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讲座笔记(共7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33128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共7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共7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共7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简书法讲座笔记(共71页).doc(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第41-45课)黄简书法讲座第41课:节点的种类在第六课中,我讲到九用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毛笔和硬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一边写,一边调锋。无论是书写还是调锋,关键是掌握笔心,笔心为帅。我在十五课讲到用腕。摇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当你抓住笔管,实际上就是抓住了笔心中轴。当你摇腕,也就是调整笔心的方向和位置。手腕一动,必然会反映到线条上,留下它的痕迹,这就是节点。1.明节点、暗节点节点有很多种,我先讲简单的。明节点和暗节点。1.1明节点所谓明节点,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节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两面换起笔,就会产生

2、一个节点。顺便说说,看节点最好就是画出它的筋。看起来就比较清楚,如果线条肉多就不容易看。像王羲之这个“一”字,它的起笔就是两面换。有一个明显的节点。如果是三面换起笔,那就表示你动了两次手腕,那就有两个节点。只要你理解这个道理,其他都可以类推。1.2暗节点如果是一根弧线,有没有节点呢?弧线表面上看起来很光洁,但要写出这根线条,手腕同样是左右,只要你动作缓和一点,写出来就是弧线。弧线同样产生一个节点,只是表面上没有痕迹。古代称这种节点为“暗过”。“暗过”这一名称,最早在托名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现。这是张旭和颜真卿的师生对话,张旭先问:“又曰:转轻谓曲折,子知之乎?”(转得轻,称为曲折

3、,这里“曲折”意思是弯曲的折。)(于是颜真卿回答:)“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没有痕迹的转折,看不见明显的节点,这就是暗过。正如清代汪澐书法管见说:“转折一顿无跡,古人谓之暗过。”这里要注意汪澐所说的“顿”,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顿笔”。所以这句话可以删除“一顿”两个字更好。“转折无跡,古人谓之暗过”。清代朱和羮临池心解这样说:“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折钗股书法论著中经常提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古人所说的“折钗股”,就是形容圆转。古人盘发,就要用到簪和钗,簪是一股,就是一个脚;钗是两股,两个脚。头发要盘起来不散掉,就

4、要插入几根簪钗。你看日本浮世绘中,可以看到妇女头上插了很多钗。比中国的钗大很多。可以想见,因为经常使用,钗的股脚会弯曲,从直线变成弧线。所以古人用折钗股来形容弯曲有力而没有角。这里的“折”就是弯曲。明代李日华竹懒书论这样说:“折钗股,钗股弯曲,无圭角而有劲气,此于转笔处得之。”转弯有力,却没有角,这就是折钗股。圆转也有节点,只是隐藏在线条中,所以称它为暗节点,或者暗过。弧线的线条外表看起来很流畅、很光洁,如果转得硬一点,快一点,果断一点,节点就外露了,暗节点变成了明节点。这样圆转就变成了方折。如阴符经中的“甲”、“国”。简言之:明节点是折;暗节点是转,古人用折钗股来比喻之。二者都是反映手腕动作

5、的。“永”字八法中的“努”,行笔中间就动了一次手腕。那就有一个暗节点,写出来就是一根弧线。至于“永”字八法最后一笔“磔”,行笔用战行,如果行笔手腕来回两次,那就会产生三个节点。我跟大家讲过,在西汉和东汉早期,碑刻上的九号线还是直线多。说明当时不懂用腕。如西汉莱子刻石。到王次仲创造了楷法,出现了波势,九号线这个捺笔,由直线变成了弧线。写弧线要动手腕,手腕运动是左右。你看东汉后来的隶书碑刻,捺笔都转型为弧线了。至于真行草书,那更是考验运腕的功夫,在“永”字八法推广后,九号线往往包括两次来回。你看苏州博物馆所藏文征明游虎丘诗中的字,九号线就是这样的。这几年,在书画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标为文征明的作

6、品,猛一看确实很像,但仔细一看,不对了,问题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他的九号线就是直挺挺的,没有节点。也就是王羲之所批评的“平过”。这位作假者只在字形上下功夫,对于用笔不了解。分析用笔习惯应该是书画签定的重要标准。比看气韵还要可靠。2.节点的迭合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一”字,起笔两面换,手腕扭动笔心,在“九用”中是衄锋,衄锋产生一个节点,这很容易理解。但收尾就比较复杂,一来一回写了一个小圈。这时手腕一左一右,动了两次。是不是应该算做两个节点呢?不是,它虽然包括两个动作,但迭合在一个地方,“九用”中把这两个动作合并称为顿笔。所以这个小圈应该看作是一个复合节点。又如我们讲过的“蚕头”起笔,就是转两个圈。

