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虞锦明 班级:建环092学号:08小组成员:虞锦明,顾菲菲 指导老师:罗凯目录设计概况3第一章 制冷工况的确定51.1确定工作参数51.2热力计算6第二章 压缩机的确定82.1压缩机参数92.2压缩机选型92.3压缩机的制冷量102.4对电动机进行校核10第三章 冷凝器的选择及冷却水系统计算113.1.确定冷凝器的热负荷123.2冷凝器的选型133.3传热温差133.4传热面积143.5冷凝器冷却水量计算15第四章 蒸发器的选择164.1蒸发器形式的选择164.2蒸发器传热面积的确定174.3蒸发器中冷冻水循环流量的确定19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19
2、5.1膨胀阀的选择与计算195.2油分离器215.3高压贮液器225.4汽液分离器235.5集油器的确定235.6油分离器的确定235.7过滤器的选择245.8回热热交换器的选择24第六章 机房布置22第七章 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流程图24设计小结27参考文献28设计概况本设计是针对赣州市某办公大楼中央空调而设计的,内容全部是按相关规范要求设计的,比较合理。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冷凝器的选择计算、蒸发器的选择计算、膨胀阀的选择计算、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以及机房的设计等。对于冷压缩机型号与数量的选择,又包括确定机房总制冷量、确定制冷剂种类、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等;对于冷凝器的选
3、择计算,又包括确定冷凝器的热负荷、确定冷凝器的型式、计算冷凝器所需换热面积、计算冷却剂用量等;对于蒸发器的选择计算,内容包括确定蒸发器的型式、计算蒸发器的换热面积、计算冷冻水循环流量、确定冷冻水供水方案等;对于膨胀阀的选择计算,内容又包括确定膨胀阀型式、确定膨胀阀的规格等;对于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本设计选择了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气液分离器等;对于机房的设计,本设计依据机房的设计原则及要求,绘制出机房平面图、工艺流程图、主剖面图,具体详见图纸。已知条件:本工程为赣州市某办公大楼,规模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2898平方米,本设计为中央空调主机房的设计,冷负荷
4、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90W/m2,则设计总冷负荷300KW。拟采用R22为冷水主机制冷剂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第一章 制冷工况的确定热力计算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实际制冷循环的工作条件,算出实际循环的性能指标、制冷压缩机的容量、功率以及蒸发器、冷凝器等热交换器的热负荷,为制冷系统的选择计算提供原始依据。1.1确定制冷系统的类型及采用的制冷剂种类本设计中央空调机房为一次泵,冷冻水冷却水系统,采用两台螺杆式水制冷压缩机运行工质为R22制冷剂,R22制冷剂性质如下:R22在常温
5、下为无色,近似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不爆炸、无腐蚀,毒性比R12略大,但仍然是安全的制冷剂,安全分类为A1;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R22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很高,特别是在没有水份存在的情况下,在200以下与一般金属不起反应。在水存在时,仅与碱缓慢起作用。但在高温下会发生裂解。R-22 是一种低温制冷剂,可得到-80的制冷温度。 分子量86.48沸点-40.82相对密度(30),液体,g/cm31.177熔点-160.00临界温度 96.15临界压力 MPA4.75破坏臭氧层潜能值 (ODP)0.045全球变暖系数值 (GWP)1700冰点 液体比热 30 , KJ/(Kg)0.31饱和
6、液体密度 30 , (g/cm3 )1.174等压蒸气比热 (Cp) , 30 及 101.3kPaKJ/(Kg)0.16临界密度, g/cm30.526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233.51.2确定工作参数在热力计算时,首先应确定工作参数,即确定制冷循环的工作温度及工作压力。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12 ,冷冻水回水温度=7,可得:a. 蒸发温度 对于以淡水或盐水为冷媒,采用卧式管壳式蒸发器时: b.冷凝温度如用水作冷却介质,冷凝温度为:=39.5 c.吸气温度=+6 =10 d.过冷温度 过冷温度是指系统中设置过冷器,或当系统中使用卧式管壳
7、式时,用增大冷凝面积5%10%的方法进行过冷,使制冷剂在冷凝压力下,其温度低于冷凝温度时的温度。也提过冷后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和传热温差。由于过冷器的热负荷较小,可选用较小的温差。通常取过冷温度较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低35左右,即: 所以, =4.5=351.3热力计算1.2.1根据确定的工作参数,绘制制冷循环的压焓图,然后再用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图表确定各特定状态点的有关参数。 根据=4,=39.5,=10,=35,查图R22lgp-h图可知 状态点温度()绝对压力(MPa)比焓(kg/kJ)比熵(kg/(kJ*k)比容(m/kg)1100.566054101.760.04545253 1
