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解读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解读杜郎口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ser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解读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解读杜郎口中.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解读杜 郎 口 中 学“课改”代名词一所偏居乡间,曾经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却因为课改,每天前来考察、取经者络绎不绝。尤其是今年春节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暴增到2000人每天,校园热闹非凡。这所学校就叫杜郎口,炙手可热的杜郎口因“改”而名扬天下,引发热议、刮起“旋风”。杜郎口旋风的重要推手是中国教师报。自2006年3月22日,中国教师报以“八版联动”这种特殊的报道形式予以报道之后,杜郎口就吸引了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目光,随后,中国教师报又连续以大篇幅二访、三访杜郎口中学,并开辟专版在读者中展开“杜郎口大讨论”,从此杜郎口经验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据不完全
2、统计,几年来,中国教师报关于杜郎口的报道达32个整版篇幅文字。除此外,中国教师报还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服务包括三项:第一,开办“课堂驾校”研修班;第二,走出去,提供“课堂诊断”上门服务;第三,“以课为媒”,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旨在催生一批能够真正引领新课改驶向纵深的“新名校”,以此破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课堂瓶颈和与之形成的发展制约。“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目前,中国名校共同体已发展成横跨22个省市,由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组成的、较具影响力的一道亮丽的课
3、改风景。他们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实施,与其说作出了较大贡献,不如说提供了一种行动姿势、一个方法思路、一种教育人原本应有的良知和责任。现在,40所核心校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在区域被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定、被广大教育界同仁所认可的课改示范校,他们各自在发挥着课改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同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校”。一批如崔其升、赵丰平、杜金山、崔振喜这样的名校长伴随着所在学校的崛起,成为深受一线教育欢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
4、,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经历,正是在践行着本报多年来的媒体价值观,展现着媒体与众不同的行走方式:为中国名校长的出现摇旗呐喊,为中国名师的成长鸣锣开道,为中国教育家的诞生斩荆披棘。这实在不是媒体姿态、格局高低的问题,而是媒体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使命。杜郎口经验的精髓,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通俗地说就是让学习、进步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第二,课堂教学要“有法可依”,这个所谓的“法”就是模式,模式既规范“教的方式”,也规范“学的行为”;第三,以学评教,围绕“学”构建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什么是好课?什么样的才是好
5、教师?杜郎口这样解读: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的课才是好课。好的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出发,既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还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就是高效课堂课堂所追求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经验不是僵硬、固化的经验,她是一直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乃至生长的经验。杜郎口如今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崔其升也荣获全国教育先进个人。杜郎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时代的必然又选择杜郎口肩负起“课改领军”的
6、大任,现在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已习惯地尊称杜郎口是“我们的课改老师”!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研究课改的“技术与操作”问题,探讨如何让理念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因而破解杜郎口就显得特别具有意义。“10+35”模式杜郎口模式被一线教育称为“高效课堂模式”。也是中国名校共同体在“临帖实验”阶段推崇的课堂“帖子”。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即目标任务呈现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
7、、提升、挖掘,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即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即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专家称杜郎口的课堂应属“展示课堂”,课堂强调人人展示、个个精彩,其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
8、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杜郎口模式的教学特点,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杜郎口模式的价值体现在,给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两大关系问题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定位,即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在“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
9、,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等常见问题,一举突破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桎梏,同时破译了教学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昌乐二中 领跑高中领着“改”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课改就意味着要敢于否定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教学经验,像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他们难道只有勇气没有顾虑?赵丰平回答说:“没顾虑是假的。但一味抓升学而饮鸩止渴的应试教育,就好比带血的GTP, 学生学得太累、教师教得太苦、升学的成本太大。尤其是那些不择手段就靠挖生源、抢名师堆砌起来