7、这时手腕下上左右动了四次,是不是算四个节点呢?如果真是那样,就太复杂了。通常还是看做一个复合节点,包括下上左右四个动作。毛笔虽然是软的,但要扭动它的笔心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候一次调锋觉得不到位,那就要重复做一次。在23课中,我提到阴符经这两横的起笔是四面换,其实就是做了两次两面换,成为一个复合节点。收笔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你看这个“亦” 字,上部的收笔就用了两个折,两次摇动手腕。在王羲之的作品中,这种情况不少。“锋不正不行”,没有调节好笔锋,是不会急于行笔的。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组合笔画,如智永这个“星”字,折角就是摇动笔心两次。比转圈要快得多。用踆锋把笔画连接起来时,也会产生复合节点。譬如一横和一

8、竖的连接起来,一横是顿笔收尾,一竖是两面换起笔,当用踆锋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复合节点。 这种方法,一可以用于横笔和竖笔的结合;(智永真草千字文例字)二可以用于一横和一啄的结合。如宝盖头的右角。三甚至可以用于横笔和飞度虚笔的结合。这种时候节点的迭加,是为了转变方向。你看这个“二”字,第一横写好,要往下飞度到第二笔的起笔处,但如果第一横用顿笔收尾,那方向就是向上走的,连不到下一笔,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再加一圈。这样一来,方向就改过来了。你仔细看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量”字的一横,这收尾上面有一个角,怎么会这样的?就是用了刚才的方法,是两个节点的迭加。你看“业”字这长横的收尾,就比较清楚

9、了。要记住,虚笔也是大圈筋的一部分。它的起笔,如果有一个筋节,牵丝就容易写好,“京”字这长横收尾带出了一点牵丝,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牵丝的筋节。正因为在这个节点上调了锋,所以笔锋就收尖了。把智永真草千字文仔细看一遍,可以发现这种复合节点用了很多次。这个“严”字的两个节点比较分开,看得特别清楚。简言之:复合节点往往包括几个手腕动作。复合节点一定是明节点。现在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两个“一”字,大约可以看明白一点了。收笔的节点,左面这个没有角,只是用顿笔收,而右面这个上面多了一个角,顿之后加多了一个圈。正因为这样一来,所以产生了一个角。 3.节点的分离第三,节点的分离。我们使用的是毛笔、墨汁和宣纸。如

10、果你在宣纸上某一个地方,做很多动作,把几个节点迭加,那么这个地方必然墨多,不但容易洇化,甚至可能把纸弄破,那该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迭加的节点分开一点。转圈避免在一个点上。这样一来,墨汁就不会聚在一起了。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正是这样做的。又如吴昌硕临石鼓文,他经常用蚕头起笔。蚕头是四个动作两个圈。无论是一横还是一竖,他把两个圈都分得很开。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两个节点放置一高一低。这样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你看阴符经中就有这种手法。如这个“地”字右面一折转角处的两个圈,也不是重迭的,而是一高一低。我把水平移动一个节点,称为丁字形放置。把一高一低的这个方法,称为十字形放置。因为书法中的“十”字,就

11、是这样写的。这是王羲之平安贴中的“十”字。可以清晰地看到踆锋的笔迹。今天的练习,你可以写横竖一折。可以写一个“丁”字,最后写这个“十”字。通过这个练习,来体会节点的重迭和分离各种写法。本节要点: 折线和弧线:明节点和暗节点。复合节点:节点的迭合。节点的分离写法。要点解读:思考题:王羲之和智永这两个折角,各用了什么方法? 1、写横竖折线,明节点; 2、写竖横弧线,暗节点; 3、写宝盖头,横和啄节点或迭合,或分离。 4、写“丁”字和“十”字。1.笔锋和节点上一堂课讲了节点的种类,今天讲解节点的形状。第一、笔锋和节点我们知道,笔锋分尖锋和侧锋,所谓用笔好,就是这两个锋用得好。点画包括筋和节,也就是大

12、圈和小圈,所谓点画写得好,筋和节都要写得好。筋和节,用哪一个笔锋去写?我们知道,大圈是笔锋的路线,但没有规定大圈用哪一个笔锋来写,你可以用尖锋写,也可以用侧锋写,写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小圈就是节,今天给大家讲解用尖锋或者用侧锋来写节点,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节点形状是用锋的结果一根线条,除非你平拖,合格的线条都有节点。而节点的形状,譬如一横,有尖角、有圆角、有方角。又如写一折,也是这样。你看转弯角上,有尖的、有圆的、有方的。这些节点的形状,当然是你用锋的结果。这就要弄清楚用锋和节点的关系。用侧锋写节点:换面如果你是用侧锋,我们知道侧锋有八个面,所谓两面换、三面换,就是这八个侧面之间的替换。用尖锋写节

