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527502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4.1#--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4.1#--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4.1#--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4.1#--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二讲儿童期的性健康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性身份的形成儿童性欲的特点人们生来就具有性的差别和性的要求,并且保持终生。但是,在一般人看来,人的性心理只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伴随性生理的成熟才逐渐产生。在儿童期,尤其是婴幼期,根本不存在性问题,性心理更无从谈起了。事实上,人生伊始就有性生理现象出现。所以,婴幼儿期也就相应存在着性心理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和认识程度不一样。儿童期的性心理特点鲜明,并且与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儿童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情感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有了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认识和性别角色的发展,这种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准确性对孩子日后的个性发展影响极其深

2、远。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分析综合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国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6,7岁),童年期(6,711,12岁)。儿童从出生后的第一年开始,感觉便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知觉逐渐产生,并且有初步识记能力和智力活动,情绪反应也开始发展起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时期呈现出鲜明的心理年龄特点。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认识事物的感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1婴儿期婴儿的感知觉多半是在摆弄玩具以及使用其他物体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孩子出生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迅速发展,他们会对出

3、现在自己面前的新鲜的玩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会积极地去触及并摆弄它们,在摆弄和使用各种物体的过程中,逐渐区分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熟悉物体的各种属性。在把出现在眼前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加以感知后,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大约1岁时,婴儿开始认识到事物的永久性,建立知觉的恒常性。婴儿知觉的目的性较差,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既定的目的和任务,常凭兴趣而异。例如,23岁的婴儿,冬天看到遍地积雪,他当然知道雪是冰凉的,但却偏要兴高采烈地扒雪玩,似乎忘记了雪是凉的。2幼儿期幼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感知觉迅速地发展。幼儿初期各种分析器的结构与机能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为感觉和知觉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自然物质

4、基础。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幼儿通过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提高了各种分析器的分析综合能力,因而促进了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其特点表现在: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在活动中发展;经验在幼儿知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词在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觉的目的性逐渐加强。3童年期儿童的视敏度和听敏度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语言听觉接近成人。由于手的操作越来越多,孩子的运动觉、精确度和灵巧性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儿童的空间知觉有了更新的发展,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正确判断与各种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而且能判断面对自己的人的左右关系。时间知觉也在发展,8岁的儿童就已经可以使用时间来感知时间。对短时间的知觉也随着年龄

5、的增长而逐渐趋于准确。儿童的观察水平也有提高,从感知事物的表面特征到感知本质特征,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到较精确的知觉,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到有目的、有顺序的整体知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完善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1婴儿期婴儿的注意多半是无意的,在生活中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范围的扩大,从周围接触到的新奇的、有趣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注意,注意力也逐渐趋于稳定。如可以专心地摆弄新带给他们的玩具,专心地看姐姐的舞蹈表演,或专心地看电视节目。但是这带有随意性,注意集中的时间也较短。婴儿有的是初步的记忆,短时记忆已经初步形成,并且逐渐可以分出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但此时的记忆终归还是一种无意识的不随意活动。2幼儿期幼儿在

6、这段时间内,一方面无意注意高度发展;一方面有意注意能力开始形成。由于活动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幼儿从周围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日益增多,还从许多活动中发现很感兴趣的事物,它们以其本身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不自觉地对之加以注意,这使幼儿的无意注意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及幼儿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下,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形成。到学龄前,儿童已能自己设定目的任务,并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目的任务,初步形成有意注意能力,为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幼儿此时的记忆主要为无意识的记忆。记忆的时间进一步延长,2岁以后出现再现的能力,母亲的离开会导致幼儿伤心地哭泣,因为母亲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他们对母亲

7、不在身边的事实不能接受。对于大人们提出的一些简单要求,孩子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去完成。3童年期此时期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有更大的发展。有意注意由被动变为主动,注意的内容由具体直观发展到抽象概括。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也逐步提高,在正确的指导下,孩子可以学会系统地、全面地深入观察问题,为进一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做好准备。在幼儿期的基础上,记忆迅速发展,有意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上升到重要地位,机械记忆略有减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迅速,与具体记忆共同起作用。思维的发展婴儿期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婴儿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已具有这两方面的特征。如球滚到床下,他会

