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基础绘图命令详解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31473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基础绘图命令详解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4章基础绘图命令详解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基础绘图命令详解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基础绘图命令详解优秀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4章章 基基础绘图命令命令详解解第1页,本讲稿共62页4.1 4.1 创建拉伸特征创建拉伸特征拉伸是在完成二维草绘截面图后,垂直于草绘面长出或拉伸是在完成二维草绘截面图后,垂直于草绘面长出或切去指定高度的特征命令,如图切去指定高度的特征命令,如图4-1所示为长出特征。所示为长出特征。第2页,本讲稿共62页4.1.1 4.1.1 拉伸特征拉伸特征在拉伸特征中有在拉伸特征中有6种拉伸,分为种拉伸,分为“拉伸长出拉伸长出”和和“拉伸拉伸剪切剪切”两类拉伸特征;两类拉伸特征;“拉伸长出拉伸长出”包括拉伸实体、拉伸包括拉伸实体、拉伸曲面和拉伸薄壁三种;曲面和拉伸薄壁三种;“拉伸剪切拉伸剪切”包括实体

2、剪切、曲面剪包括实体剪切、曲面剪切和薄壁剪切三种。切和薄壁剪切三种。本节中,通过拉伸实体事例的学习,理解拉伸;在第本节中,通过拉伸实体事例的学习,理解拉伸;在第2小节中重点学习拉伸曲面、拉伸薄壁及拉伸特征各选项的使小节中重点学习拉伸曲面、拉伸薄壁及拉伸特征各选项的使用。在本节最后,详细讲解实体剪切、曲面剪切和薄壁剪三用。在本节最后,详细讲解实体剪切、曲面剪切和薄壁剪三种拉伸剪切切命令的使用及特点。种拉伸剪切切命令的使用及特点。第3页,本讲稿共62页4.1.2 4.1.2 拉伸特征选项拉伸特征选项在拉伸特征的众多选项中,重点介绍拉伸曲面、拉伸薄在拉伸特征的众多选项中,重点介绍拉伸曲面、拉伸薄壁及

3、预览,这三项各自的特点如下所述。壁及预览,这三项各自的特点如下所述。拉伸曲面:拉伸曲面是曲面设计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曲面拉伸曲面:拉伸曲面是曲面设计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曲面命令,具有拉伸实体的所有特性;另外,拉伸曲面可以两端命令,具有拉伸实体的所有特性;另外,拉伸曲面可以两端都不封闭,也可以两端都封闭,但是,不能一端封闭另一端都不封闭,也可以两端都封闭,但是,不能一端封闭另一端不封闭,同时封闭的曲面可以通过不封闭,同时封闭的曲面可以通过“生成实体生成实体”命令来变为命令来变为实体,反过来,实体则不能变为曲面。实体,反过来,实体则不能变为曲面。第4页,本讲稿共62页4.1.2 4.1.2 拉伸特征选项拉

4、伸特征选项拉伸薄壁:拉伸薄壁同样具有拉伸实体的所有特性,比拉伸薄壁:拉伸薄壁同样具有拉伸实体的所有特性,比拉伸实体多一个壁厚选项。拉伸薄壁可以通过拉伸实体后用拉伸实体多一个壁厚选项。拉伸薄壁可以通过拉伸实体后用“抽壳抽壳”命令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为了后期数命令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为了后期数据变更方便。据变更方便。预览:预览在设计中用到的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命令对预览:预览在设计中用到的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命令对于新手来说再好不过;一个零件在没有最终设计完成时可以于新手来说再好不过;一个零件在没有最终设计完成时可以通过通过“预览预览”命令看到完成后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变更,命令看

5、到完成后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变更,随时调整自己设计的零件。随时调整自己设计的零件。第5页,本讲稿共62页4.1.3 4.1.3 拉伸深度拉伸深度由于拉伸深度有很多种类,这里依拉伸特征为第一特征由于拉伸深度有很多种类,这里依拉伸特征为第一特征之后的特征来介绍(当特征为非第一特征时拉伸深度包括全之后的特征来介绍(当特征为非第一特征时拉伸深度包括全部选项);拉伸深度如图部选项);拉伸深度如图4-14所示。所示。第6页,本讲稿共62页4.1.4 4.1.4 范例范例此例主要说明较难的拉伸深度在拉伸长出及拉伸剪切中此例主要说明较难的拉伸深度在拉伸长出及拉伸剪切中的应用。的应用。第7页,本讲稿共62页4.

