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宋版《李太白集》经眼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1)--宋版《李太白集》经眼录.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宋版李太白文集经眼录宋版李太白文集经眼录 中国研究李白的作品,最早版本是由唐代李阳冰编成的草堂集十卷,但早已散失,无法看到。至今存世的文本仅有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巴蜀书社曾在1986 年据此影印。其实,李阳冰所编李白的集子,到了南宋复刻后,国内已没有了,现只存日本静嘉堂。因我亲自读到真本,故可来一谈,其证是我贴上的书影。如今,于国内各大图书馆,已无法找到此书影。宋代四川地区曾刊刻大量唐人文集,其内容多源于古本,惜传本不多,故为藏家看重。中国版刻图录称,传世蜀本唐集分为十一行本和十二行本两个系统,其十一行蜀本,说是北宋刻本,其实,真实刊刻年代应在南北宋之际。当年刊刻的,历经千余年
2、,既有三十卷的完本,又有二十卷的残本。如李太白文集,便是其中的一部典型唐代文集。我在静嘉堂所见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共十二册,是个完本。现已成为绝代珍稀之品,因它品相无损。首目一卷,唐李白撰,是北宋末南宋初刊出的本子。此宋版,为四大藏书家之一、清末湖州人氏陆心源(18381894)所原藏。陆离世后,其皕宋楼中的藏书,于 1907 年舶于日本,后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由皕宋楼流出的李太白文集,其书尺寸为28.0 厘米17.7 厘米。序目为李太白文集目录。卷一,首见草堂集序,为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所撰。次有前进士魏颢李翰林集序,有朝散大夫、行尚书职方员外郎、直史馆、上柱国乐史李翰林别集序。文集卷三十末,
3、有常山宋敏求题李太白文集后序。次有南宋曾巩后序。又有信安毛渐校正谨题的后序,元丰三年(1197)夏四月所题。文集卷二至二十四,为李白诗歌,卷二十五以下为文。李太白文集,其版式:左右双边(18 厘米11 厘米)有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字,间有二十一字。注文,小字双行二十字。版心白口,单黑鱼尾。清末曾以刻书藏书著称的董康,在其以访书为主要内容的书舶庸谭卷八下录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宋蜀刻本,每半叶十一行,大字二十字”另,我在静嘉堂看到的,有二部复本,一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复本,一是原中村敬宇之旧藏复本。此宋刊本第一卷草堂集序页上,有藏书印十五枚,大致可辨认者是王杲、黄丕烈、汪士钟
4、、徐乾学、王文琛、蔡廷桢、钱应庚等藏书大家,他们都藏过此集。另,卷中还有“王杲私印”、“昆山徐氏家藏”、“百宋一廛”、“士礼居”、“金匮蔡氏醉经轩考藏印”、“存斋过目”、“湖州陆氏所藏”、“陆氏伯子”、“十万卷楼”、“归安陆树声叔桐父印”,另刻有“陆心源四十五岁小像戊寅二月某石并刊”。如今想来,这些藏书家,拿出钱财,甚或省吃俭用,垫上身家性命,他们是为保存这些文化遗产,也让一代代后人能记下这些传人的名姓,颇值后人崇敬。为了能得藏这些中国古籍珍品,那些藏书人所经历的喜悦与伤痛,真可谓“咀嚼苦难嘬,真味久愈在”。大藏书家黄丕烈在百宋一廛书录中曾说过这样的话:“缪氏得宋本后,特构一楼贮之,楼曰 太白
5、。今余两迁居矣,居各有楼,亦以此集贮于楼上,名曰太白谪仙人好楼居。又云曾欲作考异一卷,而未成,其夹签犹在卷中也,余以一百五十金得之。”黄当时得意之情,无不跃于字里行间。此说缪氏本,是指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缪曰芑双泉草堂刻本,八册,为李白之诗文合集。此缪曰芑刻本,世称缪本,字画精湛,楮精墨妙,其据宋本翻刻,也为可珍之品。当然,如若以宋本与缪本相较,缪氏改易约百余处,有正宋本之误者,也有误改者,然纠缪者居多。如宋本目录有“答族侄赠玉泉仙人峰茶”,缪易“峰”为“掌”;“金陵白杨十家巷”之“家”字易“字”。诗中“飞龙引其一”有句“千旗扬彩红”,改“红”为“虹”;去妇词中“不叹君弃妻”,“妻”字易
