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歌行体”这一体裁特点。2.聚焦人、事、物、景,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情怀。(重难点)一、导入以古典名曲昭君怨为背景音乐,字幕: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师: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读他将要给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解题,初步感知1.从题目看,诗歌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刮破的故事。屏幕出示:题目中的“歌”,能唱的诗,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这种体裁的诗每句字数以七言为主,但夹有九言
2、和两言。一般七言句以“四/三”为节奏,九言句以“四/二/三”为主要节奏,但也有根据诗意处理为“二/四/三”的节奏。“自经丧乱/少睡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节奏。3.师范读学生听读再次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过渡:同学们,诗歌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着故事,以灵动多变的韵律咏叹着情感,下面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情感齐读一遍4.生齐读二、抓景物,梳理表层情感师:刚才在读诗过程中,诗中哪一个画面你感受最深刻,把它找出来。并说一说从这些画面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生:风怒号、卷茅、茅飞渡江、抢茅、倚仗叹息、风定乌云翻滚、床头漏雨、雨脚如麻、布衾似铁、娇儿踏裂作
3、者的情感:无助、无奈、痛苦、着急、焦灼、担心、凄凉三、由天灾读人祸过渡:一场秋风秋雨本来是很普通的自现象,可是诗人却如此无助,愁绪如此繁杂多变,风雨能摧毁茅屋,但能否使诗人的生活陷入如此窘迫的处境而无力抵抗呢?文中哪句话揭示有更深的社会、时代因素在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生活?生:“自经丧乱少睡眠”出示资料一场唐玄宗末年的动乱!一场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发动的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安史之乱师: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这场战争究竟给老百姓给诗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出示资料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城邑之内,不满千户。方圆百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社会陷入混乱,无数苦难
4、百姓流离失所。战乱死伤众多,劳动力不足,社会农业生产停滞,各地饥荒严重。战争迫使官府大量增加税收,导致民不聊生!出示杜甫资料:杜甫人到中年,44岁才被朝廷授予官职,45岁国家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在历时八年的战乱中,杜甫一家颠沛流离,四处投亲靠友,直到50岁那天的春天才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搭起了一座茅草屋,有了一个虽不华丽温暖,却也安定宁静的家。此时的杜甫白发苍苍,须拄杖而行,可是到了秋天,生活再一次欺骗了这位老人,风雨摧毁了茅屋,生活再一次欺骗了这位老人,再次揭开了战乱的记忆和伤疤。四、感悟作者情怀过渡:颠沛流离的诗人,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此时风雨又摧毁茅屋,他饥寒交迫,心力交瘁,可是他却由自己的苦难,想到了别人,他想到了谁?他又发出了怎样的呐喊?你能不能将这句呐喊大声的读出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小结:齐读感受作者情怀诗人这声撼人心魄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圣人之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兼济天下的情怀!一个孤苦无助的老人怎能实现这种理想,他只能向现实社会发出呐喊:“呜呼!呜呼!呜呼!”他甚至还想要通过“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这种理想。这是何等的伟大!现在让我们满怀敬意,用我们的声音和千年的杜甫对话!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读诗歌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