6、2 4.2 创建旋转特征创建旋转特征旋转特征是将某个平面图形围绕特定的轴进行一定角度旋转特征是将某个平面图形围绕特定的轴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形成一实体、曲面、薄壁的过程。在旋转中,穿过的旋转,形成一实体、曲面、薄壁的过程。在旋转中,穿过旋转轴的任意平面所截得的截面都完全相同。如图旋转轴的任意平面所截得的截面都完全相同。如图4-47所示,所示,为一个三角形,沿旋转轴旋转为一个三角形,沿旋转轴旋转240度后,所形成的实体。度后,所形成的实体。第8页,本讲稿共62页4.2.1 4.2.1 旋转特征旋转特征在旋转特征中有在旋转特征中有6种旋转,分为种旋转,分为“旋转长出旋转长出”和和“旋转旋转剪切剪切

7、”两类旋转特征;两类旋转特征;“旋转长出旋转长出”包括旋转实体、旋转包括旋转实体、旋转曲面和旋转薄壁三种;曲面和旋转薄壁三种;“旋转剪切旋转剪切”包括旋转实体剪切、旋包括旋转实体剪切、旋转曲面剪切和旋转薄壁剪切三种。转曲面剪切和旋转薄壁剪切三种。第9页,本讲稿共62页4.2.2 4.2.2 旋转特征选项旋转特征选项合理使用旋转特征工具,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旋转特征。合理使用旋转特征工具,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旋转特征。旋转特征选项,与拉伸特征选项基本相同,旋转特征同旋转特征选项,与拉伸特征选项基本相同,旋转特征同样包含六种旋转造型:旋转实体、旋转曲面、旋转薄壁、实样包含六种旋转造型:旋转实体、旋转曲

8、面、旋转薄壁、实体旋转剪切、曲面旋转剪切和薄壁旋转剪切。体旋转剪切、曲面旋转剪切和薄壁旋转剪切。第10页,本讲稿共62页4.2.3 4.2.3 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旋转角度:包含三种旋转方式,单方向旋转、双侧旋转旋转角度:包含三种旋转方式,单方向旋转、双侧旋转和旋转到某一面。这里的三个旋转角度同拉伸深度具有相同和旋转到某一面。这里的三个旋转角度同拉伸深度具有相同的用法。这里就不再重复讲解。的用法。这里就不再重复讲解。第11页,本讲稿共62页4.2.4 4.2.4 范例范例在此范例中讲解旋转体的其它几种用法,用以巩固上章在此范例中讲解旋转体的其它几种用法,用以巩固上章节所讲及掌握运用本章节所学。节所

9、讲及掌握运用本章节所学。第12页,本讲稿共62页4.3 4.3 创建扫描特征创建扫描特征前面介绍的拉伸特征和旋转特征是两种最常用的特征,前面介绍的拉伸特征和旋转特征是两种最常用的特征,它们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将创建拉伸特征的原理进一步的它们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将创建拉伸特征的原理进一步的推广,将拉伸的路径由垂直于草绘平面的直线推广成任意的推广,将拉伸的路径由垂直于草绘平面的直线推广成任意的曲面,则可以创建出一种另类的实体特征,这就是本节中所曲面,则可以创建出一种另类的实体特征,这就是本节中所要介绍的扫描特征。要介绍的扫描特征。第13页,本讲稿共62页4.3.1 4.3.1 扫描对话框扫描对话框

10、选择下拉菜单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中的中的“扫描扫描”,其后虽然有很多,其后虽然有很多扫描选项如图扫描选项如图4-71所示,但它们都具有扫描的两大基本元素:所示,但它们都具有扫描的两大基本元素:扫描轨迹和扫描截面。下面就以扫描轨迹和扫描截面。下面就以“伸出项:扫描伸出项:扫描”对话框为对话框为例,介绍扫描轨迹和扫描截面的定义方法。例,介绍扫描轨迹和扫描截面的定义方法。第14页,本讲稿共62页4.3.2 4.3.2 创建扫描特征创建扫描特征扫描特征包含六种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扫描伸出项特扫描特征包含六种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扫描伸出项特征、扫描切口特征、扫描曲面特征和扫描薄板伸出项特征。征、扫描

11、切口特征、扫描曲面特征和扫描薄板伸出项特征。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特征的创建方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特征的创建方法:1扫描伸出项扫描伸出项选择下拉菜单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选取,选取“扫描扫描”选项中的选项中的“伸出伸出项项”,系统弹出,系统弹出“伸出项:扫描伸出项:扫描”对话框和对话框和“扫描轨迹扫描轨迹”菜菜单。单击单。单击“草绘轨迹草绘轨迹”,绘制草绘扫描轨迹,或单击,绘制草绘扫描轨迹,或单击“选取选取轨迹轨迹”选取扫描轨迹。如果轨迹位于多个曲面上,系统将提选取扫描轨迹。如果轨迹位于多个曲面上,系统将提示选取法向曲面,用于控制扫描横截面。根据扫描轨迹的情示选取法向曲面,用于控制扫描横截面

12、。根据扫描轨迹的情况,系统弹出况,系统弹出“属性属性”对话框,用于定义端点属性和内部属对话框,用于定义端点属性和内部属性。创建沿扫描轨迹扫描的截面。性。创建沿扫描轨迹扫描的截面。第15页,本讲稿共62页4.3.2 4.3.2 创建扫描特征创建扫描特征2扫描切口特征扫描切口特征扫描切口特征的创建步骤与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扫描切口特征的创建步骤与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切剪:扫描切剪:扫描”对话框中,需要定义所需要去除的材料侧。对话框中,需要定义所需要去除的材料侧。3扫描曲面特征扫描曲面特征扫描曲面特征的创建步骤与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基本相同,扫描曲面特征的创建步骤与

