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 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1。1。1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关系。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1.1.2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规定了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查看质量管理
2、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1。1.3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机机构构和和人人员员1。2。11。2.2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
3、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1.2.31.2。4估,并持续改进。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1。2.51.3。1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1.3.2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
4、定.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5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内容内容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1。4。1和处理.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了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历作出了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1.5.1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
5、员和操作人员。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1。6。1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
6、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1.7。1作业等方面培训。查看培训计划和记录:查看培训计划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对在洁净室是否能够证实对在洁净室(区)(区)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临时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1.7。2查看是否制定了相关文件,对临时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查看是否制定了相关文件,对临时进入洁净室的人员(包括外来人员)进出包括外来人员)进出洁净区的指导和监督作出了规定。洁净
7、区的指导和监督作出了规定。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1.8.1查看工作人员卫生守则,查看工作人员卫生守则,是否对人员清洁、是否对人员清洁、进出程序、进出程序、洁净服的穿戴作出规洁净服的穿戴作出规定。定。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1.5。21。8。2 16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工作服、工作鞋。内容内容现场观察人员进入洁净室(区)是否按照程序进行净化现场观察人员进入洁净室(区)是否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按规定正确穿戴并按规定正确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或鞋套。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或鞋套。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
8、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裸手消毒剂1.8.3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查看消毒剂配制或领用记录查看消毒剂配制或领用记录,是否按要求定期更换裸手消毒剂的种类。是否按要求定期更换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1。9.1查看人员健康要求的文件,查看人员健康要求的文件,是否对人员健康的要求作出规定,是否对人员健康的要求作出规定,并建立人员健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1。9。2查看洁净间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的体检报告或健康证明查看洁净间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人员的体检
9、报告或健康证明,是否按规定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体检,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未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时间进行体检,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未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作。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1。10.1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查看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查看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现场观察服装的符合性及人员穿戴的符现场观察服装的符合性及人员穿戴的符 17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合性合性.内容内容洁净工作服和无
10、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1.10.2查看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是否选择质地光滑、查看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是否选择质地光滑、不易产生静电、不易产生静电、不脱落纤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的材料制作。维和颗粒性物质的材料制作。2。1.12.2。12。2.22.2.3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11、2。3.1厂厂房房与与设设施施2.3。2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2。4.1其他动物进入。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2。4。22.5。12。6。1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仓储区应当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等进行有序、分区存放各2。6。2类材料和产品,便于检查和监控。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行了标识,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
12、行了标识,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放,应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应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2。7.1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条件。相关检测条件。18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2.8。1现场查看生产环境,应当整洁、无积水和杂草现场查看生产环境,应当整洁、无积水和杂草
13、.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检查地面、检查地面、道路平整情况及减少露土、道路平整情况及减少露土、扬尘的措施和厂区的绿化,以及垃圾、闲置物品等的存放情况。扬尘的措施和厂区的绿化,以及垃圾、闲置物品等的存放情况。2.8.2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应当根据所生产的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定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2。9.1内进行生产的过程,避免生产中的污染。查看相关文件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了生产过程的洁净度级别;现场查看是否在相应级是否明确了生产过程的洁净度级别;现
14、场查看是否在相应级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是否能避免生产中的污染。别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是否能避免生产中的污染。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 5 帕,洁净室(区)2.9.2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 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指示压差的装置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指示压差的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以及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是否符合要求间以及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2.9。3梯度.现场查看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
15、(操作间)现场查看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污染程度高的区域应当,污染程度高的区域应当与其相邻区域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与其相邻区域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的无菌医疗器械及需要在10,000 级下的局部 100 级洁2。10。1净室(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 级洁净度级别。与血液、骨髓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2。11。1的配件,其末道清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
16、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 级洁净度级别。2.12。1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末道清 19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洁处理、组装、初包装、封口的生产区域和不经清洁处理的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 300,000 级洁净度级别。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需清洁处理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应当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2。13。1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应当在不低于 300,000 级洁净室(区)内生产.2.14。1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
17、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当在 10,000 级下的局部 100 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间、洁具间、专用工位器具的末道清洁处理与消毒的区2.15。1域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但不得低于 300000 级.无菌工作服的整理、灭菌后的贮存应当在10,000 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室(区)应当按照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人流、物流走向应当合理。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2。16。1净室(区)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交叉污染。现场查看洁净室现场查看洁净室(区)的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区)
