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中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源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4.6)--中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源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 年第 1 期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1中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源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The identification of risk sources of forestry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and their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s.Zhao Yuxiang 1,2,Wu Jian 1,2,Luo Youqing 1,Tao Jing 1(1.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2.Division
2、of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Abstract In accordance to the Risk Management Theory,thirty-eight major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at has already invaded China were picked based on their country of origin,invading route(mode)and the very first location of identifi cation in C
3、hina.Af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risky sources of Chinese forestry invasive alien species,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north American countries which shared a lot of geographic resemblances to China as well as all the Asian countries surrounded were the main origin areas of invasion;The imp
4、ort of plants as well as their propagating materials were the main cause of alien species invasion;South and South-East China were the major land of invasion.Countermeasures of controlling of all 38 kinds of invasive species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ir invasive risky types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5、nature of their risks.Key words forestry invasive alien species;sources of risks;identifi cation;countermeasures摘要摘要 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方法,选取了38种入侵中国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从原产地、入侵途径(方式)、首次发现地3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风险源,认为与中国地理位置相似的北美洲国家和同处亚洲的周边国家是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区域;植物及其繁殖材料引进是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华南和华东地区是有害生物的主要入侵地。按照风险性质划分了入侵风险类型,并提出了防
6、控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关键词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风险源;识别;对策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S763收稿日期:2014-09-29中国是全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00年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人流物流的日趋扩大,中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日趋严重,林业涉及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均受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危害,极大地制约着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危及着国土生态安全,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影响着经济贸易安全、食用林产品安全和气候安全。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关键是科学识别入侵风险源,切断入侵通道,防止其定殖危害。本文按照风险管理理论
7、的方法,对入侵中国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分析识别,划分入侵风险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防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提供借鉴和参考。1 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评定方法1.1 基础数据来源以国家林业局2003 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2013年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发布的全国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1-2,以及近年来林业部门有害生物监测结果作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基础数据来源。1.2 评定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根据李娟等研究建立的境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 42 DOI:10.19662/ki.issn
8、1005-2755.2015.01.0112015 年第 1 期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1确定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进行风险评估3。将风险结果划分为特别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低度危险4个等级,选取中度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1.3 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评定结果经评定,确定出目前入侵中国并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38种。其中,害虫类27种;真菌类3种;病毒类1种;线虫类1种;有害植物6种。具体种类及其原产地、首次发现时间、入侵途径(方式)、首次发现地等见表14-25。表1 中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种类及其相关信息
9、情况种 类有害生物类型原产地首次发现时间入侵途径(方式)首次发现地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害虫美国1914随苗木携带传入山东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有害植物南美洲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不详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有害植物中美洲1934可能是作为香料植物引入云南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有害植物北美洲1935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华东地区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有害植物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从缅甸边境自然传播入侵云南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
