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财务管理与经济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国际财务管理与经济环境.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 国际财务管理与经济环境授课题目(章节)一、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二、国际收支制度环境三、外汇市场学习目的及要求掌握国际货币制度的性质与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并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中把握与预测国际货币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调整、国际收支与其他经济参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国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和宏观投资环境,并对该国汇率走势进行较长时期的预测。了解外汇市场的职能、外汇市场的报价,掌握即期、远期和掉期这三种基本外汇交易形式,了解货币衍生工具概念及交易形式。重
2、点与难点(1)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改革建议;(2)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3)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4)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5)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形式,各种货币衍生工具交易过程。教学方法与时间分配本章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本章预计占用12学时教学过程1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1.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1.1.1 国际货币体系1.1.1.1 定义: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1.1.1.2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货币的组织形式。货币币材,货币单位,各种通货的制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货币比价
3、确定的依据,货币比价波动的界限,货币比价的调整,维持货币比价采取的措施,以及是否采取多元化比价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美元、欧元各持多少。货币的可兑换性和国际结算的原则: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各国政府在确定对外清偿债权债务时采取什么样的结算方式。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的自由。1.1.1.3 国际货币体系作用一个健全的国际货体系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利进行,它能够通过该机制的运作使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责任,并使调节所付出的代价最小。它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满足国际清偿能力增长的同时维持人们对储备货币的信心。1.1.2 国际货币体系类型划分的标准为货币本位和汇率制度。根
4、据货币本位可分为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度、信用本位制度或纸币本位制度。根据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同时以两个标准划分,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等。1.1.3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1.3.1 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1.1.3.1.1 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1876-1913年)含义: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货币体系的基础是黄金。特点:黄金执行国际支付手段、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由其法定平价决定;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运行原则: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固定的价
5、格买卖黄金;黄金能够自由进口和出口;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受黄金储备的制约。1.1.3.1.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4-1944年)一战爆发,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一次大战后,建立了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是一种附有条件的金本位制。国内流通的是纸币,金块仅作为储备;国家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但纸币只能按规定的用途和数量向本国中央银行兑换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毁了西方国家的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因此,统一的国际金本位制也随之瓦解。1.1.3.1.3 评价19世纪形成和发展的国际金本制度是运行
6、机制完善和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维持了汇率的固定,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了自由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资金流向的良性循环和国际收支的平衡调节。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制度的发展,金本位制度的运行机制在很多方面逐渐暴露出局限性。1.1.3.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1.3.2.1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
7、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确定了美元的中心地位。“双挂钩制度”,其他国家的货币盯住美元,美元等同于黄金。建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如果超出此界限,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处汇市场进行干预。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1.1.3.2.2 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消除