8、.4974251.730.01666335 1.4972410.00157440.566052411.170.00813 1.2.2计算各性能指标 a.单位质量制冷量:=410-241=169 kJ/kg b.单位容积制冷量:= kJ/ c.冷负荷的计算: =1.16300=348kW (=1.151.20) d.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质量循环量):=kg/s e.制冷剂的体积流量:=1.7750.04545=0.08067第二章 压缩机的确定 随着大型空气调节系统和石油化学工业的日益发展,迫切需要大型及低温制冷压缩机,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要求。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优点是: 螺
9、杆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同,都属于容积式压缩机。就使用效果来看螺杆空压机有如下优点: (1)可靠性高。螺杆压缩机零部件少,没有易损件,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大修间隔期可达4-8万小时。 (2)操作维护方便。螺杆压缩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不必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转。 (3)动力平衡好。螺杆压缩机没有不平衡惯性力,机器可平稳地高速工作,可实现无基础运转,特别适合作移动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少。 (4)适应性强。螺杆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容积流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宽阔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效率,在压缩机结构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工况。 螺杆式制冷压缩
10、机的应用状况及趋势: 按与电动机联接方式的不同,螺杆制冷压缩机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种。这类压缩机单级有较大的压缩比及宽广的容量范围,适用于蒸发温度为+5-40范围内的高、中、低温各种工况,特别在低温工况及变工况情况下仍有较高的效率,这一优点是其它机型所不具备的。因此,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被广泛用于空调、冷冻、化工、水利等各个工业领域。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螺杆制冷压缩机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增加,生产量提高极快,各种冷水机组和风冷热泵系统中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机组配置方面,采用经济器循环和变频驱动,可使螺杆制冷机组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2.1压缩机参数制冷压缩机
11、的工作特性主要有两点,一为压缩机的制冷量,另一为压缩机的耗功率,这两项工作特性除与制冷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形式、尺寸以及加工质量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运行工况。 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可按以下图表查得: 压缩比= =2.645 查得0.88 (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一般取 0.70 0.92)2.2压缩机选型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可按照吸气状态的比体积v1计算:= = ( m3/s)= 0.08067 ( m3/s) = = (m3/s)=(m3/h)选用两台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分别按75%工作,根据 ,可知单台制冷压缩机所需制冷量为200KW。查找产品样本手册选用KF12.5-17型螺杆式
12、制冷压缩机,其相关参数为:(m3/h)标况制冷量为:标况功率为:配用电机参数为:配用电机型号:YW225M-2功率:电压:2.3对电动机进行校核由于所选压缩机为双级螺杆式压缩机,其压缩机电动机装有变频装置。为此,现根据单台压缩机得制冷量及常见螺杆压缩机的能效比进行估算压缩机的轴功率,进而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当制冷压缩机已经选定需要核算制冷系统的制冷量Q0时,可按下式计算: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No,指示功率,轴功率,配用电机功率分别为:式中 分别为:指示效率,机械效率,传动效率冷凝器的热负荷实际制冷系数:第三章 冷凝器的选择及冷却水系统计算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推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予以
