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文的运用及书写(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印文的运用及书写(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篆刻印文的运用及书写 篆刻印文的运用及书写我们如果把篆刻比作是一个建造房屋过程的话,那么印文的运用就好比房子正式动工之前进行的总体造型的图样设计。这幢房子作何用途,采用什么建筑材料施工,对于印章来讲,就是印文内容的确定和入印字体的选用问题。前人曾说:“篆刻犹大匠造屋,先会人之意,随酌地势之宜,图象间架润然胸中,然后较量尺寸准绳,雕断结构,方称完屋。”这里的“会人之意”、“酌地之宜”指的便是印文内容和入印的字体。印文运用的适当及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方印章的成功和失败。一、印文内容的确定 印章同书法、绘画作品一样,其内容虽然不直接表现为艺术,但内容却是被表现的对象。内容
2、通过某一艺术形式的表现,产生其欣赏价值,而任何一项艺术形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取决于具体的内容,同时又往往要受到内容的束缚和限制的。因此,印文内容的确定,是印文运用中首先碰到的问题。1.根据用途确定内容印章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表明身份的姓名印,这类印章的印文除了为一般场合都可用的纯姓名外,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姓名后加不同的词语。如铃于创作书法作品的印章,印文可在姓名之后加“书印”、“书”或“墨迹”等。铃于绘画作品的印章则可加“画”、“画印“或“写生”等。“xx作”,“xx多少岁以后作”,或“xx书画”,可同时用于书和画的作品上。铃于所收藏的字、画或图书的印章,印文可为“xx收藏
3、”、“xx珍藏”、“xx藏书”或“xx之物”、“xx所有”、“xx珍玩”等。用作铃于经过自己鉴定、鉴赏的字、画、书籍的,印文在姓名之后可加:审定、考定、校订,或鉴赏、珍赏、过眼、经眼、读过、阅过、曾观等。对章或两面印,一般是一方印文作姓,一方印文作名;或一方作姓名、一方作字等。字画作品中起补白作用的起首章、压角章,是表示某种情趣、意境,或是记载人事的闲章。这类印的印文内容,可用斋管堂室名称;也可用籍贯或出生地的名称;或是与绘画、书作内容相配的词句、吉语等,但这类印章的使用要注意与被钤的对象相配合。还有一种印章的内容,纯粹是作为一种篆刻艺术形式供欣赏的,内容有的是配合展览宣传的,有的是古今流传的
4、好诗佳句,也可以是醒世格言等。2.根据印文章法确定内容印章的内容是一定数量的单个汉字组成的,一方印的字数的多少,单个字体笔画的繁简,常常会影响到章法布局。比如姓名印,因为有单姓、双姓和单名、双名的差别,所以印文就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是四个字的,那么除此,要不要加“印”或“章”等字眼呢?加一个字好呢,还是加两个字呢?如果加两个字,是取“之印”呢,还是用“之玺”或“印章”呢?这些都要从布局的角度来考虑。 一般说来,姓名印可在姓名下加“印”字,是单姓双名的话,“xxx印”,也可回文写,姓下写印在右边,双名在左边,如庄弄弓印。单名印则可加“之印”,但不可回文写。还有要注意的是:姓名印若加“私印”二字,
5、只能限于签章之用,不可铃用于书画作品。其他词句印、闲章内容的可塑性就比较大了。当然,内容对于决定一方印艺术水平的高低,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一方印章的印文字数的多寡、笔画的繁简,也就是俗话说的“讨巧”不“讨巧”,对于印文的安排、布局,对于艺术的表现,却有着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结果和作用。二、字体的选择内容确定以后,便是根据内容选择字体,这里包括字形和书体两个方面的含义。古人说篆刻:“不通文义不可刻,不深篆学不可刻”,就是针对篆刻字形和书体的选用而言的。字各异形,只有通过考证字义才能求得,篆有定法,只有通过对各种书体的学习才能使之相配。1.考证字义,求得字形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是以抽象的符号形式和笔
