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上)》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上)》课程教学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刑法(总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71310课程类别必修 限选 任选 学时/学分48/3课程名称刑法(总论)(英文)General Theories of Criminal Law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实验为主 自学为主 专题讨论为主课程学时及其分配课内总学时课内学时分配课外学时分配48课堂讲课48课后复习32自学交流8课外自学20课堂讨论讨论准备试验辅导实验预习课内试验课外实验考核方式闭卷 开卷 口试 实际操作 大型作业成绩评定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适用院系适用专业法学院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预备知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刑法(总论)是我院法学专业的一门院定必修课。通
2、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刑法总论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掌握刑法的概念、内涵、性质、任务、以及刑法的体系、刑法解释的效力与方法、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理论、刑事责任以及有关犯罪认定和刑罚适用的一般原则和制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刑法绪论22刑法概述23刑法基本原则34刑法效力范围25犯罪概念26犯罪构成27犯罪客体38犯罪客观方面4 9犯罪主体2 10犯罪主观方面3 11排除犯罪性行为3 12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3 13共同犯罪3 14罪数4 15刑事责任1 1
3、6刑罚概说1 17刑罚的体系和种类2 18刑罚裁量及制度319刑法执行制度及消灭制度3合计学时48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绪 论【教学内容】 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刑法学的概念。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2、刑法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研究刑法学的指导作用。刑法学的具体研究方法。3、刑法学的体系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刑法学理论体系与刑法体系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要求】 1、了解刑法学的研究方法与体系。 2、明确刑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学习重点】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 刑法概述【教学内容】1、刑法的概念和性质2、刑法的创制和发展3、刑法的制定根据4、刑法的任务 5、刑法的体系6、
4、刑法的解释【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刑法的创制与发展,刑法的制定根据,刑法的体系。 2、明确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解释。【学习重点】 刑法的解释。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 1、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和意义 2、罪刑法定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教学要求】 1、明确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标准及意义。 2、掌握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学习重点】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教学内容】1、刑法的空间效力2、刑法的时间效力【
5、教学要求】1、了解世界各国关于刑法空间效力和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 2、明确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和溯及力问题的原则。3、掌握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和溯及力的规定。【学习重点】 1、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第四章 犯罪概念【教学内容】1、犯罪概念的类型 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2、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概念的意义。【教学要求】1、了解犯罪概念的类型。2、明确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犯罪概念的意义。3、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学习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犯罪构成【教学内容】1、犯
6、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3、犯罪构成的意义【教学要求】1、明确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犯罪构成的意义。2、掌握犯罪构成的特征。【学习重点】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第六章 犯罪客体【教学内容】1、犯罪客体概述2、犯罪客体的种类 犯罪客体的分类及其意义。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犯罪的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对象的意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教学要求】1、明确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犯罪客体的种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学习重点】1、犯罪客体的种类。
7、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教学内容】1、犯罪客观方面概述2、危害行为3、危害结果4、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5、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定罪的意义。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量刑的意义。【教学要求】1、了解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于定罪量刑的意义。2、明确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刑法关于危害结果的规定概况,关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基本
8、理论。3、掌握危害行为的含义及其基本表现形式、危害结果的含义及其意义。【学习重点】1、危害行为。2、危害结果。第八章 犯罪主体【教学内容】1、犯罪主体概述犯罪主体的概念。犯罪主体的分类。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犯罪主体的意义。2、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3、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聋哑人、盲人的刑事责任。醉酒人的刑事责任。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作用和意义。5、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教学要求】
9、1、了解犯罪主体的分类,犯罪主体的意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2、明确犯罪主体的概念,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和意义,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3、掌握我国刑法关于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的规定。4、学会运用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论分析实际案件。【学习重点】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2、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教学内容】1、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2、犯罪的故意 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构成因素。犯罪故意的类型(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3、犯罪的过失 犯罪过失
10、的概念。犯罪过失的类型(过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4、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的概念。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及关系。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意义。6、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教学要求】1、了解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对解决刑事责任的影响。2、明确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意外事件的概念及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及意义。3、掌握犯罪故意及其类型,犯罪过失及其类型。4、学会运用犯罪主观方面的理论分析实际案件。【学习重点】1、犯罪故意及其类型。2、犯罪过失及其类型。第十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教学内