13、点:转圈那用尖锋又有什么好处呢?尖锋和纸面接触少,所以转圈容易。你看这个复合节点,有两个小圈,如果你用侧锋两分笔、三分笔去写,笔锋和纸的接触面太大,往往会使毫毛绞起来。侧锋在纸的分数越多,就越难转圈。越是接近于用尖锋,转圈就越容易。简言之:尖锋和侧锋写节点,各有特点:侧锋有八个侧面,换面就形成节点。尖锋和纸面接触少,容易转圈,形成节点。所以,侧锋换面,往往用于单一结点,好处是速度快,变换多。但写复合节点,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尖锋拉到前面,就是黄色的这一段,然后转回去就容易了。2.侧锋换面的技巧讲到换面摇腕动作,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手腕从左到右,二是从右到左。2.1手腕从左到右:写横线手腕从左到右,通

14、常是写横线。这时产生的节点有两种情况,一是用暗节点写弧线,如王羲之兰亭序中这个一字起笔,两面换运用暗节点,弧线就出来了。另一种是写折线,这里就是明节点了。你看这第二个“一”字,起笔就是折线,下面有一个角。笔尖角和笔腰角弧线起笔,有些书称之为圆笔起。圆笔有柔和的感觉;折线起笔,称之为方笔起。方笔给人刚直的印象。有些书法家的作品,方笔起非常多。如颜真卿多宝塔碑这个“一”字,角位明显。你看书法中有两种角,写法不同。角A是尖锋写的,我称它为尖锋角,尖锋没有来到过角B的位置,角B是用侧锋写的。如唐代孙过庭书谱这个草书“一”字,下纸手腕在左起笔,然后翻腕向右拖出。从头到尾有三个角。标有A的地方两个角,都是

15、用尖锋写出来的。但B这个侧锋角,实际上不是“写”的,而是翻手腕时,由侧锋和纸面摩擦出来的。这就是侧锋角,造成一个明节点。正因为侧锋角是摩擦出来的,所以它不可能像尖锋角那样尖锐。尖锋角经常是锐角,侧锋角只能写出钝角。这两种角的效果可以说是互补的,造成所谓的方笔。方圆是书法两种主要的效果。有些书法家圆笔为主,有些方笔为主。而有些人是方圆并用。唐代欧阳询方笔起很多,看他的代表作九成宫碑,里边有很多例子。这是赵孟頫三门记,赵孟頫是元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也是方笔起很多,有人说是受了欧阳询的影响。写侧锋角的技巧,或者说写方笔的技巧,你想在B点出现一个角,就要按紧B点,只有按紧了,才会产生摩擦。手一松,如

16、果B点的力度不够,就不发生摩擦,当然也不会有一个侧锋角了。这一点,跟人的性格和腕力有关系。 弧线的横,你要缓慢地转过来,这儿有一个节点,是暗节点。加粗点,缓慢地转过来,那就是弧线的一横。那么折线,这儿有个明节点,很明显,那么你写的时候呢,它是方笔效果。下笔的时候就要按住侧锋点,然后翻动手腕。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一个角,这没有角,这就有一个角。2.2手腕从右到左:竖线条手腕从右到左,通常是写一竖。道理和写一横相同,我以兰亭序两个字为例,用暗节点写出来就是弧线,用明节点就会产生方角,是折线。方圆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经常交替出现的。侧锋角的技巧写一竖方笔起难度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横笔的侧锋角在前面,这

17、个B点你看得见,我把它称之为前侧锋角,而竖笔的侧锋角在笔锋的背后,这时你看不见,除非你把头伸过去,超过笔管的位置。否则只能凭感觉按住背后的B点,我称之为后侧锋角。唐代柳公权非常喜欢用方笔起写竖笔。他经常连续两次用侧锋换面,造成两个侧锋角。你看这一竖的起笔,中线是698。A是尖锋角,B和C都是侧锋角,而且是后侧锋角。这样一来,难度就提高了一倍。褚遂良阴符经中有一个“胜”字,它最后的一捺,是用方笔写出来的,这一笔有两个尖锋角,一头一尾,这比较容易,难的是还有两个侧锋角,一个是前侧锋角,另一个是后侧锋角。这一捺就不大容易写了。注意它的中线只是696。竖笔,弧线右左,加粗点,缓和点,右左,这儿有个暗节