13、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基本相同,不同处是扫描曲面的草绘平面可以为开放图形,扫描曲面两端面不同处是扫描曲面的草绘平面可以为开放图形,扫描曲面两端面可以定义是否封闭。可以定义是否封闭。4扫描薄板伸出项特征扫描薄板伸出项特征薄板扫描伸出项特征的创建步骤与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相似,只是在薄板扫描伸出项特征的创建步骤与扫描伸出项的创建步骤相似,只是在“伸出项:扫描薄板伸出项:扫描薄板”对话框中,需要定义材料侧和薄板厚度。下面介绍薄板对话框中,需要定义材料侧和薄板厚度。下面介绍薄板扫描伸出项中材料侧和厚度的定义方法。扫描伸出项中材料侧和厚度的定义方法。第16页,本讲稿共62页4.3.3 4.3.3 范例范例

14、在此范例中讲解扫描的各种用法,用以透析扫描的各种在此范例中讲解扫描的各种用法,用以透析扫描的各种理论讲解:理论讲解:第17页,本讲稿共62页4.4 4.4 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利用利用“边界混合边界混合”工具,可在参照实体(在一个或两个工具,可在参照实体(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定义曲面)之间混合产生造型变化复杂的曲面。在每方向上定义曲面)之间混合产生造型变化复杂的曲面。在每个方向上可以有多个截面,截面间不能交错,且每个截面都个方向上可以有多个截面,截面间不能交错,且每个截面都参于造型,并控制着曲面造型的变化。同时在每个方向上选参于造型,并控制着曲面造型的变化。同时在每个方向上选

15、定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图元定义曲面的边界。添加更多的参定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图元定义曲面的边界。添加更多的参照图元(如控制点和边界条件)能使用户更完整地定义曲面照图元(如控制点和边界条件)能使用户更完整地定义曲面形状。形状。第18页,本讲稿共62页4.4.1 4.4.1 边界混合曲面特征边界混合曲面特征1、曲线:曲线是勾成混合曲面的必要条件,准确说,、曲线:曲线是勾成混合曲面的必要条件,准确说,混合曲面的边包含线和点两种。混合曲面的边包含线和点两种。2、约束:定义曲面边界边,控制曲面与其相接面之间、约束:定义曲面边界边,控制曲面与其相接面之间的关系,包含自由、曲率相同、切线和垂直的关系,包含自由、

16、曲率相同、切线和垂直4种。种。3、控制点:使用边界混合控制点可以控制曲面的形状。、控制点:使用边界混合控制点可以控制曲面的形状。对每个方向上的曲线,可以指定彼此连接的点。使用边界混对每个方向上的曲线,可以指定彼此连接的点。使用边界混合控制点将有助于更精确地实现设计意图,清除不必要的小合控制点将有助于更精确地实现设计意图,清除不必要的小曲面和多余边,可得到较平滑的曲面形状,避免曲面不必要曲面和多余边,可得到较平滑的曲面形状,避免曲面不必要的扭曲和拉伸。的扭曲和拉伸。4、选项:用于调节逼近曲线的各种参数。、选项:用于调节逼近曲线的各种参数。5、属性:用于定义混合曲面特征的名称。、属性:用于定义混合

17、曲面特征的名称。第19页,本讲稿共62页4.4.2 4.4.2 边界混合曲面特征选项边界混合曲面特征选项曲线是组成边界混合的基础,线条的选取参照图元的规则如曲线是组成边界混合的基础,线条的选取参照图元的规则如下。下。1、曲线、零件边、基准点、曲线或边的端点可作为参照图元使用;、曲线、零件边、基准点、曲线或边的端点可作为参照图元使用;2、在每个方向上,都必须按连续的顺序选择参照图元。不、在每个方向上,都必须按连续的顺序选择参照图元。不过,可对参照图元进行重新排序;过,可对参照图元进行重新排序;3、对于在两个方向上定义的混合曲面来说,其外部边界必须形成、对于在两个方向上定义的混合曲面来说,其外部边

18、界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的环。这意味着外部边界必须相交。若边界不终止于相交点,一个封闭的环。这意味着外部边界必须相交。若边界不终止于相交点,Pro/ENGINEER 将自动修剪这些边界,并使用有关部分;将自动修剪这些边界,并使用有关部分;4、为混合而选的曲线不能包含相同的图元;、为混合而选的曲线不能包含相同的图元;5、边界不能只在第二方向定义。对于在一个方向上混合的边界,、边界不能只在第二方向定义。对于在一个方向上混合的边界,确保使用确保使用“第一方向第一方向”选项。选项。第20页,本讲稿共62页4.4.3 4.4.3 范例范例本章以连接两个曲面为范例,深入讲解边界混合命令的本章以连接两个曲面为范例