8、用小棍棒拨;东西放在高处,他会站上去拿;他们把各式各样的鞋都叫“鞋鞋”,把各种东西都叫“玩玩”等。可见婴儿已经产生思维了。但这时的思维,仅是人的思维的低级形式,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直觉行动性。即婴儿进行思维时,是跟对物体的感知和其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1在行动中进行的,他们不会想好了再行动,只是在行动中思考。第二,简单概括性。即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只局限于他生活现实中所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同类事物,因此概括的范围非常狭窄。同时,他的概括一般都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幼儿生活范围扩大,见闻日广,知识经验更加丰富,言语能力水平提高,这些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

9、期的幼儿思维已由婴儿期的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了。其思维特征表现在:自我为中心,即幼儿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对事物唯一的看法就是他自己的看法;刻板性,即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结果产生不合逻辑的推理;不可逆性,即对时间的理解只能顺推下去,不易逆转回来;转导推理,即他们从一个特定的事物推论到另一个特定的事物,从不考虑一般;相对具体性,即幼儿依赖表象进行思维,是形象思维,还做不到进行抽象思维。童年期的孩子一方面随着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由于学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和过渡阶段

10、,思维活动仍存在自觉性不高,批判性、灵活性不够等特点。首先,概括能力进一步增强,并且由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上升到形象抽象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已能指出种类的规定定义,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已能指出种和属的特征定义。其次,判断能力也逐步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依据,对事物的单一联系进行判断;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则能对事物的多联系进行判断,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并能较独立地论证一些较复杂的判断。第三,在推理能力方面也有类似的提高,从以偶然联系为依据进行直接推理到进行较复杂的间接推理。并且通过学习和训练,他们能初步从许多个别、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和结论。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婴儿

11、期婴儿的情绪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进一步分化,其发展程度取决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及健康状况。婴儿情绪分化表现为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进一步分化,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积极性的情绪方面,孩子面对亲近和喜欢的人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快乐表现:亲昵地依偎着奶奶,要求她讲故事;高兴地求哥哥给自己画画儿,等等。在消极性的情绪方面,会对不喜欢的示物表现出害怕或厌恶的举动,如看见一些陌生面孔的回避、对一些突然出现事物的哭闹反应。婴儿也开始有情感体验。最初表现出来的是同情心,对故事中的大灰狼表示愤怒,对小白兔一类的小动物表示怜悯等。随着言语机能的发展,对美、丑、好、坏有了一定的分辨,萌发了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

12、。尽管这时的情感体验还不深,但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是一大进步。2幼儿期随着幼儿生活和需要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愈来愈分化,内容日益丰富,体验逐渐深刻,表现形式也就越见复杂。其表现特点为:冲动性,即处于激情状态,随时爆发不能自控;易变性,即情绪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出喜怒无常;受感染性,即本身的情绪常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影响;明显外露,即常常会毫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情绪。幼儿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逐步形成,并开始发展。高级情感可以分为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幼儿美感表现在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环境、服装有一定的感受,活动可以产生美的体验,能够欣赏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理智感明显表现在求知欲上

13、,如对周围的事物好奇、缠着父母或哥哥姐姐问问题。道德感则主要体现在参与集体生活和活动能逐渐掌握行为规则,维护道德标准,对“好人”、“坏人”也有鲜明的态度。3童年期儿童期情绪进一步分化,此时,儿童的高级情感得到发展。在小学的集体生活中,道德感逐渐形成和发展,儿童逐渐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学习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儿童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逐渐深化和提高。儿童在求知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理智感,对很多新鲜事物都产生兴趣,爱问为什么。通过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在生活中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儿童的美感逐渐发展和形成,对真善美和假丑恶有了基本的判断力。自我的发展和自我意识

