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津市六校联考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18小题,共 54.054.0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化合物氧化物电解质胶体jtjACH3ClH2O盐酸酒精水溶液BNaHSO4NO氨水豆浆CFeSO4 7H2OAl2O3铁有色玻璃DKAl(SO4)2Na2O烧碱云、雾A.AA.O2发生还原反应B.BC.CB.Fe(OH)2被还原D.H2O是氧化剂C.HNO3D.D2.关于反应4Fe(OH)2+O2+2H2O=4Fe(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2O发生氧化反应A.COB.NaOH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
2、酸的是()D.CuSO44.能正确表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A.KI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O2+2H2O=2I2+4OH+HSO4B.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SO3+NH3 H2O=NH4C.Na与CuSO4水溶液反应:2Na+Cu2+=Cu+2Na+D.(NH4)2Fe(SO4)2的水溶液与足量 NaOH反应:Fe2+2OH=Fe(OH)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C.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某一物质不可能同时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用
3、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C.可用精密 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氯化铵溶液D.在反应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4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HCOC.Ba2+、NO+3、Na、SO+3、Cl、K24B.Na+、Cu2+、SOD.Mg2+、K+、CO2Cl4、2NO3、38.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 O 数目之比为12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它们所含的 C 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
4、1A.仅B.仅C.仅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固体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的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A.B.C.D.10.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还原剂,已知50.0mL0.0100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44.8mLCl2(标准状况下)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23将转化成A.S2B.SC.SO24D.SO232+11.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10Z+2XO+5Z2+8H2O,2A2+4=2XB2=2A3+2B,2B+Z2=B2+2Z,则下列反应
5、中能发生的是()A.A3+Z Z2+A2+B.A3+X2+H2O A2+XO4+H2+H+X2+A3+H2OC.XO4+AD.B2+X2+OH B+XO4+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则 1mol C 的质量为 12g/molB.1mol Cl2的体积为 22.4LC.1mol CO2中含有 3 个原子D.已知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则 2L 该溶液中含 NaOH 1mol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B.溴水中滴加裂化汽油,溶液褪色且分层C.铜在氯气中燃烧
6、,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到绿色溶液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14.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度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前者碱性更强B.相同温度下,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C.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
7、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多D.分别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只有前者产生沉淀2KMnO4+16HCl(浓)=16.实验室里也可以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氯气:2KCl+2MnCl2+8H2O+5Cl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KMnO4中的锰元素被氧化B.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HCl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D.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1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2)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D.滴加AgNO3
8、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b、c、d 四瓶不同物质的溶液,Na2CO318.有 a、它们分别是Ba(OH)2溶液、溶液、MgCl2溶液和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 L1).为了鉴别以上物质,操作如下: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右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是稀硫酸C.c 是Ba(OH)2溶液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共 26.026.0分)B.b 可能是Na2CO3溶液D.d 是MgCl2溶液19.为测定某地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
9、知: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体积的装置。(1)上述实验测定中,若装置B中盛有少量含有淀粉的碘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装置 B中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需测定气体流速(单位:mL s1)外,还需要测定装置 B 中溶液颜色褪色所需的时间和_。(3)某同学在装置 B中加入50mL 5.0 104mol L1的碘溶液并加入23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为精确配制100mL 5.0 104mol L1的碘溶液,先要配制1000mL 1.0 102mol L1碘溶液,再取5.00mL溶液稀释成为5.0 10
10、4mol L1碘溶液。配制1000mL 1.0 l02mol L1碘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_g碘单质,稀释时应使用_mL容量瓶。(4)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已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 L1,在指定的地点取样,以200mL s1气体流速通过气体流速管通入到上图实验裝置中,观察记录碘溶液褪色所需时间为500s,则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是_mg L1,_(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如果甲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其原因可能是_(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写出一种可能原因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
11、,共 12.012.0分)20.“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那么物质的量也一定守恒。”这种说法正确吗?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共 8.08.0分)21.现有 A、B、C、D四种物质,A、B 为无色气体,C、D为黑色粉末,B跟 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 A,A和 D都能跟 C反应生成 B 和一种红色固体 E,其中B 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 F(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D A_A+C E+B_-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1.1.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解: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酒精溶液是
12、溶液,不是胶体,故 A错误;B、氨水是NH3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C、铁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不是电解质,故C 错误;D、KAl(SO4)2是化合物,Na2O是氧化物,烧碱是电解质,云、雾是胶体,故D 正确故选 D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1100nm的分散系本题考查了化合物、氧化物、电解质和胶体的概念,掌握概念的要点是关键,难度不大2.2.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