13、冷却、使之野花,以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根据冷却剂种类的不同,冷凝器可归纳为四类,即:水冷、风冷、水空气冷却(蒸蒸发式和淋水式)一级靠制冷剂或其他工艺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凝器。空气调节用制冷装置中主要使用前三类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是用水冷却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而使之冷凝的设备。冷却水可以是地下水、地表水、经冷却后再利用的循环水,后者使用最为广泛。由于水的温度比较低,所以,采用水冷式冷凝器可以得到较低的冷水温度啊,对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均有利。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有壳管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呵焊接板式冷凝器。其中壳管冷凝器又分为卧式壳管冷凝器和立式壳管冷凝器。冷凝器的选择计算主要是确定冷凝器
14、的传热面积、选择适用的冷凝器并计算冷凝器的冷却水用量3.1.确定冷凝器的热负荷冷凝器的热负荷是指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它包括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在压缩过程由机械功转化给制冷剂的热量两部分,即:3.2冷凝器的选型冷凝器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水温、水质、水量、气候条件以及制冷机房布置要求全面考虑。冷凝器的选择原则:水质较差、水温较高,水源充足时,宜采用立式管壳冷凝器;水质较好、水温较低时,宜采用卧式壳管冷凝器;在缺乏水源或夏季室外空气含湿量较低时,宜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根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用卧式壳管冷凝器。3.3传热温差制冷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后,先冷
15、却为饱和蒸汽,接着冷却为饱和液体,还可能进一步冷却为过冷液体。由于使过热蒸汽冷却为饱和蒸汽和使饱和液体再冷却为过冷液体所带走的热量与冷凝器的总热负荷相比,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计算传热温差时,把制冷剂的温度当做定值。冷凝器内制冷剂和冷却水之间的平均温差通常用下式计算:式中 冷凝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 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取:卧式壳管冷凝器8 = 3.4传热面积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 冷凝器的热流密度,冷凝器的传热系数K与冷凝器的形式、制冷剂种类、冷却水的流速、传热温差以及传热面的污染程度等因素有关。已知管内外的放热系数后,才能求出传热系数K,但放热系数 是
16、热流密度或壁面温度等的函数,所以K值一般用连续逼近法或图解法求出。 进行冷凝器的选择计算时,其传热系数与热流密度值可按下表选取:冷凝器的与值制冷剂种类冷凝器形式传热系数热流密度()平均温差氨立式管壳式7008004000450046卧式管壳式7009004000500046蒸发式580750140018003淋激式70010004000580046氟利昂卧式管壳式850900450050005风冷式2428240290812所以,= 每台冷凝器的实需理论面积为 按确定的理论参数查产品样本选择产品型号,并应留有15%20%的富余量,以保证液态制冷剂在冷凝后具有35度的过冷度。则有:选用两台大连冷
17、冻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NFG-40型氟利昂卧式冷凝器。3.5冷凝器冷却水量计算冷凝器冷却水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 -冷却水的比热容,kJ/kg*K,取=4.2 kJ/kg*K tw1,tw2-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压缩机气缸的冷却水用量:()过流阻力计算:第四章 蒸发器的选择 在制冷循环过程中,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后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使被冷却介质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按供液方式的不同,蒸发器可以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和喷淋式等。满液式蒸发器的沸腾放热系数大,缺点是需要加入大量的制冷剂。属于满液式的油立管式、螺旋管式和卧式管壳蒸发器。非满液式蒸发器主要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其传热系数比
18、满液式差,但充液量少,润滑油容易返回压缩机。属于非满液式的油管壳式蒸发器和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循环式蒸发器是依靠泵强迫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循环,因此沸腾放热系数较高并且润滑油不易在蒸发器中积存。由于循环式蒸发器的设备费用高,所以目前只在大中型冷库中使用。喷淋式蒸发器是用泵把制冷剂送至喷嘴后的喷淋在传热表面上,这样可减少制冷剂的充液量,又能消除静夜高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但因设备费用高而较少使用。按被冷却的介质种类,蒸发器可分为冷却液体的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冷却液体的蒸发器主要有立管式和卧式管壳蒸发器。立管式蒸发器由数个管组成,装在矩形的水箱内,在蒸发管组中制冷剂下进上出,循环良好,所以其传热