14、的产生我们知道,新生儿和早期的乳儿还不能认识自己的存在,连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都分辨不清,他吸吮自己的手就像吸吮母亲的乳头或皮奶嘴一样。以后由于用手抓握、摆弄物体,再后来学会行走,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分清自身和身外之物的区别,逐渐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有了自我感觉。婴儿期的儿童,学会自由行走以后,特别是掌握言语以后,词的中介作用对于其自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先是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促使了婴儿自我意识的产生。当然,这时的所谓自我意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明确的自我意识,有时还不稳定、不连续。此外,到3岁时,在自

15、我意识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即独立性的萌芽。他们常常要自己干一些事情,不愿大人帮助。幼儿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反映着儿童对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反映着幼儿评价自己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注意。自我意识使每个幼儿形成具体、独特的个性。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出现以下几个特点: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从片面的评价到较全面的评价;从过高评价自己到懂得谦虚评价。上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变化趋势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水平和个性品质的提高。儿童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逐渐学会将

16、自己作为观察对象,并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建立自我评价;学会将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比较;同时自我有了批判性态度,能分析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是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不高,需要成人的正确指导。儿童自我评价的内容可以从评价自己的外部行为发展到开始评价个性的内部品质;评价主要是针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对行为过程和行为性质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较低。二儿童性身份的形成性身份形成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身体的长高,感知觉、思维、情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性身份的发展和形成,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性身份就是一个人的性别身份,是一个人感到自身是男是女的方式;而性角色则是性身份被

17、人所描述或者被自身所证实的方式。一般性身份在3岁时就已确立,幼儿能够识别自己是男还是女,同时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角色,也即自己应该扮演男性还是女性角色。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途径是比较复杂的。幼儿对性的认识受到父母、社会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同龄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因素。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1)儿童达到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这种性别还是另一种性别的一定的认知发育水平;(2)建立自我认识后,儿童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产生认同并模仿其行为;(3)经过强化,一些行为被增强而另一些则被削弱。2我们已经了解,儿童的不同时期伴随着不同的感知觉和思

18、维水平,这也决定了儿童对性身份思考的认知方式。大约在1岁半到2岁时,儿童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在这个阶段牢固地建立了性认同。在2岁孩子的心目中,两性的差别只是一种形象而已,这和孩子不能正确认知事物本质的认识水平是一致的。幼儿更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在衣着打扮上的差异,比如,小女孩的衣服总是很鲜艳,头发总比男孩长,喜欢玩布娃娃等;而小男孩的衣服多很随便,短短的头发很利落,喜欢玩枪、车等玩具。只要改变发型和穿着打扮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别,这是这一时期孩子心目中的普遍想法。这时性身份的认定一旦完成,性角色的形成就开始了。第二个过程是认同和模仿,指孩子认为自己身边某个熟悉的人的特

19、征属于自己时,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模仿。这样的被模仿者包括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及伙伴等。模仿的范围包括思维、行为以及各种反应,会试图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痛苦、成功以及失败等等。毫无疑问,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因为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抚养者,也是儿童精神世界里最有力量的人,他们是儿童最容易认同的人。儿童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自然会想象着像父母那样,成为成功的、有力量的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儿童性角色的形成来自于他们对男性和女性的观察和模仿。父母等被模仿对象为孩子提供了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方式的明确的角色模型,这种信息也在生活中被传达和暗示。我们可以看到,书、音乐、电影等讲述的故事都模式化地

20、一致刻画了男孩的、女孩的、男人的、女人的角色行为特点。男性一般是主要人物,表现得聪明、勇敢、冷静、敢于冒险,并且获得成功,而女性则是陪衬人物,她们安静地坐着观看,要求他人为自己解决难题并提供保护。儿童通过对这些模型进行观察和模仿,学到了恰当的行为方式。如,一个男孩和父亲一起运动,就自然会模仿父亲的运动方式,女孩和母亲一起做家务,就会模仿母亲专注而细致的工作神态。通常情况下,男孩会与父亲更相似而女孩会与母亲更相似。当然,孩子和双亲生活在一起,难以避免会选择两者的思考方式、说话习惯、情感表达和行为等,从而具有双方的一些特征。最后是强化过程。强化就是让人学习做受到鼓励的事,避免做不受鼓励的事,这是性