13、应的相关概念,注意: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难度不大。A.O2的化合价从 0价降到2价,发生还原反应,故A 正确;B.Fe的化合价从+2价升到+3价,被氧化,故 B错误;C.水中的 O和 H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 错误;D.O2是氧化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 错误。故选 A。3.3.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
14、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A、CO是氧化物不是酸,故A 错误;B、Na0H电离时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B错误;C、HNO3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C 正确;D、CuSO4是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 C4.4.答案: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A.KI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O2+2 H2O=2 I2+4 OH,因为碘离子被氧气氧化,方程式为:故 A 正确;B.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应该生成硫酸根离子,不是硫酸氢根离子,故B错误;C.Na与CuSO4水溶
15、液反应,先与水反应,故C 错误;D.(NH4)2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与足量 NaOH反应,除了亚铁离子反应外,铵根离子也发反应,故D错误。故选 A。5.5.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解:A.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易溶于水,但氨气属于非电解质,故 A错误;B.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氧化钠属于氧化物,故 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某一物质可能同时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 C错误;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 DA.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16、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B.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氧化钠;C.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某一物质可能同时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胶体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6.6.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离以及仪器的洗涤等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故A 正确;B.苯与四氯化碳相互溶解,不能分液法分离,故B错
17、误;C.可用精密 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故 C 正确;D.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反应中,NaClO2 ClO2,+3价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到+4价,NaClO2 NaCl,+3价的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1价,所以NaClO2是还原剂;所以部分NaClO2作氧化剂,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 D正确;故选:B。7.7.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比较简单。A.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
18、共存,故B错误;+C.Ba2+、NO3、Cl、K 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 正确;D.Mg2+与氢氧根离子、CO3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故选:C。28.8.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试题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CO、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目相同,正确;二者所含 O数目之比,等于其分子中所含O 个数比,正确;同理可知、正确;CO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 14,而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为 22,故等物质的量的 CO、CO2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22=7:11,正确。故选
19、 D。149.9.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解: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错误;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是金属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有气泡产生,其次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因而常用在防毒面具里作为供氧剂,故正确;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的烟,产生氯化铁,故正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产生盐酸小液滴而在瓶口形成白雾,故错误;故选 C。钠在空
20、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金属钠和盐溶液的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看氢氧化钠和盐之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的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10.10.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难度一般。标况下,22.4m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22.4L/mol=0.002mol;Cl2完全转化为C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2S2O3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0.002mol
21、 2 1=0.05 L 0.0100mol/L 2 (m 2)元素的化合价为 m,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解得m=6,故得到SO24,故 C正确。故选 C。0.0448L11.11.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判断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16H+10Z+2XO+5Z2+8H2O,氧化性:XO4 Z2,4=2X2A2+B2=2A3+2B,氧化性:B2 A3+,2B+Z2=B2+2Z,氧化性:Z2 B2,3+所以氧化性关系为:XO4
22、 Z2 B2 A,A.A3+Z Z2+A2+,该反应若能够发生,必须满足氧化性:A3+Z2,由于Z2 A3+,该反应不可能发生,故 A 错误;+3+B.根据反应A3+X2+H2O A2+XO XO4+H 可知氧化性:A4,由于氧化性XO4 Z2B2 A3+,所以该反应不可能发生,故B错误;3+2+C.由于氧化性XO+H+X2+A3+H2O可以发生,故 C4 Z2 B2 A,所以反应XO4+A正确;3+D.由于氧化性XO反应B2+X2+OH B+XO故 D错误。4 Z2 B2 A,4+H2O不能发生,故选 C。12.12.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23、等概念的分析判断以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关键,题目较简单A、C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则 1mol C的质量为 12g,故 A 错误;B、1molCl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 B 错误;C、1molCO2中含有3NA个原子,故 C错误;D、Na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L 2L=1mol,故 D正确;故选 D13.13.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是实验综合考查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铁、氯气的性质,焰色反应、萃取的特点,难度一般。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错误;B.溴在裂化汽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大,并且汽油与水互不
24、相溶,所以裂化汽油可以把溴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产生分层,故B正确;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加水后得到绿色的氯化铜溶液,故C 错误;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色光的干扰,故D 错误;故选 B。14.14.答案:答案:BA、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N=nNA=VNA,解析:解析:解:标况下水不是气态,气体摩尔体积22.4L/mlmV不能代入,故 A 错误;B、根据微粒数N=nNA=MNA=106g/mol2NA=0.02NA,故 B 正确;C、气体摩尔体积22.4L/ml必须使用于标况下的气体,而不是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故C 错误;D、根据微粒数N=nN