19、,深入讲解边界混合命令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述。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述。第21页,本讲稿共62页4.5 4.5 创建孔特征创建孔特征孔特征是在模型上切除实体模型材料后留下的中空回转结构,孔特征是在模型上切除实体模型材料后留下的中空回转结构,是零件设计中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在前面介绍的基础特征里,可以使是零件设计中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在前面介绍的基础特征里,可以使用圆形截面拉伸的方式创建孔,也可以使用旋转特征创建孔,但用这用圆形截面拉伸的方式创建孔,也可以使用旋转特征创建孔,但用这些方法创建孔特征,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在些方法创建孔特征,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在Pro/

20、ENGINEER中,专门有孔创建工具。中,专门有孔创建工具。孔特征包含三种类型:简易孔、异型孔和标准孔,以下分别对其讲孔特征包含三种类型:简易孔、异型孔和标准孔,以下分别对其讲解。孔特征仪表板如图解。孔特征仪表板如图4-112所示:所示:第22页,本讲稿共62页4.5.1 4.5.1 创建简易孔创建简易孔简单孔的形状参数最为简单,只需要设置孔的直径和孔简单孔的形状参数最为简单,只需要设置孔的直径和孔深度即可。如果需要在参照平面的两边同时创建孔,则可以深度即可。如果需要在参照平面的两边同时创建孔,则可以在在“形状形状”栏,为两侧单独设置孔直径和深度。栏,为两侧单独设置孔直径和深度。第23页,本讲

21、稿共62页4.5.2 4.5.2 创建异型孔创建异型孔上一小节介绍的孔皆为圆柱孔,若孔为非标准的圆柱孔,上一小节介绍的孔皆为圆柱孔,若孔为非标准的圆柱孔,则须要绘制出孔的二维旋转截面,然后选取此孔放置的平面,则须要绘制出孔的二维旋转截面,然后选取此孔放置的平面,再定出圆孔的位置即可做出异形孔。再定出圆孔的位置即可做出异形孔。第24页,本讲稿共62页4.5.3 4.5.3 创建标准孔创建标准孔若需建造的孔为工业用标准孔,则可利用系统所提供的若需建造的孔为工业用标准孔,则可利用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孔选项,指定其形状及尺寸,选取钻孔平面,定出孔的标准孔选项,指定其形状及尺寸,选取钻孔平面,定出孔的位置,

22、即可创建出标准孔。标准孔建造分两类:标准光孔和位置,即可创建出标准孔。标准孔建造分两类:标准光孔和标准螺纹孔。标准螺纹孔。标准通孔的面板如图标准通孔的面板如图4-131所示。所示。第25页,本讲稿共62页4.5.4 4.5.4 范例范例孔特征的三种类型已全讲解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孔特孔特征的三种类型已全讲解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孔特征、应用孔特征,在此通过范例综合讲解。征、应用孔特征,在此通过范例综合讲解。第26页,本讲稿共62页4.7 4.7 创建筋特征创建筋特征“筋筋”特征是设计中连接实体的薄壁或腹板伸出项。筋特征是设计中连接实体的薄壁或腹板伸出项。筋通常用来加固设计中的零件,也常用来防止出

23、现不需要的折通常用来加固设计中的零件,也常用来防止出现不需要的折弯。在机械零件中,筋特征经常使用。选择下拉菜单弯。在机械零件中,筋特征经常使用。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中的中的“筋筋”,或者单击屏幕右侧工具栏中的,或者单击屏幕右侧工具栏中的“筋工具筋工具”按按钮,系统自动进入筋特征工具仪表板,如图钮,系统自动进入筋特征工具仪表板,如图4 156所示。所示。第27页,本讲稿共62页4.7 4.7 创建筋特征创建筋特征筋特征工具操控板非常简洁,筋特征工具操控板非常简洁,“筋特征筋特征”工具栏中只有工具栏中只有两项,文本框用于设定筋特征的厚度,而按钮用于设定筋特两项,文本框用于设定筋特征的厚度,而按

24、钮用于设定筋特征的加厚方向。面板中只有一个征的加厚方向。面板中只有一个“参照参照”面板,用于定义筋面板,用于定义筋特征剖面。特征剖面。筋特征可以按照所连接面的性质分为两类:平直筋特征筋特征可以按照所连接面的性质分为两类:平直筋特征(这种筋特征连接到平面上)和旋转筋特征(这种筋特征连(这种筋特征连接到平面上)和旋转筋特征(这种筋特征连接到旋转所生成的曲面上)。接到旋转所生成的曲面上)。第28页,本讲稿共62页4.8 4.8 创建拔模特征创建拔模特征在模具成型上,为方便起模,往往在其表面添加拔模斜在模具成型上,为方便起模,往往在其表面添加拔模斜度。而度。而Pro/ENGINEER中的拔模特征也与此