21、别形成中的最后一步。父母强化孩子的行为有很多方式。有时父母给孩子一个微妙的信息,有时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孩子的行为恰如其分时就给予表扬,有所不妥时就给予批评。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孩子成为他们想使之成为的人。曾有学者做过一项研究,从五个方面调查男孩和女孩所接受的训练是否相同:义务和责任训练、照料训练、顺从性训练、自我信任训练、成就训练。结果发现,在大多数社会里,女孩子被教导要照料别人、负责任和顺从,而男孩则被鼓励做出成就和自我信任。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其实是从不同角度去鼓励男孩和女孩分别形成自己的性角色的。女孩被要求温柔,有表达爱和亲切的特长,男孩则要有理智、克制和做出成就。但这种要求上的差

22、别并非非此即彼的,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重叠,父母往往给他们同样的鼓励和允许。麦柯贝和杰克林在1974年进行的一项对孩子培养方式的调查中就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小的时候的培养方式是有一定相似性的,至少在5岁前,基本是受一样的待遇。主要的差异表现在男孩更喜欢参与一些剧烈的活动。现代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标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在一些城市里。这种变化使父母的培育观点和养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对男孩的态度,普遍像对待女孩那样去关心、呵护。男孩较少受鼓励去从事剧烈的、带有危险性的活动,孩子跌倒时,也较少听到鼓励孩子勇敢站起来

23、的话语,而是急急忙忙把孩子拉起来,仔细查看孩子有没有摔伤等。更有一些家长,由于内心偏爱女孩,对男孩进行女性化打扮。独生的女孩也面临着教育方式的变化,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自立自强、尽可能少地依赖他人、大胆有为、勇于进取等,和以前的女孩要温柔体贴、贤惠淑良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些改变对男孩和女孩的性角色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观的发展在幼儿的性别概念的发展中,对性别标志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常根据衣服、头发、胡须、称呼等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如穿花衣服的是小女孩,而有胡须的是叔叔等等。如果孩子把自己或他人的性别搞错了,人家就会笑话或纠正他,使他得到正确的认识。曾有心理

24、学家用实验来研究儿童和成人都是用哪些线索来识别性别的。该实验内容是提供8个特制的裸体娃娃,分别有三个性别特征:生殖器、头发长度、体形。三种特征是混合的,要求被试从中区分出娃娃的性别。结果发现,当性别特征出现矛盾时,成人会将生殖器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而幼儿则把头发长短看成最重要的线索,然后是体形特征,最后才是生殖器。比如说,有男性生殖器、长发和女性体形的娃娃被他们认为是女孩。这个实验说明幼儿在性别的认知结构上还不完善。性别角色观是指儿童对不同的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性别角色观的形成也是个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抽象概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思维灵活多变,对事物的认识由小时的表面化而变得

25、深刻化、本质化。3岁时孩子就有了相当多的关于社会对男性、女性的期望的知识,形成了对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知道女孩应该玩洋娃娃,要穿得像女孩一样,男孩则应该去玩卡车、扮演救火员等。到45岁时,他们知道了大部分有关成人职业的条条框框,比如期待女孩成为教师或护士、男孩成为警察或军人。此时的儿童对这些性别行为的划分是很刻板的。到5岁时,儿童开始从心理意义上理解不同的性别行为模式。比如认为男性应该身材高大、说话响亮、富有进取心、独立、自信、有能力,而女性应该娇小、顺从、文静、善良、富有情感等。儿童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的形成使得儿童性别化的行为得以发展。他们喜爱社会期待他们的性别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扮

