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章知觉与行为 (2)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章知觉与行为 (2)精品文稿.ppt(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章知觉与行为第1页,本讲稿共17页 第五章第五章 知觉与行为知觉与行为 第一节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的定义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自己所在的环)是个体为了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第2页,本讲稿共17页知觉过程的基本要素知觉过程的基本要素环境刺激环境刺激知觉选择知觉选择对象因素对象因素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大小大小 个性个性强度强度 学习和经验学习和经验 对照对照 激励(动力)激励(动力)运动运动 态度态度 重复重复 动机动机新奇度新奇度 兴趣兴趣熟悉度熟悉度 期望期望知觉的组织知觉的组
2、织知觉组合知觉组合连贯连贯闭锁闭锁接近接近类似类似观察观察味觉味觉 嗅觉嗅觉听觉听觉 视觉视觉触觉触觉第3页,本讲稿共17页知知 觉觉 知觉就像美丽,知觉就像美丽,它取决于是否它取决于是否“出自出自情人的眼里情人的眼里”。第4页,本讲稿共17页 二、知觉特性二、知觉特性1知觉选择性知觉选择性2知觉整体性知觉整体性3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4知觉理解性知觉理解性第5页,本讲稿共17页知觉者因素知觉者因素态度态度 经验经验 个性个性动机动机 期望期望 文化文化兴趣兴趣知觉对象因素知觉对象因素大小大小 新奇新奇强度强度 背景对比背景对比动、静动、静 临近、相似、闭锁、连续临近、相似、闭锁、连续情境因素情
3、境因素压力力时间工作工作环境境社会社会环境境知觉知觉 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知觉的因素影响知觉的因素第6页,本讲稿共17页第三节第三节 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一、归因理论(一、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1.归因理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
4、原因造成的。因造成的。(1)内因行为与内部原因内因行为与内部原因内因行为: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内因行为: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内部原因:如个性特征、情绪、动力或能力;内部原因:如个性特征、情绪、动力或能力;(2)外因行为与外部原因外因行为与外部原因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也就是说,个体因为情境因素而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也就是说,个体因为情境因素而被迫行动。被迫行动。外部原因:其他人、环境或机遇。外部原因:其他人、环境或机遇。第7页,本讲稿共17页 2.归因取决于归因取决于3个因素: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个因素: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5、(1)区别性:是指个体在区别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行为是否不同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行为是否不同于平常。如果是,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外部归因;如果否,则可能于平常。如果是,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外部归因;如果否,则可能将活动归于内部原因。将活动归于内部原因。(2)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面对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具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有一致性。(3)一贯性:是否一贯性:是否何时何时此人都有同样行为?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此人都有同样行为?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向于对其作内部
6、归因。第8页,本讲稿共17页 图图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观察观察 解释解释 归因归因个体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内部内部内部内部外部外部内部内部外部外部一贯性一贯性一致性一致性区别性区别性外部外部高高 低低 高高低低高高低低第9页,本讲稿共17页 3.归因失真的错误或偏见归因失真的错误或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支持,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7、。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自我服务偏见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个体还倾向于):个体还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第10页,本讲稿共17页 二、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二、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1知觉防御(知觉防御(perceptual defense):实际上是选择性知觉):实际上是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2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ing):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
8、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3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
9、对后来的信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第11页,本讲稿共17页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5晕轮效应(晕轮效应(halo effect):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而形成一个总):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6对比效应(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s):我们对
10、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7投射(投射(projection):我们把这种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我们把这种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上的倾向称为投射。8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第12页,本讲稿共17页进行和使用归因的过程进行和使用归因的过程所发生的员工行为所发生
11、的员工行为有用?有用?无用?无用?归因于个人或情境归因于个人或情境因素的基础因素的基础 区别性(独特性)区别性(独特性)一致性一致性一贯性一贯性对未来行为采取对未来行为采取方法以保证完成方法以保证完成观察观察/描述描述 理解理解 预测预测/控制控制第13页,本讲稿共17页三、组织中的具体应用三、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1聘用面试聘用面试 2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或称)或称“皮革马利翁效皮革马利翁效应应”表明人们的期望决定他们的行为这一事实,结果所期望的事会更可能发表明人们的期望决定他们的行为这一事实,结果所期望的事会更可能发生。生。高预期(期望
12、)高预期(期望)-高工作水平;低预期(期望)高工作水平;低预期(期望)-低工作水平。低工作水平。3绩效评估绩效评估 4员工努力员工努力 对个体努力水平的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它很容易受到知觉的歪曲对个体努力水平的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它很容易受到知觉的歪曲和偏见的影响。和偏见的影响。5员工忠诚员工忠诚 6.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第14页,本讲稿共17页6.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的印象技巧的印象技巧(1)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试图操纵或控制他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试图操纵或控制他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2)印象动力
13、:是关于个人主动地管理他或她留下的)印象动力:是关于个人主动地管理他或她留下的印象的程度。印象的程度。(3)印象能力)印象能力(4)印象建立:指个人有意识地选择要传递的印象和印象建立:指个人有意识地选择要传递的印象和如何传递。如何传递。第15页,本讲稿共17页(5)印象管理技术)印象管理技术1从众:同意别人的观点以获得他的赞同。从众:同意别人的观点以获得他的赞同。2借口:解释造成困境的原因,以降低他人对事态严重性程度借口:解释造成困境的原因,以降低他人对事态严重性程度的估计。的估计。3道歉:主动承担不良事件的责任,及时请求谅解。道歉:主动承担不良事件的责任,及时请求谅解。4宣扬:对有利的事件进
14、行解释,以扩大对自己的有利影响。宣扬:对有利的事件进行解释,以扩大对自己的有利影响。5吹捧:赞扬他人的优点,使别人觉得自己有眼力,惹人喜欢。吹捧:赞扬他人的优点,使别人觉得自己有眼力,惹人喜欢。6恩惠:为别人做点好事获得他人的好感。恩惠:为别人做点好事获得他人的好感。7拉关系:通过操纵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信息来加强或保护自拉关系:通过操纵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信息来加强或保护自己的形象。己的形象。例:一位面试者对考官说:例:一位面试者对考官说:“多巧啊,你的老板和我是大学的室友。多巧啊,你的老板和我是大学的室友。”-第16页,本讲稿共17页知觉过程的基本要素知觉过程的基本要素环境刺激环境刺激知觉
15、选择知觉选择对象因素对象因素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大小大小 个性个性强度强度 学习和经验学习和经验 对照对照 激励(动力)激励(动力)运动运动 态度态度 重复重复 动机动机新奇度新奇度 兴趣兴趣熟悉度熟悉度 期望期望 解释和判断解释和判断认识错误认识错误 归因归因知觉防卫知觉防卫 内部与外部原因内部与外部原因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成功与失败原因成功与失败原因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投射期望效应期望效应 反应反应不公开不公开 公开公开 态度态度 行为行为 激励激励 认识认识知觉的组织知觉的组织知觉组合知觉组合连贯连贯闭锁闭锁接近接近类似类似观察观察味觉味觉 嗅觉嗅觉听觉听觉 视觉视觉触觉触觉第17页,本讲稿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