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精品文稿.ppt(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1页,本讲稿共48页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理论一、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一、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畴1、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发展经济的目的上曾出现过两个方面的错误:发展经济的目的上曾出现过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单纯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走粗放型增长的道一是单纯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走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在生产中拼资源、拼消耗,只顾经济数量上的增路;在生产中拼资源、拼消耗,只顾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忽视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长,忽视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在我国长期发展经济的
2、过程中,直至二是在我国长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直至20世纪世纪80年年代,人们不认识以至否定了生态平衡客观自然规律的代,人们不认识以至否定了生态平衡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作用 第2页,本讲稿共48页2、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有机、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有机的联系与统一的联系与统一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作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为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而且这一决定和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而且这一决定和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
3、从其正向的决定作用来看,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活动从其正向的决定作用来看,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其建立决定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建立;而生态的载体,其建立决定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建立;而生态经济平衡作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动力的形成,推动了经济平衡作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动力的形成,推动了该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运动,从而产生了最该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运动,从而产生了最终的生态经济效益。终的生态经济效益。第3页,本讲稿共48页再从其逆向的反作用来看,人们追求生态经济效益的再从其逆向的反作用来看,人们追求生态经济效益的具体情况(有时是片面的追求),必然会影响生态经具体情况(有时是片面的追求),必然会
4、影响生态经济平衡的状况;而生态经济平衡的状态如何,无疑也济平衡的状况;而生态经济平衡的状态如何,无疑也会左右生态经济系统,以至影响它的存亡。会左右生态经济系统,以至影响它的存亡。第4页,本讲稿共48页二、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二、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1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简单地说,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成效简单地说,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成效与所投入的耗费的比较。人们在一项经济活动中投与所投入的耗费的比较。人们在一项经济活动中投入一定的耗费,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物化劳动的耗入一定的耗费,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物化劳动的耗费,获得的经济成效越高,其经济效益就越好;反费,获得的经济成效越高,
5、其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其经济效益就越差。之,其经济效益就越差。第5页,本讲稿共48页2 2、生态效益、生态效益 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投入一定的耗费后,在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投入一定的耗费后,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的对人们有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的对人们有用的各种自然效应。它主要以所形成的各种生态用的各种自然效应。它主要以所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功能的形式来表现。系统功能的形式来表现。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对生态系统投入一定的耗费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对生态系统投入一定的耗费所获得的这种效益越高,其生态效益就越好;反所获得的这种效益越高,其生态效益就越好;反之,其生态效益就越差。
6、之,其生态效益就越差。而一旦人的投入所发生的作用违反了生态系统运行而一旦人的投入所发生的作用违反了生态系统运行的自然规律的要求时,其生态效益还会形成负值,的自然规律的要求时,其生态效益还会形成负值,就是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了人为的破坏。就是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了人为的破坏。第6页,本讲稿共48页3 3、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 它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效益。它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效益。它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的劳动耗费后,所获得的它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的劳动耗费后,所获得的有形产品,也包括同时所获得的各种对人有用的有形产品,也包括同时所获得的各种对人有用的无形效应。无
7、形效应。在人们对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了一定的投入后,所在人们对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了一定的投入后,所获得的这种有形产品和无形效应越多,所获得的获得的这种有形产品和无形效应越多,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生态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第7页,本讲稿共48页三、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发三、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发展展1 1、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效益问、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效益问题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世纪60年代末以后,年代末以后,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生态与经济矛盾加剧,有些并且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生态与经济矛盾加剧,有些并
8、且已经给人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经济灾难。这些已经给人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经济灾难。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其中有的是单项影响某一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其中有的是单项影响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局部性问题,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局部性问题,有的是一个国家的全国性问题,也有的是全球生态有的是一个国家的全国性问题,也有的是全球生态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等等。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等等。第8页,本讲稿共48页2 2、用生态经济效益的理论指导加强生态经济、用生态经济效益的理论指导加强生态经济管理管理(1)充分认识)充分认识“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危害。的危害。(