10、cola)真菌欧洲1958不详辽宁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害虫亚洲1942可能由风传入侵 辽宁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害虫小亚细亚1953随旅客携带传入新疆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有害植物英国南海岸1963作为保滩护岸的植物引入华东地区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真菌日本20世纪70年代不详东北地区杨树花叶病毒(Poplar mosaic virus)病毒加拿大1972从意大利引进杨树插条传入不祥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害虫北美洲1975不详北京松针
11、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真菌美国1978不详福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害虫北美洲1979随木质包装材料传入;也可能从朝鲜边境飞翔或风传入侵辽宁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害虫东南亚20世纪80年代前 随木质包装材料广东、海南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线虫北美洲1982随松木质包装材料传入江苏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害虫日本1982从日本输出的圣诞树上传入广东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有害植物南美洲1984可能是从东南
12、亚风传入侵广东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害虫非洲1987随进口巴西木传入广东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害虫美国1988随湿地松无性系穗传入广东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害虫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20世纪80年代末 不详广东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害虫南美洲1993可能随寄主或鲜切花进口传入海南茶薦子透翅蛾(Synanthedon tipuliformix)害虫欧洲1995从哈萨克斯坦引种黑加仑Ribes nigrum传入新疆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害虫北美洲1998随带皮松材传
13、入山西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害虫菲律宾1998随苗木携带传入海南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害虫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2001随苗木携带传入海南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害虫马来西亚2002随苗木携带传入海南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害虫菲律宾2002不详广东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害虫北美洲2003不详北京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害虫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2004可能随运输工具或带土苗木传入广东刺桐姬小
14、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害虫非洲,2000年毛里求斯和留尼汪有记载2005可能随偷运、走私的林木携带传入广东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害虫美国2006不详河北、辽宁枣实蝇(Carpomyia vesuviana)害虫印度2007随旅客携带传入新疆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害虫北美洲2007不详湖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害虫中东及地中海沿岸国家2007可能通过自身飞翔或风传从越南传入广西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害虫北美洲2008可能随苗木携带传入
15、广东松树蜂(Sirex noctilio)害虫欧洲2013可能随木材或者木质包装材料传入黑龙江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害虫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2013随苗木携带传入海南注: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首次发现地指中国大陆范围;首次发现时间指在中国大陆发现的时间 43 2015 年第 1 期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12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源识别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流物流的不断增加的影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方式日趋多样化,风险来源也各异。本研究从中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入侵途径(方式)和国内首次发现地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
16、清晰和识别出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源。2.1 原产地分析2.1.1 归类统计表1中涉及的38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均可确定到国家或大洲,按照七大洲归类统计原产地种类数量情况见表2。表2 中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原产地种类数量统计原产地数量备注亚洲12可确认来自日本的2种;菲律宾的2种;马来西亚1种;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1种;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的1种。欧洲4北美洲(中美洲)15可确认来自美国的4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各1种。南美洲4非洲2大洋洲0南极洲0跨大洲的1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原产地为中东及地中海沿岸国家。2.1.2 风险源识别由表2可以得出,目前中国已发现并可确认原产地的主
17、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中,北美洲和亚洲分别占43%和32%,是中国外来有害生物的主要来源地;其次为南美洲和欧洲,均占11%;大洋洲和南极洲无种类入侵。可以认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原产地中,北美洲风险最大,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北美洲作为最主要的原产地来源,受纬度相近性和经贸往来频繁因素影响应是最主要的原因。亚洲是第二个主要原产地来源,其原因是中国地处亚洲,国家间的人员和物流频繁,导致入侵有害生物种类多也在所难免。同时,与周边国家地域相邻,也存在自然传播入侵风险。2.2 入侵途径(方式)分析2.2.1 归类统计按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载体的不同,对表1中可确定或可推断出入侵途径(方式)的28种外来
18、有害生物进行归类,得出表3的统计结果。表3 中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途径(方式)的类别统计入侵途径(方式)可确定的种类其他可能的种类自然入侵紫茎泽兰薇甘菊、桉树枝瘿姬小蜂、日本松干蚧人为入侵有意引入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凤眼莲飞机草无意引入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引进携带苹果绵蚜、蔗扁蛾、湿地松粉蚧、锈色棕榈象、椰心叶甲、茶藨子透翅蛾、水椰八角铁甲、松突圆蚧、椰子织蛾美洲斑潜蝇、扶桑绵粉蚧包装材料或木材携带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双钩异翅长蠹、红脂大小蠹、松树蜂旅客携带苹果蠹蛾和枣实蝇偷运、走私林木携带刺桐姬小蜂运输工具携带红火蚁2.2.2 风险源识别由表3可以得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途径(方式
