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2021年校长在“双减”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篇2021年校长在“双减”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文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两篇2021年校长在“双减”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文稿发言文稿各位同仁:大家好!推行“双减”政策,是要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如何积极推进这一目标的实施?我认为,科学规划,持续不断提升课堂效率是落实“双减”最重要的落脚点。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研究、单元式教学等。在“双减”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些教学模式,单元式教学是课堂提质增效最切实可行,最容易为多数教师接受和掌握实施的方式。所谓单元式教学,即根据单元目标,选择有内在逻辑关系
2、的外显知识进行组合,在充分深入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调整安排课时分布和内容,更上位地整体规划单元任务,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围绕单元式教学,作为特级教师和教学主任,首先,我带领老师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家讲座与自己理解领悟相结合的方式,讨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做单元教学?如何进行单元教学?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单元教学?单元教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如何开展?我和学科团队的教师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单元式教学与传统分章节教学的区别:传统分章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体系,教学内容按照章节进行,这种组织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散点式的,很难上下贯通成为珠串;单元式教学是按照一定逻辑整合、重构
3、章节,以主题统领、以任务呈现,学生通过对复杂信息的深入加工,实现理解的深刻性、思维的高阶性以及认知技能的发展。第二,我们借鉴优秀课例进行分析、交流、研讨,总结出单元式教学五大关注点:单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兼顾知识性、多样性、差异性;单元中知识的关联要有思维逻辑关系;单元设计要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形成;要处理好学科概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的不同;处理好教学活动、单元活动、探究活动与实践的关系。第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先进行自我选材组合,设计单元内容,备课组讨论之后,组内说课、评课;然后在所教学段内进行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组内听课、再交流,进行自我反思、再完善、再实践。以初中物理“密度单元”教学
4、为例,谈谈我和学科团队将相关知识进行组合设计,对单元教学开展了实践研究。一、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后活动课中编织的铜丝自行车(如下图)。围绕着这俩自行车,同学们开始了这个单元的学习。在交流研讨中,同学们提出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在不破坏实物的前提下,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自行车是用了多长的铜丝编织成的?”以上问题是同学们基于课后活动课的作品而提出。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提升思维能力。二、基于实验,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建构物理模型、领悟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围绕要解决多长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解
5、决办法:找体积v,利用v=sL就可以得到长度。学生在现实情境下发现自行车的体积是不易测量的,此时又引起了新的思考:根据已有的经验能知道这辆自行车的什么呢?从小学科学课和生活经验中知道:可以称出自行车的质量。如何称出自行车的质量?学生从生活中的杆秤,想到了家里用的电子秤,想到天平。课堂上,如何使用天平测质量?国际单位制用什么单位描述质量?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和国际单位有什么关系?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形状改变而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变化,是不是质量还有什么特点?有关质量的问题一一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这些自然生成的问题,是我们解决核心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也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即发现问题。之后
6、,回到了最初的问题:质量和长度有关系吗?质量和体积有关系吗?在学生测量自己手中自行车的质量后发现,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于此,新的问题生成: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如果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系,我们就很容易解决铜丝长度的问题。随着问题逐渐清晰化,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形成一个一个新的认知。为了寻找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设计实验到进行实验,从收集证据到进行论证,从体验得到初步结论再到进一步从实验测量数据得到定量的数据关系,分析、处理、结论: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同种物质质量和其体积比值