9、2)要看到生态经济问题影响的远程关联性。)要看到生态经济问题影响的远程关联性。当前世界上出现很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当前世界上出现很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全面生态经济效益的问题,而且它们许多也都是具响全面生态经济效益的问题,而且它们许多也都是具有远距离的地域渊源的。有远距离的地域渊源的。第9页,本讲稿共48页四、生态经济评价四、生态经济评价(一)、生态经济评价的内容(一)、生态经济评价的内容1 1、资源评价、资源评价 这里是指自然资源产品评价,因为自然资源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这里是指自然资源产品评价,因为自然资源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资源产品的形成过程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而
10、且受到自然因体。资源产品的形成过程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产品量的实物量计算以及相应的价值量评估,这是生态经素的制约,产品量的实物量计算以及相应的价值量评估,这是生态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济评价的核心部分。2 2、环境评价、环境评价 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存在着很强的地域差异和序演替性,加之人们对系统干预的差别,直接影响着系很强的地域差异和序演替性,加之人们对系统干预的差别,直接影响着系统输入输出的效率,使生态经济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评价统输入输出的效率,使生态
11、经济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评价可以揭示由于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负效果,为今后确定资源的最可以揭示由于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负效果,为今后确定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和方式,调整系统结构,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客观依据。佳利用方向和方式,调整系统结构,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客观依据。第10页,本讲稿共48页3 3、结构评价、结构评价 系统结构反映系统内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和有序,极大地系统结构反映系统内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和有序,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水平。因而,生态经济必须从其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水平。因而,生态经济必须从其结构状况入手,通过对系统内部生态结构、经济结构和结构状况入手
12、,通过对系统内部生态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分析来结实主要生态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技术结构的分析来结实主要生态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在评价时就要综合考虑这三项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性。在评价时就要综合考虑这三项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性。4 4、功能评价、功能评价 系统功能是系统的作用和效率,也是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系统功能是系统的作用和效率,也是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最终要体现到生态功能、社会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最终要体现到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三者的综合功能,功能的评价主要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三者的综合功能,功能的评价主要是在结构评价基础上分别进行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是在结构
13、评价基础上分别进行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对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进济功能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对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计量评价。行计量评价。第11页,本讲稿共48页5 5、效益评价、效益评价 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评价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人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评价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人类社会系统及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系统作用的效类社会系统及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系统作用的效果,着重在各类指标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进果,着重在各类指标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对人类社会作用的综合效果即行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对人类社会作用的综合效果即资源综合效益的计量和评价
14、。资源综合效益的计量和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结构评价、功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结构评价、功能评价和效益评价构成了生态经济评价的完整体系,能评价和效益评价构成了生态经济评价的完整体系,其中资源评价是基础,功能评价是核心,效益评价是其中资源评价是基础,功能评价是核心,效益评价是目的,环境和结构评价则围绕功能和效益评价起着补目的,环境和结构评价则围绕功能和效益评价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充说明的作用。第12页,本讲稿共48页(二)、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准则(二)、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准则对这一问题,国内研究较少,国外虽有一定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国内研究较少,国外虽有一定研究成
15、果,但从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上进行效益评价,也还处于不但从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上进行效益评价,也还处于不断研究改善中因为,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质是经断研究改善中因为,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问题,尚需进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问题,尚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研究。行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研究。1 1、高效率、低能、高效率、低能(物物)耗、持续稳定的发展耗、持续稳定的发展 这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结构合理有序,功能持久这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结构合理有序,功能持久高效、经济效益最佳的标志之一。高效率主要指的是高效、经济效益最佳的标志之一。高效率主要指的是整个系统
16、要保持高的生态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低能整个系统要保持高的生态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低能耗则是指在高生产力下,同时达到物质、能量消耗低,耗则是指在高生产力下,同时达到物质、能量消耗低,减少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投入,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减少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投入,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压力 第13页,本讲稿共48页2 2、自然、社会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自然、社会结构合理、关系协调 这是评价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是否合理高效和生态经济效益能否提高的另一标志这里所指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又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主要是指有利于协调系统发展的各种矛盾关系,如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局部与整体、眼前与