18、点,没有角。折线,右左,有一个角,如果你写方笔起,那就要按住侧锋。然后扭动手腕,这儿就有一个明显的角。比较困难的是柳公权的这一个698。它是动了两次手腕698,那么就有两个侧锋角。接下来就是捺笔696。如果你写弧线,那是非常容易的。696。你写方笔,要有侧锋角,那就不容易了。这是696。拉出来。一个方笔就不容易,大家要多练习一下。2.3左中右第三,讲讲比较缓和的换面。就是增加一个中,成为左中右。这就产生了两个节点,通常是暗节点。用于长线条,如“也”字的最后一笔。这个写起来比较容易,刚才都是难的,这个有点安慰。 2.4右中左第四,反过来,右中左。这条筋是698,也是两个节点,像王羲之这个“自”字

19、,箭头所指处,这根弧线,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但698写折线的也很多,如“兰”字这一笔,就是折线,用了两个后侧锋角。要写得漂亮,要记得压住侧锋。利用摩擦扭动手腕,就会有侧锋角。这个跟刚才柳公权竖笔起的方法,是差不多的。接下来是加一个中的,左中右,有两个暗节点,所以它是弧线。反过来,右中左,加粗点,右中左。也是两个暗节点,一条弧线。接下来是把这两个暗节点,变成明节点。先到这个位,这个地方用侧锋按住扭,摩擦一下。右中左,这样就写成了方笔。本节要点:节点形状取决于用锋。侧锋换面,尖锋转圈。尖锋角和侧锋角。要点解读:思考题:如果只用一面锋写弧线,有没有节点?折线是不是一定有侧锋角?黄简书法讲座第43课笔记

20、:节点的形状2上一课讲了侧锋换面写法写方角的技法。今天讲尖锋转圈写节点的技巧。用毛笔就是两个锋,两个锋都会,这就没有问题了。 1.转圈有两种在书法中,转圈是常用的技法,但转圈有两种:一种是行笔的转,也就是大圈转;另一种是调锋转,也就是小圈转。拿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九”字为例,这是一根弧线,是行笔转圈写出来的,当然是“九”字大圈的一部分。这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是写完一横后转小圈形成的。因为这里要转弯,所以在这个关节点上要调锋。好像十字路口扭动了驾驶盘。大圈是整个线条转,小圈是节点上的转。 2.半圈规则半圈规则,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拿着毛笔转圈,不管是大圈还是小圈,如果你只用一个面,一面锋去转,最多

21、只能转半圈。我先拿手来转圈,你看会发生什么情况?转过来,转了半圈以后,我发现不行了,为什么?这个手翻不过来了。那么,有人会想,我平时转圈这么转不是很流畅吗?对,但是你慢动作看一下:我这儿转过来,现在是食指在内圈,小指在外圈。当我转过来的时候,转过半圈的时候,食指在外圈,小指在内圈,到这儿又开始变换了,食指又回到内圈,小指又在外圈,所以你看,每半圈实际上就换一次内外。这样子就很流畅了,转起来。那用毛笔会怎么样呢?我们来试试。你看我这枝毛笔,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现在我用这枝笔来转圈,黑的在内圈,白的在外圈。好开始转,黑的在内圈,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毛笔开始转换了,黑的变成了外圈,白的

22、倒是成为内圈。好,再转,到这儿又开始转换。黑的回到内圈,白的回到外圈。你看,你在转圈的时候,它实际上两边的毛是在不断的转换之中。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如果你从3号位开始用一面锋运笔转圈,在半个圈后,也就是到7号位笔锋就会绞起来。内圈的毫毛就会和外圈的毫毛交换位置。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更早一些的8号位已经开始。只不过比较轻微,而来到7号位就很严重了。所以,我把7号位称为绞锋点。同样道理,如果你从1号位开始转圈,半个圈后到9号位笔锋也会绞起来。这时绞锋点就是9号位,余此都可以类推。有关绞锋,我在16课中讲过,毛笔一绞锋,尖锋就拧散了。你看这一个草书“帝”字,为什么转圈向上的线条有大量的飞白呢

23、?原因就是在7号位这一点上,笔锋绞起来了。简言之,绞锋的结果,就是尖锋散乱。侧锋和纸面接触越多,越容易绞锋。尖锋和纸面接触少,不容易绞锋。 3.用两个面各写半个圈。绞锋是用笔的大麻烦,那怎样可以避免绞锋呢?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两个面。每个面只写半个圈,合起来就是一个圈。刚才我们看见,你用一面锋写半圈是不会绞锋的。这就好了。如果我们前半圈用一个面,后半圈改用背后的面,也就是每一个面只写半圈,那就不大会绞锋了。侧锋往往是断尾但如果你用前后两个侧锋写一个节点,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侧锋写出来是断笔,笔尖不到尾部,所以,你用两个侧面一来一回,这圈的尾巴也可能是断笔。如果你想这个节

