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要---绪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学概要-绪论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杏林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
2、。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
3、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庄子庄子 知北游知北游“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庄子庄子 外物外物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以成。”荀子荀子 天论天论管子“春者,阳气始上,故万春
4、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万物藏。”管子管子 形势解形势解墨子“凡回于天地之间,凡回于天地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移。也。虽至圣不能移。”墨子墨子 节用下节用下邹衍邹衍 (前(前305305前前240240?)战国末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史记作?)战国末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史记作“驺衍驺衍”。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
5、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行学派。董仲舒董仲舒前前179179前前104104 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春秋。“天天”的学说的学说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董仲是最高的哲学概念,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宇宙图式。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早期名医及成就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人。的人,原名秦越人。“扁鹊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
6、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秦越人的身上了。马王堆汉墓医书马王堆汉墓医书绪论 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学?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中世纪的阿维森纳的定义:“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健康丧失后恢复健康的技艺。”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英国科学家培根认为医学的任务是“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寿
7、命。”中国古代定义为中国古代定义为“医乃仁术医乃仁术”现代基本定义为:现代基本定义为:“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科学。”辞海定义为辞海定义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系。”绪论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
8、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象征,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个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代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绪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思维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概要的主要内容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1.1.先秦、秦、汉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阶段先秦、秦、汉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
9、成和确立阶段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明确标志了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许多内容超越了当时的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许多内容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世界水平。难经难经 奠定了奠定了中医学中医学的切的切脉诊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汉未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后世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
10、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六经辨证。六经辨证。记载了记载了113113方。方。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脏腑辨证。记载了脏腑辨证。记载了4040多种疾病,多种疾病,262262首方剂。首方剂。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主治等。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记载了中药的分类方法、药性理论、配伍理论、功能主治等。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杀虫等。麻黄
11、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芩清热、雷丸杀虫等。著作问世(一)神农本草经的作者与成书(一)神农本草经的作者与成书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首载于梁代阮孝绪的七录神农本草经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神农本草经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神农本草经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神农本草经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
12、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与成就(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与成就1 1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365种,其中植物药种,其中植物药252252种,动物药种,动物药6767种,矿物种,矿物药药4646种。之所以收药种。之所以收药365365种,是为了种,是为了“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法三百六十五
13、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以成一岁”。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大都是营养滋补药,无毒可久服,共上品药大都是营养滋补药,无毒可久服,共120120种。如人参、大枣、种。如人参、大枣、甘草、枸杞等。甘草、枸杞等。中品药或有毒或无毒,能抑制疾病兼补虚弱共中品药或有毒或无毒,能抑制疾病兼补虚弱共120120种。如黄芪、百种。如黄芪、百合、沙参、黄连,五味子等。合、沙参、黄连,五味子等。下品药有毒,药性强烈,属攻治疾病的药物,共下品药有毒,药性强烈,属攻治疾病的药物,共125125种。如大戟、种。如大戟、芫花、甘遂、乌头、附子、狼毒等。这是
14、中国药学始创的分类法。芫花、甘遂、乌头、附子、狼毒等。这是中国药学始创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便于选择和使用可以轻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便于选择和使用可以轻身延年及养生保健的药品,同时提供了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范身延年及养生保健的药品,同时提供了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范围。围。但三品分类法又有一定的缺陷,如分类过于笼统;这种分类方法但三品分类法又有一定的缺陷,如分类过于笼统;这种分类方法并不能明确分出药性和主治病证的特点,不太方便于从医者的学习和并不能明确分出药性和主治病证的特点,不太方便于从医者的学习和整理。整理。在同一品中,动、植、矿物混在一起,往
15、往草、木不辨,虫、石不在同一品中,动、植、矿物混在一起,往往草、木不辨,虫、石不分;分;上、中、下三品的界限不清,划分标准难以掌握。如瓜蒂是催吐药,上、中、下三品的界限不清,划分标准难以掌握。如瓜蒂是催吐药,应列入下品,却列在上品;龙眼是补养药,应定为上品,却列于中品应列入下品,却列在上品;龙眼是补养药,应定为上品,却列于中品等等。等等。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集东汉前药物研究之大成集东汉前药物研究之大成收录收录365365种药
16、物,分上、中、下三品,为中药学发种药物,分上、中、下三品,为中药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展的奠基之作提出提出“四气五味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的药性理论 黄黄 连连 常山常山 牛黄牛黄 丹参丹参 当归当归伤寒杂病论伤寒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成于公元2 2世纪末世纪末3 3世纪初。世纪初。该书编成后不久,晋王叔该书编成后不久,晋王叔和析为伤寒论与金和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匮要略二书,张仲景张仲景张仲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医圣圣。相传曾
17、举孝廉,。相传曾举孝廉,做过做过长沙长沙太守,所以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有张长沙之称。贡献:贡献: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分伤寒论、金匮要略分伤寒论、金匮要略.首次提到首次提到“证证”的概念的概念 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确立辨证论治体系时间:东汉末年时间:东汉末年南阳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2.2.晋、隋、唐时期,为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阶段晋、隋、唐时期,为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和兴盛阶段(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融合国外的医学知识,中临床各科蓬
18、勃发展;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融合国外的医学知识,中 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最早的脉学专著最早的脉学专著晋晋.王叔和脉经。王叔和脉经。最早的经络针灸学专著最早的经络针灸学专著晋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的产生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的产生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唐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3 3)融合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融合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中医药学是一个
19、伟大的宝库(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3.3.宋、金、元时期,为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创新阶段宋、金、元时期,为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创新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学派涌现、专科体系相继确立、中医药理论突破阶段。学派涌现、专科体系相继确立、中医药理论突破阶段。(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开创脏腑论治先河开创脏腑论治先河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3 3)“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20、。,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刘完素(河间)刘完素(河间)寒凉派(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寒凉派(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李杲(东垣)李杲(东垣)补土派(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张从正(子和)张从正(子和)攻邪派(观点: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攻邪派(观点: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朱震亨(丹溪)朱震亨(丹溪)养阴派(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 4)开创免疫学先河,达到古代法医学顶峰)开创免疫学先河,达到古代法医学顶峰人痘术、宋慈洗冤录。人痘术、宋慈洗冤录。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中
