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教案172120.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313745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4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1721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1721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1721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两首》教案172120.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教学难点)二、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抽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1走近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风格)为主,关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2注音:玉簪(zn)螺髻(j)鲈鱼堪脍(kui)揾英

2、雄泪(wn)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你感觉词的风格怎样?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这首词,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豪放。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2分片讨论:(1)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借景抒情。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

3、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2)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用典。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价值观。“尽西风、季鹰归未?”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也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抒发自己不能抗击

4、敌人、收复失地,徒然虚度年华的愤慨和苦痛。3总结整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这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层层展开主题。结构曲折而严谨。而且典故使用贴切精妙,天然浑成。不愧为传世之作。三、检测巩固。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运用了(比喻)修辞。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比喻(南宋国事衰颓);“断鸿”指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3“把吴钩看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5、也烘托出来了)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的情态。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 一、抽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孙仲谋(mu)舞榭(xi)巷陌(m)金戈(g)佛狸祠(b)狼居胥(x)仓皇(hung)可堪(kn)元嘉(ji)拓跋焘(to)王玄谟(m)张浚(jn)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在词中的意思:风流:遗风,流风余韵。寻常:平常。草草:草率。北顾:北望。可堪:不忍。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一)所谓用典

6、,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二)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上阙用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两个典故。下阙用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个典故。1.分析研讨前两个

7、用典。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2.分析研讨第三个用典。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3.分析研讨第四个用典。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4.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故的用意。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词末了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三、检测巩固:见点金训练P16 题。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