26、演的角色,并且表现出与此相符的行为。2岁时,儿童就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和游戏,男孩更喜欢卡车坦克之类的玩具,女孩则更喜欢洋娃娃。在学前期,儿童的游戏也是性别化的,男孩偏爱竞赛、打仗等游戏,女孩则喜欢过家家。男孩和女孩在性别角色化的过程中具有发展上的差异,比如男女儿童对同性同伴的偏好出现的时间早晚并不一致。儿童特有的性别分离现象儿童对同性玩伴的偏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显现,2岁时女孩喜欢和其他女孩玩耍,男孩则在3岁时稳定地选择男孩作为玩伴。6岁半时,儿童与同性别的伙伴相处的时间超过与异性伙伴相处的时间10倍以上,而且青春期之前的儿童一般都会觉得和异性相处得并不是很愉快,他们对待异性同伴不像对待同性同

27、伴那么友善。儿童一旦把自己标签为男孩或是女孩,开始获得刻板印象,就会偏爱自己所属的团体,而将异性看做是不好的团体。往往回避异性的儿童在孩子中被看做是有社会能力的、受欢迎的,而那些违反了“性别分离”原则的孩子则会被视为“背叛”,遭到同性伙伴的拒绝。儿童这种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耍的特点可以一直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并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游戏风格。男孩和女孩互不相容的游戏风格可能是由于男孩具有较高的激素水平,因而喜欢活泼、打闹的行为所致。发生在同性玩伴之间的互动通常积极而友好,而异性之间就没这么和谐了。比如,女孩在男孩的游戏中显得较为

28、退缩,不喜欢打闹,更愿意采用协商而不是命令和武力的手段解决与玩伴的冲突,而男孩常常过于专横,不易与女孩协调。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等人主张,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一个孩子之所以想做“男孩的事”或者“女孩的事”,是因为父母鼓励他们做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从而学会了与性别相符的行为。他们的发展理论中有两个基本的观点:(1)性别角色的发展取决于认知发展,特别是儿童对性别及自我意义的理解;(2)儿童积极地使自己社会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性别的同一性是指关于一个人是男是女的分类,是性别角色价值和态度的基本结构,是决定儿童表现出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性别的同一性是儿童早

29、期作出的认知判断的结果,并且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有所发展变化。儿童的性别同一性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3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出现得最早,约23岁;然后是性别稳定性,约34岁;最后是性别恒常性,约67岁。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认定。2岁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水平还很低,他们开始理解男人和女人这些词的含义,开始知道一些活动和男性有关,而另一些同女性相联系,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与其他人是属于同一性别类型的。到2岁半时,儿童不但能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还能区分其他人的性别,也知道自己与同性别的人更相似。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一生的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34岁的儿童已经

30、可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儿童对自己性别稳定性的认识要早于对别的孩子的性别稳定性的认识。一个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长大后是当爸爸还是妈妈,他们知道,不管怎样,他们是不能变成相反性别的人的。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人的性别的认识不因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不同。大部分儿童在六七岁时就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女孩即使穿男装也是女孩,男孩即使留长发也是男孩。三儿童性欲的特点人们曾经普遍有一种看法,认为在儿童时代,尤其是婴儿期,性冲动是不存在的,所谓性冲动是孩子在青春期才出现的一种现象。第一个对幼儿性心理进行系统探讨的人当属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他对幼儿性欲的阐述和相关观点无

31、疑对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就人的个体来说,他的性冲动早在婴儿期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成熟期才开始的。幼儿的性冲动的胚基是与生俱来的,在出生后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又遭受一段时间的压抑。在这段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抑制了性冲动,包括厌恶感、羞耻心以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到了青春期,性发展达到旺盛的程度,个人体质极为强壮时,性的抑制才会被突破。一个人自出生起,他的身体上就有几个特殊的部位“性”感受能力特别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无意中找到这样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而带来快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习以为常,偏爱着这些部位,使之成为性敏感区。生殖区,开始

