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精品文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289715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精品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精品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精品文稿.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建设与服务文化建设第1页,本讲稿共26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2web2.0与信息资源建设4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3 1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3 3第2页,本讲稿共26页1 1 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影响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影响1.2 1.2 图书馆和读者获取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和读者获取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实体馆藏实体馆藏+虚拟馆藏虚拟馆藏实体实体实体实体馆藏馆藏馆藏馆藏购入、入网、购入、入网、联机使用权、联机使用权、租用、交换和租用、交换和免费等免费等购买、交换、购买、交换、购买、交换、购买、交

2、换、接受捐赠接受捐赠接受捐赠接受捐赠 图图书书馆馆赖赖以以提提供供服服务务的的资资源源基基础础发发生生了了变变化化网络获取;网络获取;利用全球信利用全球信息资源;息资源;不一定依赖不一定依赖图书馆图书馆馆藏文献借阅;利馆藏文献借阅;利馆藏文献借阅;利馆藏文献借阅;利用本馆资源;主要用本馆资源;主要用本馆资源;主要用本馆资源;主要依靠图书馆依靠图书馆依靠图书馆依靠图书馆1.1第3页,本讲稿共26页1.3 1.3 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的评价标准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的评价标准 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v以现有的实际馆藏为评价对象以现有的实际馆藏为评价对象在网络上获得世界信息资源的能力在网络上获得世界信息

3、资源的能力v评价标准:对资源数量的评价评价标准:对资源数量的评价 对资源质量的评价对资源质量的评价 +对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对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 第4页,本讲稿共26页1.4 1.4 图书馆资源购置经费的使用结构发图书馆资源购置经费的使用结构发 生了变化生了变化v图书馆经费分配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合理图书馆经费分配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即拥有与存取安排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即拥有与存取的经费比例。的经费比例。v从单纯的购买资料的形式,转变为购买、从单纯的购买资料的形式,转变为购买、租借、联网检索等相结合的形式。租借、联网检索等相结合的形式。v传统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的投资价值基本

4、上传统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的投资价值基本上是转移到实体的文献上,而在网络环境下是转移到实体的文献上,而在网络环境下购书经费除转换为实物形式外,将越来越购书经费除转换为实物形式外,将越来越多地转换为服务形式。多地转换为服务形式。第5页,本讲稿共26页1.5 1.5 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发生 了变化了变化服务方式服务方式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网络信息导航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 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和方式服务内容服务内容文献服务 信息、知识服务第6页,本讲稿共26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2web2.0与信息资源建设4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

5、息资源建设的影响3 1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3 3第7页,本讲稿共26页2.1 2.1 用户服务是中心,资源建设是基础用户服务是中心,资源建设是基础v从从“书本位书本位”转向转向“人本位人本位”:图书馆一:图书馆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用户服务展开的。信息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用户服务展开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资源得到有效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利用。v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认为只有知识服务才是图书基础性工作。认为只有知识服务才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图书馆主要是依托网络信馆的核心能力,图书馆主要是依托网络信息

6、资源提供服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息资源提供服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第8页,本讲稿共26页2.2 2.2 人人享有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人人享有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 v既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社会的共同财富,那么图书馆的用户当然享既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社会的共同财富,那么图书馆的用户当然享有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权利;有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权利;v既然平等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用户的基本权利,那么保障图既然平等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用户的基本权利,那么保障图书馆用户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权利自然是图书馆的基本义书馆用户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权利自然是图书馆的基本义务。务。v公共图书馆宣言公共图书馆宣言

7、宣示:公共图书馆应该在人人享有平等利宣示:公共图书馆应该在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权利的基础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用权利的基础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v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武汉宣言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武汉宣言: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最大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义

8、不容辞的责任。第9页,本讲稿共26页2.3 2.3 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都是图书馆不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都是图书馆不 可或缺的资源可或缺的资源v虚拟馆藏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馆藏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重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图书馆不是现代图书不重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图书馆不是现代图书馆;馆;v虚拟馆藏不能取代现实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虚拟馆藏不能取代现实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原因:网络中以全文存取的信息资源数量有限;以异地存取方式获得文献的成本较高;网络文献的利用更多地受读者使用习惯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的

9、鉴别和选择比印刷型文献更为复杂;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和积累存在困难。第10页,本讲稿共26页2.4 2.4 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 发展的潮流发展的潮流v背景:背景:文献信息数量激增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第11页,本讲稿共26页2.4 2.4 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 发展的潮流发展的潮流v理念:理念:在数字时代,读者来图书馆将不再仅是为了查找本馆