17、长远、生产与生活、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的共生关系,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3 3、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其风险最小、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其风险最小 这是衡量生态系统结构有序或优化的原则,也是衡量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好坏的另一标志。一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系统风险最小的原则,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靠程度,也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可概括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即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风险小。将它们综合在一起,便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最大。第1
18、4页,本讲稿共48页(三)(三)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评价目标的多重性,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评价目标的多重性,完全恰当而适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尚未问世。但是,完全恰当而适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尚未问世。但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人的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人的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结合不同的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结合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和问题,现代的一些评价方法和技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和问题,现代的一些评价方法和技术,还是可以选用的。本节介绍下列三类方法:第一术,还
19、是可以选用的。本节介绍下列三类方法:第一类是以经济分析为特点的方法,如效益费用分析法,类是以经济分析为特点的方法,如效益费用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和效益风险法;第二类是以系统分析为特投入产出法和效益风险法;第二类是以系统分析为特征的方法,重点介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和动力学方法;征的方法,重点介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和动力学方法;第三类为熵值分析法。这些评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第三类为熵值分析法。这些评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和比较全面综合。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和比较全面综合。第15页,本讲稿共48页1 1、经济分析类方法、经济分析类方法(1 1)效益)效益费用分析法费用分析法 效益费用
20、分析是判别和度量一个建设项目或规划对象效益费用分析是判别和度量一个建设项目或规划对象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经济这种评价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经济环环境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其评价过程可分四个步骤:境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其评价过程可分四个步骤:首先确定开发项目对各种重要的环境影响;首先确定开发项目对各种重要的环境影响;其次,对环境影响加以量化;其次,对环境影响加以量化;第三,对这些数量变化进行估价,并以货币价值表示,第三,对这些数量变化进行估价,并以货币价值表示,最后,才是经济分析,即用某种形式的效益最后,才是经济分析,即
21、用某种形式的效益费用分析进行综合评价。费用分析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目标并不单一,而是多目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目标并不单一,而是多目标的标的 第16页,本讲稿共48页(2 2)风险效益分析法)风险效益分析法 n风险效益分析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开发风险效益分析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能遭到不利后果的概率及其效益的分析。利用可能遭到不利后果的概率及其效益的分析。n风险效益分析的内容:一是超前风险函数的估计,即风险效益分析的内容:一是超前风险函数的估计,即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概率,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概率,(它是以合理的已知概率分它是
22、以合理的已知概率分析形式来描述析形式来描述);二是风险发生后效益的估算及对系统;二是风险发生后效益的估算及对系统(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评价。产生影响的评价。n风险效益分析法作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改善环境质风险效益分析法作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改善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是有广泛应用的前景。因为开发利用量的评价方法,是有广泛应用的前景。因为开发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概率是可估算的。风险发资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概率是可估算的。风险发生后对系统产生的影响。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法中的外生后对系统产生的影响。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法中的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也是可以测算的。因此,对于
23、水、部效益与外部费用也是可以测算的。因此,对于水、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可与上述经济效益费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可与上述经济效益费用分析法同时使用。用分析法同时使用。第17页,本讲稿共48页(3 3)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 n投入产出分析是由投入产出分析是由w里昂捷夫里昂捷夫1936年创立的。它的年创立的。它的基础是现代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基础是现代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投入产出表来体现。以投入产出表来体现。n该表的一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产品的最该表的一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产品的最终需求;第二部分是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与分配关
24、系;终需求;第二部分是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与分配关系;第三部分是新创造的价值。在编制好投入产出表后,第三部分是新创造的价值。在编制好投入产出表后,需要计算各部门间生产技术性的数量联系,以直接消需要计算各部门间生产技术性的数量联系,以直接消耗耗(也称技术系数或投入系数也称技术系数或投入系数)表示。接着要计算完全消表示。接着要计算完全消耗系数耗系数 n在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确定后,就可应用线性分配平在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确定后,就可应用线性分配平衡方程组,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衡方程组,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当所有部门当所有部门最终产品数量已知时最终产品数量已知时),或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最终产品,
25、或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最终产品的数量的数量(当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已知时当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已知时)。第18页,本讲稿共48页2 2、系统分析类方法、系统分析类方法 n系统分析是对所有体系系统均有普通意义的科学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系统分析是对所有体系系统均有普通意义的科学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一般说,都是适用的。运筹学的一些方法,大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动统问题,一般说,都是适用的。运筹学的一些方法,大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动力学的方法等,都可创造性的应用力学的方法等,都可创造性的应用(1 1)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法 n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方案的复杂