32、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这一部位和排尿有关,分泌物和其他不经意的刺激都能激起性的兴奋。这种不经意的刺激包括多种可能,如身体的沐浴和擦洗、手在无意间摩擦、大腿的闭合碰触等等。孩子发现了身体的这一部分的愉悦感觉,每逢刺激时即留下印象,并唤起一种想重复这种感觉的欲望。许多学者通过观察发现,1周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常出现生殖器官的手淫行为。幼儿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处在一个各种精神堤防尚未建立起来的阶段,不知羞耻为何物,对自己的好奇心尽量去满足。一方面,他们不介意自己光着身体,甚至展示自己的生殖器;另一方面,他们想去观看阴部,或者注意到别人的性器官,发展成为窥视癖好,或者注意自己的性器官,表现为自淫,

33、直到他们的情感道德得以分化,在羞耻心、厌恶感、道德感的作用下逐渐阻止这样的倾向。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记得小时候发生的这些事情。因为对童年期以前的事情,人们几乎会全盘遗忘。我们都知道,在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的时候,可以从他们的言语、动作以及表现出来的情绪中,发现孩子理解力、判断力等各种能力进步的痕迹。但是孩子真正长大后呢,却对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我们原本认为忘却了的事情其实都深深地在我们的精神生活里留下了印象,童年期的遗忘并不是真正的遗忘,而是一种因潜抑作用而远离了意识的结果,“早已存在的一股远离意识的往事,它们经由联想的关系,与当前意识领域中的某一行为相符,从而看上去似乎

34、进入遗忘的境界”。理解了这种遗忘,才能理解幼儿期在人类未来的性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儿童性欲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性欲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所谓口欲期。这开始于婴儿降生后的最初阶段。因为吸吮动作在这一时期最重要,所以,口部性本能占主导地位。将近2岁时,幼儿自我意识生长了,性本能开始向着自己,把自己当做爱的对象。幼儿性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拇指吮吸现象。吮吸手指的习惯多半发生于哺乳期中的小儿,但有时也可持续到成熟期,甚至终身都保持着。本来,婴儿吸乳只是生来所具有的一种本能反应,作为提供营养的一种自然手段。婴儿在吸乳时,其嘴唇与母亲的乳头发生接触之际,婴儿能感觉到极度的愉快。对于哺乳期的婴

35、儿来说,吸乳是防止婴儿哭闹的最好办法。婴儿吸不到乳头时,吸大拇指就成了一个极好的替代。吮吸的乐趣可以使儿童达到浑然忘我的地步,有时渐渐进入睡眠状态,有时又引发出一阵类似性高潮的反应。吮吸之乐还常伴有一些敏感部位的接触和摩擦。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行为可以给婴儿提供一些快感,并把口部作为婴儿期“性欲”快感中心。婴儿吮吸手指时,他正在追寻某种记忆犹新的愉快体验。反复地吮吸皮肤粘膜,原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性的满足方式。吮吸母乳是孩童生活中体验最早的一种愉快动作,也是最重要的愉快动作。母亲奶汁的温暖之流能给孩子的嘴唇带来一种惬意的快感。当孩子长大了,因种种原因不能再吮吸母亲的奶时,孩子会用自己的皮肤来作为取代,

36、因为这样做比较方便,并且指头也有可能是另一个较弱的快感区。弗洛伊德认为喜欢吮吸指头的小孩,其嘴唇快感区天生敏感,他们长大后往往喜爱接吻,甚至会导致一种错乱性接吻的倾向。第二阶段是2、3岁左右。这时,母亲发挥权威,要求儿童控制便溺,这就造成了肛门快感区的自我满足。从8个月至3、4岁为幼儿性心理发育的“肛欲期”。这一时期,幼儿从排泄物的充足和排放两个过程中得到满足。儿童喜欢控制自己的大便,直到非用强烈的肌肉收缩不能排便为止,他们喜欢玩弄大便,喜欢摩擦肛门,大小便时总爱磨蹭,断断续续不愿很快结束,从中可以获得肛门快感区的快乐感受。排泄行为对肛门粘膜造成的刺激,对孩子们而言也有一定的快感。如果平日的大