18、的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洁净室(区)和非洁净室(区)之间应有缓冲设施。洁净室(区)和非洁净室(区)之间应有缓冲设施。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指标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查看环境检测报告,是否符合选定级别的标准(查看环境检测报告,是否符合选定级别的标准(YY0033YY0033)要求。)要求。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2.17。12.18.1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 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现场查看温湿度装置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查看温湿度装置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2。19。1进入洁净室(区)的管道、进回风
19、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洁净室(区)内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2。20。1于清洁处理和消毒。2.21.1生产厂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20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洁净室(区)的门、窗及安全门应当密闭,洁净室(区)的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当便于清洁,不受清洁和消毒的影响。100 级的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在其他洁净室(区)内,水池或地漏应当有适当的设计和维护,并安装易于2。21。22。21.32.21。4清洁且带有空气阻断功能的装置以防倒灌,同外部排水系统的
20、连接方式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侵入.洁净室(区)内使用的压缩空气等工艺用气均应当经过净化处理。2.22。1现场查看工艺用气的净化处理装置及管路设置,工艺用气是否经过净化处现场查看工艺用气的净化处理装置及管路设置,工艺用气是否经过净化处理。理。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应当进行验证和控2。22。2制,以适应所生产产品的要求。查看对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对产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验查看对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对产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验证的记录,是否根据评价和验证的结果规定了控制措施并实施。证的记录,是否根据评价和验证的结果规定了控制措施并实施。洁净室(区)内的
21、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2.23。1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确认能够满足洁净确认能够满足洁净控制要求。控制要求。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并查看相关记录,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并查看相关记录,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当确保有效*3.1.1运行.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核查现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
22、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设设备备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3。2.1清洁和维护。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于操作、清洁和维护.3.2.2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3.2。3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21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
23、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3。3.1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主要检测主要检测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3.4.1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校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计量3。5。1器具应当标明其校准有效期,保存相应记录。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3.6。1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位器具应当符合洁净环境控制和
24、工艺文件的要求。洁净室(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经过确认并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3.7。1度级别,并在一定周期后进行再确认。查看洁净室查看洁净室(区区)空气净化系统的确认和再确认记录。空气净化系统的确认和再确认记录。若停机后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或验证,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如果洁净室如果洁净室(区)(区)空气净化系统不连续使用,空气净化系统不连续使用,应当通过验证明确洁净室应当通过验证明确洁净室(区)(区)3。7.2空气净化系统重新启用的要求,空气净化系统重新启用的要求,并查看每次启用空气净化系统前的操作记录并查看每次启用空气净化系统前的操作记录是否符合控制
25、要求是否符合控制要求.如果未进行验证如果未进行验证,在停机后再次开始生产前应当对洁净室在停机后再次开始生产前应当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参数进区)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确认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行检测,确认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工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室3.8。1(区)的用水点。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无菌医疗器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无菌医疗器 22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成分时,
26、应当使用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注射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成分时,应当使用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用水;若用于末道清洗应当使用符合若用于末道清洗应当使用符合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或用超滤要求的注射用水或用超滤等其他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等其他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与人体组织、与人体组织、骨腔或自然腔体接触骨腔或自然腔体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末道清洗用水应当使用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纯化水的无菌医疗器械,末道清洗用水应当使用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纯化水.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的管理文件,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应当满足产品要求,并定期清洗、消毒.3.9.1现场查看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
27、道应当用不锈钢或其他无毒材料制成现场查看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应当用不锈钢或其他无毒材料制成,应应当定期清洗、消毒并进行记录。当定期清洗、消毒并进行记录。与物料或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艺装备及管道表面应当光洁、平整、无颗3。10。1粒物质脱落、无毒、耐腐蚀,不与物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反应和粘连,易于清洁处理、消毒或灭菌.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4.1.1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审.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
28、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所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作出规定。4。1。2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的适用范围和要求。4.1.3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
29、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文件件管管理理4。1.44。2.1 23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文件更新或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4.2。24。2.3态.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文件的更新或修订是否经过评审和
30、批准;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文件的更新或修订是否经过评审和批准;其更改和修订状其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能够得到识别态是否能够得到识别.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宜的文本,已撤销或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4。2.4防止误用。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作废文件是否明确作废文件是否明确标识。标识。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满足产品4。3。1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4.4.14。4.24。4.34。4。4应当建立记
31、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等.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可追溯性。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4。4.5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 2 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至少包至少
32、包设设计计开开发发5。1。1括以下内容:括以下内容:1.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2.2.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3.3.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4 4。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要求。5.2.1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 24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内容内容查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查