19、效果好。4.1蒸发器形式的选择4.1.1卧式管壳式蒸发器是现在空调用冷水机组中最为广泛的蒸发器,适用于闭式冷冻水系统。它具有传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与卧壳式冷凝器一起配合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布置。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被冷却介质是淡水时应设温度控制器作保护,避免水温过低而结冰;若是冷却盐水作为载冷剂,应注意蒸发温度与盐水浓度的关系,盐水的冻结点应该比蒸发温度低10.2. 和卧壳式冷凝器一样,在设计机房时,应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清洗距离。 4.1.2立式冷水箱适用于大型空调装置,在开式冷冻水系统中一般优先考虑此种冷水箱。它具有传热系数高、水量大、蓄冷能力强、制冷工况稳定等突出优点,而且不需要另设
20、水池和便于水泵启动的高位水箱,既可减少投资又使系统简化。4.1.3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主要用于冷库,在空调系统用来冷却空气。根据设计规范,它只适用于以氟利昂作为工质的制冷系统,以防由于泄露使得空气受到污染。因此在空调装置中,这种空气冷却器已只限于在小型空调器中使用,大中型装置已采用冷水式表冷器。综上所述,选择卧式管壳式氟利昂系列蒸发器。4.2蒸发器传热面积的确定蒸发器传热面积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 蒸发器的冷负荷,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平均传热温差, 蒸发器的热流密度,而传热温差=由下表中选择蒸发器的K和q值常用蒸发器的与值制冷剂种类蒸发器形式被冷却介质传热系数热流密度()平均温度 氨卧式管壳
21、式水4505002300300056盐水40045020002500立管式水50055025003500盐水45050023002900螺旋管式水50055028003500氟利昂管壳式水50055025003000直接蒸发式空气30403504501214所以= 加上其富余量 15%20% 得: 每台蒸发器的理论面积由换热面积查手册选2台GZKS-350蒸发器,。普通型壳管干式蒸发器技术参数型 号 Model 制冷量(kW) Ref. capacity 外型尺寸 Overall size (mm) 连接口尺寸 mmSize of connecting interface 系统数 System
22、 QTY 重量Weight(kg) LL1L2DD1RGRLW inW outGZKD-026126122510257832193201-1/8”5/8”DN40DN401120GZKD-040140122510257832453201-3/8”7/8”DN50DN501160GZKS-0802401820169014702733601-3/8”7/8”DN65DN652230GZKD-0981981820169014703514102-1/8”1-3/8”DN65DN651260GZKD-11611161820169013703514102-1/8”1-3/8”DN65DN651280GZK
23、D-15011502200209018203514102-5/8”1-3/8”DN80DN801320GZKD-18011802200205018203514102-5/8”1-3/8”DN80DN801380GZKS-28021402710259023003774402-5/8”1-3/8”DN100DN1002510GZKS-35021753110299527004265102-5/8”1-3/8”DN125DN1252650GZKS-40022003110299527004265102-5/8”1-3/8”DN125DN1252660GZKT-4503150313029952700500
24、5902-5/8”1-3/8”DN125DN12537704.3蒸发器中冷冻水循环流量的确定 系统补水量可按2%计算即=16.572%=0.3314 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5.1膨胀阀的选择与计算节流机构是组成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被称为制冷系统四大部件之一,其作用为:(1) 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以使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在要求的低压下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同时使冷凝器中的气态之咯鞥及,在给定的高压下放热冷凝。(2) 调节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以适应蒸发器热负荷变化,从而避免因部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未及气化,而进入制冷压缩机,一起湿压缩甚至
25、冲缸事故;或因供液不足,至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未充分发挥作用,引起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降低,制冷能力下降。 由于截留机构有控制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流量的功能,也称为流量控制机构;又由于高压液态制冷剂刘静此部件后,节流降压膨胀为湿蒸汽,故也称为节流阀或膨胀阀。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等。毛细管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或空调器中。在大、中型制冷装置中应用的节流机构为节流阀。常用的节流阀有三种,即手动膨胀阀、浮球调节阀和热力膨胀阀,后两种为自动调节的节流阀。手动膨胀阀是通过手轮调节阀门的开启度的大小。其缺点是不能随蒸发器负荷的变化而自动适应,全凭经验依据制冷