37、便行为很自然、很顺利,并没有便秘,则这种由肛门形成快感中心的机会并不多。否则,排泄的行为势必引起一种通畅与愉快的感觉,日久天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第三阶段就是俄狄浦斯潜意识情意综合期。这是幼儿性欲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的发展将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特性。随着探索和求知欲望的发展形成,儿童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象,并且探讨性的本质。他们所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儿童虽然会接受两性存在的事实,并发现男孩和女孩性别上的区别,知道男女性别角色,但他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假定每个人都有和他或她一样的生殖器。当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被推翻时,震惊是不可避免的。小男孩在经过心理挣扎后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38、不是每个人都有阴茎,并且他们会非常害怕自己的阴茎也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弗洛伊德称之为“阉割情结”。小女孩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像小男孩那样否定,而是立即承认这一事实,不久便对男孩拥有男性生殖器羡慕起来,并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弗洛伊德称之为“阳具羡慕”。男孩会因为有阴茎而感到自豪、得意,常喜欢光着屁股和玩弄生殖器;女孩则羡慕阴茎,常因自己缺少像小男孩那样的生殖器而感到羞涩。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学者霍妮指出,“阳具羡慕”其实是代表了在当今这个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女性对与“阴茎”相联系的社会特权和地位的嫉妒;女性想获得文化意义上的男性优越感,而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这一阶段,幼儿的性欲并不强烈,常常和父母的亲情混

39、在一起,在与父母的亲切感情之中带有性的意念。男孩常常偏爱母亲,极端的幼儿甚至想独占母亲而仇视父亲,女孩则存在“爱父仇母”的相应情形,弗洛伊德称之为“恋父情绪”或“恋母情绪”。如果幼儿时期的这种恋父、恋母情绪太深,不能及时割断,会有碍于幼儿性欲和性心理的健康发育。儿童性欲的来源性兴奋永不枯竭,那么其产生有哪些来源呢?弗洛伊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一个来源是机械性兴奋。儿童能从身体的机械性、规律性的摇摆中获取性兴奋,这主要是因为摇动对平衡神经、皮肤以及深层部分的组织产生作用,引起儿童极为愉悦的感受。这从一些包含被动性的游4戏较受儿童欢迎可以看出,比如轻轻摇晃是使哭泣的婴儿入睡的一个较好的方法。第

40、二个来源是肌肉的活动。儿童喜欢较为激烈的肌肉活动,比如摔跤和打闹玩耍等。很多人承认,他们的性器官的首次兴奋是在和同伴们打架玩耍之时出现的,其时他们全身肌肉紧张用劲,双方的肌肤还有接触和摩擦。在这种方式下建立起的打闹和性兴奋的联系,对一个人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个来源是情感过程。弗洛伊德认为,一切比较强烈的情感过程,包括惊恐,都与性活动有关。儿童大多害怕考试,也不喜欢做作业,当他们的这种负面情绪积累到经受不住时,就会在性方面有所表现。一种兴奋的感觉常常驱使他们去触摸性器官,并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性兴奋。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去经历一些类似惊惧、战栗、恐怖的感情,是因为他们能从这样的感觉中体

41、会到性兴奋。有些人有以痛楚感为目的的性兴奋,这正是虐恋的根源。最后一个来源是智力活动。即绞尽脑汁将精力集中在智力操作上,也能获得性的兴奋。性的构造生来就是多样性的,性欲的不同来源对每个个体都有所贡献,但是每一个因素却不是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样的强,每个人的发展过程都有着独特的过程。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有统计显示,男性在一生中更容易生病,女性出生时比男性发育得更为成熟,女孩学步和学说话比男孩更早,比男孩更早进入发育期。两性在生物学上有着最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和儿童性心理的形成和发育有联系吗?一般认为,激素对性别角色的获得起主要作用。动物实验中,给怀孕的母猴注射雄激素会使得生下来的雌性小猴雄性化,不仅生理