10、的高升学率,对民族、国家、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呢?我们宁可不要”,他说教育的良知驱使他在幡然醒悟之后决定课改,因为他坚信,好的教育一定不会因考试而改变,也一定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毕竟有名校的底蕴,一经上路便与众不同。他们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主动“放低”姿态和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因课“结拜”,从此山东教育有了“课改三驾马车”这样的说法。靠改出来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再一次让昌乐二中成为同行注目的焦点,课改之后的二中升学率受到影响没有?在山东省尚未实行规范办学的2007年,昌乐二中迎来了50年办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升学辉煌。事
11、实佐证了赵丰平的观点,也强力支持了他推行的课改。更有一大批学校从此铁心跟着二中搞课改,领跑学校成为领着改的学校。课改,让昌乐二中成为山东省更具教育魅力的学校,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他们这样评价说,昌乐二中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而精彩的人生”!今天,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如果你再问高考考什么,他们会这样告诉你: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当许多名校还在踌躇犹豫着是否需要改的时候,昌乐二中已开始着手研究高效之后怎么办、做什么了。在昌乐二中假如你看到高一学生每周8节、高二每周6
12、节、甚至连高三学生每周都安排4节阅读课时,你一定不要惊讶,这是他们的“海量阅读课程”。每逢周末,满校园里全是学生张贴的海报,“我的红学学术报告会”、“试论王熙凤的管理艺术”,在二中,很多学生都能独立举办自己的“学术”报告,有那么多本书“吃”进肚子里,什么大学考不上?把孩子们从题海和时间里解放出来之后,昌乐二中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65公里远足拉练,比如西瓜大棚嫁接,比如每人掌握一门乐器,比如二中因而被学生们誉为“诗意的校园”。二中的“诗意”无处不在,“连空气中都飘荡着美和惬意”。昌乐二中是中国名校共同体里最有管理特色的学校。走进二中的校园,接近9000人的学校,一切都显得清清
13、爽爽、井然有序。二中总给人一种气质甚至是气度。很多去过二中的人评价说,二中总有精气神在,让人感觉到阳光、活泼、向上。昌乐二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全国五所管理示范学校之一。“271”模式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围绕给师生减负,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流程,形成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立足课堂的实然目标,追求教育的应然目标。他们以为仅仅追求高效益仍然是短视行为,还必须注重课堂的生命内涵,交给学生
14、一生“带的走”的东西,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解读“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并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回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271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
15、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2操作“271”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对预习的要求:教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要求学生预习;一般课上前10分钟用来组织预习,预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组内预习交流,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要求集中归纳出疑点或新发现的
16、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10+30+5课上操作要求:前10分钟为预习;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课堂后段5分钟,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3学习动车组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即做好“组务”自主管理工作;一个是科研组,即学生根据组内“学情”与任课教师一起组成课后的“问题研究”团队,以此给教师提供基于学情的课改“决策”依据,并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学习小组,即由异质同组组成,采用AA、BB、CC形式建构,同组之间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团队,组员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
17、竞争对手。“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4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课前,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导学案,并要在上课前,从小组里选拔出学力中等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课中对“代表”进行“学情调查”和“达标验收”。课后教师要依照训练案对“代表”进行“计时”训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昌乐二中“271”模式的成功推行,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和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
18、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兖州一中课变:这里的学生管老师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如果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高效的难题,那么兖州一中是在借鉴杜郎口的基础上,“踩着杜郎口的肩膀摘星星”,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高效的难题。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
19、(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循环大课堂的基本教学原理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发实现拓展。循环大课堂的核心是“变被动为主动”,循环大课堂关注课堂“两率”,即降低精力流失率,增加高效学习率。循环大课堂的价值在于,真正实现了课上、课下的两个高效,因而有人说,兖州一中把杜郎口的课改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教师报曾以“课变”为题报道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从此兖州一中和杜郎口一样,被教育界广泛关注,现在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先生评价说:兖