26、系统的反应进行手工操作。目前主要用作备用设备,设在旁通管路上,或者和电磁阀配合实现自动控制。浮球调节阀是一种受液位控制,能自动调节阀口开启度的膨胀阀。按液体流经途径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和非通过式两种。非通过式浮球阀中经过节流后的低压液体是由管路流入受液设备,不经过浮球室。通过式浮球阀由于容易损坏,现已很少采用。目前浮球调节阀主要用于氨制冷系统中。热力膨胀阀是一种根据蒸发器回气过热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阀口开启度的膨胀阀。按传力零件的结构可分为薄膜式和波纹管式两种;按使用条件又可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内平衡式只能适用于蒸发器内阻较小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机和空调器。对于大型装置及蒸发器内阻较
27、大的场合,由于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比进口处下降较大,多采用外平衡式。 在一定的阀开度和膨胀阀进出口制冷剂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流量可按照下式计算,所以 膨胀阀进口压力,Pa ; 膨胀阀进口压力,Pa ; 膨胀阀进口制冷剂比容, ; 膨胀阀的通道面积, ; 流量系数 ; 膨胀阀进口制冷剂密度 ; 膨胀阀出口制冷剂比容 。查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附表1查R22的相关参数得: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流量1.775kg/s膨胀阀进口制冷剂的比容0.3/kg膨胀阀出口制冷剂的比容0.3/kg膨胀阀进口压力1.497MPa膨胀阀出口压力0.56605MPa 膨胀阀进口制冷剂密度113
28、0.7kg/m3得出AV=0.m3,增大30%;Cd=0.726考虑系统运行存在超负荷运行可能,选择采用的阀孔面积应较计算面积加大30%。型号制冷量(冷吨)38液温-7蒸发温接管尺寸 入口接管尺寸 出口R22 外平衡式FVE-2-C2303/8x1/2SAEFVE-3-C3003/8x1/2SAEFVE-5-C3003/8x1/2SAE膨胀阀的型号:FVE-3-C5.2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装在压缩机气体排出口和冷凝器之间,用来分离高压气体中的润滑油,不使过量的油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影响传热效果,降低制冷量。现今国内常用的油分离器形式,氨用的有洗涤式和离心式两种;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的主要是过滤式油分
29、离器。选用油分离器,首先根据限定流速的要求,确定其筒身直径,然后按筒径选用具体的型号。油分离器的筒径按下式计算: m 所以, 选 TURB01L-FS0025S 选2台5.3高压贮液器贮液器装在冷凝器和高压液体分配调节站之间。其容积V的7080%可容纳系统最大的小时制冷量对应循环工质的()即:式中系统制冷剂小时循环量kg/h;冷凝温度下的液态工质比容所以,因为体积太小,故可以忽略掉。贮液器并不是所有制冷系统必须要安装的设备,有些制冷系统若在不设贮液器的情况下仍能满足正常运行要求,则应尽量省略。5.4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的计算公式如下:且 =1.59 m5.5集油器的确定氟利昂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
30、,所以制冷系统中不需集油器。5.6油分离器的确定制冷压缩机工作时,总有少量滴状润滑油被高压气态制冷剂携带进入排气管,并可能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如果在排气管上不装设油分离器,对于氨制冷装置来说,润滑油进入冷凝器,特别是进入蒸发器以后,在制冷剂侧的传热面上形成严重的油污,降低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对于氟利昂制冷装置来说,如果回油不良或管路过长,蒸发器内可能积存较多的润滑油,致使系统的制冷能力大为降低;蒸发器温度越低,其影响越严重。油分离器有惯性式、洗涤式、离心式和过滤式四种形式。惯性式油分离器依靠流速突然降低并改变气流运动方向将高压气态制冷剂携带的润滑油分离,并积聚在油分离器的底部,通过浮球阀
31、或手动阀排回制冷压缩机;洗涤式油分离器将高压过热氨气通过氨液中洗涤冷却,是氨气中的雾状润滑油凝聚分离;离心式油分离器借助离心力将滴状润滑油甩到壳体壁面聚积下沉分离;过滤式油分离器靠过滤网处流向改变、降速和过滤网的过滤网作用将油滴分离出来。过滤式油分离器气流通过过滤层的速度为0.40.5m/s,其他形式的油分离器气流通过筒体的速度应不超过0.8m/s。本设计采用离心式油分离器。5.7过滤器的选择氟利昂系统中使用的干燥过滤器,集过滤和干燥两种功能于一体。由于氟利昂和水几乎不相溶而容易形成冰塞,因此水成为氟利昂系统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必须予以清除。在膨胀阀前设置干燥过滤器,吸收水分。选用干燥器时应注意
32、液体在其中的流速以0.0130.033为宜,过大的流速会使阻力增大。小型氟利昂装置可不设干燥器,只需在添加制冷剂时使其通过临时的干燥器即可。选择过滤器时一般以接管的直径选定因为节流阀进液管径=32mm,所以 选GGF-32接管直径=32mm ,mm5.8回热热交换器的选择回热热交换器是回热式制冷系统中使用的换热器。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在管内流动,低温的制冷剂蒸汽在壳体内管外流动,两者呈逆流换热状态。液体获得过冷,蒸汽发生过热。这种换热器的选择计算是根据回热负荷(等于制冷机的质量流量乘以液体进口与出口状态的焓差或蒸汽出口与进口状态的焓差)确定所需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可取240300;传热平均温差按实