6、为”妾”;长相思中“日色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秋不眠”句,“色尽”改为“欲尽”,“秋不眠”改为“愁不眠”。缪曰芑,江苏吴县人,字武子,号笠湖。少负大志,偕兄讲学,刻自淬厉,居常恂恂谨饬,雅不乐以贵公子称。雍正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旋授编修。以省亲归,承欢养志,遭母丧,遂不复出。晚年嗜学弥笃。著有六经要语、杜诗心解、李集考异、白石亭稿、半学庵稿。年七十三卒。(道光)苏州府志卷一百一“人物文苑六”有传。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荛夫,又号复翁,清江苏吴县人。其平生鲜声色之好,惟喜聚书。闻有宋元精椠,或旧抄善本,不惜多方购置。久之,得宋刻几百种,颜其藏书之所曰“百宋一廛”。当然,这宋版
7、书的流转,还得稍提南浔张钧衡先生,其字石铭,号适园主人。适园藏书的特点之一,就是黄丕烈校跋本。适园以收藏黄跋本一百零一部而独占鳌头,比四大藏书家之一的杨氏海源阁还多出两部。因此,张钧衡刊印黄丕烈藏书录的残稿百宋一廛书录,也可谓是情有独钟。随时推移,这些宋版书最后大都还是流传到了湖州的皕宋楼中。所谓“皕宋”即陆心源收藏了约二百部宋版书。当年陆心源得意之心情,更可见一斑也。只是他至死未能想到,经过了这么多有名藏书家,多处流转,艰难收藏,那些珍宝宋版书,能收藏至他手中,的确不易,可到了他儿子手中就保不住了,其长子陆树藩于 1907 年将藏书大半售予日本岩崎氏,这是他万万想不到的,也可见世事、家事之多
8、变矣。我于静嘉堂文库藏北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中,经见避宋讳字,有玄、泫、眩、弦、朗、警、惊、镜、竟、境、弘、殷、匡、恒、垣、祯、贞、征、树、让、勖、桓等。而于构、沟等字,则不缺笔,表明南宋首帝高宗赵构的名讳,则不行回避。此亦说明此刊刻时间,当在北宋末南宋之初,一佐证于此。李太白文集刻印的具体时间难于确定,但大体时间,应是宋高宗绍兴年间的中期,即绍兴十年至二十年(11401150)之际。李太白文集版心记下的刻工姓名有吴一、大七、方、旦、民、吴、吕、袁、知等人。李太白文集现存宋版完本,国内少见。今虽有北京图书馆藏,半页十一行二十字,左右双边,白口。书口下间有刻工名。但于卷十五至二十四,配清康熙五十
9、六年缪曰芑双泉草堂刻本,亦有损完整。现存静嘉堂的 李太白文集,其版式疏朗,字体遒劲,纸墨精良,集中展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在研究中国的雕版印刷史和版本目录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又由于此刻本藏于域外,未受损失,是现存刻本中最接近于作品年代的,因此对于研究唐代文学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政治生活、印刷术史等,颇具价值。于此,能看到并仔细阅读宋版完本的李太白文集,不能不感谢于静嘉堂增田晴美(她也是一位中国宋版书的研究者)、成泽麻子司库两位女史。记得还有一事颇值一记。2006 年 5 月 19 日下午,两位女史为感谢我们的乡前辈清末藏书家陆心源一生付出的心血,特优惠远道而来的我们。她们带领我们上静嘉堂书库
10、,观看该库所有的宋版书,真给了我大饱眼福的机缘。在书库中她谈到李太白文集:“现在于日本,李白之名气,在读者或藏书家眼中的重要性与崇敬心,已超出了日人曾对唐代的白居易、刘梦得、元稹等人,同时也超出了杜甫、韩愈、柳宗元他们了”她还向我们述说唐代文学在日本千年来的影响。但今日的李太白在日人心中早不是当年可同日而语了。看来时代在变,而他们学唐诗的悠长历史过程,也似在转型。当然,我们不能再提问这日人读唐代诗人的路径是如何变化的,好在严绍璗先生于此问题稍作了些回应。增田晴美还能背诵李白的许多诗,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
11、月下逢。”“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还向我们述说李太白文集是何时运到了日本。在桃园天皇宝历八年(1758),中国商船把李太白集一部一帙运抵了日本,后又运了李白诗文集等,那一部部有关李白的集子,在十八、十九世纪,都由中国的商船运抵到日本,一如中国的红楼梦也是在那时从窄浦港运往日本,从而促进了两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那年,我们去静嘉堂,还是米山寅太郎为文库长,但因老库长年高多病,实际司库是增田晴美。米山逝世后,即由增田晴美为库长。但令人不禁惋惜的是,这位好库长几年后也病逝了。当年同样热情接待我们的成泽麻子女史,现为文库长了。不知不觉间,我从那么遥远的唐代文学,写到了如今留存于静嘉堂的李太白文集,也提到终身为这些千余年宋版书,一代代看守着这些文宝的人和事。试想着,如到了他们的生命结束,会再有另外的文化保护者,再去守护着这些珍稀古籍。想着这些书事书话,那么悠长,那么离奇,那么玄思,那么有乡愁,不禁感慨万千 最后,我想起穆旦的一句诗,为此文作结:“没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