7、一定,不同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比值不同。这个比值可以反应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理上把这个比值叫密度。由此,建立密度概念,测量物质的密度并认识其特征,学生始终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发现,自主研究,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认识了质量m、密度,并建立联系:v=sL,铜丝长度的问题得到解决。然而,学生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学生将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建立起进一步的联系,发现如:冰为什么漂在水面上?暖气为什么安装在房间的靠下的位置?热气球的上升和密度有关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不是也基于此?学生感慨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如此密切,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
8、理念,学以致用,同时也为后续继续学习浮力的有关知识做了铺垫。上述内容原本按节学习,应该有质量、密度、测物质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四节内容,应该是45节的新课学习时长,学完之后还要再将散点的知识进行整合、接受、领悟、迁移、运用。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样处理,知识深层次的内在结构没有充分体现,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停留在表面和割裂状态中。我和学科团队的教师们将相关内容整合重组,采用单元式教学的问题引领,不仅真实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能让学生在思辨中形成物理的观点和结论、形成终身受用的学科必备品格,而且也让思维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学习的时长减少为3课时。学生
9、的兴趣始终是在问题引领下探索、发现、再探索,直至向着目标行进。这样的研究真正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看到的是亮丽的风景和美丽的远方。在“双减”背景下,就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是三分教学、七分研究设计。教在课上,研在课下。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设计好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要站在学科角度,抓住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遵从现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设定贴近生活实际、具体可行的活动与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在提升能力与学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让课堂真
10、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的教改路上,特级教师有责任、有能力和学科教师一起,深入研究“减”什么,通过多样化探索如何“减”。我们坚信,基于创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有效落实“双减”,我们携手前行!谢谢大家!2021年校长在“双减”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文稿各位同仁:大家好!落实“双减”政策,是一场“减”与“增”的博弈,要做到两者的平衡,则需要回归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五育融合”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XX区第二小学建校50年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立足“双
11、减”背景,学校提出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从管理体系、教学模式、资源供给等维度开展创新实践,力求成就每一位教师和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重新排兵布阵,构建“年级组一体化”管理体系学校打破以往固有的学科制教研组管理体系,以“学生”为核心,对全校教师重新排兵布阵。实行年级组制课后服务模式,将所有教师分入六个年级组,组内人员均由本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实现低重心、扁平化、高效能的管理,把管理重心下移,把管理关口前移,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育人合力。(一)发挥年级主体作用,量身定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以年级为单位,体量小,更利于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基于校级课后服务方案的引领
12、,积极发挥各年级组的主体作用,在开学第一周,面向学生、家长进行了需求调研,为本年级学生量身定制课后服务方案,不仅做到了“一年(级)一策”,也做到了“一班一策”,争取实现“一生一策”。(二)年级组长自主统筹,灵活调控,确保教师弹性上下班各年级组的人员安排由组长结合组内情况,进行自主统筹协调。原则上当日第一节及以上,没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可9:00到岗上班。当日16:30后没有工作任务的教师即可下班。同时,我们在校内还设置了茶歇室、休息室,使老师们不离校也能弹性工作。另外,对于时间上不好调配错峰的岗位,从岗位绩效给予教师认可。目前,学校100%的教师都能够实现每周两次以上的弹性上下班,让教师感受到学校
13、的“暖心、真心”,才能实现育人中的“用心、精心”。(三)“双组长”管理,保障年级工作“双统筹”为高效推进管理工作,每年级都有一名行政干部进组,与年级大组长形成“双组长”负责制,保障日常管理与业务管理“双统筹”。实现对年级工作的高位引领,深度指导、严格把关、有效落实。(四)学科共融,智慧共享,助力“五育并举”落地生根各年级组每周固定时间召开一次组会,以育人为目标,聚焦学生成长,所有学科教师共同研讨未来一周作业设计,统筹协调每日作业总量与内容,开展课业辅导集体备课等等,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作业研讨结果由组长与行政干部确认后,将于每周一在年级公示区进行公示。二、打造“教学评改一体
14、化”教学模式如何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杠杆,撬动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学校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重效能,促提升,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改”一体化学习闭环模式。(一)以“一体化”为课题,构建“二个一”改革机制1.形成一个教学体系。即在学习目标引领下,将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作业反馈和教学改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评改”体系。2.突出一个核心内容。即将“作业”作为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核心内容。学校制定了作业“三步走”原则,即,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把作业实施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把作业效果作为教学改进的核心标准,共同勾勒出教与学的同心圆。(二)以“作业设计”