25、相似,它是在圆中的拔模特征也与此相似,它是在圆柱面或者曲面上添加了一个介于柱面或者曲面上添加了一个介于-30和和+30之间的拔模角度之间的拔模角度而形成的。而形成的。第29页,本讲稿共62页4.9 4.9 创建倒圆角特征创建倒圆角特征倒圆角特征用以将零件的一个或数个边作为圆弧面。倒圆角特征用以将零件的一个或数个边作为圆弧面。选择下拉菜单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中的中的“倒圆角倒圆角”,或者单击屏幕,或者单击屏幕右侧工具栏中的右侧工具栏中的“倒圆角倒圆角”图标按钮,系统进入倒圆角特征图标按钮,系统进入倒圆角特征工具操控板,如图工具操控板,如图4 183所示。所示。第30页,本讲稿共62页4.10

26、 4.10 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自动倒圆角命令能够快速完成零件倒圆角,不再逐一费自动倒圆角命令能够快速完成零件倒圆角,不再逐一费时选取各个边。创建自动倒圆角步骤如下所述。时选取各个边。创建自动倒圆角步骤如下所述。步骤步骤1 1、选择下拉菜单、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选项中的选项中的“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系统弹出,系统弹出“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操控板;操控板;步骤步骤2 2、单击单击“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Auto Round)操控板操控板上的上的“范围范围”上滑面板,然后选取下列选项之一:上滑面板,然后选取下列选项之一:实体几何:可在模型的实体几何上创建实体几何:可在模

27、型的实体几何上创建“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此为缺省设置。特征。此为缺省设置。选取的边:可在模型的所选边或目的链上创建选取的边:可在模型的所选边或目的链上创建“自动倒自动倒圆角圆角”特征。特征。面组:可在面组上创建面组:可在面组上创建“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特征。第31页,本讲稿共62页4.10 4.10 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选取选取“面组面组”之后,面组收集器即会激活。必须从要建之后,面组收集器即会激活。必须从要建立倒圆角的模型中选取面组。可以只选取一个面组,使其纳立倒圆角的模型中选取面组。可以只选取一个面组,使其纳入入“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中。特征中。步骤步

28、骤3、在、在“范围范围”上滑面板上选取上滑面板上选取“凸边凸边”,可在所,可在所有凸边上建立有凸边上建立“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选取特征,选取“凹边凹边”则可以在则可以在模型的所有凹边上建立模型的所有凹边上建立“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也可以两个选特征。也可以两个选项都选,同时在模型的凸边和凹边上建立项都选,同时在模型的凸边和凹边上建立“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特征。征。步骤步骤4、要指定凸边或凹边的曲率半径,请分别在或旁、要指定凸边或凹边的曲率半径,请分别在或旁的方块中,键入或选取数值。的方块中,键入或选取数值。第32页,本讲稿共62页4.10 4.10 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创建自动

29、倒圆角特征步骤步骤5、若不想对某些边倒圆角,请单击、若不想对某些边倒圆角,请单击“排除排除”上滑上滑面板,然后从模型中选取要从面板,然后从模型中选取要从“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中排除的特征中排除的边。边。步骤步骤6、要创建一组倒圆角特征,请单击、要创建一组倒圆角特征,请单击“选项选项”上滑上滑面板,然后选取面板,然后选取“创建常规倒圆角特征组创建常规倒圆角特征组”,将,将“自动倒圆自动倒圆角角”特征的结果设置为倒圆角组,而非一个特征的结果设置为倒圆角组,而非一个“自动倒圆角自动倒圆角”特征。特征。步骤步骤7、单击操控板中的、单击操控板中的。由于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很简单,这里不专门介绍其由

30、于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很简单,这里不专门介绍其应用实例了,关于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应用举例,将会穿插在应用实例了,关于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应用举例,将会穿插在其它特征的实例中。其它特征的实例中。第33页,本讲稿共62页4.11 4.11 创建边倒角特征创建边倒角特征倒角特征和倒圆角特征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对实体模型倒角特征和倒圆角特征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对实体模型的边线或者拐角进行加工,所不同的是倒圆角特征使用曲面的边线或者拐角进行加工,所不同的是倒圆角特征使用曲面光滑连接相邻曲面,而倒角特征则是直接使用平面相连接,光滑连接相邻曲面,而倒角特征则是直接使用平面相连接,类似于切削加工。倒角工具操控板如图类似

31、于切削加工。倒角工具操控板如图4-193所示;所示;第34页,本讲稿共62页4.11.1 4.11.1 边倒角边倒角倒角标注用于定义倒角平面角度和距离。不同的标注形倒角标注用于定义倒角平面角度和距离。不同的标注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倒角几何。式会产生不同的倒角几何。Pro/ENGINEER会基于所选的放会基于所选的放置参照和所用的倒角创建方法来提供标注形式,因此,对于置参照和所用的倒角创建方法来提供标注形式,因此,对于给定几何,并非所有标注形式都可用。给定几何,并非所有标注形式都可用。第35页,本讲稿共62页4.11.2 4.11.2 拐角倒角拐角倒角选择下拉菜单选择下拉菜单“插入插入”中中“倒角倒