19、)以人为入侵为主,人为造成的入侵风险最大。人为入侵中以无意引入为主,并以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引进携带入侵的种类最多,占人为入侵种类的46%,其次为包装材料或木材携带入侵的种类,占21%。受入侵途径(方式)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判断依据的局限性限制,自然入侵只能确定紫茎泽兰为自然入侵,其他3种只能是推断;此外,刺桐姬小蜂和红火蚁以偷运、走私林木携带和运输工具携带的可能性极大,但也不排除其他入侵方式。2.3 首次发现地分析2.3.1 归类统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是其定殖并造成危害后才被发现,即发 44 2015 年第 1 期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
20、.1现具有滞后性26。因此,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首次发现地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入侵地,但从发生危害规律来看,首次发现地与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地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如果在早期能够发现,一般可以认为首次发现地是其入侵定殖地。本研究选择首次发现地分析风险源,目的是从首次发现地的层面识别出外来有害生物可能入侵的重点区域,从加强防控措施的角度及时发现、重点防范,尽可能地消除其定殖或造成危害的风险。表1中共有36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确认了首次发现地(省份或地区),按照中国地理区域归类,可得出表4的统计结果。表4 中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首次发现地种类数量统计首次发现地数量备注华北地区3北京2种;山西1种。东北
21、地区5其中:可确认辽宁3种;黑龙江1种。华东地区5其中:可确认江苏1种;福建1种;山东1种。华中地区1湖北1种。华南地区16广东9种;广西1种;海南5种;跨省1种。西南地区2均为云南。西北地区3均为新疆。跨区1刺槐叶瘿蚊的发现地为河北、辽宁。2.3.2 风险源识别表4中,华南地区是首次发现种类最多的地区,占已确认首次发现地种类的44%,并以广东、海南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25%和14%;东北、华东地区次之,各占14%。由此可以看出,外来有害生物的首次发现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尤以华南地区的种类最多,省份以广东最多,其原因主要是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
22、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也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仅华南和华东地区,自1980以来发现的种类就达16种,占1980年以后发现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的70%。此外,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四季常绿、高温多雨,有着丰富的热量和水分资源,十分适宜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这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定殖和繁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3 风险类型的划分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上述识别的风险源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条理性。导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源很多,但总体上可将其按性质划分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27-29。3.1 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造成外来林业
23、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自然风险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具有与原产地相近纬度、相似生境。二是地域相邻或相近。三是物种本身适生性风险。如入侵中国的凤眼莲、薇甘菊、美洲斑潜蝇、红火蚁,其原产地为南美洲,自然条件虽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其均具有极强的适生性,不仅成功入侵中国,还对欧洲、大洋洲的国家相继造成了危害10,15。3.2 人为风险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认知以及对有害生物管理能力等导致的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人为风险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功的外在因素,其前提是外来有害生物本身在入侵地可定殖并表现出一定的危害性和破坏力。人为风险是可以通过人类的管理行为加以控制的,因此,本文从防控外来有害生物角度
24、,将人为可能导致的入侵风险划分为检疫管理风险、认知风险、信息风险3种类型,以有利于管理部门针对性地开展防控管理。3.2.1 检疫管理风险指由于植物检疫把关不严、抽检数量不足、检疫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按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出入境部门对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运输工具等实施入境检疫,国家林业局对入境的植物和其他繁殖材料实施检疫审批和隔离试种等措施,但受责任心、检疫设施设备配备情况、检疫技术水平等主客因素的影响,增大了有害生物随引进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以及木材、木质包装材料、旅客携带的水果、运输工具等携带入侵的风险。此外,国外一些国家存在的重外检轻内
25、检问题也属于这一风险类型,如在日本,对国内使 45 2015 年第 1 期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1用的植物及其产品,一般不实施产地检疫和地区间的调运检疫,单靠出境检疫很难保证有害生物不被携带传出,造成跨国传播危害。3.2.2 认知风险指由于人类对林业有害生物认知的局限性导致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这一类风险在外来有害植物入侵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50%的种类是人为有意引入的结果。如原产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凤眼莲作为畜禽饲料引入。同时,一些旅客、经营者对有害生物缺乏防范意识造成的有害生物入侵也属于这一类型。3.2
26、.3 信息风险指由于对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分布、发生、危害等信息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导致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如对栎树猝死病、白蜡树枯梢病等国外重大植物疫情信息在未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的情况下,引进其寄主植物导致入侵的风险。4 对策与建议4.1 实施入侵风险预控管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状况的科学、准确的评价,是开展针对性预控的前提,也是实施风险预控管理的依据。风险预控管理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关口,是防控工作的基础。根据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分析结果,当前应重点关注和防范与中国地理位置相似的北美洲国家和同处亚洲的周边国家的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要在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价基础上,建立包
27、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在内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共享平台,按照风险大小实施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对适生性强、风险程度高的可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实行定向式的检疫管理措施。4.2 加强入境检疫管理人为入侵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主要途径(方式),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第二道关口,是防控工作的关键。其中,苗木及其繁殖材料的引进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最主要的方式。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从国外引进植物及其繁殖材料的审批和监管工作,明确审批和监管责任。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把好货物、人员入境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传入。要加快研发快速、准确、实用的检测鉴定、