8、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货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缺陷有:其本身存在难以解决的根本缺陷。美元是一国货币,又是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而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供应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美元供应太多存在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应太少将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克服的一个难题,即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造成美元的危机,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最终导致了各成员国之间国际收支的极端不
9、平衡,通货膨胀程度悬殊。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资产享有一种特权地位,因此美元的地位如何对这一体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造成拥有美元储备国家的实际资源向美国转移(铸造税),使各国货币对美元存在依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能力有限、信贷方向不合理,对盈余国际收支的调节没有监督措施等。1.1.3.2.3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资本不断外流,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动荡时期。加拿大在1970年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西德和荷兰在1971年5月也分别实行了浮动汇率制。这些措施的采用,是对美元霸权的直接反抗,部分地被坏了固定汇率制。1971年8月15日,美
10、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新经济政策”,美国财政部停止履行按原来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实质上就是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73年美国最终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至此,双挂钩制度已不复存在。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1.1.3.3 牙买加货币体系1.1.3.3.1 牙买加货币体系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黄金非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将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以及进行国际
11、借贷之用。1.1.3.3.2 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比较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的平价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储备货币多样化。美元的地位在下降,但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马克,日元等其它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以及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现在的欧元)也在发挥着国际储备的职能。黄金的储备持有仍然非常重要。汇率制度多样化。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实行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盯住汇率制。缺陷:牙买加协议后的汇率浮动使得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剧烈,影响了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和外债问题严重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赤
12、字长期得不到纠正,引发世界债务危机。作用: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体系基本上解决了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互相牵连的弊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对世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促进作用。1.2、欧洲货币体系1.2.1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1.2.1.1 牙买加体系后,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分散化,各种区域性货币组织相继出现。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加勒比货币区、中美洲货币同盟、欧洲货币体系,这是世界多极化在国际金融里的表现。欧洲货币体系是区域性货币组织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组织。1.2.1.2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
13、币体系。1.2.1.3 欧洲国家中的法、意、比、荷、卢、西德在1951年4月18日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这是欧共体的雏型。1967年7月,欧共体正式成立。1979年3月13日欧共体正式成立欧洲货币体系。1.2.2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1.2.2.1 创立欧洲货币单位,逐步发挥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的作用。欧洲货币单位(FCU)是一种平行货币,按“一篮子”原则由欧共体几个成员国的货币占一定比重加权计算定值的复合货币单位。ECU的作用:a、作为成员国决定其中心汇率的参考标准;b、作为欧洲货币基金与成员国之间的信贷尺度;c、作为欧共体内部记账单位和清算手段;d、目标储备资产。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
14、,以保证共同体成员国汇率的稳定。建立的中心汇率,是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稳定或调整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的货币汇价,成员国之间的双边中心汇率只能在中心汇率上下一定幅度内波动。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取代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欧洲货币基金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资金困难时,可以利用相互支持的信贷体制或直接向欧洲货币基金申请贷款。1.2.3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1.2.3.1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1989年6月制定“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报告,决定分三个阶段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从1990年7月1日开始进入第一阶段,从此欧洲货币联盟登上了新的台阶。1991年12月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条约