33、际温度算。回热热交换器只适用于氟利昂系统。第六章 机房布置6.1制冷机房的设置要求:1.尽量靠近空调负荷中心,一般应充分利用建筑的地下室,对于超高层建筑,也可设在设备层或屋顶上。2.由于条件所限设在地下室时,也可设在裙房中获独立设置的建筑中。6.2大、中型制冷机房与控制间之间应设置玻璃隔断,并做好隔声处理。小型制冷机房视情况确定。6.3制冷机房的净高(地面到梁底)应根据制冷机的种类和型号确定。(1)对于活塞式制冷机、小型螺杆式制冷机,其机房净高控制在3-4.5m。(2)对于离心式制冷机,大、中型螺杆式制冷机的,其机房梁下净高控制在4.5-5.m,有电动起吊设备时,还应考虑起吊设备的安装和工作高
34、度。(3)对于吸收式制冷机,设计的布置原则上通离心式制冷机,设备最高点到梁下不小于1.5m。(4)设备间的净高不应小于3m。6.4 燃气溴化锂吸收机房应设置独立的煤气表间。6.5 直燃机房、日用油箱间、煤气表间应分别独立设置防爆排风机、燃气浓度报警器,防爆风机与各自的燃气浓度警报器联锁。当燃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1/4时报警并联接防爆风机排风,并应有进风途径。6.6 织染溴化锂吸收机得燃气管及燃油管上应设有能自动关闭、现场人工开启的自动切断阀。燃油绣花刘吸收机房应设独立的日用油箱间,日用油箱有效容积不宜大于1.0m;火灾时日用油箱应有紧急泄油措施,可以直接泄入室外油罐或泄入日用油箱间专用的沙池中
35、;室外油罐可以采取直埋或置于室外地下油罐室。当直埋布置时,应设检查井,井内布置泄油、排污及各种阀门部件等;油罐、日用油箱、燃气管道末端应设放散管至大气,并应有接地防静电设施;油罐有效容积小于15m时,位置与主体建筑间距可以不受限制,但必须设防火墙。油罐有效容积大于15m时,应与主体建筑不小于30m的净距;油罐不宜临空布置;日用油箱、油箱、油泵(非自吸式离心油泵)三者安装高度应为:日用油箱高于油罐,油罐高于油泵。当油泵为自吸式离心油泵或齿轮油泵时,油泵可高于油罐的高度,但应小于油泵的吸上高度;油泵可以布置在日用油箱间或室外地下油罐室内。6.7 直燃溴化锂吸收机,排放烟气的烟囱宜分类单独设置,当两
36、台或两台以上机组需要合并烟囱时,应在每台机组的排烟支管上加装截断阀。6.8 集中供暖地区的制冷机房的室内温度不宜低于15,在停止运转期间不得低于5。6.9 直燃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一般采用机械通风,通风量按连续通风和事故通风分别计算。6.10 制冷机房、辅助设备间和水泵房采用压光水泥地面,并要有冲洗地面的上、下水设施。设备易漏水的地方应设地漏或排水明沟。6.11 大型制冷机房应有修理间、值班室、厕所以及电话和事故照明、并考虑过有设备运输进口。制冷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方便,并有适当的检修空间。设备布置尽量紧凑以及节省建筑面积。布置压缩机时,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在便于观察的地方
37、。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工作平台。6.12制冷机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采用人工照明时的照度按国家有关标准确定。6.13 大、中型冷水机组(离心式制冷机、螺杆式制冷机和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m(控制盘在端部的可以小些,控制盘在侧面的可以大些),其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一端应留有检修(清晰或更换管蔟)的空间,其长度按各厂家要求确定。压缩机的主要通道及压缩机突出部分到配电盘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不小于0.8m。6.14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
38、设备。6.15蓄冰系统机房净高通普通冷水机组机房。蓄冰槽可以布置在制冷机房内,也可以布置在机房下面或主体建筑以外的地下。第七章 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下图为氟利昂制冷系统流程图。低压氟利昂蒸汽进入活塞式压缩机,被压缩为高压过热蒸汽,通过油分离器将润滑油分离出来,再进入蒸发式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液态氟利昂储存入高压贮液器内 ,通过干燥器以及回热器和过滤器后,经热力膨胀阀膨胀节流供入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低压氟利昂湿蒸汽在空气冷却器内吸热汽化,通过回热器进一步吸热,最后,低压氟利昂蒸汽被制冷压缩机吸入,不断进行循环。设计小结在大三的这个阶段,我们所学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和本专业有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