6、画结构来表现语言的。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概括了文字成形的基本方式。因为象形、指事毕竟有限,因而,在文字中存在着的大部分则是以形加形、或形加声合成的会意字、形声字,以及义同形异、或形同义异的转注字、假借字。在文字被使用的漫长年月中,由于书体的演变和使用的需要,使不少文字的形体和含义发生了变化和转移:有的宇由繁变简,如“学习”的“习”字。有的字则由简变繁,如“帽子”的“帽”,篆书中既役有“巾”,也没有“目”。除此,有的在今天的楷书中是一个字形,但在篆书中,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时,写法就不相同:如“里”字,用作“里外”的“里”时,篆作裏,用作量词“千里、万里”的“里”时,篆作
7、“里”。因此,我们在确定印文每个字的字形时,一定要经过对篆书工具书的仔细、认真的查考,从字的含义上,弄懂每个字的字形,不能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由于字形的错误,原先确定的印文内容,就会变得文理不通。查阅字形的工具书,可以东汉时期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一书为基础,该书说文部首凡五百四十文,“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作说文解字,使读者可砚因此上溯造字之源,下辨分隶行草沘变之迹”。还有一部清代段玉裁著的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说文),在对文字的解释上比许氏说文资料更多并且准确,但篆字不如说文解字优美。只有字形查考无误,才能保证内容的准确,不致被误解。2.书体配合,全局统一借助说文解字,
8、查检到篆字字形之后,并不等于拘泥于说文,把说文上的字形依样画葫芦照搬进印章,而是应根据说文的字形,善于运用各种篆书书体,把文字有机地组合在印章的方寸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配篆”。 篆书,主要分为两大类:大篆、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有秦篆、汉篆、唐篆等。在一种篆体中,各种铭文或碑文又呈不同的风貌,诸多的书体都是取用于印章印文的源泉。但是,无论采用哪个朝代,哪种书体入印,都必须遵守一个宗旨,一方印内所选的书体风格要相统一,“务定时代,务合体式。”从秦则秦,从汉则汉;仿玉(玉印)则察玉性,仿铜(铜印)则会铜理。不能“秦篆杂汉唐”,“混杂其文”。也就是说古文,大小篆及彝鼎文不能同
9、时杂凑在一方印文内,否则的话,犹如孤裘续羔,缁衣补缟,只能贻笑大方。传世的古玺印,尽管风格和种类繁多,但就具体每方印说来,都“各有其体”,是一个独立单位,又体现了一种完整的艺术风貌,而不是大杂烩。我们在观赏前人或当代篆刻家的篆刻作品时,常常可以在边款上看到“拟汉印法”,或“取xx碑意”的文字,实际上也说明了“全局统一”的问题。一般说来,刻姓名印章,宜取比较规整、庄重的书体,如汉摹印篆,或古玺文字,如果在姓名印中加“之玺”就应用比较古远的书体,如古玺文字。当然,能否做到“全局统一”,取决于我们对各种书体特征的研习和掌握的程度。三、篆书书写认识了汉代篆书中的基本特点和不同书体中的不同特点之后,就应
10、掌握它。掌握就是在不断临摹过程中,不断再深入认识,方能达到掌握的目的,临写篆书的基本常识,如执笔、姿势、运笔、笔顺等,与临写楷、行、草、隶等执运笔亦大同小异,这里仅就大同与小异之处略述如下:(一)姿势临写篆书一般多以坐势为常态,其他如立势、蹲势等,多是写得较熟练后,或有一定基础之后根据需要而定。坐势一般是在写三寸以下的字,人坐在桌旁凳椅上。坐书时要求自体正直,准确,以利於用力於笔,使字写得遒劲有力,若姿势不正确,不仅字写不好,久之,反而会影响身体,骨骼弯曲变形,或胸骨疼痛,呼吸不畅、损害躯体的健康。正确的姿势不仅有益放身体的健康,而且为写好篆书提供了条件,主要应掌握:1.双脚分开,其距离与双肩
