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7230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山子传》(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方山子传导学案(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一课时,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读课文,重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1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2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预习案一、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

2、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二、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

3、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三、预习作业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2你认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的疑问】 知人论世初读课文 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3.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

4、”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 检测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

5、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B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C 然终不遇 遇:对待 D因谓之方山子 因:于是2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闾里之侠皆宗之 (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A. 句相同,句不同 B.句不同,句相同C.句不同,句不同 D.句相同,句相同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B晚乃遁于光、黄间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6、D因谓之方山子1【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2【参考答案】A结构助词的/表判断、表肯定语气3【参考答案】B【拓展阅读】材料补充:1乌台诗案: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从苏轼诗里一句两句的挖出来,断章取义地加给苏轼很大的罪名。(1)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是苏轼说自己没有把法律的书读通,所以没法子使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结果却被指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2)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的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不对。其实东坡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3

7、)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树根在地底下是伸了还是曲了,我们不知道。只有潜伏在地下的龙才能知道。王珪跟皇上说,苏轼对您有不忠之心。皇上就是龙,他却非要到地底下去找那个什么蛰龙,这不就是谋反吗?宰相章敦实在看不下去,就说龙不一定非得是国君自称,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都自称过龙。宋神宗说,对,诸葛孔明不就自称“卧龙”吗?他也不是皇上啊!王珪无语。 2隐约的折射“同是天涯失意人,何况相逢乃相识。”可以说,方山子舍弃功名利禄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对宦海浮沉、抑郁遭贬的苏轼应该别有一番触动。结合作者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当寓有自己肺腑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

8、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而隐约的折射。3苏轼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但在他一生的思想中,则以儒家枳极用世的思想为主线。因为自始至终,苏轼一直没有放弃的是为官出仕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流露出的不畏人生风雨的自信和洒脱。然而,当他在政治上将儒家思想碰得头破血流之时他便采取立足社会归隐的方式,接受佛、道物我相忘、精神解脱的人生哲学及淡泊适意的生活情趣,并用佛、道思想的清风明月来抚慰自己失落的情怀,来求得心灵的暂时超脱与宁静。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赤壁赋中“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流露出的对洒脱与超然心境

9、的追求;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后赤壁赋中“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所流露出的摆脱现实苦闷与失落的渴望。 所以,苏轼是借佛、道之柔,托儒家之刚,以儒家思想的面目,汲取佛、道思想的内核,然后以儒家的形式表述出来,积极参与人事以达到个体理想的实现;而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反差时,便常常表现为入世与出世的内心矛盾与冲突。4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5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的收获】【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仍未解决的问题一定写下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写下自己的收获,在一点一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