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二探究平衡条件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二探究平衡条件优秀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杠杆二探究平衡条件第1页,本讲稿共19页杠杠 杆(二)杆(二)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八年级物理教研组第2页,本讲稿共19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第3页,本讲稿共19页案秤、杆秤和天平都是杠杆,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都案秤、杆秤和天平都是杠杆,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都是在它们处于水平静止时才进行读数。是在它们处于水平静止时才进行读数。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缓慢匀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缓慢匀速转动的状态速转动的状态杠杆平衡状态杠
2、杆平衡状态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及动力臂、阻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及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第4页,本讲稿共19页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及动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及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看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看法:。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器材:刻度尺、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杠杆和支架、钩码第5页,本讲稿共19页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用三分钟自学用三分钟自学77页页“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以下问题,解决以下问题1、怎样测量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怎样测量动力和阻力的大小?2、怎样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怎样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3、怎样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怎样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4、测量前当杠杆左边低右边高时应当怎样调节平衡螺、测量前当杠杆左边低右边高时应当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母?5、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物理量?、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物理量?6、为什么要多次测量?、为什么要多次测量?第6页,本讲稿共19页实验中实验中,在未挂钩码和挂钩码后都使杠杆成水平在未挂钩码和挂钩码后都使杠杆成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处于斜倾状态位置平衡而不使它处于斜倾状态,水平位置水
4、平位置平衡的平衡的目的是目的是什么?什么?在在”研究杠杆平衡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调节杠杆成水平位置平的实验中,调节杠杆成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衡的目的:1、便于测量力臂。、便于测量力臂。2、可以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可以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平衡的影响。第7页,本讲稿共19页 1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 母,使杠杆在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2 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在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水平
5、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有关数据。,记录有关数据。3 3、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两次,并把结果填入表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两次,并把结果填入表中步骤:步骤: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实验次数实验次数动力动力F1/N动力臂动力臂l1/m阻力阻力F2/N阻力臂阻力臂l2/m 1 2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动力臂阻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臂F1 l l1 1 F2 l2 2第8页,本讲稿共19页杠杆平衡条件除了可用杠杆平衡条件除了可用“动力动力动力臂动力臂 阻力阻力阻力臂阻力臂”表表示外,还可用什么表示方式?示外,还可用什么表示方式?动力动力阻力阻力动力臂
6、动力臂阻力臂阻力臂=F1 l2 2F2 l1 1=动力动力=动力臂动力臂阻力臂阻力臂阻力阻力F1 1=l1 1l2 2F2 2第9页,本讲稿共19页典型例题解析:典型例题解析:例例1:如图所示,周老师用一个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周老师用一个小小的弹簧测力计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他用了一根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他用了一根10m长的槽钢,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和大象到悬挂点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的距离分别是9.54m和和0.06m,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0N,则大象和铁笼共重多少?,则大象和铁笼共重多少?第10页,本讲稿共
7、19页展示:展示:1、如图所示,重为、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的物体挂在B处,处,O为支点,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A处施加竖直向上处施加竖直向上_N的力。的力。2、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 N,动力臂与阻力,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臂之比是5 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N。第11页,本讲稿共19页回顾目标:回顾目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问?第12页,本讲稿共19页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所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所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 状态或状态或
8、 状态。杠杆的平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衡条件是 ,字母表示式为,字母表示式为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总是使杠杆在、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总是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是为了位置平衡,这是为了_。在调节杠杆平衡。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移移动,直到杠杆平衡。动,直到杠杆平衡。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测力计竖、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直向下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已经平衡,则当测力计向右下拉时,弹簧测力计的则当测力计向右下拉时,弹簧测力计
9、的示数将示数将 (填(填“变大变大”“变小变小”“不不变变”)其原因)其原因 。4、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20 cm,阻力臂是,阻力臂是20cm,当用,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 N的物体。的物体。第13页,本讲稿共19页6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7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
10、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第14页,本讲稿共19页8、如图、如图129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端各
11、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两边各加一个钩码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向外移动一格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图129第15页,本讲稿共19页作业作业:1如图如图1218所示,将质量为所示,将质量为10 kg的铁球放在不计的铁球放在不计重力的木板重力的木板OB上的上的A处,木板左端处,木板左端O处可自由转动,在处可自由转动,在B处用力处用力F竖直向
12、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长1 m,AB长长20 cm,求,求F的大小。的大小。图12182有一根有一根1.5 m长的杠杆,左端挂长的杠杆,左端挂300 N的物体,的物体,右端挂右端挂200 N的物体,若不计杠杆重力,要使杠杆的物体,若不计杠杆重力,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在什么位置?平衡,支点应在什么位置?第16页,本讲稿共19页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用三分钟自学用三分钟自学66页页“杠杆应用杠杆应用”,解决以,解决以下问题下问题1、生活中把杠杆分为哪三类?它们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活中把杠杆分为哪三类?它们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点?举
13、例说明。?各有什么优点?举例说明。2、判断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判断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杆有省力的杠杆有_;费力的杠杆有费力的杠杆有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撬棒撬棒天平天平筷子筷子铡刀铡刀脚踏脚踏 刹车刹车镊子镊子 起钉锤起钉锤钓鱼杆钓鱼杆钳子钳子瓶盖起子瓶盖起子第17页,本讲稿共19页省力杠杆: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但费距离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杠杆:L1F2 费力但省距离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第18页,本讲稿共19页4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两个小孩
14、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5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第19页,本讲稿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