11、等宽、自然平踏于地面,以使支撑上身与双手的书写活动。2.腰背正直,使全身体重,自然集中在脊柱上,下达臀部,稳坐凳面。3.双肩齐平,不得左右各有高低,前胸正向桌边,与桌沿应有一定的距离。4.头正眼平,以保证审视字帖与桌面上纸的平正,和笔的正确运行。5.左手平放桌上,或压住临纸一角使之平正,右手执笔,提起,可使全身之力达及右臀及肘、腕、掌、指之间,方可运转自如。立势是写较大字时用之,立势是在坐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立时两脚可前、后、左、右活动。主要是为了眼观全局,通篇贯气,以把字写好为原则。(二)执笔执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三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抓笔、握笔等。有的是根据指法的运用,或是因字的大小而定
12、。一般初学者、或写三寸左右大小的字,为了把字写好,应遵循前人行之有效的法则,那就是:1.笔杆正直。笔杆正直、在写篆书方能正确把握笔锋的中锋落纸,运行与收笔,保证毛笔中锋使写出的笔画圆浑坚实厚重。否则易出偏锋,或把笔画写歪偏,形成扁、平、弱的笔画。为使笔管正直,就要使笔管执放大指与食指的第一节靠近指端处,中指在笔管的外面紧靠食指之下并排着力,使三指内外合作,夹住笔管、如此笔管自然会正直。2.指实掌虚。指实、就是执笔要牢固,实在掌虚,就是用前述三指钳住笔管,而后将无名指抵於管会,小指辅助之。这样笔管竖立在五个指头之间,手掌自然空虚,形如“握卵”。掌虚、空则握管运转灵活,五指齐力,执笔自然实在,竖牢
13、,二者相互为用,写出之字画、自会笔力遒劲,生动自然。3.执笔高低、视字大小而定。一般字小者可略低,字大者可略高,通常练习五至十公分大小的字,指离笔根约三至五公分左右即可。写极大的字、运用在于肘臂,执管高低也无妨。写较小的字,一般不悬腕肘,为了方便省力,常腕肘倚案而书,执管则不能太高,而应略低,所书笔画易准确,总之,熟练后,善书者总会根据客观情况和主观的需要而灵活变换使用的。(三)运腕前人有“执笔在指,运笔在腕”的说法。因为腕力较实,活动范围也宽,写出来的字较灵活有力量。唐代以前人写字,因无高桌案,故多悬肘悬腕,所书写字,无论篆、隶、楷、行,或大家或民间书家,其所书字皆能生动有力量。后来有了高桌
14、、写小字为了方便,故多运指或运腕而书,字易柔弱。篆书是盛行于汉以前,当时如何运腕虽无文字记载,不得而知,但从留存下来的图画作品中可窥其概略,多为悬肘而书。所以今天学习篆书、应以悬腕或悬肘为主。悬肘可使全身之力通过臂、肘、腕、指,而贯传达于笔端、写出之字画,必易放,中锋行运、圆劲有力。悬肘运腕时应注意几点:1姿态。悬肘,就是肘不着案。即手执笔从指至腕、肘、皆库悬空中,腕肘离案面约十公分以上的高度(视坐姿与立姿而定),左手平放置价案面,或压住纸面勿使纸动,勿使身躯摇晃,这样两手力量均衡平稳,便於让右手挥运自如。2.运肘。运肘时,指、腕均不宜动为好,而只求臂、肘关节上下、左右、前后随字画形态而运转。
15、运肘的周径愈大,凝聚于笔端的力量就愈大,写出的字方能遒劲、厚实有力,气势开张,雄放、自然。若悬肘时,不发挥臂肘的力量,而运转腕指之力,则笔画易偏歪,轻飘乏力。3.久练必成。初学悬肘习字,常会出现手抖不稳,感到非常吃力。时间略长,还会感到酸痛、连学数天之后,更感腰酸臂痛,似有千斤之重。这是悬肘训练中常出现的正常现象。此时切不可畏痛怕难,半途废弃。若能每天坚持一、二小时,练习一周以后,即可掌握悬肘要领,肩臂疼痛自然消除,落笔轻重、自会稳而不抖。悬肘练字步骤,开始可练习5至10公分大字,这样较易掌握笔画运行的准确,熟练后,可练写中、小字、待有把握后、再随大随小、则可运用自如。悬臂运肘有一定基础之后,
16、写较小的字时,亦可适当结合运腕,这时运肘运腕已自然结合,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四)运笔临写篆书的用笔,是根据篆书线条的圆匀、遒劲,挺拔等外形特点所决定的。为了达到线条的挺拔圆润,它的运笔主要是采“中锋”的运笔法。中锋运笔的特点,是笔力不外露,有如绵里裹针,柔中寓刚。运用过程中,笔锋始终居放线中间,墨汁就会随着它所运行的轨迹流注下去,不偏不倚,刚好从中间两边渗开,四面俱到,形成笔笔中锋”的效果。“中锋”是篆书笔法中的根本方法,前人称赞这种笔法的效果有“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如屋漏痕”等等。所以赵孟頫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而用笔千古不易。”因此