15、的签订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转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3年10月,各成员国议会通过了“马约”,于是从11月1日起,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欧盟)。欧洲理事会制定了实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其中第三阶段从1997年起至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欧洲货币联盟,实行单一货币,逐步建立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1.2.3.2 欧元的启动欧元的诞生。欧元的引入是一场货币转换,过渡到欧元意味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这一过程的完结。1997年6月举行的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决定了欧元国家引入欧元的时间表。2002年1月1日,欧元区11国家,将700亿现金投入流通领域;2002年7月1日后,
16、各成员国货币退出流通,欧元成为唯一法定货币。欧元诞生的意义。欧元是一种无国界的、非政治化的、新型的信用货币体系。欧元的诞生不仅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意义如下:a、欧元的诞生,打破了美元的一统天下,增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的竞争力。b、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美元、日元、欧元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元启动后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币种减少,交易更加集中,汇率的波动性相对下降。c、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欧元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其内部贸易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d、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欧盟内部资本的
17、自由流动使资源得以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率,从而促使亚洲和美洲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国际投资。1.3.可选择的汇率体系国际汇率体系,是在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后期至今,国际汇率体系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运行机制。1.3.1 固定汇率制1.3.1.1 固定汇率制:两国的货币比价基本固定,并把两国外汇汇率的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内。1.3.1.2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含义:固定汇率制度是金本位制度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汇率制度。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自由铸造成金币,每一单位金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因此,货币含金量成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两国
18、货币间的比价即法定平价或铸币平价就是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可以说,金本位制货币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比较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一战后的两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二者的区别在于:银行券只能兑外汇,外汇在外国才能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附属于金本位制的货币制度。铸币平价:两种货币含金量对比,决定两种货币的汇率的基础。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22开金,即含金量约7.32238克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900,即含金量约1.50463克纯金。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7.322381.50463=4.8665汇率:1英镑=4.8665
19、美元。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还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一战前,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黄金约各项费用为运送黄金价值的57,按6计算运送1英镑黄金的费用约为0.03美元。存在上下限:4.8665-0.03 4.8665+0.03黄金输入点 黄金输出点1.3.1.3 金本位崩溃后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金本位制度崩溃,从此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纸币流通的管理货币制度。当时,产生了一些以各资本主义大国为核心的、相互独立的货币集团或货币区(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各货币区都想在纸币制度下尽可能地保持本区域内汇率制度的稳定,因而规定了在区
20、内实行相对的固定汇率制或盯住汇率制。这一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混乱,国际汇率长期限于不稳定状态。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协定”规定:a、美元的含金量为1美元含0.克纯金,黄金官价为每35元一盎司纯金。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要以黄金、美元为基准来确定对外平价,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c、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确定其他国家货币的金平价与美元金平价的比率关系。d、各国除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均衡”外,不能变更平价,其境内的即期外交易价格,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
21、定汇率制大约维持近30年。固定汇率制稳定了当时货币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问题:a、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使得战后美国在经济和金融中处于绝对优势,美国有条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支配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关系,为其对外扩张、掠夺创造了有利条件。b、在一国经济状况不好,外汇市场动荡时,极易招致国际游资的狙击,引起整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局势的动荡与混乱,进而引起该国货币的法定贬值,最终引发一连串与其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相继采取贬值的措施,从而导致整个汇率制度的极度动荡和金融形势的恶化,乃至经济的全面衰退。1.3.2 浮定汇率制度1