24、点圆润,那就要把尖锋拉到尾。以前我们讲过挫笔,挫笔的收尾,这个地方是断笔,因为它的笔尖不到这儿,它的笔尖只在这儿。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写一个节点,也是用挫笔来收,那么这个地方呢,也是断尾。那怎么样可以使这个节点圆润一点呢?那就是你写的时候,首先要把尖锋拉到尾巴,尖锋拉到尾,用尖锋去转回去。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圆了。来到这儿,把尖锋拉到尾,就是前半圈,然后用尖锋去收尾。那这个尾巴,就圆润了。这里有两笔,你可以比较一下。“皇”字最后一横的收尾,是断笔效果。侧锋来回但尖锋不到尾,所以不会圆。“羔”字长横就不同了,很圆很饱满。这是用尖锋到尾再转回去的效果。也就是说,节点尾部圆不圆,取决于尖锋到尾不到尾,所以要

25、写一个圆节点,首先要把尖锋拉到尾,然后再转回来。尖锋线本身很细,有时候,尖锋的作用只是连接两条侧锋线。但只要尾部一有尖锋,那就圆润了。顺便说说另一个技法,这就是先取尖锋后写节点。这种手法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很常见。你看这三个字,在节点之前已经先把笔锋竖起,拿到了尖锋,然后开始转圈。所以,这一种手法,跟刚才不同。是节点之前先取尖锋。取尖锋的动作,不是在节点尾部完成。而是在节点没有写之前,已经拿到了。那前面这条线,往往有粗细的变化。简言之:节点小圈,是用前后两面各写半圈。尖锋到尾转圈,可以造成圆节点。尖锋不到尾的节点,类似于挫笔收。 4.在复合节点中使用圆节点。第四,讲讲在复合节点中使用圆节点。 4

26、.1两次圆节点两个圆节点也是复合节点,在使用两个圆节点时,既可以分开一点距离,也可以重迭在一起。你看这个智永的“文”字一横。收笔用了两个节点,而且分开一点。收笔收两次,是为了尖锋收得更锐利。阴符经这一横的收笔节点更清楚。第一次收,大约不满意,又收了一次。两次都是转圈的。锋不正不行,一次动作没做好就重做。多做几次都没有关系,不犯法的。王羲之这个“之”字的右上角,两个圆节点差不多重迭在一个地方,所以看上去比较重。这是行笔转向经常用的方法。兰亭序这个“会”字有两个右上角,上面这个也是重迭两个圆节点,下面这一个是侧锋三面换。有时候我们看到右上角高起来很多,智永、颜真卿作品都有这样的节点,这是因为第二个

27、圆节点转得相当高所致。这是左下角转向的例子。两个圆节点重迭,方向就转过来了。还有如藏锋起笔,有一圈,有两圈,这一竖起笔是两圈,就是两个圆节点迭合,蚕头都是这样写的。书杜甫诗。 4.2和方节点的结合圆节点也可以和方节点结合,你先写一个圆节点,接下来写一个方节点,也就是用侧锋换面,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圆方的结合。王羲之“长”字中间一横,收笔就是这一种。这种角用得很多,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方形的复合节点,高度超出第一笔。智永这个“龙”字,就用了两次。阴符经也经常用这种节点,而且写得更清楚。譬如这个“之”字,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第二个节点的角。注意这个角是尖锋的角,而后面的侧锋角隐蔽在

28、线条中了。如果圆节点和方节点迭合在一起,看起来线条上面出现了一个三角形。这是阴符经中的“其”字,一横的收笔就是这样的。 4.3圆节点和尖节点的结合圆节点和尖节点的结合。尖节点是行笔后,把尖锋拉到前面又回来所形成的,这样就有一个尖角。然后加上圆节点,就可以转弯继续写下去。文征明这个“鹤”字,行笔后把尖锋拉到前面是常用的动作,上面这个右上角也做了这个动作,然后回过来加上圆节点。你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写起来就不难。 4.4和挫笔断尾相结合接下来是圆节点和挫笔断尾相结合,你写了一挫,因为尖锋在后,你可以向左摇腕,然后转圈写圆节点。如果你想保持这个断尾效果,圆节点的位置就偏左一点。如果你不想保留挫笔断尾,