17、要掌握好中锋运笔法。篆书中的笔画,不论是秦篆、汉篆或摹印篆,多是横平竖直或加圆弧九种线条所组成。其形态虽各异,但用笔的基本方法仍是中锋所为。现就其中锋在笔画中所运用的过程与要点分述如下:1.逆锋落笔。即下笔时,要“欲去先回,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若作竖画,笔欲向下,则先笔尖倒卧,徐徐引上至画之顶端起画处,笔稍提起,使笔尖垂直,然后全锋铺毫,向下运行。这样写出的笔画,方能达到“藏头”,显示圆满浓润的效果。2.藏锋运笔。在笔画运行中,要使笔尖藏于画之中央,形成圆浑的中锋。汉代蔡琶在九势中说道:“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就是总结了当时秦汉篆书用笔方法而得出的经验、是为至理之言。在笔画运行
18、中不可用偏锋、锋偏即笔尖不在画之中央行,而是偏左偏右(竖画),或偏上偏下(横画),是执笔偏斜所致。偏锋易露,则不易圆劲,露锋易出筋骨,显得单薄扁平。在运笔中还应注意用力要匀、用力不匀则易出现头大尾削,或头轻尾重之病。也不可像楷书、草书等过于明显的提按,使笔画出现时粗时细之态。3.回锋收笔。即笔毫齐力铺开运行至终点时,笔略提、并略向相反方向回收。也就是蔡琶论笔法中说的:“护笔,画点势尽,力收之。”“护尾”之义,也就是要全力收毫,回收锋尖。亦如古人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在写篆书时,横画收笔时这种笔法使用较多,写竖画时,待熟练后,往往是一住即收。或是“空回”(锋),不论是实回,还是空回。只要
19、具有中锋的效果,有含蓄圆浑之意即可。总之,运笔时,应笔笔中锋,所谓“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运行中,宜慢不宜快,务求停匀端庄。能够展现出圆润、均匀、婉通、遒劲的笔势和笔力。前人形容这种用笔有“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因为这种用笔的结果,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生命力,其肌肤、有光泽、有弹性。反之,不可性急求快,任意敬斜、草率从事,否则事倍功半,收益不大。(五)笔顺笔顺就是运笔的先后顺序,是前人书写篆书的规律总结。只有按基本笔顺规律写字,才易将字写好。现将笔顺的一般常用规律,和特殊情况下的变异规律,以及在笔顺中要注意点述如下:1.笔顺的一般规律写字一般都是右手执笔,运行方向多是依目力所能控制方位着眼,以便手
20、随眼力控制区运笔。为使字写得整健,(如大小匀称、线条粗细一致,行气贯串等),因此笔顺就是依此要求而进行,即:先上启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围后内心。中之字为例用 l. 2.3.4的顺序标示以为借鉴。2.为了方便美观可变更。规律是前人在实践中根据方便、顺手、准确、美观的主客观条件与审美要求而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是在不断发展中、不断认识补充修正中完善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前进,认识的不断提高、前人规律中也有未能尽善尽美之处,也可根据经验不断加以补充。或因各人习性不同,笔顺有时或多或少,或先或后也可略有变化。或反常规的,如有些字也可以:先下后上、先右后左,先竖后横、先内后外。有的可按字的结体特点而先主后次,或先长后短。也可一直变为数画衔接而成。如“回”字可一笔而成,也可五笔而成。“子”字可三笔而成,也可六画而成。“女”字可三画成,也可九画而成。3.笔顺书写中应注意之点:多笔书写的接头处,或笔与笔之间的衔接处,要衔接得自然,不露笔迹,更不要出锋角,显得线条不流畅。如“口”“面”等字。一般对称的笔画、应写得对称,或竖或弧或曲,都应使之等样,不可写得不对称。如“东”“莫”等等。我们致力于推广权威、专业知识,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