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导定.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06091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导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有格物致知导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导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导定.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闫丽平 校审:九年级备课组 签批: 时间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两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1本文作者_是美籍华裔_家,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的_篇。宋

2、代朱熹抽取_中的_、中庸两篇和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_致知:_(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_(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_4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_五经:_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三、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3、实验的方

3、法是什么?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怎样论证的?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四、课堂小结(课文基本内容总结)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烧开一壶水前两天跟一个领导谈话,领导说现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这壶水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别的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个人最终也没有把一壶水烧开,真是令人惋惜。忽然想起我在采访高希均时,高教授说的一番话。高教授在谈到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个墓本的经济观念时,说到“核心优势”。所谓

4、“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到底是什么。然后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运用到这个优势上?高教授的这个观念跟“烧开一壶水”的说法是可以两相参照、互相发扬的。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四个问题。一是一壶水值不值得烧,二是应该烧哪一壶,三是如何烧,四是烧开之后又怎么办。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社会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所谓“冷门”。考大学,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业总是门庭若市。其实呢,热门和冷门是相互转换的。社会上只有没有烧开的水,没有不值得烧的水。有句俗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谓状元,无非就是烧开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

5、文章,说他在深山遇见一个理发师傅,这个师傅不仅能够准确知道顾客头上痒在何处,而且他的剃刀在脸上游走,犹如春风拂面。这样的技艺是不可能冷的。其次,一个人要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潜能,至少应该看看自己的兴趣何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太过优秀的人,总是认为壶壶水都值得烧,壶壶都可能烧得开。但是,“核心优势”的关键处就是告诉我们只能有一个的优势,多“核心优势”也就降低了优势。有谚语说,不要同时追两只兔子。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手书条幅“不博三兔”给聂卫平,委婉批评他精力分散了。定位明确之后,就要不停地烧水,直至水开。水不开,虽然有核心,但是无优势,烧水

6、的过程大概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不免会有见异思迁的弱点,不免会怀疑乃至动摇,对水是不是可以烧开有深度的疑虑,最后我们甚至认为也许这壶水根本就不值得烧一个能够把水烧开的人,一定经过了寂寞、艰难和挫折尤其是烧到六十度之后的难度,常常令无数来者折返。其实任何人在初始阶段有什么大的不同吗?所谓成功人士,无非把一壶水烧开了而已。水既烧开,还要防止水再变凉。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烧开有过之而无不及。取得“核心优势”的人,社会会给他特别的荣誉,然后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会活动,于是“核心”不核,“优势”也不优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及时警觉到这一点。像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主动实行“

7、头衔瘦身”,目的当然是要把“核心优势”延续得长久一点。不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别处”的人太多,想去烧下一壶或者别人那一壶的人太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坐冷板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当然,要让人静下心来烧开自己这一壶,在社会方面来说,还要一些制度上的保证。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中,一个专业技艺精湛的人应该获得相应的待遇,不应该让人觉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烧的水。只有烧开自己水的人多了,整个国家才会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吧。 13读完全文,请说一下题目“烧开一壶水”的含义。_14什么是“核心优势”?如何建立“核心优势”?_15围绕“核心优势”,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实质上是什么意思?_16题目是“烧开一壶水”,作者为什么还要分析烧开之后的问题呢?_17文章画线部分具体指的是哪四种人?_18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_19按照作者的说法,你认为自己适合烧哪一壶水,你打算如何把它烧开呢?_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