29、那就可以用圆节点去遮盖这个断尾。最终这个转角就是圆的节点。你看这个传为南宋张即之写的“朝”字,右旁的勾努势起笔一横就是挫,然后回过来转圈,往下写一竖,这个断笔效果依然很清楚。简言之:上一课讲侧锋换面写方节点,这一课讲尖锋转圈写圆节点。以及圆节点和其他节点的复合。节点小圈是书法重要内容,希望大家勤加练习。今天练习,就是用尖锋转圈写节点,先来一个圈的,左右左右。左右左,尖锋到底,好,后面的面-右。两个圈的,左右左右,来到这儿,左。好,左右左右,这就是踆锋,左。这是右上角。好一竖,跟一横是反过来。右左右左,后面的面过去,好,右左右,尖锋拉到尾,用后面的面,左,回过去。两个圈的,右左右左,右。右-左-

30、右,尖锋到这个位置,后面的面回过去。好,再转过来。左下角,圆节点和方节点的结合,先写圆节点,把尖锋拉到这个位置,高一点,转上去。然后换面,写方节点,先写一条线条内部的,圆节点,方节点。你也可以圆节点之后,方节点拉长,那就成为一个折。拉过来,圆节点,推高点,方节点,换面。这就成为一个折。圆节点和方节点,你先写一个尖节点,向前推,拉回来,那这个地方就有一个角,然后加上一个圆节点,那么动作要快一点,好,拉过来,这是(尖角)向下的。你也可以平推,平推就是文征明那个。好,最后,挫笔加圆节点。一挫,加上一个圆节点,那这个挫笔的断笔尾巴保持在那儿。你也可以圆节点去加在这个尾巴上,那么这个就是圆形的。本节要点

31、:半圈规则,绞锋点。圆节点是用尖锋转小圈。圆节点和其他节点的复合使用。要点解读:思考题:阴符经这个“也”字的右上角,是哪两个节点复合?这个“也”字的右上角,又是哪两个节点复合呢?黄简书法讲座第44课笔记:大圈的转1.内旋和外拓上一堂课讲了半圈规则,书法中的转圈,以半圈为一单位,超过半圈就会引起绞锋。这是很基本,却又被人长期忽略的概念。王羲之第八代传人,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对此有深入的论述。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讲到行书时这样说:“行书之体,略同于真。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请各位注意,这里出现了“内旋外拓”这四个字,我用红颜色标示,具体意思我等一下解释。在讲到草书时,虞世南

32、这样说:“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促,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这里又出现了“外拓”和“内转”。而且还有一句话“左为外,右为内”。这六个字就是一把钥匙。没有这六个字,我们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了。在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右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这就是内旋,然后左半圈是向外推出去,所以叫外拓。虞世南说“左为外,右为内”,就是这个意思。在书法中,顺时针转较多,这可能与大多数人用右手有关。你看智永这个草书“象”字,就是不断地写顺时针内旋圈。如果你是逆时针转动,那就正好反过来了,左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成为内旋,然后右半圈是向外推出去,这就成为外拓。举例来说,王羲之

33、得示贴,这个“也”字,最后一笔就是逆时针内旋圈。又如“永”字八法第三笔“努”,也是逆时针内旋。内旋是由外向内,外拓是由内向外,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它们的交会点,就是我上一堂课讲的绞锋点。毛笔毫毛只所以会绞锋,就是因为行笔方向改变,由于摩擦力的关系,内圈毫毛和外圈毫毛就会交换位置,这样一来就绞起来了。但再过半圈,毫毛又交换一次位置,绞起来的毫毛就回到原来的状态,绞锋也就自动消失。我把这一点称为纾结点,就是虞世南讲的“而环转纾结也”。上一堂课我给大家看过这个“帝”字,它下面连续有几个圈,因为不懂怎样避免绞锋,所以笔锋一过绞锋点外拓,就因绞锋而产生大量飞白。当它走到纾结点时,毫毛恢复原状,所以右半圈

34、内旋就没有飞白了。 2.各体点画的内旋和外拓。我们来看看,各种书体的点画是怎样运用内旋和外拓的。弧线最多的是篆书,我举秦朝李斯绎山刻石“曰”字为例。先写两横,然后依次写左边弧线和右边弧线。现在我们知道了,左边弧线是逆时针内旋,右边弧线是顺时针内旋。又如这个“不”字,第一笔是横,第二笔、第三笔是相对的两条弧线,先逆时针内旋,再顺时针内旋,第四笔是一竖,然后第五、第六笔又是相对的弧线,同样先是逆时针内旋,然后顺时针内旋。有时候看起来很长的弧线,也只是顺逆两种内旋圈连接起来的。如吴昌硕临石鼓文这个“以”字,第一笔顺时针内旋,第二笔逆时针内旋,第三笔又改为顺时针内旋,将来我讲篆书课程时会详细分析。篆书