32、角”中的中的“拐角倒角拐角倒角”,系统弹出如图系统弹出如图4 194所示的所示的“拐角倒角拐角倒角”对话框。对话框。“拐角倒拐角倒角角”对话框中有两项元素,分别为对话框中有两项元素,分别为“顶角顶角”和和“尺寸尺寸”,分,分别用于设置需要倒角的拐角顶点和拐角尺寸。别用于设置需要倒角的拐角顶点和拐角尺寸。第36页,本讲稿共62页4.12 4.12 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前面已经介绍过,扫描特征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对扫描截前面已经介绍过,扫描特征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对扫描截面进行扫描,生成三维实体,而混合特征则是由一组剖面按面进行扫描,生成三维实体,而混合特征则是由一组剖面按照一定的顺序

33、连接而成,两者各有优缺点。扫描特征的扫描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两者各有优缺点。扫描特征的扫描轨迹变化多样,非常灵活,但其扫描截面却是固定的;轨迹变化多样,非常灵活,但其扫描截面却是固定的;而混而混合特征虽然截面可以灵活变化,但是剖面间的连接方式要么合特征虽然截面可以灵活变化,但是剖面间的连接方式要么太过简单(平行混合、旋转混合),要么太过复杂(一般混太过简单(平行混合、旋转混合),要么太过复杂(一般混合),很难灵活地将各个截面连接起来。而可变剖面扫描特合),很难灵活地将各个截面连接起来。而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则可以看作是扫描特征和混合特征的综合,它兼具了扫描征则可以看作是扫描特征和混合特征的综合,

34、它兼具了扫描特征和混合特征的长处,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特征和混合特征的长处,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第37页,本讲稿共62页4.12.1 4.12.1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可变剖面扫描特征使用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可创建实体或曲面特征,在沿一使用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可创建实体或曲面特征,在沿一个或多个选定轨迹扫描剖面时通过控制剖面的方向、旋转和个或多个选定轨迹扫描剖面时通过控制剖面的方向、旋转和几何来添加或移除材料。使用可变剖面扫描特征时,可使用几何来添加或移除材料。使用可变剖面扫描特征时,可使用恒定截面或可变截面创建扫描。恒定截面或可变截面创建扫描。可变截面扫描是将草绘图元约束到其它轨迹(中心平面可变截面扫描是

35、将草绘图元约束到其它轨迹(中心平面或现有几何),或使用由或现有几何),或使用由“trajpar”参数设置的截面关系参数设置的截面关系来使草绘可变。草绘所约束到的参照可改变截面形状。另外,来使草绘可变。草绘所约束到的参照可改变截面形状。另外,以控制曲线或关系式(使用以控制曲线或关系式(使用trajpar)定义标注形式也能使草)定义标注形式也能使草绘可变。恒定截面:在沿轨迹扫描的过程中,草绘的形状不绘可变。恒定截面:在沿轨迹扫描的过程中,草绘的形状不变,仅截面所在框架的方向发生变化。变,仅截面所在框架的方向发生变化。第38页,本讲稿共62页4.12.2 4.12.2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选项可变剖面扫

36、描特征选项单击屏幕右侧单击屏幕右侧“基础特征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或者选择工具栏中的按钮,或者选择下拉菜单下拉菜单“插入插入”中的中的“可变剖面扫描可变剖面扫描”,系统进行可变剖,系统进行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工具操控板,如图面扫描特征工具操控板,如图4-195所示。可变剖面扫描特所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工具操控板和其它基础特征工具的操控相似,包括征工具操控板和其它基础特征工具的操控相似,包括3个部个部分:分:第39页,本讲稿共62页4.13 4.13 创建混合特征创建混合特征混合特征可以看作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无限个截面按照混合特征可以看作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无限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在一定

37、的顺序连接而成。在Pro/ENGINEER中,使用一组适当中,使用一组适当数量的截面来构建一个混合实体特征,这样做既可以清楚地数量的截面来构建一个混合实体特征,这样做既可以清楚地表示实体模型的特点,又简化了建模过程。创建混合特征,表示实体模型的特点,又简化了建模过程。创建混合特征,也就是定义一组截面,然后再定义这些截面的连接混合手段。也就是定义一组截面,然后再定义这些截面的连接混合手段。混合特征包含混合特征包含7项: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项: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及薄板曲面修剪;此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及薄板曲面修剪;此7项混合特征项混合特征其操作基本相同

38、,以下重点讲解伸出项,其它各特征仅讲解其操作基本相同,以下重点讲解伸出项,其它各特征仅讲解不同处。不同处。第40页,本讲稿共62页4.13.1 4.13.1 伸出项伸出项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构成,根据建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构成,根据建模时,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模时,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3类:类:平行混合特征:将相互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平行混合特征:将相互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旋转混合特征:将相互并不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旋转混合特征:将相互并不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绕