28、除害处理等检疫技术和设备,提高检疫工作水平。4.3 强化疫情监测与内检监管监测到位、发现及时可有效地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定殖危害,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最后一道关口。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入境口岸周边林分的监测。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调整后的45个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可根据口岸的分布情况设立定点监测站点,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工作。二是建立可追溯的植物入境管理平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可将口岸检疫入境植物信息与林业主管部门共享,林业部门根据这一信息,可追溯性地开展复检、监测和预防工作。三是针对引进风险程度高或者风险无法确定的植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开展隔离试种,并实施分
29、散种植的可追溯管理。4.4 划分防控重点区域根据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首次发现地分析,结合中国对外开发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华南和华东地区仍将是今后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重点区域。同时,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推进,东北地区以及西部边境省份也必须加以关注和重视。此外,随着西亚地区与中国经贸和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新疆作为中国进入西亚地区的主要通道,也将是今后防范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重点省份。4.5 建立多部门和立体式防控网造成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因素多、传播途径杂,防控工作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系统性强,农业、林业、质检、交通、民航、邮政等有关部门必须联合防控,建立起多部
30、门、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式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协作平台,各负其责、协同把关,才能有效防控有害生物入侵。其中,农业、林业、质检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疫情信息共享机制,严格入境植物检疫审批和监管工作;交通、邮政、民航等部门在运输、邮寄植物及其产品时,应当严格查验植物检疫的有关证书,对未经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应当予以拒运或拒邮;要联合推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促进补充性地方法规的制订。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国际植物检疫公约履约平台,与其他缔约国、FAO 区域组织等建立植物检疫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交流互动,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有害生 46 2015 年第 1 期植
31、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Vol.29 No.1物信息和动态并加以防范。参考文献1 马爱国.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2003-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汇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全国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2013.3 李娟,赵宇翔,陈小平,等.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中国森林病虫,2013,31(3):10-13.4 陈佳铭,杨再,陈学敏,等.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及预防对策.家畜生态学报,2006,(6):164-165,168.5 崔永三,赵宇翔,胡学兵.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
32、与防控对策.中国森林病虫,2009,28(3):40-42.6 李娟,胡学兵.我国主要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种类简述(I).中国森林病虫,2005,24(2):38-40.7 李娟,胡学兵.我国主要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种类简述().中国森林病虫,2005,24(4):38-41.8 李娟,赵宇翔.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管理对策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11,29(4):41-43.9 李振宇,谢焱.中国外来入侵种.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0 万方浩,郭建项,张峰,等.中国生物入侵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万方浩,彭德良,王瑞,等.生物入侵:预警篇.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33、 徐海根,强胜,韩正敏,等.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与传入路径分析.生物多样性,2004,12(6):626-638.13 章承林,李春民.园林植物引种中生物入侵的途径与防止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00-3001,3020.14 赵曙国.外来物种入侵途径及防治方法的探讨.检验检疫科学,2006,16(S2):77-79.15 赵宇翔.林木引种工作中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的对策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9,28(2):39-41.16 赵宇翔,宋玉双,董燕,等.外来有害生物枣实蝇检疫管理对策研究.中国森林病虫,2009,28(6):45-47.17 薛德乾.曲纹紫灰蝶在上杭县的发生
34、及防治调查初报.中国植保导刊,2005,25(3):18-19.18 黄蓬英,方元炜,黄建,等.中国大陆一新外来入侵种刺桐姬小蜂.昆虫知识,2006,42(6):731-733.19 周茂建,赵宇翔,李永成,等.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趋势分析.植物检疫,2007,21(2):71-73.20 周曙东,易小燕,汪文,等.外来生物入侵途径与管理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26(10)19-23.21 Williamson M,Fitter A.The varying success of invaders.Ecology,1996,(77):1661-1666.22 Mack RN.Bi
35、otic invasions:causes,epidemiology,global consequences,and control.Ecol Appl,2000,10(3):689-710.23 Nielsen C,Williams D W,Hajek A E.Putative source of the invasive Sirex noctilio fungal symbiont,Amylostereum areolatum,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native siricid woodwasps.Myc
36、ol Res,2009,113:1242-1253.24 殷玉生,安榆林.云杉树蜂风险评估.植物检疫,2002,16(4):224-226.25 吕宝乾,严珍,金启安,等.警惕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鳞翅目:织蛾科)传人中国.生物安全学报,2013,22(1):17-2226 张润志,康乐.侵入型害虫的成灾机制与防治对策.昆虫知识,1999,36(3):181-183.27 王春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科技资讯,2012(14):149.28 梁敏.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类型及其问题分析.作物研究,2008(2):65-67.29 肖唐华,周德翼,李成贵.转基因生物风险类型及其监管特点.中国科技论坛,2008(4):120-1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