35、点画,只是用横竖直线和内旋弧线。隶书承接篆书而来,它增加了直线的运用。但如果写弧线,同样也是用内旋的。你看这个东汉曹全碑的“父”字,一共四笔,其中两根是顺时针内旋,两根是逆时针内旋。这里看不到外拓圈,但实际上从写完撇到捺,笔锋飞度是沿着外拓圈走的。简言之:汉字横笔从左到右,竖、撇、捺都是从上到下,不会反方向写。除了钩,正体点画基本上不用外拓。外拓往往是点画间的联系,也就是踆锋路线。举例来说,一个“十”字,我们看不见外拓圈,但在草书如王羲之平安贴中,外拓线就有了。这是踆锋的中线,表示两个点画的连接。这两笔横竖,不是分散独立的,是一个笔势。这外拓圈就是由下往上写,倒笔。把外拓圈写出来,是从草书开始

36、的。因为草书的点画经常是连接的,所以在草书中,外拓圈不仅仅是牵线,有时候还成为草书的笔画。这是急就章“列”字,你看它下面写了一圈半,包括三根弧线:左右两根蓝色的是顺时针内旋,中间这一根就是顺时针外拓线。这不仅仅是牵丝连接,本身已经成为草书笔画的一部分。但因为绞锋问题,外拓圈不容易写,你看传为唐朝古诗四贴草书“别”字,顺时针外拓圈两个箭头所指的地方,其实都是补了一笔。作者用倒笔往上写,很失败。至于逆时针的外拓圈,那就更不容易写了。古诗四贴草书“老”字,连续三次逆时针外拓,第一次和第三次写得小还可以,接近于一个节点,第二次写大了,又出事了,出现了黑黑的一大块。 3.避免绞锋的方法如果你能避免绞锋,

37、那么写外拓也就没有问题了。 3.1到绞锋点飞出汉字本来的设计,原本是不写外拓,譬如皇象急就章一个简单的“人”字,只有两笔,一撇是顺时针内旋,一捺是逆时针内旋,绞锋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一撇的结束的地方。有没有外拓圈呢?那就是连接撇捺的那个半圈。这个外拓半圈是飞度的,不是在纸面上实际写的。这样一来,就避过了绞锋的问题。就算是行草书,都可以用这个飞度的方法。一到绞锋点就飞出。这是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这个字王羲之也没有用外拓圈,两个连接的线条都是用飞度的。这一招在真书中就更多了,真书就是隐藏外拓圈。你看这两个“力”字,都是草书,第一笔顺时针内旋,到达绞锋点飞出。然后再写一撇,也是顺时针内旋,不写外拓就

38、没有绞锋的问题,这叫“惹不起还躲得起”。见着你这绞锋点有点麻烦,我避开就是了。 3.2把外拓圈尽量写小第二个方法是把外拓圈尽量写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就等于一个节点。节点我已经讲解过,大家都会写了。古诗四贴这个“老”字,逆时针外拓写大了有点问题,下面这个就把它缩小,是不是很像一个节点?那就顺利过去了。 王羲之十七贴“先”字,这个字有两处外拓,王羲之把它们都最小化了,小到几乎感觉不到。绞锋原本就是因为摩擦力的积累引起的,现在小到一个点,来不及摩擦已经过去了,这个方法不是很聪明吗?唐朝孙过庭小草,最近于王羲之,孙过庭书谱有四个“先”字,上面的外向圈真的很像王羲之。下面他干脆用了飞度。 3.3用尖锋外

39、拓第三个方法,用尖锋外拓,草书以使转为形质,外拓有其价值,行草书中的牵丝,用尖锋写,容易写。尖锋和纸面的接触只有一个点,摩擦力最小。那也就意味着尖锋过绞锋点,笔心毫毛几乎不会绞起来。所以在接近绞锋点的时候,把笔锋逐渐竖立,以取得尖锋,这样就可以安全地过绞锋点了。你看王羲之这个字,一竖下来是侧锋,但收笔逐渐改用尖锋,而以尖锋外拓,下一横又回到用侧锋。这个“妄”字有一笔是逆时针外拓,这也是用尖锋写的。唐朝流行雀嘴笔,从日本正仓院所藏唐笔来看,笔头普遍短小,笔心用硬毫,而且外面用麻纸包裹,这样的笔自然不容易绞锋。而现在流行羊毫长锋笔,属于宋代以后的无心散卓笔,绞锋就成为普遍的问题。有一位大家很熟悉的