15、为目标,聚焦源头治理1.形成大单元作业设计任务链。学校提出“大单元作业任务”的理念,将任务链引入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明确学生的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是不能脱离的,在备课时我们就应结合单元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学习目标,提前设计好单元作业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要以作业为切入口,将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上练习、学生辅导建立联系形成闭环。从单元视角、学生视角、融合视角设计有趣、有效、有质的作业,形成单元课时任务“一条线”,单元作业“一道链”,从而促进学生建构素养培育的“一张网”,提升作业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2.以综合性作业设计为核心突破点。“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业设计更加偏重综合性、实
16、践性、应用性。但我们发现,当综合性作业设计与学习进程、学生能力不匹配时,往往会被学生视之为附加任务,甚至导致学生的负担感加重。为此,学校重点关注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提出“五个策略”:基于单元学习主题,有效创设作业情境基于学生学习进程,逐步分解作业任务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精心搭建学习支架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作业成果展评,从而真正发挥综合性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三)以“作业实施”为路径,形成一体化脉络1.精耕课堂,注重学习过程体验。课堂教学实行“5-10-5”,即,入课前5分钟的作业反馈时间,课上不少于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下课前5分钟为作业解读时间。开展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
17、一体化设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和探究后,以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必要补充,同时要求学生带着新的思考去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分层作业,拓宽思维发展空间。学校首先明确了分层作业的定位,其目的绝不是要给学生分层,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作业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自主进步。在课上教师以“学习评价单”为载体,帮助学生诊断自己当堂课的学习情况,并就当天需要完成的分层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按照自主发展需求选择分层作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数学学科以“点亮星空”为主题,将作业分为小试牛刀、大展身手、勇闯难关三个等级,对应基础、延伸、素质培养,学生完成不同等级的作业,也能获得不
18、同的“星星”,鼓励学生结合当日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四)以“作业评价”为导向,推进改革1.以“能力要素”为评价标准,精准问题定位。基于学生能力培养指标,细化完成每一项作业所需的能力要素,如,将语文学科的看拼音写词作业,分为拼读能力与规范书写能力两个评价指标。数学的应用题分为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识图能力、书写能力等评价指标。依据能力要素评价,帮助学生复盘作业完成的过程,靶向问题症结,关注到个体发展。2.以“作业效果”为改进依据,打造学习闭环。借助“一本一图”,即,个体学生错题记录本、班级课时作业评价图,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从整体了解
19、班级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整理知识系统、跟进补偿学习,并随时调整下一步教学,真正打造学生学习的闭环模式。三、整合“家校社一体化”资源供给落实好“双减”要求,在课堂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后服务这篇大文章,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学校树立“家校社一体化”大教育资源观,统筹协调好多方资源供给。(一)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打造“校级名师工作坊”学校充分挖掘集团内优秀骨干教师资源,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坊,通过构建名师微课资源库、二小线上直播课等多种途径,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又实现了校区间课程的同步、优质和均衡。(二)挖掘家长优质资源,开展“二小儒雅讲堂”学校主动打破
20、“围墙”,每周二下午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开设“儒雅讲堂”,共同为学生构建优质家长课程资源。目前学校已收集了如“纳米技术的认知”、“中华传统礼仪”、“航空航天器揭秘”等百余节优质的家长课程资源,成为了二小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三)对接校外教育资源,构建“二小专家课程智库”学校引入周边的几十所大学及科研院所资源,使高精尖人才走进校园,打造了涵盖课后服务、专家讲座、师资培训、拓展课程、研学场馆等百余节专属课程,为学生播撒了科学启蒙的种子,点亮了科学的明灯,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模式。总之,为推进“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XX区二小以构建“一体化”育人大格局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将学校“桃红李白心暖花开”的教育愿景,融入到管理、教育教学、科研课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校各部门都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在“双减”工作中有动力、敢作为、破难点!让学生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本真,促“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绽放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