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344341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第1页,本讲稿共68页v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思维 v儒家管理具有很理性的思维模式,即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所以儒家讲治天下先要治己,即修身、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毫无疑问,这一思想是极富辨证性的。v大学(曾参)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它所讲到的管理思想就强调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其开篇第一章就讲:“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2页,本讲稿共68页v这里就是讲修

2、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则是诚意。v大学第七章又具体阐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人不诚者,为人所不耻,难以近众,则管理也就无从谈起。v师傅收徒弟的故事。第3页,本讲稿共68页v以小见大。大学进一步阐释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v大学还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修身与治国的关系:认为君子有了光明的德行,才有百姓跟随你,有了百姓的支持,才会拥有国家。v所以儒家学说认为管理的根本是个人的品德和素质。而高尚的品德和好的素质就有凝聚力,就如同众星捧月,这是最普通的道理。v沿此管理的思维模式,古

3、人在用人荐人方面尤其重孝。汉王朝就曾提“以孝治天下”。第4页,本讲稿共68页v二、仁为核心的管理原理v儒学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仁,故不论孔子,还是孟子,他们就管理而论首先强调的就是仁。v什么是仁。“仁者爱人”。第5页,本讲稿共68页v 周易讲:“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天地的精神乃是“大公无私”;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故天地的精神为“仁”。第6页,本讲稿共68页v孟子对仁治的道理则有更具体的解释。v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辞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v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4、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v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第7页,本讲稿共68页v三、“政者,正也”的管理示范v儒家治国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论语颜渊篇讲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就是讲为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而后其管理才会有勇气、有号召力。v俗话说:“邪不胜正”。v孟子对正也有独到的论述,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

5、天地之间。”v“三讲”。第8页,本讲稿共68页v四、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v中庸也是儒学中重要的管理思想,他最早被孔子提出,后被孔子的孙子子思系统化,再后来历代大儒也都论及中庸。v子思是孔门中很有影响的学者。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南宋朱熹曾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故此又称四书。第9页,本讲稿共68页v中庸,朱熹四书注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v 总之,中就是不偏

6、不倚,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度,恰到好处才好,如果做得“过分”或者“不及”,都不会达到目的。相反,偏激是导致事物失败或走向反面的重要因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皆言此理。第10页,本讲稿共68页v五、信为管理至宝v信即守信义,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讲得很多的。v颜渊篇写道:“子贡问政怎样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v人无信不立,令无信不行。v守信是管理者的一个秘诀,其原理在于信本身就有威力。所以历来帝王都是“金口玉言”。第11页,本讲稿共68页v据叶梦得所撰避暑录话

7、记载: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曾叫人密刻一碑,立于寝殿的夹室,称为“誓碑”。谁也不知道碑上的誓辞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直到金兵入侵,汴京沦陷,誓碑的面目才得以展露。誓碑上只有三行字:“一云柴氏(后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之罪,只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准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须谨遵此誓,有违犯者,天必殛之。”第12页,本讲稿共68页v现在我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v谈你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v谈你心目中的领导形象。v谈你对“因果关系”的认识。v谈人生的主要追求。第13页,本讲稿共68页第二章 道家管理思想v道家理论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所创立,后为

8、庄子等不断丰富和发展,渐成体系完整的一家之说。道家理论的具体内容涉及养生、处世、治国等多方面,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其思想同儒家和法家可谓是大相径庭。所以,本章便依道家主要典籍,提炼管理的理论并深刻领悟其原理,以期对当今从政者也能有一定的启示。第14页,本讲稿共68页v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的管理思想无一不体现了阴阳的辨证哲学,即目的和手段往往是相反的两方面。但“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道家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终极的哲学还是“得一”。那么,具体总结,我们可以把道家管理的核心内容归总为如下几个方面

9、。v第15页,本讲稿共68页v一、无为而治v道家最核心的管理思想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均集中于此。v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v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16页,本讲稿共68页v二、上善若水v道家的管理的密旨在于谦下不盈,正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成功身退