40、唐代书法家怀素,历史上说他写草书“左盘右蹙如惊电”,速度飞快。为什么他可以写得那么快?连外拓都很少绞锋。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使用硬毫短锋笔。所以历代都强调,书法用笔笔心最好是兔毫。短锋硬毫有利于使用尖锋,长锋软毫则便于使用侧锋。 3.4用侧锋换面。一讲到侧锋,马上就有八面锋的用法。侧面可以改换,用前后两个面各写半圈,也可以避过绞锋。上一课讲小圈节点,就是用这个方法。用于大圈也可以。这种换面的写法,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只能用一分、二分笔。如果你用三分笔,就难以翻身。你看王羲之这个“茂”字的左下角外拓,是不是跟上一堂课讲的节点小圈写法很相似?又很像以前讲过的顿笔收。 3.5加节点各位还记得“永”字

41、八法的原则“笔笔断而后起”吗?这是一个简单而聪明的办法。把长线条分成短线条去写,这样当然容易了。我拿勾努势为例,如果你起笔两面换,然后转弯三面换,最后写钩三面换,这就是一条长线条,中间没有收过笔,方向换了好几次,写起来会很麻烦。而你把它断成三根短线,写一段收一次笔,然后踆锋写下一笔,难度就大为降低了。内旋、外拓原来各是一个半圈,当你写的时候,不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当作一个圈来写,这就是写长线条了。正确的想法,应该是当作两个半圈,而中间加一个节点,收一次锋,把笔心回直,然后接下去写外拓,这样就是新的一笔了。新的一笔写半个圈,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加节点是用笔重要的手段,理论上任何地方都可加。但通常只需要

42、加在起笔和收笔处。两笔交会,一个收一个起,就自然过渡了。你看远宦贴这个“救”字,第一笔线条太长,又涉及外拓,王羲之就加了一个节点。这是王羲之远宦贴草书“武”字,中间这个圈,看清楚了,也是加了节点的。这个“安”字收笔长圈,因为加了一个节点,所以就没有牵丝,避过了外拓的问题。今天的练习是写一个圈。最简单的就是写一个“人”字,我们书法里面称它为“交争势”。那我们可以有四个写法:第一个是写一撇以后,飞出去写一捺;第二个是侧锋写下来,到这儿用尖锋拉出去写一捺;第三个是用侧锋写下来,也用侧锋换面的方法写一捺,那么你看,这个地方是细的,这个地方是粗的,因为它前后两个面都是侧锋。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

43、节点,来到这儿以后,收笔加一个节点,然后你出去,就有牵丝了。本节要点:内旋和外拓。各种书体的内旋和外拓。写外拓避免绞锋的方法。要点解读:思考题:为什么虞世南只是在笔髓论“行书”和“草书”中论述内旋和外拓?为什么唐人说钩不宜长?黄简书法讲座第45课笔记:大圈的折 1.两种线条前两堂课,讲的是转圈,包括大圈和小圈。转圈写出来的是弧线,今天讲讲折线的情况。书法中的弧线,形状很多,可以是四分之一圈,可以是半圈,可以超过半圈,也可以是逆时针的弧线。有时候还可以见到方向不同的弧线连接。一根线条之所以成为弧线,就是因为有暗节点,如果这些暗节点变成了明节点,那这些弧线就会变成折线。简言之:弧线和折线的分别,在

44、于节点的运用。行笔时暗节点造成弧线。行笔时明节点造成折线。 2.转换节点刚才的结论,可以提供一个思路。如果你想写折线,只要把相应的弧线暗节点变成明节点就可以了。拿右上角为例,这是横和竖的结合。当你写六号位一横的时候,笔锋是横放的,当你写八号位一竖的时候,笔锋变成竖放的了。所以写这条折线的关键,就是怎样把笔锋横向的运动,改成竖向的运动。这个明节点,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笔锋转向的任务。这时你可以想想,右上角用弧线是怎样写的。弧线转角可以追溯到篆书,但在真行草各体中还保存着。如褚遂良阴符经中的“用”字,这个右上角就是弧线。笔锋走的路线是698,用了暗节点。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弧线的转角,698是最普遍的右上角。弧线是缓慢地转动,转动的角度很小,698的手腕动作是右中左,两个暗节点。现在要把这条弧线变成折线,就很容易了。手腕动作是一样的,都是右中左,行笔时分两次转向,每次四十五度,笔锋方向就从横向转为竖向了。要注意这是一条线,不是三条线的合成。它是这弧线的暗节点变成明节点的结果。褚遂良阴符经中有个“国”字,右上角698用了明节点,写成折线。这根折线还比较细,最多二分笔。所以写起来很轻松。要注意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那一竖向右移动了。这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