33、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技术指标分析;技术指标分析;2.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3 3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各阶段的人员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
34、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以及各阶段预期的输出结果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以及各阶段预期的输出结果;4.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5.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6 6。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当对计划应当对计划重新评审和批准。重新评审和批准。5.3。1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
35、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5.3.2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 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2.2.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如产品图纸如产品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工艺配方、工艺配方、作业作业指导书、环境要求等;指导书、环境要求等;3.3.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5.4
36、.14 4。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5 5。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和标签要求等。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注册申报和批准的一致;和标签要求等。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注册申报和批准的一致;6 6。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7.7.提交给注册审批部门的文件,提交给注册审批部门的文件,如研究资料、如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等;临床评价资料(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
37、等;8 8。样机或样品;。样机或样品;9.9.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5.4.2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25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1.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转换活动以解决可生产性、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转换活动以解决可生产性、部件及材料部件及材料的可获得性、所需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等;的
38、可获得性、所需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等;2.2.设计转换活动应当将产品的每一技术要求正确转化成与产品实现相关的设计转换活动应当将产品的每一技术要求正确转化成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具体过程或程序;具体过程或程序;3 3。设计转换活动的记录应当表明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设计转换活动的记录应当表明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到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到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适于生产;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适于生产;4.4.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录录.应当在
39、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2.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录。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1.应当结合策
40、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应当结合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2.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3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预
41、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至少符合以下要求:5。5.15。6.15.7.15.8.11 1。应当在适宜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应当在适宜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求;预期用途的要求;2 2。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3 3。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 26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确认结果
42、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内容内容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5.9.1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若开展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若开展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并提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当能应当能够提供评价报告和够提供评价报告和(或)材料或)材料.5。10.1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查看设计
43、和开发更改的评审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5.10。21.1.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2.2.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所载明所载明的内容时,的内容时,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申请变更注册申请变更注册(备(备案案),以满足法规的
44、要求。,以满足法规的要求。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5.10.3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5.11。11.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2 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
45、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的证据;3.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5。12。15。13。1生产企业灭菌的,应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提供灭菌确认报告。如灭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现残留,应当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处理方法.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6。1。1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采采购购 27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
46、内容应当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6.1。26。2.1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产品要求。产品要求。应当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6.3。1审核.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6。3.2*6.4。1应当保留供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应当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
47、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6.5。1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6。5。26.5。3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及验收标准等。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材料,采购物品应6。6。1当与经生物学评价的材料相同。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材料需要进行生物学评
48、价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是否符合要求。求。对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应当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6.7.1查看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的采购资料,是否对去除病毒进行控制查看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的采购资料,是否对去除病毒进行控制.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控制参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控制参见 ISO22442ISO22442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其衍生物。无菌医疗器械的初包装材料应当适用于所用的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的包装6。8.1要求,并执行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保在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28 章章节节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查看企业对所用的初包装材料进行选
49、择和查看企业对所用的初包装材料进行选择和/或确认的资料;或确认的资料;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参见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参见GB/T19633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应当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确定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并形成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对采购的初包装材料进行进货检验并保6。8。2持相关记录。查看采购文件是否确定了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查看采购文件是否确定了所采购初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和微粒污染可接受水平;查看进货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文件要求。受水平;查看进货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文件要求。*7.1。1应当按
50、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7.2.1查看相关文件;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要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7。3.17.4。1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