10、馆藏;在数字时代,单一图书馆仅利用本馆馆藏将不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数字时代,单一图书馆独立建设馆藏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是国际趋势,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的要求。图书馆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使社会公众获益。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为解决信息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与图书馆对信息载体有限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第12页,本讲稿共26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2web2.0与信息资源建设4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3 1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3 3第13页,本讲稿共26页3.1 3

11、.1 科学制定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科学制定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微观层次上的规划微观层次上的规划宏观层次上的规划宏观层次上的规划第14页,本讲稿共26页3.2 3.2 继续扩大文献信息资源积累继续扩大文献信息资源积累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采集所需要的文献,建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采集所需要的文献,建立并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立并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仍应是文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仍应是文献资源建设。献资源建设。第15页,本讲稿共26页3.3 3.3 理性从事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理性从事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v馆藏资源数字化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馆藏资源数

12、字化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设重要内容之一 v“馆藏资源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还是还是“社会资源馆藏社会资源馆藏化化”的讨论的讨论“只有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全部装载到网络上服务,用户才能跨国界、跨地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图书馆应以社会资源馆藏化为主要职能,部分馆藏进行数字化转换只是一种补充行为,馆藏资源数字化不宜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更不宜作为一种口号提出来。”第16页,本讲稿共26页3.4 3.4 精心打造特色信息资源精心打造特色信息资源v特色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信特色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竞

13、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息资源建设的重点。v“特色特色”包括:学科(专业)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包括:学科(专业)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文献类型特色v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特色文献的收藏。特色数据库建设。v特色数据库建设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真正有特色的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要注意的两个问题:真正有特色的资源;标准化标准化 第17页,本讲稿共26页3.5 3.5 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v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应当成为图书馆数字信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应当成为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v因特网

14、上信息资源开发三种模式: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开发三种模式:热门站点或相关站点推荐因特网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建设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的开发与建设。第18页,本讲稿共26页3.6 3.6 努力实现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努力实现数字信息资源整合v定义定义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必要性必要性从数字资源本身来看从数字资源本身来看从技术角度来看从技术角度来看从用户角度来看从用户角度来看第19页,本讲稿共26页3.6 3.6 努

15、力实现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努力实现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整合方式整合方式整合方式整合方式BBE EC CDDAA基于基于OPAC的数字资的数字资源的整合源的整合基于数字资源导航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的整合 基于数字图书馆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整合的整合基于跨库检索系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统的数字资源整合合基于链接系统的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数字资源整合方式式第20页,本讲稿共26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2Web 2.0Web 2.0与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4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3 1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3 3第21页,本讲稿共26页4.1

16、4.1 什么是什么是Web 2.0Web 2.0?v互联网实验室的定义:互联网实验室的定义:“Web 2.0Web 2.0不单纯是技术或者解不单纯是技术或者解决方案,决方案,Web 2.0Web 2.0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的主体。实践实践Web 2.0Web 2.0的成型的应用元素包括:的成型的应用元素包括:博客、博客、RSSRSS、WikiWiki、TagTag(分类分众标签)、(分类分众标签)、SNSN(社会(社会网络)等等。网络)等等。”简洁表述:简

17、洁表述:Web 2.0Web 2.0是让网络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是让网络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个体转向社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第22页,本讲稿共26页4.2 Web2.04.2 Web2.0的特性的特性平等交互。平等交互。信息主体与受众、信息消费者与生产信息主体与受众、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地位是等同的。者的地位是等同的。社会化社会化 强调用户之间的社会化协作。强调用户之间的社会化协作。个性化个性化 将互联网建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将互联网建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它的价值和意义在

18、于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和信息自主权。个性化和信息自主权。第23页,本讲稿共26页4.3 web2.04.3 web2.0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 的变化的变化(1 1)信息资源构建方式的变化)信息资源构建方式的变化 由原来的单向式资源传递变成了双向由原来的单向式资源传递变成了双向式的资源交换,读者既是资源的享有者,式的资源交换,读者既是资源的享有者,又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提供者。(2 2)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发生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发生变化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读者第一读者第一”的服的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读者成了采访工务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读者成了采访工作的中心。作的中心。让读者参与选书。让读者参与选书。第24页,本讲稿共26页4.3 web2.04.3 web2.0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化变化(3 3)web2.0web2.0技术在文献采访工作中的应用技术在文献采访工作中的应用利用RSS开展信息推送服务;采用RSS技术将图书采访工作的最新消息推送给读者;利用RSS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用Blog营造与读者的双向交流空间;利用wiki丰富采访信息源。第25页,本讲稿共26页20082008年年10 10月月谢谢各位,敬请指教谢谢各位,敬请指教!第26页,本讲稿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