22、.3.2.1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对外不再规定黄金平价,汇率的波动不再受上下幅度的限制,而是按外汇市场外汇供需情况的变化而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1973年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1.3.2.2 浮动汇率的类型自由浮动管理浮动管理浮动:指各国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操纵本国货币的汇率。a、单独浮动。一国货币不与其它国家货币发生固定关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自动调整。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b、联合浮动。一些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的汇率按固定汇率形式确定,并规定波动的上下界限,对外则实行联合升降的浮动
23、汇率。c、实行盯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盯住单一货币。盯住美元的共有32个国家,盯住法国法郎的有14个国家。盯住“一篮子货币”。即一国货币与若干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定出固定汇率,并随其汇率的波动而波动,以免受一国货币的支配。共有32个国家盯住“一篮子货币”,7个国家盯住特别提款权。d、按一套指标调整汇率的制度。1.3.2.3 评价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主要由外汇供求关系变化来决定,因而可以比较充分地反映国际收支的顺逆动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防止储备外币的大量流失,以避免货币公开贬值或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稳定。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没有任何限制,因而
24、易使汇率在外汇供求发生明显不平衡时引起汇率的暴涨暴跌,促使投资者利用汇率差价进行投机活动。汇率随外汇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而频繁地波动,也增大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风险。1.4、新兴市场危机1.4.1 东南亚金融危机1.4.2 巴西危机2.国际收支制度环境2.1. 国际好支平衡表2.1.1 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1.1.1 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与他国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变化;凡不需偿还的单方面转移的项目和对应的科目,由于在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互相抵
25、消的交易。这是IMF的国际收支定义。 国际收支的概念要区分居民与非居民,居民指在某个国家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者,否则为非居民。只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2.1.1.2 国际收支的重要性二战以后,由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国内经济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加重,国际收支管理受到重视。2.1.2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内容2.1.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2.1.2.1.1 定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的经济记录。2.1.2.1.2 理解要点:国际收支数是一个流量概念,而非时点交易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不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和单方面转
26、移资产。强调居民概念。2.1.2.2 国际收支平衡的分类经济项目、资本账户和平衡或结算项目。2.1.2.2.1 经常项目:账户反映的是国际间商品、服务和转移等国际交易的净流量(国际贸易)。商品与劳务(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商品货物进出口。劳务收支为无形贸易收支,主要包括:运输;旅游;银行保险业务;投资收益;军事;政府往来;其它劳务收支等。转移支付(单方面转移)2.1.2.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反映国家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的变化,包括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国际投资)。长期资本:政府的长期资本;私人的长期资本,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企业信贷。短期资本:进出口信贷、套汇套利交易、跨国公司的资金调拨、金
27、融机构的头寸调整以及资本外逃和投机性资金的流动等。2.1.2.2.3 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误差与溃漏和官方储备两个项目。误差与遗漏是一个人为的平衡项目,是将无法平衡的差额记入其中,用于轧平总的差额以解决收支平衡表中出现的净借差或贷差。官方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持有的可用于对外的储备资产及对外债权。官方储备资产有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它的功能是平衡国际收支。2.2. 国际收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2.2.1 国际收支各账户与经济活动的基本关系2.2.1.1 资本账户与国内的储蓄和投资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国民收入与产品账户的关系) (3.1)国民支出=消费+投资 (
28、3.2)(国民支出可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用(3.1)式减去(3.2)式得:国民收入一国民支出=储蓄投资 (3.3)这个等式说明:当一国的收入大于支出时,储蓄就会大于投资,就会产生过剩资本。这个盈余资本就会投向国外。一个生产大于支出的国家,其储蓄会大于它的国内投资,将产生一个净的资本流出。随着资本账户的赤字和官方储备增加的合并,这个资本流出便产生了。相反,一个支出大于生产的国家,其在国内的投资会超过它的储蓄,产生一个净的资本流入。2.2.1.2 经常项目与资本账户的关系从国民产值中减去在国内的商品上所取得的收入应等于出口额。从总支出减去在国内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剩余的支出应等于进口额。综上
29、所述,可用下式表示:国民收入一国民支出=出口进口 (3.4)这个公式说明:当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时会产生经常项目的盈余;当国内支出超过国内产出时会产生经常项目赤字。把(3.4)式和(3.3)式合并得:储蓄投资=出口进口 (3.5)根据上式,如果一国的储蓄超过它的投资,则会产生经常项目的盈余。储蓄减去投资等于净外国投资,公式为:净外国投资=出口进口 (3.6)(3.6)式说明经常项目差额应等于净的资本流出。盈余是该国资本的净出口,赤字意味着净的资本进口。美国是资本的进口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或赤字)是指美国从日本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要多于日本从美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且日本在