21、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 4.4.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学科分化阶段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学科分化阶段 (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提出新学说;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提出新学说;“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形成。形成。(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的归纳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的归纳大批集成性著作产生,如大批集成性著作产生,如医学纲目医学纲目 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药物学研究成就辉煌药物学研究成就辉煌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
22、珍本草纲目。确立确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论;总结命门学说。之论;总结命门学说。“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形成形成“温病四大医家温病四大医家”。明代吴又可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提出著温疫论,提出“异气说异气说”。清代叶天士清代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著温热病篇,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生白清代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提出湿热病的因、机、证、治。著湿热病篇,提出湿热病的因、机、证、治。清代吴鞠通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纲领。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纲领。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瘀血致病理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瘀血致病理
23、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成就5.5.近代和现代,为中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提高阶段近代和现代,为中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提高阶段(1 1)学术特点)学术特点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中西汇通;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中西汇通;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2 2)代表医著:)代表医著: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 沛文沛文 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脏腑图象合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4、。当前,中医学术蓬勃发展,围绕着中医学基础理论,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当前,中医学术蓬勃发展,围绕着中医学基础理论,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藏象理论、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理论、防治原则等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学说、病机理论、防治原则等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二)中国医药学对世界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人豆接种法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2.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
25、东方医药巨典”3.宋代宋慈洗冤集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名著4.东汉末年华佗麻沸散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录5.针灸6.药学: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李时珍http:/ 概念:中医学把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之为整体观念。概念:中医学把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之为整体观念。概念:中医学把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之为整体观念。概念:中医学把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之为整体观念。(1 1 1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
26、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五脏为中心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五脏为中心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五脏为中心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五脏为中心 经络为联系经络为联系经络为联系经络为联系 心、小肠、舌、脉心、小肠、舌、脉心、小肠、舌、脉心、小肠、舌、脉肝、胆、目、筋肝、胆、目、筋肝、胆、目、筋肝、胆、目、筋脾、胃、口、肉脾、胃、口、肉脾、胃、口、肉脾、胃、口、肉
27、肺、大肠、鼻、皮肺、大肠、鼻、皮肺、大肠、鼻、皮肺、大肠、鼻、皮肾、膀胱、耳、二阴、骨相互连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生理肾、膀胱、耳、二阴、骨相互连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生理肾、膀胱、耳、二阴、骨相互连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生理肾、膀胱、耳、二阴、骨相互连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生理相互协同、相互制相互协同、相互制相互协同、相互制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维持协调平衡。约,维持协调平衡。约,维持协调平衡。约,维持协调平衡。病理病理病理病理相互影响、传变(局部整体关联)。相互影响、传变(局部整体关联)。相互影响、传变(局部整体关联)。相互影响、传变(局部整体
28、关联)。诊断诊断诊断诊断察外知内。察外知内。察外知内。察外知内。防治防治防治防治形神共养,整体调节。形神共养,整体调节。形神共养,整体调节。形神共养,整体调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人与环境密切联系: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及与社会环境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及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主要反映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主
29、要反映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三方面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影响。方域三方面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影响。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的治与乱,个人社会地位、经济状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的治与乱,个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动,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况的变动,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主张建立主张建立“生物生物心理心理社会社会”的医学模式。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辩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1)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反映了某种疾病全过程的
30、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包括异常主观感觉和异常体征,总称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及舌红、苔腻、脉数等。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辩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关系。证与病病,是人体内某病变的全过程,该病的本质变化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的始终。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形成若干不同的证,这些证的证候反映出病在不同阶段的本质变化。故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
31、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此阶段各种相关因素对病的影响的汇集点。可见病重在全过程,证重在阶段性,而证比病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症与病、证症是病和证的现象,是病和证的外在标志,是辨识病或证的依据和出发点。病和证都是通过症反映出来的,由症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病候或证候。临床辨识病和证,主要是从症入手,抓住症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辨清病候或证候。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辩证论治2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辨证辨证辨证即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即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即将四诊
32、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即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内容:内容:辨病因辨病因分析发病的原因及机理。分析发病的原因及机理。辨病位辨病位确定病证的所在部位。确定病证的所在部位。辨病性辨病性分清疾病的虚实寒热。分清疾病的虚实寒热。辨病势辨病势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
33、转归。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论治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思维和实践过程。内容:内容:因证立法因证立法依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依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随法选方随法选方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据方施治据方施治按处方实施治疗。按处方实施治疗。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二)辩证论治辩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和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两个步骤。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的过程;论治是依据辨证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的过程。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并可以通过论治的效果,检验辨证是否正确。所以,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中医学概要的主要内容(一)三大学说1.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学说2.中医生理学脏腑经络学说3.中医病理学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概要的主要内容(二)三大技能1.四诊诊察技能诊法2.辩证分析技能辩证3.养生、预防、治疗中的综合应用技能养生与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