10、,天之道也。”v水的解析。v因此,很多明智的君王多以谦下用人。下面便以“燕昭王师从郭隗”案例解析:第17页,本讲稿共68页v燕昭王(前314一前279)在燕国大乱、齐军破燕后,成为燕国国君,卑身厚币,从招贤者。燕昭王专门去拜望郭隗。v郭隗回答说:“帝者把士人当老师,王者把士人当朋友,霸者把士人当臣子,亡国者把士人当仆役,当国君的人,如果能屈己之身以敬事士人,让士人坐在南面而自己则坐在北面以受学(自古以南为贵),则贤于国君百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国君早到而迟退,见到士人以后先对士人问候,而后静听士人讲话,则贤于国君十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士人来了以后国君才到,那么,来的不过是同国君差不多的人;若

11、是国君颐指气使,那么,来的不过是仆役一流人物罢了;若是国君暴怒喝骂,那么,来的人就是囚徒、奴隶一流人了。这就是自古以来有道之君才能引来贤士的道理。”第18页,本讲稿共68页v道家的谦下之学深不可测,堪称道家管理用人的密旨。正如老子讲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值得我们深深领悟。v刘备用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证。第19页,本讲稿共68页v三、崇尚节俭v道家管理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就是崇尚节俭。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v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讲:“我有

12、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v庄子讲:“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第20页,本讲稿共68页v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不仅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而且建立隋朝典制,多为唐朝以后各朝所遵循,在中国历史上贡献很大。他还非常注重节俭,加强自身修养。他曾对太子杨勇说,自古帝王没有谁喜欢奢侈而能长久保住基业的,要杨勇务必崇尚节俭。太子杨勇、三子杨俊都因为生活荒糜奢侈而被文帝废免。然而,到了隋炀帝,他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虽有凿运河之实,但终因好大喜功,超过百姓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导致国毁身亡。v愈富愈俭。(讨论)第21页,本讲稿共68页v

13、有人总结:v成就功业的要旨是:“文官不要贪,武官不怕死”。v思考腐败问题(落马的官员)。第22页,本讲稿共68页v四、公平之旨v在老子看来,“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样的社会太不公平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针对这种情况,老子认为应取消“人之道”,代之以“天之道”的公平制度,即损有余而补不足。“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的这些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无不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为号召。v所以,道德经倡导公平,认为只有公平才能求得社会稳定。v伟人名言 第23页,本讲稿共68页

14、v五、阴阳之道v我们生活在阴阳的世界里,所以老子对阴阳有独到的认识,道德经大部分章节均涉及阴阳的阐释。从管理的角度,老子特别阐释手段和目的之间的阴阳关系。v如第七章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v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v第三十六章则讲阴阳之道的具体妙用:“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24页,本讲稿共68页v六、兵乃末术v老子不认同儒治,也不认同法治,更厌恶用兵。v他这样解释:“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v第三十

15、一章老子又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v实际道理也如此,以兵摄之,民心不服,积之越久,则国家混乱的危险也就越大。第25页,本讲稿共68页第三章 法家管理思想v所谓法家即是指先秦以法(法律、制度等)而求治的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建立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并阐释以法而治的原理,从而形成和儒家、道家等相齐名的理论。法家理论对治国的贡献是巨大的。v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以法治国,或轻或重,或随旧典,或图创新,但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法可依,依法而治,这是社会发展保持稳定的长久之道。v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管仲、韩非、商鞅等,后来又出现很多主要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变法

16、图强人物。第26页,本讲稿共68页v一、以“法”为“天下之程式”v法家认为天下无序,必须立法,以法作为约束国人言行的标准,否则,天下难以治理。v管子明法解曰:“明主者,一度量,立表仪,而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明法曰:“民以法与吏相距,下以法与上从事。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妒之人不得用其贼心;谗谀之人不得施其巧,千里之外,不敢擅为非。”v韩非子用人篇曰:“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第27页,本讲稿共68页v二、以“赏罚”为“柄”v法家认为赏罚为君之二柄,不可轻易授人。v韩非子二柄篇曰:“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戮之谓

17、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v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曰:“赏罚者,利器也。”“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28页,本讲稿共68页v三、以“利”为“安民之本”v法家均重视经济的发展,强调以“利”安民。v管子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第29页,本讲稿共68页v四、以“术”为驭臣之具v法家认为驾驭臣下,必须用“术”。v韩非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v韩非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