26、大系统,其资源的开发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方案的复杂大系统,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广阔领域。因此,它是一个典利用,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广阔领域。因此,它是一个典型的大系统型的大系统(可分解、协调和聚合可分解、协调和聚合)多目标多目标(不是单一目标不是单一目标)决策决策(方案多要择优方案多要择优)问题问题 n概括起来,这些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向量优化技术,或非劣解生成概括起来,这些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向量优化技术,或非劣解生成技术,二是结合偏好的评价决策技术,或非交互式决策技术;三是结技术,二是结合偏好的评价决策技术,或非交互式决策技术;
27、三是结合偏好的交互式决策技术,或对话式决策技术合偏好的交互式决策技术,或对话式决策技术n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对水、土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中已基本广泛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对水、土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中已基本广泛使用,但不及效益使用,但不及效益费用分析法普及费用分析法普及 第19页,本讲稿共48页(2 2)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n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方法是方法是J.W.Forrester创立的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模创立的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拟方法n这种方法将研究对象视为信息反馈系统,且每个系统这种方法将研究对象
28、视为信息反馈系统,且每个系统中都存在信息反馈机制,它规定了系统行为的模式;中都存在信息反馈机制,它规定了系统行为的模式;同时,研究对象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并建立各子系统同时,研究对象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并建立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从而模拟系统的动态及非线性特征,得的因果关系,从而模拟系统的动态及非线性特征,得到系统的响应过程,有助于洞察系统各种内外因素的到系统的响应过程,有助于洞察系统各种内外因素的演变趋势。因此这种方法被誉为演变趋势。因此这种方法被誉为“政策实验室政策实验室”n应用这种方法,可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应用这种方法,可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估,例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评
29、估估,例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估 第20页,本讲稿共48页第二节第二节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一、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一、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心理论1 1、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社会再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社会再生产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自于自然生态经济系统,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自于自然生态经济系统,因此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发展的物质源泉。当经因此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发展的物质源泉。当经济系统的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
30、物资源和环境济系统的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本身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本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要受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要受生态环境的制约,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生态生态环境的制约,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了客观必然趋势。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了客观必然趋势。第21页,本讲稿共48页 2 2、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经济与生态矛盾运动的产物、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经济与生态矛盾运动的产物 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在人
31、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就必然会出现愈来愈尖锐的矛盾,从而就会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就必然会出现愈来愈尖锐的矛盾,从而就会出现生态与经济的日趋严重的不协调。这就必须依靠人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出现生态与经济的日趋严重的不协调。这就必须依靠人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从不协调走向协调。作用,使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从不协调走向协调。3 3、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 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又向今后的生态化社会转变是一个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又
32、向今后的生态化社会转变是一个客观过程,这也是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新的生态时代的一个客观过程,这也是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新的生态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持续发展,而它正是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持续发展,而它正是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是指导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之上。这就决定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是指导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并且体现了生态时代的基本特征。并且体现了生态时代的基本特征。第22页,本讲稿共48页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当代中国学者集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当代中国学者集体的伟大创造体的
33、伟大创造n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在联合创建生态经济学当中,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与国外有关先见联合创建生态经济学当中,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与国外有关先见卓识而创立的;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卓识而创立的;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n 在在70年代末至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学术界一些学科,如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年代初,中国学术界一些学科,如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研究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辩证关系,科学等,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研究了社会经济与自然
34、生态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社会经济必须同生态协调发展。论证了社会经济必须同生态协调发展。n80年代中期,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年代中期,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n80年代后期到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年代初期,我国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原理,己成为当代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思潮的主流,并正成为指导我国社新原理,己成为当代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思潮的主流,并正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第23页,本讲稿共48页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理论创新特色三、生态经济协调