30、美国的投资多于美国在日本的投资。对于公式(3.6)的另一种解释,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多于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是通过对外贸易或者从国外获得等额的贷款来获取的。这样,在自由浮动汇率机制下,经常项目差额应与资本账户差额金额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消。结论:当一国的产出大于消费时,其国民储蓄将大于投资,出口将大于进口,将产生资本的流出;当一国的消费大于产出时,其投资将大于国民储蓄,进口将大于出口,将产生资本的流入。一个改善经常账户差额的建议是减少进口(比如:通过较高的关税)。这几个公式告诉我们,经济项目的盈余并不是经济繁荣的标志,而账户的赤字也不是经济衰退的迹象。事实上,有很好投资机会且经济健康运行的国
31、家一般倾向于贸易赤字(因为这是资本账户出现盈余的唯一方法)。例如:欧洲是不断地把大量的资本和商品输入美国,所以美国从早期的殖民地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直都是贸易赤字。在近300年的时间里,美国作为一个债务国(一个纯资本进口国)从一个小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2.2.2 国家收支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2.2.2.1 国际收支逆差与顺差的基本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总体而言是一张名符其实的平衡表,然而就其各个组成项目来看,则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指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综合差额等局部差额。贷方大于借方,出现盈余,称为顺差;相反称为逆差。商品贸易
32、差额:商品出口与商品进口之差。经常项目差额:为贸易差额与经常项目中的其它项差额之和。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让净额,也就是一国国外财富净额的变化。因为经常项目差额与其线下的所有资本项目差额应该达到平衡,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又概括了一国的净债务人或债权人的地位。经常项目顺差表明其线下项目是净赤字、该国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净债权人,逆差是净债务人。综合差额:反映的是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一个国家需要动用多少官方储备(所有项目)。顺差。长期顺差(如中国),累积的国际储备增加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带来物价水平的上升,加剧通货膨胀。如果顺差是由于出口过多造成的,那么本国在这期间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会减少
33、,长期如此,势必会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逆差:长期逆差,就会面临本币对外币贬值的压力。如果不愿意贬值,就须动用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下降会影响一国的对外金融能力,使其国家信用下降,使资本的流出大于流入,这将引起本国资金的紧张,利息率的上升,最终影响商品市场的需求,出现对国外产品的净需求,本国的国民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都对经济发生影响,逆差带来的问题比顺差要大一些,因此,各国重视对逆差的调节。当然,并不是任何数量的顺差或逆差都要进行调节,暂时的、国民经济能承受的一定规模的顺差或逆差是允许的。2.2.2.2国际收支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国际收支总量反映了一国经济势力。经济交易
34、规模大,经济势力大,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高。顺差国的地位相对逆差国地位好。国际收支顺差、逆差决定一国汇率变动的方向。顺差大的国家,货币走强;逆差国,货币走弱。一国国际收支反映了该国的资信能力。国际收支内容反映了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2.2.3 国际收支活动对经济影响贸易收支对国内货币流通的影响经常项目中的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会对国内货币流通影响很大。商业银行当其购入外汇时,则外汇资产增加,因而购买外汇而支付本国货币所形成的银行存款负债也相应增加,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减。当一国外汇收支为顺差时,商业银行购入外汇要大于售出,外汇库存净增长,货币供应量表现为净增
35、加;当外汇收支出现逆差时,结果相反。但商业银行有时不愿或无力持有大量外汇,经常出售外汇,这样便改变了市场外汇的供求状况,导致外汇汇率的变动。在市场外汇供求关系的调节下,外汇收支逆差国的货币汇率会下降,外汇收支顺差国的货币汇率会上升。这种市场汇率的变动,反过来可使外汇收支逆差或顺差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某种程度的矫正。资本流动对国内货币流通影响资本项目收支反映外汇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资本流入,无论是以外汇形式流入还是以实物形式流入,都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资本流出,是为了获得比国内投资更丰厚的利润,或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货币供应量会减少。外汇储备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外汇储备增加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外汇储备
36、减少时,货币供应量减少。Ms: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K:货币乘数D:国内信贷 R:外汇储备Ms=KB而B=D+RMs=K(D+B)公式告知,外汇储备具有高能货币性质,是提供基础货币的渠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可以以倍数扩大货币供应量。国际收支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将商品进出口加入社会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公式,则: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消费品供应+生产资料供应+进口刺激经济增长,通过需求这一方须增加出口,供给方减少进口,以便更多地消费国内产品。资本流入视同国内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公式:消费 投资 资本 消费品 生产资 资本+ +出口 + = + +进口+需求 需求 流入
37、 供 应 料供应 流出上述对社会总供求影响的总和可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来反映。上述的变化最终会通过国际收支差额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引起外汇储备的变化。顺差则外汇储备增加,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引起国内总需求的扩大;逆差则外汇储备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引起国内总需求减少。消费 投资消费品 生产资 + 外汇储备=+需求 需求供 应 料供应总结: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影响国内社会总供求均衡,而且对国内社会总供求不平衡起到调节作用,使之达到均衡。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通货膨胀),逆差可使之趋于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通货紧缩),顺差可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顺