18、而潜御群臣者也。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v管子也很重视术,管子明法解曰:“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明主操术任臣下,使群臣效其智能,进其长技。”v 第30页,本讲稿共68页v韩非所讲的术究竟都有哪些内容呢?首先,从把握君臣关系来讲,韩非提出:君主应“观人,不使人观己”v其次,韩非提出用来控制臣子的具体方法有七种,称为七术。第31页,本讲稿共68页v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讲:“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v这里是说:人主控制臣子,一是从各个方面参照、观察;二是必须严惩以显示君王的威严;三是对尽心尽力

19、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听取每个人的意见,责成他们努力工作;五是传出假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明知故问;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错事来试探臣子。第32页,本讲稿共68页v赏赐可以千变万化,不见得就只是物质的奖赏才有效力。如韩非还举了越王勾践的例子。即越王勾践意图攻打吴国,想使人们都视死如归,一次出去看见了一只在发怒的青蛙,就在车上扶着轼向青蛙行礼。随从的人说:“为什么这样做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第二年请求把头献给越王的,一年有十多人。由此看来,赞誉也足以使人敢于牺牲。v过去树样板的管理之术。第33页,本讲稿共68页v韩非的七术说可以说是历史的总结,因此,它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追溯

20、“术”说,最早提出“术”思想的不是韩非,而是战国时韩国的申不害。v申不害主张国君应以“术”来统御臣下。术,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应对臣下说明自己的意思,让臣下无法揣摩你,对国君感到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国君要多看多想,少说话。v申不害认为,国君要独自处理政事。申不害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v申不害反对臣下的越职行事,他说:“治不逾官,虽知弗言”v 韩国国君以术治国,常任用两个有矛盾大臣,使他们不和,国君好从中驾驭。第34页,本讲稿共68页v五、以“势”为管理至要 v韩非在韩非子阐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势,即权势。v扬权一篇认为,应只有国君一人拥有权力,不能

21、把权力交给大臣。“有道之君,不贵其臣;富之贵之,备将代之。”v三守认为:国君要牢牢掌握刑威之大权,绝不能“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第35页,本讲稿共68页v韩非子爱臣里讲:“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里是说:君主过分宠爱臣下,一定会危害到君主本人;大臣过分尊贵,一定会改变君主的地位。第36页,本讲稿共68页v韩非子“势”说也是管理要学,但这一思想并不是韩非所创,而是来源于赵国的慎到。v慎到著慎子四十二篇,他强调国君必须拥有威权,这是国君治理天下的根本。这个权,就是国君凭借的势。天下之美女,如果穿很破的兽皮,那么就没有人去注意她们;而穿上华美的衣服,

22、很多行人就会停脚步去看她们。所以说,人美必须有衣服相凭借。慎子说:“故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第37页,本讲稿共68页第四章 周易的管理思想v一、天人合一论v周易为周文王所做,司马迁讲:“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周易里的易传则为孔子所撰。东汉著名史学家在其汉书中说“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之属十篇”v周易一向被奉为六经之首。在儒学十三经中它也是第一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的地位。第38页,本讲稿共68页v易传讲得很清楚,“易与天地准”,“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实际就是说天人要合一。既要法天地之仁,又要顺从自然。v因此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是故天

23、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这里论述的太精辟了,如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沙尘暴、酸雨、地震均是天垂象。因此,掌握了规律,就会一目了然。v总之,周易以法天地为理,认为这是管理至要,如“仁”、“礼”、“信”等均出自天地。所以,八卦取天、地、雷、风、山、泽、水、火,以其性而演八八六十四卦,其妙无穷。第39页,本讲稿共68页二、八卦评析v太极生两仪,即阴与阳。v阳的表示符号:v阴的表示符号:v阴阳的表示有奇数偶数说,有男阳女阴说。第40页,本讲稿共68页两仪生四象,即阴阳相重,阴阳交合而变。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象征四方,也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

24、: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第41页,本讲稿共68页乾卦(象征天)兑卦(象征泽)第42页,本讲稿共68页离卦(象征火)震卦(象征雷)第43页,本讲稿共68页巽卦(象征风)坎卦(象征水)第44页,本讲稿共68页艮卦(象征山)坤卦(象征地)第45页,本讲稿共68页v三、卦相解析v八卦之象为:“乾,健;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v“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v“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子,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第46页,本讲稿共68页v四、周易管理要旨v1、当其位v周易第十四卦“豫卦