35、发展论的理论创新特色n作为生态经济学重要部分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不作为生态经济学重要部分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不仅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极仅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动态上、宏观上增强了生态经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动态上、宏观上增强了生态经济学的应用价值,也为生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架起济学的应用价值,也为生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架起了一道桥梁,并把发展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前景推向可了一道桥梁,并把发展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前景推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持续发展经济学。n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各门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主要是针对长期
36、以来各门传统经济学中生态与发展相脱离的种种缺陷,从实现传统经济学中生态与发展相脱离的种种缺陷,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思路出发,在需求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思路出发,在需求观、生产观、消费观、补偿观、平衡观、效益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补偿观、平衡观、效益观、价值观、利益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创新利益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创新 第24页,本讲稿共48页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经济生产力理论生态经济生产力理论一、一、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构成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构成1 1、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个构成要素、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个构成要素 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统一生态
37、经济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统一生态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自然物生态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自然物质、自然能量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循环转换能力质、自然能量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循环转换能力经济生产力是借助于生产与消费的循环转换机制经济生产力是借助于生产与消费的循环转换机制而实现的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交而实现的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交换能力换能力 第25页,本讲稿共48页2 2、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种循环转换、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种循环转换 n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包括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和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包括生态生
38、产力的循环转换和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 n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之间的循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转换是建立在有机物与无机物循环转换的基础上的。它按照生环转换。这种转换是建立在有机物与无机物循环转换的基础上的。它按照生物物环境的循环转换模式和植物环境的循环转换模式和植物动物动物微生物微生物环境的循环环境的循环顺序,通过合成与分解的转换机制实现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的相顺序,通过合成与分解的转换机制实现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的相互转换互转换n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劳动者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力之经济
39、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劳动者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循环转换是建立在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上的,它间的循环转换。这种循环转换是建立在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上的,它一方面通过对劳动力的生产一方面通过对劳动力的生产(包括生产体力和脑力包括生产体力和脑力),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包包括消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括消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劳动力的消费(包括消包括消费体力和脑力费体力和脑力),对物质资料进行生产,对物质资料进行生产(包括生产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包括生产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第26页,本讲稿共48页二
40、、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属性 n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复合群体生产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复合群体生产力,因而它是具有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的生产力。这力,因而它是具有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的生产力。这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特征 n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首先表现在生态经济再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首先表现在生态经济再生产的两个过程,即自然生产过程和经济生产过程。生产的两个过程,即自然生产过程和经济生产过程。前者具有连续性,后者具有间断性,但都要受生态经前者具有连续性,后者具有间断性,但都要受生态经济规律所制约,二者只能协同运行,不能各行其事济规律
41、所制约,二者只能协同运行,不能各行其事 n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还表现在生态经济再生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还表现在生态经济再生产的两种效果,即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和劳动的社会生产的两种效果,即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和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这两种生产率总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互相产率。这两种生产率总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整体运依存、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整体运行效果,即生态经济整体生产率。生态经济整体生产行效果,即生态经济整体生产率。生态经济整体生产率总是大于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之和率总是大于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之和 第27页,本讲稿共48页