20、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建构,是对集体授课制弊端的“矫正”;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评价说:兖州一中的课改是一场“彻底的课堂教学变革”,其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四个转变,一是“彻底”转变了教的方式;二是“彻底”转变了学的方法;三是“彻底”转变了评价方式;四是“彻底”转变了师生的发展方式。新华社以“师生换角色,课堂效率高”为题,报道了兖州一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所构建起来的“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在兖州一中,谁的权利最大?答案是学生,因为这里的学生管老师,不仅管老师还管
21、学校的各个处室领导甚至校长,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学管会学生学校管理委员会。他们每周任命一个学生校长,每个学生校长再分别组阁,任命副校长、教务主任、后勤主任、德育主任学管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媒体”,创意设计自己的活动等等。兖州一中真正做到了凡事由“学生自治”。兖州一中现在已成为山东省教育厅命名的山东省素质教育50所联系校之一,山东省素质教育十大课题牵头校之一,是山东省课改示范高中,校长杜金山是省教育厅授予的十佳创新校长、“齐鲁名校长”,并多次入选中国教育创新人物候选。“循环大课堂”1描述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具体解读:一课分两截,前半段占35分钟“展示”,即
2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展示。每节课的后段占10分钟“预习”,即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其实不是在课前,而是每一节课的后10分钟。形象地说,就是揪住每节课后十分钟的“小尾巴”,把课下时间绕进来,一直延伸到第二天的新课,然后与新课的前35分钟完成对接,这样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循环大课堂的“课堂”和传统概念上的“课堂”有所不同,它其实是超越了课上45分钟的一个“大课堂”概念。既包括传统的45分钟这个“课上”(也称为课中),还包括课前和课后,即课前+课中+课后=循环大课堂。课上45分钟又分为教师导学、预习合作、展示交流三步,三步由六段组成,六段即“重申目标
23、”、“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概括起来,准确地说,循环大课堂是“一课分两截(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一课分六段”, 因而循环大课堂又称为“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2两个前置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循环大课堂的“展示+预习”与传统意义的一堂课“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因而循环大课堂具有两大特点:问题前置、学习前置。3导学案教师不讲,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导学案是学
24、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
25、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导学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4对教师的要求循环大课堂要求教师首先要做“激励者”,教师要尽量可能多使用诸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激励性语言。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上,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要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
26、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第三,教师既要关注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成长,这些体现在课堂上即变成对学生表情、语音语调、形体动作的关注。5意义循环大课堂注重课上的高效益、高效率和高效能,在山东高中阶段率先实现了“零作业”,从而真正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教育中解救了出来,把时间、权利、发展、灵性还给了学生。循环大课堂的课变,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式,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江苏灌南新知学校不让教师进课堂
27、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曾经引发过很大的争议,早在去年他们就规定:上课铃打响之后,严禁教师“进课堂”,是剑走偏锋还是制造噱头?教师不进课堂学生能学会吗,作为民办学校的新知是不是在玩火?其实,三年前新知就曾遭遇过某些质疑。原本学校办得风生水起的,干嘛要数次跑到山东的杜郎口拜师取经?学就学呗,又干嘛旗帜鲜明地喊出来“学习就是照搬照抄”?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课改初期,他们也像其他学杜郎口的学校那样,主张“批判地学”。可学了一阵子之后,就发现了问题,课堂一放就散,一收就死,无论怎样也无法像杜郎口那样,问题出在哪里呢?当过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的徐翔校长再一次跑到了杜郎口,他
28、终于醍醐灌顶,于是他有了“临帖”、“描红”的醒悟,他说“批判地学”其实是“破”,没有临帖的“立”岂能有批判的破?回校后,他开始一板一眼地组织教师们学杜郎口了,他提出“谁学得最像谁就是最好”, 他们连课堂形式都“杜郎口了”,学生六七人围坐在一起分组学习,教室的墙壁四面全是黑板,没有讲台讲桌,把课堂时空最大可能地还给学生,努力帮助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学习氛围。果不其然,一段时间之后,连崔其升校长都说,新知太像杜郎口了!可仅仅像杜郎口不行。曾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读书十大人物的徐翔,又发明了“新理论”了,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一切学习都应
29、是自学。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徐翔说,当年也有人指责崔校长“偏激”。可
30、今天的课改,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从杜郎口出发”吗?徐翔还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遇见杜郎口,是不是也会碰上新知,因为新知秉承的是,“凡事从理解与爱出发”。理解与热爱学生,不正是课改的基点吗?如今的新知已经成为连云港甚至是江苏省著名的课改名校了。民办校长徐翔“兼职”受聘担任灌南县教科所所长。“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以学生“学”为本,创设了“自学交流”学习模式。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徐翔介绍,新知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是赋予“
31、沉默的大多数”以本来就应该有的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自学”,是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最大程度地面对文本和世界。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的主要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学校副校长徐辉介绍说,新知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视其为走向终身学习能力的一项基本素质。新知学校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交流的。“交流”是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思维的成果,尤其是思维的过程真实、生