42、上雄性化,在行为模式上也更像雄性而不是雌性。给出生后的小猴注射雄激素,也能导致其行为模式的改变。这些实验提示我们,激素和动物性别化类型之间存在着联系。一些学者研究了一些胎儿期雄激素过量的女孩,并和她们的姐妹作对比。这些女孩的母亲当时为了避免流产而进行了激素治疗,使得这些女孩有些男性化,并且喜欢男孩子的活动。其次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两性在第二十三对染色体上的差异决定了胎儿性别发育的不同。男性也因此比女性更容易患上一些性连锁的遗传疾病。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也和两性有一定联系。一般来说,右半球对空间信息加工具有更多的能力,男性更占优势;左半球擅长语言信息的加工,女性更擅长。这就造成了两性在语言、思维和

43、空间识别等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有些研究认为,这种不同是由于儿童脑发育的情况有所不同。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细胞的生长和髓鞘化的完成比男孩早,而男孩右半球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和髓鞘化的完成比女孩快一些;直到青春期,这种差别才趋于平衡。关于大脑单侧化的研究理论并非十全十美,很多结论往往是矛盾的。这提示我们,在如何发展性心理和进入性角色这个问题上,后天的学习会起重要的作用。性角色错位来自于父母的正确的性教育对孩子日后形成健康的性角色观念非常重要。如果儿童时期孩子的性角色和性心理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和有效的引导,会对其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幼儿性心理发育具有两个特点,即自发性和好奇性。人们常常看到34岁幼

44、儿玩弄、触摸或暴露性器官,如男孩用手摸阴茎,女孩用桌子边角或其他物体去触及阴蒂而感到快感,这并没有性目的,而是一种自发现象。幼儿还常常喜欢观看和触摸其他同性或异性幼儿的生殖器,或者裸体向异性小伙伴显示生殖器,甚至进行性接触游戏,这是好奇心的驱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产生,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尤其是发觉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和关心,也就会不断地提出各种关于性的疑问,例如人的妊娠、人的出生、男女身体与特征的不同、与父母的关系等。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在此过

45、程中,父母的态度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对性角色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能够使得幼儿性心理正常、健康发育。如果父母不能恰当地教育孩子,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健康性心理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会显露其恶果。婴幼儿首先是建立性角色的认同。孩子要在社会化过程中,了解人是分男女的,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性别,按照社会对性角色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大部分父母给孩子取名字,买衣服、玩具,梳妆打扮,都按男孩或女孩的要求分别对待,这就使孩子能顺利地建立性角色的认同。但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给男孩取女性化的名字,服装打扮都是女孩标准,玩具、游戏是

46、女孩的,说话走路要求是女人腔、女人姿势,对其行为的要求不能以幼儿正常性角色去强化,最终造成孩子性角色识别障碍,成年后往往导致性变态。同样,有的父母重男轻女,把女孩打扮成男孩,长大后出现性变态者亦不乏其人。婴幼儿的性好奇是性认知的一部分。传统的性观念是封闭的、压抑的、神秘的。一旦婴孩出现玩弄外部性器官以满足求知欲时,父母怒气冲天地制止说:“脏死了!”婴孩提出男女外部性器官为什么不一样、小孩从哪里生出来等有关性的问题时,父母不但不予讲解,还训斥说:“不要脸!”这对儿童早期性心理有很大的危害,无疑会使孩子从小形成外部性器官脏、性活动丑恶的概念。我国的性教育专家大多认为,要客观、科学、委婉地告之“人是从哪里来的”这类问题,而不要欺骗孩子,当然是在孩子已经提出问题的前提下。扭曲的性心理、性压抑、性恐惧一旦形成,对人的一生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女性的性冷淡、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男性的阳痿、性恐惧、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大都与幼童时的性经历密切相关。孩子的性好奇无可指责,父母应创造更多的机会,扩大和加深孩童的性认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