39、自然而然的为了进一步的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巩固,对于我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来说,制冷这门课程使我们主要的专业课,也跟我们将来工作的许多方面有着重要联系,因此为了使我们能够对整个制冷的课程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同时也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了解将来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安排了制冷技术的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持续一周,从本学期的19周开始,开始进行一个小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立稳定舒适的气候环境显得日益必要,降温除湿的空气调节方案中采取冷冻喷淋是切实可行的,在天然水源水温尚不能足量保质地满足使用要求条件下,通过人工制冷方案获取低温冷冻水是
40、目前广为选用的空调冷却用水方案。开设本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在遵循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广为利用天然资源基础上,参考有关设计资料,掌握并提高对空调用制冷机房的设计定案、计算、绘图等方面的能力,以为着手进行实际施工图设计奠定可靠基础,同时也可对本专业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集中地,系统地,全面地复习,总结和完善,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地应用于实践,在实践(课程设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这三个能力;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中的内容和要求, 掌握制冷系统设备的选型,学会查找和运用有关设计手册和技术资料,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绘制制冷机房平面布置图的过程中,掌
41、握图面布置和绘图技能,提高工程语言的表达能力;在编写设计计算书和说明书的过程中,提高计算、写作和语言组织能力;在编写施工图预算书的过程中,掌握施工图预算程序和提高施工图预算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室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我们设备工程师去进行统一的设计已满足人们的要求。由于制冷这门课程与我们专业很相关,而且通过学习空调用制冷技术这门课,也对它产生了兴趣。当老师把制冷技术的课程设计任务发给我们时,第一时间的去理清楚整个设计的思路,为后面能够更有效快捷的设计做准备。设计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制冷工况的确定,通过查取一些规范来确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然后通过翻看一些设计规范来了解
42、整个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便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的选取设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把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当然从这次设计中自己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对于本专业的知识,如果只是纯粹的课堂知识并不能使我们有很深的印象,而只有自己真正的去思考,去研究,把自己不懂得知识弄清楚,这才是我们得到的最大益处。当然,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埋头苦干,那样效率也会很低的,班级同学本身就是一家人,大家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只有大家之间多多的交流,一些看似困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增进了大家之间的友情。当做设计时,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不知不觉的一周就过去了
43、。从这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设计的规范,以及一些参考书,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书籍都是我们所需要查阅的。课程设计而提前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快的定位到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参考文献 1周邦宁主编.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0 3陈一才主编.现代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陈沛霖等编.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学助,张朝晖主编.通风空调工长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李先洲主编.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何青主主编.中央空调实用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8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设备(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顾菲菲班级:建环092学号:20小组成员:虞锦明,顾菲菲 指导老师: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