39、特征,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绕Y轴旋转指定角度来确轴旋转指定角度来确定。定。一般混合特征:各截面间无任何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混合特征:各截面间无任何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分别绕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分别绕X、Y和和Z轴旋转指定的角轴旋转指定的角度或者平移指定的距离来确定。度或者平移指定的距离来确定。第41页,本讲稿共62页4.13.2 4.13.2 薄板伸出项薄板伸出项薄板伸出项造型与伸出项完全相同,不同处为:在薄板伸出项造型与伸出项完全相同,不同处为:在“伸伸出项:混合出项:混合 薄板薄板”对话框中多出两个选项对话框中多出两个选项“材料侧材料侧”与与“厚度厚度”

40、,此两项用于控制薄板长出的三种方向,向内、向外,此两项用于控制薄板长出的三种方向,向内、向外及两侧;厚度为所建薄板体的厚度。由于所有操作与伸出项及两侧;厚度为所建薄板体的厚度。由于所有操作与伸出项相同,不再赘述。相同,不再赘述。第42页,本讲稿共62页4.13.3 4.13.3 切口切口切口特征和伸出项是相对应的特征,其特征不能为第一切口特征和伸出项是相对应的特征,其特征不能为第一个特征,为在已有实体基础上去除材料,操作与伸出项完全个特征,为在已有实体基础上去除材料,操作与伸出项完全相同。相同。第43页,本讲稿共62页4.13.4 4.13.4 薄板切口薄板切口薄板切口与薄板伸出项是相对应的,

41、其特征不能为第一薄板切口与薄板伸出项是相对应的,其特征不能为第一个特征,为在已有实体基础上去除材料,操作方法与薄板伸个特征,为在已有实体基础上去除材料,操作方法与薄板伸出项完全相同。出项完全相同。第44页,本讲稿共62页4.13.5 4.13.5 曲面曲面其操作及特征与伸出项相似,不同处:此特征创建的为其操作及特征与伸出项相似,不同处:此特征创建的为曲面,同时在混合特征属性选项中多出曲面,同时在混合特征属性选项中多出“开放终点开放终点”与与“封封闭端闭端”选项,用以控制所创建曲面两端是否封闭。选项,用以控制所创建曲面两端是否封闭。第45页,本讲稿共62页4.13.6 4.13.6 曲面修剪曲面

42、修剪此命令仅为修剪曲面命令,操作与曲面相同,但此特征此命令仅为修剪曲面命令,操作与曲面相同,但此特征创建属性中没有两端面是否封闭选项。同时,此特征不能为创建属性中没有两端面是否封闭选项。同时,此特征不能为第一特征,且所操作的图形中存在需要修剪的曲面。第一特征,且所操作的图形中存在需要修剪的曲面。第46页,本讲稿共62页4.13.7 4.13.7 薄板曲面修剪薄板曲面修剪此命令仅为修剪曲面命令,与曲面修剪操作方法相同,此命令仅为修剪曲面命令,与曲面修剪操作方法相同,不同处为:在不同处为:在“混合混合”对话框中多出两个选项对话框中多出两个选项“材料侧材料侧”与与“厚度厚度”,用于控制所建曲面厚度方

43、向及厚度值,在已有曲,用于控制所建曲面厚度方向及厚度值,在已有曲面上去除此厚度;与薄板切口相同。面上去除此厚度;与薄板切口相同。第47页,本讲稿共62页4.13.8 4.13.8 范例范例混合特征操作方法及各种创建方式皆已讲解,为了更好混合特征操作方法及各种创建方式皆已讲解,为了更好运用此命令,现通过以下范例来做综合运用。运用此命令,现通过以下范例来做综合运用。第48页,本讲稿共62页4.14 4.14 创建扫描混合特征创建扫描混合特征本节介绍的扫描混合特征,可以看作是扫描特征和混合本节介绍的扫描混合特征,可以看作是扫描特征和混合特征的综合。如果说可变剖面扫描特征仍然较倾向于扫描特特征的综合。

44、如果说可变剖面扫描特征仍然较倾向于扫描特征的话,那么扫描混合特征可以说是两者兼顾。它可以自由征的话,那么扫描混合特征可以说是两者兼顾。它可以自由选择扫描轨迹,也可以自由地使用扫描截面。扫描混合特征选择扫描轨迹,也可以自由地使用扫描截面。扫描混合特征功能非常强大,使用也比较复杂,在此仅介绍其基本应用。功能非常强大,使用也比较复杂,在此仅介绍其基本应用。第49页,本讲稿共62页4.14.1 4.14.1 扫描混合特征扫描混合特征扫描混合特征可以认为是多个截面沿轨迹线混合所得图扫描混合特征可以认为是多个截面沿轨迹线混合所得图形。形。扫描混合特征可以具有两种轨迹:原点轨迹(必需)和扫描混合特征可以具有