25、”坤下震上六二,介于石,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第47页,本讲稿共68页v周易第六十三卦“既济”离下坎上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第48页,本讲稿共68页2、阴阳和谐天风姤卦:老头遇长女,虽是缘分,但阴阳不合。“姤,女壮,勿用取女。”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第49页,本讲稿共68页v周易第六十四卦“未济”坎下离上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彖曰:未济,亨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初六,濡(r u)其尾,吝。九二,曳(ye)其轮,贞吉。第50页,本讲稿共68页v3、审时度势v周易通篇讲变,

26、而“变”以一定的周期,故成“周易”。据此,文王总结出不同阶段,人生的主导思想不同。也就是权谋要依时而变。v所以,变是周易管理的要旨。第51页,本讲稿共68页比如,一月的八卦变化规律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夬卦乾卦十五第52页,本讲稿共68页而后阳极阴生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第53页,本讲稿共68页v首卦乾,是关于胸怀大志者的政治道路的系统描述,六个爻所象征的六个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爻辞借龙为譬喻,道尽了政治权谋的种种要诀,是周易政治权谋思想的概论。v初九(阳在阴位):“潜龙勿用”,以潜伏在水中等待时机的龙作为譬喻,告诫德才兼备之士在发展之初应不要过多显露自己。水浒传中的宋江在浔阳楼头题反诗,有“

27、潜伏爪牙忍受”一句,便是这一条政治权谋术的最好写照。诸葛躬耕南阳,时号卧龙。第54页,本讲稿共68页v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以龙跃出地面象征德才之士应该适时而起,依势而进。v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明确告诫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志士,仍须时刻保持努力不懈的进取精神,小心谨慎,戒骄戒躁,不可有丝毫的疏忽。第55页,本讲稿共68页v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是说继续发展,当成了一定气候时,这时才可松口气。v九五(大阳小亦阳):“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以龙在天空中的腾飞,象征德才之士经过奋斗终于达到自己的至高目标,那么,在大展鸿图之时,则应注意养贤,使得人尽其才。第56页,本讲

28、稿共68页v上九(阳极阴位):“亢龙有悔”,象征飞腾到极限的龙,会因迷茫失去参照而生变,故处在领袖地位者应有居安思危的思想。v由于乾的卦爻辞系统地论述了德才之士从政的原则,故几千年来一直被政治家们奉为圭臬。第57页,本讲稿共68页v六十四卦是更大的周期。第一卦:屯卦(震下坎上)彖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六二,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六四,求婚媾,往吉,无不利。第58页,本讲稿共68页v第二卦:蒙卦(坎下艮上)蒙:亨,匪我求蒙童,童蒙求我。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第59页,本讲稿共68页v第三卦:需卦(乾下坎上)需,有孚(信用),光亨,吉贞,

29、利涉大川。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彖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寇至,敬慎不败也。六四,需于血,出自穴。彖曰:需于血,顺以听也。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第60页,本讲稿共68页v第四卦:讼卦(坎下乾上)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六三,彖曰:食旧德,从上吉。上九,或锡之鞶(pan)带。第61页,本讲稿共68页v第五卦:师卦(坎下坤上)彖曰: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初六,师出以律,否藏凶。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第62页,本讲稿共68页v第六卦:比卦(坤下坎上)彖曰:比,吉也。比,辅也。第63页,本讲稿共68页v第七卦:小蓄(乾下巽

30、上)彖曰:小蓄,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蓄。象曰:风行天上,小蓄。君子以懿文德。第64页,本讲稿共68页v第八卦:履卦(兑下乾上)履虎尾,不咥(die)人,亨。第65页,本讲稿共68页v第九卦:泰卦(乾下坤上)彖曰:泰,小往而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第66页,本讲稿共68页v通读周易,你会理解变亦常的道理,而后能喜、怒不形于色,荣辱皆能保持平常心。v平常心是道。处变不惊,临危不乱。v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第67页,本讲稿共68页v管理修身之要:v由慢而静,由静而定,由定而慧。v俗话说:“贵人语迟”v山中王老虎的威仪之象值得我们研究观察。将不可骄。第68页,本讲稿共6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