32、动地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保证学生面对“他者”的思维,面对生命。这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横向碰撞,求证、纠偏或补充,质疑、丰富或拓展,欣赏、激发或鼓励,构成课堂生活的“狂欢”。 新知重视“交流”,但不是为了交流而交流,而是要求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收获。在新知,学习不仅指发生在课堂上,他们把学习延伸到校园。在新知的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学生们的激情表演和公开展示,间或学生们会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新知学校认为,课堂学习的精彩,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思维的状态和品质上,而不在“众声喧哗”之中。学生学习的动力,更重要的应植根于他对学习过程本身的体验和喜爱,以及作为一个明天的社会人的责任,而不是有所待于他者
33、或某种外力。河北围场天卉中学这里的学生怕下课如果在全国选择三所最像杜郎口的学校,藏在皇家围场深处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天卉中学应该算一所了。进入他们的课堂,仿佛就置身于杜郎口中学,难怪河北省教育厅韩清林副厅长在考察了天卉的高效课堂改革后被“深深震撼”,他把天卉的课堂誉为“谱写了一首课堂高低起伏的交响乐”。他说,学生在这种课堂中学会了学习,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中乐、乐中学;教师在这种课堂中体会了自信,找到了教学的真谛;学校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韩厅长满怀激情地希望把这种模式在全省推广开。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胡志民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在创办学校之前
34、,他教过几年书,后来辞职下海,然后倾其所有要创办一所理想的学校。他说搞企业注重产品生产标准,为什么教学却不注重流程呢?一开始,他就严格按照杜郎口模式组织临帖,强化课堂的操作技术。起初的阻力不小,没办法,他只能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他说咱是民办学校,办学的竞争力来自哪里?当然是要创办能让百姓满意的优质教育。如果学生不满意,“百姓”能满意吗?他因而说,“得学生者得天下”, 课改就是赢得学生的最好策略。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天卉一下轰动了。韩厅长就是怀着和大多数参观者同样的好奇走进天卉的,
35、天卉慢慢有了“河北杜郎口”的美誉。胡校长渐渐有了名气,也常被全国各地的同行请去介绍经验。饮水思源,胡校长每到一地总要说,天卉是杜郎口的徒弟,是师法杜郎口的结果。正像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学校那样,天卉也是因改而名,如今他们是围场县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所“特色学校”,是河北省首批民办明星初级中学,是承德市的教改典型学校和课改示范学校,也是中国教师报十大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之一。“好教育不会因地域、种族、人群的不同而失去魅力”。现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中国教师报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36、”。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如果说高效课堂是果,那么文化则是土壤、阳光、雨露。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所有学校都十分注重文化建设。而“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整所学校就沸腾开了,学生们一般会以年级为单位,在操作上设下擂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班一个班地打擂。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有了这样的土壤、阳光和雨露,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种子的发芽、花的娇艳、果之饱满吗?大单元教
37、学大单元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大整合,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单元”归类;打破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限制,把相关联的知识上挂下联,以“大学科”予以围拢归整。大迁移,即跨越学科、学期、学年的界限,实现迁移、对接,形成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形成从点到面的迁移,实现了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大贯通,即“弹钢琴”,把三年的教学计划和规划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来弹奏。在教学流程上,要求教师先“消化”知识,再重新编排课程,把“营养”反刍给学生,然后经过学生“自主消化”,转化成能力和成果。“大单元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三型”,即高效课堂的“预习展示课”、“提升展
38、示课”、“巩固展示课”三种课型;“六步”,分别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一论坛”即以论坛形式,在“三课”结束之后,以单元为总教学目标,采取滚动循环的手段,由教师“精讲点拨”,对本单元授课环节中挖掘不到的问题,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作业”。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
39、”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展示”成为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成为大单元模式的支撑。大单元教学模式体现出高效、减负的特点,较为巧妙地处理好了“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既充分发挥了教师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规避了“任由学生自主”而导致的课堂无序、效益不好控制等现象,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学习状态等,实现了教育本质“向人”的回归。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立的首先是“人”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
40、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很多家长的“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既然提到的是成绩,那当然则需要看清楚成绩得来的手段,如果是靠应试教育走极端的时间加汗水,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为代价当成“敲门砖”换来的高升学,则满分也应判为“零分”甚至负分。可立人教育的成绩单上的确有个“零”,只不过这个“零”是“零作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就生活在沈阳,老先生数次去立人考察,他这样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其实就纠结在这三对关系中,如果处理好了这三个度,课堂就走向
