理(种子、苗木、接穗、块茎和块根;土壤消毒)4 4、日光及其热力处理、日光及其热力处理 (温室及苗床的土壤处理)。(温室及苗床的土壤处理)。(三)低温处理(三)低温处理 和低温冷藏和低温冷藏(四)(四)气调贮藏气调贮藏(五)紫外线射线微波处理(五)紫外线射线微波处理六、化学防治六、化学

23、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抑制、杀灭病原物或钝化病原物的有毒代谢产物,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一)(一)杀菌剂类型:杀菌剂类型:杀真菌剂、杀细菌剂、病毒抑制剂和杀线虫剂。(二)杀菌剂作用方式:(二)杀菌剂作用方式: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和钝化剂。(三)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三)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喷雾法、浇施法、浸洗法、拌药法(四)杀菌剂使用的主要问题:(四)杀菌剂使用的主要问题:病菌抗药性、破坏自然生防机制、环境及产品污染、药害 (五)科学使用杀菌剂:(五)科学使用杀菌剂:1.1.适合药剂适合药剂:根据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选用农药、轮换用药 2 2、适时施药、适时施药:(1)施药适期

24、:)施药适期:病菌侵染期和发病初期;(2)喷药时间:)喷药时间:避免高温和强光,一般在上午或傍晚施药;(3)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接近采收的蔬菜严禁用药。3.3.适量用药适量用药:严格控制用药量,施用药剂浓度和施用次数。讨论及思考题讨论及思考题 1.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和经济观对制定植物病害防治方针和策略有何重要指导作用?2.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和植物病害可持续治理在概念和防治策略方面有何区别?3.植物检疫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植物病害检疫对植物病害控制有何作用?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哪些主要依据?5.植物病害检疫的检验方法和除害处理方法?6.简述林业防治原理和主要技术措施?7.

25、如何获得作物抗病品种和合理利用作物的抗病性?8.简要阐述植病生防的机理和应用方法,如何获得生防微生物?9.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杀菌剂分为哪些类型?如何合理使用杀菌剂?10.评价植物病害控制的各类主要技术措施的优缺点.Company LogoContentsClick to add Title1Click to add Title2Click to add Title3Click to add Title4Company LogoDiagram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Your Text2001200220032004Company LogoDiagramTitleTitl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itleTitl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itleTitl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