38、差或逆差好,须结合当时国内社会总供求的状况而定。2.3、国际收支调节手段2.3.1 货币政策:如果发生国际收支逆差,采取提高利率以紧缩银根,减少社会的投资和消费,进而降低物价水平,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同时,在资本项目没有管制的情况下,利率的提高有可能吸引外资流入,减少本国资本的流出,可以改善国际收支。反之,在发生顺差时,则应降低利率,实行宽松的通货政策,既容忍物价上扬,又允许资本外流,以减少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顺差。2.3.2 财政政策: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可采取压缩财政支出政策,由于支出乘数效应,国民收入倍减,迫使国内物价水平下降,出口所需的投入成本也随之下降,这能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国
39、际竞争力,以最终减少国际收支逆差。2.3.3 汇率政策:一国汇率是官方汇率,或者虽然现行的是管理下浮动汇率,但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干预市场汇率。如果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通过宣布本币贬值以起到抑制进口,扩大出口的作用,使逆差缩小。2.3.4 贸易管制政策:在奖出方面的指施有:出口信贷,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卖方信贷鼓励出口;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在限入方面的指施有:关税壁垒;实行进口配额制或进口许可制,严格控制进口的数量;非关税壁垒。2.3.5 评价:上述手段都有负面的影响,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国际协商三种力量同时进行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4. 促进国
40、际资金流动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国际清算银行,区域性开发机构。3.外汇市场3.1、市场规模与特点3.1.1外汇市场规模外汇市场的交易量非常巨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到1998年止,传统的外汇交易量达15000亿美元,如表5-1所示:表3-1 全球外汇交易和场外衍生市场的平均日交易量(单位:10亿美元)项目1989年1992年1995年1998年传统的外汇交易即期远期和掉期350240400420520670590900小计59082011901490衍生外汇交易直接远期和掉期货币互换期权6434418641087总计5908201878
41、2451所占百分比即期远期和掉期货币互换期权59%410049%510028%700224%7204总计100%100%100%100%传统外汇交易活动从1989年到1998年,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约为11%,而衍生工具交易在1995年前没有交易,但此后4年,交易活动则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外汇交易货币中,美元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德国马克和日元。欧元的问世、取代了德国马克的地位。如表3-2所示。表3-2 全球传统外汇交易市场货币分布(数据截止到1998年4月,单位:10亿美元)货币总额份额(%)对美元的交易(%)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其他EMU的货币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所有其他货币$1741
42、.0602.7102.6263.1407.2211.9138.8495.987.930.45.213.320.510.77.025.068.580.5NA89.275.278.3总额(重复计算)总额(没有重复计算)$3963.2$1981.6200.0%100.003.1.2主要外汇市场特点3.1.2.1 伦敦伦敦在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中占据最突出的地位,这里汇聚着750家外国银行,180多家外国证券公司,拥有10万以上的外汇交易商。在伦敦达成的国际贷款量约占全世界国际贷款累计额的1/4,在所有的欧洲债券业务中,有70%以上发生在伦敦。伦敦是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欧洲最大的期货交易中心、基金管理
43、中心。伦敦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得益于它的高度的流动性和有效性,参与伦敦外汇市场活动的银行通过电话、电传以及计算机终端和自动交易系统组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交易网络,因此,伦敦外汇市场是一个发达的银行间市场。3.1.2.2 纽约纽约的外汇市场参与者主要是外资银行和美国银行,市场交易由电传、电话和电脑终端联系起来。外汇经纪人从事大笔外汇交易,小批量的交易也常由银行自行进行。就主要货币的交易额而言,加拿大元、英镑、日元等常可达到一笔为5000万美元的规模,其它货币则至多达到500万美元一笔。纽约外汇市场提供所有类型的远期外汇交易。有趣的是,一笔远期外汇交易额常可超过即期外汇交易,原因是交易
44、商往往更容易冲抵其风险。3.1.2.3 东京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金融实力的崛起成为国际经济界最为瞩目的一件大事,其影响之一是促进东京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东京迅速崛起的几个条件:日本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元已是一种主要的国际投资货币。日本金融业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程度明显提高。日元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日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4.3%上升到目前的8%以上。东京外汇市场已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东京市场上,约82%的外汇交易是美元兑日元的买卖,美元对其他货币买卖的比重占18%。其原因也可以说是东京市场的一个特点,即日本政府经常干预美元兑日元的汇率。3.1.
45、3外汇市场交易的特点3.1.3.1 主要特点外汇市场中,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为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为银行间外汇市场或批发市场,据美联储估计,80%的外汇交易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在外汇市场上交易的绝大多数货币都是银行存款而不是现金。在银行报价中,现金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这是因为现金买入后要存放在国外银行,有交易成本,而卖出现钞价则与现汇价是一样的。3.1.3.2 2002年外汇交易的基本特征3.1.3.2.1 外汇交易吸引力增大。进入2000年后,由于欧元的出现、电子经纪业务的异军突起以及银行业的整合,外汇成交量较其20世纪90年代末的巅峰时期有所委缩。但在20
46、02年,一方面,股市瘦弱,利润率在下降;另一方面,在债券市场,许多人都认为长期债务收益率已经触及无法持续维持的低位,低利率水平使投资收益不佳。由于这些市场走势愈发沉闷,人们开始寻求其他替代品。外汇交易作为投资的替代品,逐渐从股票和债券的阴影中走出,外汇市场的动荡走势使其较许多人的预期更具有吸引力。3.1.3.2.2 结构性变革提高波动性。一方面,个别国家的固定汇率被打破,例如阿根廷于2002年1月打破了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制度,比索兑美元暴跌了75%。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经济体的利率及经济周期已经出现背离,例如美国的基准利率水平在2002年11月降息后只有1.25%,而英国的基准利率水平则达4%,这使得美元和英镑的利差高达275基点。在浮动汇率时代,外汇交易成了一个典型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