25、A=cVNA,所以必须知道溶液体积才能计算,故D 错误。故选:B。A、标况下水不是气态,气体摩尔体积22.4L/ml必须使用于标况下的气体;B、根据微粒数N=nNA=MNA来计算;C、气体摩尔体积22.4L/ml必须使用于标况下的气体;D、根据微粒数N=nNA=cVNA来计算本题考查学生有关阿伏伽德罗常熟的有关计算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mm1.06g15.15.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碳酸盐的碱性、与酸的反应、溶解性来分析,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NaHCO3与Na2CO3
26、相比较,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时,Na2CO3溶解度较大,与盐酸反应时,NaHCO3反应剧烈,CO23水解程度比HCO3大,则碱性Na2CO3大,结合碳酸盐与盐酸、氢氧化钙的的反应分析。A.CO23水解程度比HCO3大,则碱性Na2CO3更强,故 A 正确;B.碳酸钠易溶于水,相同温度下,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故 B 正确;C.设质量都是 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84mol,根据Na2CO3CO2,mol,Na2CO3 NaHCO3,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即放出CO2的质量:NaHCO3CO2,
27、84故 C 正确;D.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可知,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D 错误。故选 D。10610616.16.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题目难度较低。A.KMnO4中的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故A 错误;B.Cl2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故B 错误;C.HCl中 Cl 的化合价有一部分升高到0价,有一部分没有变化,所以HCl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故 C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28、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故 D正确。故选 D。17.17.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氯水的组成和性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难度大不,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A.氯水中氢离子与镁条反应,有无色气泡,则含H+,故 A 正确;B.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则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 正确;C.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含H+、HClO,故 C 错误;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Cl,故 D 正确;故选 C。18.18.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解:由两两结合的现象可知及物质之间反应可知,Na2CO3溶液与
29、Ba(OH)2溶液、MgCl2溶液反应均生成沉淀,且Na2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则 a 为Na2CO3,d 为稀硫酸;Ba(OH)2溶液、Mg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则 b、c分别为Ba(OH)2溶液、MgCl2溶液中的一种,由 c、d反应生成沉淀,可知 c 为Ba(OH)2溶液,则 b只能为MgCl2溶液,综上所述,a为Na2CO3,b 只能为MgCl2溶液,c为Ba(OH)2溶液,d 为稀硫酸,故选 CNa2CO3溶液与Ba(OH)2溶液、MgCl2溶液反应均生成沉由两两结合的现象可知及物质之间反应可知,淀,且Na2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则a 为Na2CO3,d为稀硫酸
30、;Ba(OH)2溶液、Mg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则b、c分别为Ba(OH)2溶液、MgCl2溶液中的一种,由c、d反应生成沉淀,可知c,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和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a为碳酸钠是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2+5SO219.19.答案:答案:(1)SO2+I2+2H2O=H2SO4+2HI;5SO2+2H2O+2MnO4=2Mn4+4H(2)装置 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吸收前后颗粒吸附剂、棉花、玻璃管(盛放容器)的总质量(3)2.5;100(4)0.016;符合气体流速过快,吸收不完全(或未充分反应),装置
31、气密性较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或含量的探究,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点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难度中等。(1)实验测定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紫色褪去,离子方程式:5SO2+2H2O+2MnO+5SO24=2Mn4+4H+,2+故答案为:SO2+I2+2H2O=H2SO4+2HI;5SO2+2H2O+2MnO+5SO24=2Mn4+4H;(2)要测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颗粒吸附剂来吸收,颗粒吸附剂前后质量之差即为可吸入颗粒的质量,则应测定吸收前后颗粒吸附剂、棉花、盛放容器
32、的总质量,测定SO2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 min1)外,还需要测定溶液蓝色恰好褪去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装置 A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吸收前后颗粒吸附剂、棉花、玻璃管(盛放容器)的总质量;(3)为配制精确浓度的溶液,先要配制1000mL 1.0 102mol L1碘溶液,再取5.00mL溶液稀释成为5 104mol L1碘溶液计算需要称量碘单质的质量=1L l 102mol L1 254g/mol=2.54g;再取5.00 mL溶液稀释成为5.0 104mol L1碘溶液,稀释了 20倍稀释成 100mL,则需要1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5;100;(4)碘单质物质的量=0
33、.050L 5 104mol/L=2.5 105mol,SO2+I2+2H2O=H2SO4+2HI,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2.5 105mol,质量为2.5 105mol 64g/moL=1.6 103g,以200mL s1气体流速通过气体流速管通入到上图实验装置中,观察记录碘溶液褪色所需时间为500s,体积=200mL s1 500s=100000ml,所以空气中SO2的含量为1.6103g100Lg/cm3=0.016mg/L,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 L1,则此气体符合排放标准,故答案为:0.016;符合;如果抽气速度过快,部分二氧化硫可能来不及和碘水反应,从而导
34、致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吸收不完全测定结果会偏低;如果装置漏气时,部分二氧化硫会逸散出广口瓶,从而导致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故答案为:气体流速过快,吸收不完全(或未充分反应),装置气密性较差。20.20.答案:答案: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系,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21.21.答案:答案:COCO2CuOCCO2+C高温2COCO+CuOCu+CO2解析:解:B 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
35、白色沉淀F,则 B为CO2;D 为黑色粉末,B 跟 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 A,则 D为碳,A为一氧化碳;A和 D都能跟C(黑色粉末)反应生成 B 和一种红色固体E,则 E 为 Cu,C 为 CuO,(1)根据分析可知,A为 CO、B为CO2、C为 CuO、D 为 C,故答案为:CO;CO2;CuO;C;(2)因 D 为碳,B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2故答案为:CO+C2高温高温2CO,2CO;因 A 为一氧化碳,C 为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故答案为:CO+CuOCu+CO2,Cu+CO2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则 B为二氧化碳;D为黑色粉末,B跟 D 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 A,则 D为碳,A 为一氧化碳;A和 D都能跟C(黑色粉末)反应生成 B 和一种红色固体 E,则 E 为铜,C为氧化铜,据此进行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 B 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可推测 B为二氧化碳,然后利用转化和物质的颜色及体现的化学性质来解答推导出各物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