45、两种轨迹:原点轨迹(必需)和第二轨迹(可选)。每个轨迹特征必须至少有两个剖面,且第二轨迹(可选)。每个轨迹特征必须至少有两个剖面,且可在这两个剖面间添加剖面。要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可在这两个剖面间添加剖面。要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可选取一条草绘曲线,基准曲线或边的链。每次只有一个轨可选取一条草绘曲线,基准曲线或边的链。每次只有一个轨迹是活动的。迹是活动的。第50页,本讲稿共62页4.14.2 4.14.2 扫描混合特征选项扫描混合特征选项扫描混合特征上滑面板各选项运用方法如下所述。扫描混合特征上滑面板各选项运用方法如下所述。1 1、“参照参照”上滑面板:剖面控制上滑面板:剖面控制垂直于轨

46、迹:草绘平面垂直于指定的轨迹垂直于轨迹:草绘平面垂直于指定的轨迹 )在第)在第 N N 列列被选中)。此为缺省设置。被选中)。此为缺省设置。垂直于投影:垂直于投影:Z Z 轴与指定方向上的轴与指定方向上的“原点轨迹原点轨迹”投影相投影相切。切。“方向参照方向参照”收集器激活,提示选择方向参照。不需要收集器激活,提示选择方向参照。不需要水平水平/垂直控制。垂直控制。恒定法向:恒定法向:Z Z 轴平行于指定方向向量。轴平行于指定方向向量。“方向参照方向参照”收收集器激活,提示选择方向参照。集器激活,提示选择方向参照。第51页,本讲稿共62页4.14.2 4.14.2 扫描混合特征选项扫描混合特征选

47、项2 2、“参照参照”上滑面板:水平上滑面板:水平/垂直控制垂直控制垂直于曲面:垂直于曲面:Y Y 轴指向选定曲面的方向,垂直于与轴指向选定曲面的方向,垂直于与“原原点轨迹点轨迹”相关的所有曲面。当原点轨迹至少具有一个相关曲相关的所有曲面。当原点轨迹至少具有一个相关曲面时,此项为缺省设置。单击面时,此项为缺省设置。单击“下一个下一个”可切换可能的曲面。可切换可能的曲面。X X 轨迹:有两个轨迹时显示。轨迹:有两个轨迹时显示。X X 轨迹为第二轨迹而且必轨迹为第二轨迹而且必须比须比“原点原点”轨迹要长。轨迹要长。自动:自动:X X 轴位置沿原点轨迹确定。当没有与原点轨迹相轴位置沿原点轨迹确定。当

48、没有与原点轨迹相关的曲面时,这是缺省设置。关的曲面时,这是缺省设置。第52页,本讲稿共62页4.14.3 4.14.3 范例范例下面通过一个扫描混合特征的范例,实际介绍扫描混合下面通过一个扫描混合特征的范例,实际介绍扫描混合的过程。的过程。第53页,本讲稿共62页4.15 4.15 创建螺旋扫描特征创建螺旋扫描特征螺旋扫描特征可以看作是普通扫描特征。螺旋扫描是将螺旋扫描特征可以看作是普通扫描特征。螺旋扫描是将草绘剖面沿着特征的轨迹进行扫描,最后生成实体模型,只草绘剖面沿着特征的轨迹进行扫描,最后生成实体模型,只是扫描轨迹为固定的螺旋线。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大量使用是扫描轨迹为固定的螺旋线。在实际

49、工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到螺钉、弹簧等零件,所以在三维实体建模中,螺旋扫描的到螺钉、弹簧等零件,所以在三维实体建模中,螺旋扫描的应用也非常多。在应用也非常多。在Pro/ENGINEERPro/ENGINEER中,为了高效率绘制出螺旋中,为了高效率绘制出螺旋特征,把螺旋扫描作为一个独立特征。与普通扫描相比,螺特征,把螺旋扫描作为一个独立特征。与普通扫描相比,螺旋扫描的使用方便、步骤简便。旋扫描的使用方便、步骤简便。螺旋扫描特征包含螺旋扫描特征包含7项: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项:伸出项、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及薄板曲面修剪;此薄板切口、曲面、曲面修剪、及薄板曲面修剪;此7项螺

50、旋项螺旋扫描特征其操作基本相同,以下重点讲解伸出项,其它各特扫描特征其操作基本相同,以下重点讲解伸出项,其它各特征仅讲解不同处。征仅讲解不同处。第54页,本讲稿共62页4.15.1 4.15.1 伸出项伸出项螺旋扫描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两种分类方螺旋扫描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式:1、依据螺旋方向分类、依据螺旋方向分类螺旋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右手螺旋和左手螺旋,同样,螺旋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右手螺旋和左手螺旋,同样,依据扫描螺旋线轨迹的旋向不同,螺旋扫描特征也可以分为依据扫描螺旋线轨迹的旋向不同,螺旋扫描特征也可以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右旋和左旋两种。2、依据螺距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