41、了重生,教学就完成了救赎,教育就展现了魅力。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其实就来自于李老所说的教育魅力。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立人办学的高品位决定了他们不会只做“唯高分”的教育,他们的成功其实就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他们不搞题海战术,是源自于他们一向认为,今天的基础教育应该“减肥”,基础知识不是不重要,而是哪些才真是支撑孩子一生发展有益的“基础”?立人首先立的是人,办教育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他们其实都不是一切“唯高效”的教育,“唯高效”仍然是应试教育
42、。董事长李志信说,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既要让课堂高效起来,更要关注情感、状态和发展,通俗点说就是:既要注重眼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在中国名校共同体的40家核心校中,如果看管理,恐怕很少能有人超出昌乐二中和立人学校的。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精致有序,甚至地上连一片纸屑都少见。当然,立人最大的亮点还是在课堂上。他们秉承:教师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针对当下争论不休的所谓课改之难,立人却显得游刃有余,他们说,课改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这场革命,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
43、方式为手段,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办学,尤其是课改,离开了“环境”的支持寸步难行。在这点上,立人可谓“得天独厚”。李董事长说,所谓“得天”其实得的是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特别重视和支持,而教育局又特别“独厚”于课改,对立人呵护有加、关怀备至。今年的全县教学现场会就指定放在立人召开,正是在这样“风调
44、雨顺”的办学环境里,立人才得以抽芽吐绿,一路成长为名校的。几年来,学校获得了“中国教育改革实验学校”、“中国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辽宁省民办中小学示范校”、“辽宁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辽宁省信誉优秀单位”、 “沈阳市民办教育优秀学校”、“沈阳市民办教育星级学校”、“沈阳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基地” 、“沈阳市体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立人学校也被教育界同行誉为“辽沈大地上的杜郎口”。整体教学系统1核心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核心,以学生自我价值展示为动力,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以整合教材形成知识导图为突破口,从呈现知识导图出发,到编制
45、学习导图结束,实现“整体大循环”教学,构建“整体教学系统”,整体教学系统的特点是“整体整合”。2结构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3整体整合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整合教材: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参照其它版本的教材内容,关注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根据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实际出发,打破原教材的结构,绘出学科、学期、单
46、元、课节知识导图。按照两年半的教学时间,制定出学年、学期、单元和课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整合成新知识体系。要求是教师依据课标整体把握教材整合教材形成新单元,绘制知识导图。整体呈现:教师将知识整体以知识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拆卸,细致学习研究每个知识点。整体组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整体组合,形成学习导图,与老师呈现的知识导图相互印证。整体包干:明确教师“课题式”教学责任,实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系统的包干,实现教师的跨学年贯通式教学,培养了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验收:根据单元知识导图,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链,织成知识网。经过复习、训
47、练、单元监测验收,试卷分析、总结、纠错、归纳,编制出单元知识导图。4导、学两案如果将课堂教学视为一项工程,导学案就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图纸。导学案中含有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导案是教师的导学设计,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做到两案呼应,相互印证。5124模式“1”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自学课”就是让学生“自学”,即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带着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分为学习目标、自学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有序的独学、对学、组学;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小结达标等操作过程,使学生对知识初步
48、感知、认识、记忆与理解,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升自学能力。“验收课”则是学生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导学案为依托,以学生展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双基、拓展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达标测评、训练验收,达成学习目标。老师们在设计训练题时,还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层次性和拓展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收获中都能获得提高。“整体教学系统”课后还通过整体验收、整体评价与整体反思。当然124模式仍然是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模式,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从而获得“功”、“效”、“果”合一的整体教学功效。江西武宁宁达中学丑小鸭如何变天鹅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2008年5月7日中国教师报以“宁达中学的教育魅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题,从第1版至第3版,用近三个整版的篇幅,全面介绍了武宁县宁达中学的办学经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