11、容】1、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意义。2、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特征。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特别防卫权。3、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的概念和特征。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4、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履行职务的行为。从事业务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教学要求】1、明确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及其刑事责任,刑法关于特别防卫权的规定。3、学会运用正当防卫理论和紧急避险理论分析实际
12、案件。4、了解其他排除犯罪性行为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学习重点】1、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2、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及刑事责任。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教学内容】1、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种类。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意义。2、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既遂的类型。既遂犯的处罚原则。3、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预备犯的处罚原则。4、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的类型。未遂犯的处罚原则。5、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概念。犯罪中止的类型和特征。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13、【教学要求】1、明确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特征、种类、存在的范围及意义。2、掌握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类型、处罚原则及其相互区别。3、学会运用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分析实际案件。【学习重点】 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及其相互区别。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教学内容】1、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2、共同犯罪的形式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犯罪集团)。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述。主犯及其刑
14、事责任。从犯及其刑事责任。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学要求】1、明确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共同犯罪的形式。2、掌握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3、学会运用共同犯罪理论分析实际案件。【学习重点】1、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2、共同犯罪的形式。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第十三章 罪数【教学内容】1、罪数判断标准2、一罪的类型 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3、数罪的类型 实质数罪与想象数罪。同种数罪与异种数罪。并罚的数罪与非并罚的数罪。【教学要求】1、明确罪数形态研究的任务和意义,罪数的判断标准,数罪的类型。2、掌握
15、一罪的类型。3、学会运用罪数理论分析实际案件。 【学习重点】 想象竞合犯、连续犯、牵连犯的概念、特征与处断原则。第十四章 刑事责任【教学内容】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责任的规定概况。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2、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 3、刑事责任的开始和终结 刑事责任的开始。刑事责任的终结。【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责任的规定概况,刑事责任的开始和终结。2、明确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3、掌握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学习重点】 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十五章 刑罚概说【教学内容】
16、1、刑罚的概念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2、刑罚的目的 刑罚目的的概念。特殊预防。一般预防。【教学要求】1、明确刑罚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刑罚的目的。【学习重点】 1、刑罚的特征。2、刑罚的目的。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教学内容】1、刑罚的体系 刑罚体系的概念。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2、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3、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4、非刑罚处理方法 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概念和意义。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及其适用。【教学要求】1、了解刑罚体系的概念和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及其适用。2、掌握各种刑罚的概念及其适
17、用。【学习重点】 各种刑罚的概念及其适用。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教学内容】 1、刑罚裁量概述刑罚裁量的概念。刑罚裁量的特征。刑罚裁量的意义。2、刑罚裁量原则 刑罚裁量原则的概念。刑罚裁量原则的基本内容。 3、刑罚裁量情节 刑罚裁量情节的概念。刑罚裁量情节的特征。刑罚裁量情节的种类。刑罚裁量情节的适用。【教学要求】1、了解刑罚裁量的概念、特征及意义。2、明确刑罚裁量原则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刑罚裁量情节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适用。【学习重点】 刑罚裁量情节的种类及其适用。第十八章 刑罚裁量制度【教学内容】1、累犯累犯的概念和意义。累犯的种类和构成条件。累犯的刑事责任。2、自首和立功自首的概念和意义。
18、自首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自首的认定。自首犯的刑事责任。立功的概念和意义。立功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立功之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3、数罪并罚数罪并罚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数罪并罚的原则。数罪并罚的方法。 4、缓刑 缓刑的概念和意义。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考验期限。缓刑考验期限内的考察。缓刑的法律后果。【教学要求】1、了解自首的认定,缓刑考验期限内的考察。2、明确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的概念和意义,立功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累犯、自首犯、立功犯的刑事责任,缓刑的法律后果。3、掌握累犯的种类和构成条件,自首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数罪并罚的原则及方法,缓刑的适用条件及考验期限。【学习重点】1、累犯的种
19、类和构成条件。2、自首的种类和成立条件。3、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4、缓刑的适用条件与考验期限。第十九章 刑罚执行制度【教学内容】1、刑罚执行制度概述 刑罚执行的概念。刑罚执行的特征。刑罚执行的原则。2、减刑减刑的概念和意义。减刑的条件。减刑后刑期的计算。减刑的程序。3、假释假释的概念和意义。假释的条件。假释的考验期限及对假释犯的监督。假释的法律后果。假释的程序。【教学要求】1、了解刑罚执行的原则,减刑、假释的程序,对假释犯的监督。2、明确刑罚执行的概念和特征,减刑、假释的概念和意义,减刑后刑期的计算,假释的考验期限,假释的法律后果。3、掌握减刑、假释的条件。【学习重点】 减刑、假释的条件。第
20、二十章 刑罚消灭制度【教学内容】 1、刑罚消灭制度概述 刑罚消灭的概念。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2、时效时效的概念和种类。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追诉时效的期限。追诉时效的起算。追诉时效的具体适用。3、赦免 赦免的概念和种类。我国的特赦及其特点。【教学要求】 1、了解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追诉时效的具体适用,我国的特赦及其特点。2、明确刑罚消灭的概念,时效、赦免的概念和种类,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3、掌握我国刑法关于追诉期限及其计算方法的规定。【学习重点】 时效期限及其计算方法。六.课后作业与课外辅导的要求每8学时一次作业,作业量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集中答疑时间不少于1学时。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第五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主要参考书:1. 陈忠林. 刑法总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赵秉志. 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刑法总论案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张明楷. 刑法格言的展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八.学习方法与建议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重视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注意相关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