42、三、影响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外部因素 1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n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太阳能、气候、温度、水、土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太阳能、气候、温度、水、土等因子,有的就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环境自然力;等因子,有的就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环境自然力;n有的也可构成某种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阻力,直接影有的也可构成某种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阻力,直接影响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和大小。响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和大小。n环境系统中,各种因子及其变化、分布与组合,都会环境系统中,各种因子及其变化、分布与组合,都会促使生态经济生产力变化。各种因子中有的是促进因促使生态经济生产力变化。各种因子中有的是促进因子,有的是限制因子
43、,它们的综合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子,有的是限制因子,它们的综合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具体问题应作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应作具体分析第28页,本讲稿共48页2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n社会经济系统的经济要素、社会环境,对生态经济社会经济系统的经济要素、社会环境,对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影响 n在自然环境一定下,生态经济产品的价格、投资在自然环境一定下,生态经济产品的价格、投资方向、管理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强弱方向、管理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强弱等,都影响着生态经济生产力和系统的发展规模、等,都影响着生态经济生产力和系统的发展规模、发展
44、方向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发展方向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第29页,本讲稿共48页3 3、科学技术因索、科学技术因索 n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创建和发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创建和发明,常常促进生态经济生产力登上新台阶,步入新明,常常促进生态经济生产力登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它不仅变更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结合阶段。它不仅变更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结合形式,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综合生产力水平,使生形式,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综合生产力水平,使生态经济效益大为改观态经济效益大为改观n现代新兴产业的崛起,如信息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新兴产业的崛起,如信息工业、新材
45、料、新能源、航天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产业的航天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换代,从而提高了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更新和换代,从而提高了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第30页,本讲稿共48页四、生态经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途径四、生态经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途径 1、阻碍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生态经济系统众多的矛盾中,具有决定性的基本矛在生态经济系统众多的矛盾中,具有决定性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资盾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它主要体现在下列的几个方面: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它主要体现在下列的几个方面:人类
46、社会的经济、福利增长要求自然资源的无限供给;而自然生态资源人类社会的经济、福利增长要求自然资源的无限供给;而自然生态资源(物质、有量物质、有量)的数量、质量和再生能力是有限的的数量、质量和再生能力是有限的经济系统的动态增长机制,要求高速发展,而生态系统自组织调节的平稳机制,经济系统的动态增长机制,要求高速发展,而生态系统自组织调节的平稳机制,需维持系统本身相对稳定与平衡需维持系统本身相对稳定与平衡 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运转,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而生态系统的运动,则受自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运转,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而生态系统的运动,则受自然规律支配;二者在性质、时间、空间上均存在差异然规律支配;二者在性
47、质、时间、空间上均存在差异技术手段也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技术手段也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 第31页,本讲稿共48页2 2、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协调途径、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协调途径 n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系n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n依靠科学校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依靠科学校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态经济产业 n我国高速发展经济的今天,更要注意今天与明天的生我国高速发展经济的今天,更要注意今天与明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态环境问题 第32页,本讲
48、稿共48页第四节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一、价值的内涵和传统价值理论一、价值的内涵和传统价值理论1 1、价值的含义、价值的含义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具有三种上不同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具有三种上不同的含义:含义:一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价值”二是作为其他社会科学概念的二是作为其他社会科学概念的“价值价值”,特指某个,特指某个客体对某个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客体对某个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三是哲学意义上的三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价值”,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第3
49、3页,本讲稿共48页2 2、价值本质、价值本质 对价值的本质有不同看法,李德顺教授进行了归纳,对价值的本质有不同看法,李德顺教授进行了归纳,有四种观点:有四种观点:观念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精神的产物观念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精神的产物实体说,价值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或现象体实体说,价值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或现象体系系属性说,是某些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体所固有的或属性说,是某些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体所固有的或产生出来的属性,包括主体属性和客体属性产生出来的属性,包括主体属性和客体属性关系说,是作为社会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关系说,是作为社会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一定关系和内容而存在的一
50、定关系和内容而存在的第34页,本讲稿共48页3 3、传统价值理论、传统价值理论n传统价值理论来主要是从经济学发展而来的,是和经济传统价值理论来主要是从经济学发展而来的,是和经济学的发展同步的学的发展同步的n价值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而产生的,威廉价值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而产生的,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配第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n配第之后,斯图亚特提出了配第之后,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实际价值”的概念的概念n在古典经济学中,最成熟的要数大卫在古典经济学中,最成熟的要数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论n在李嘉图之后,对价值理论完善和发展做出重大贡在李嘉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