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导.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导第十章 隋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战争1、名词解释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大运河 瓦岗军2、简要回答(1)简述隋朝统一中国的经过。(2)简述隋初发展经济的措施。(3)简述隋朝的大运河。3、论述题(1)论隋朝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2)试论隋炀帝的是非功过。隋朝常见名词 1、大索貌阅:隋朝采用观察、核对相貌的办法来检查户、口的一个措施。隋朝建立之初, 地方豪强大量隐匿人口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文帝遂于开皇二年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等生理特征,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若有户、口不实者,正、长皆受流刑。通过这一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编户 ,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
2、,又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输籍定样:隋朝采取的确定户口等级和赋役数额的措施。开皇五年(585),文帝采用宰相高颎的建议,行此方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察,令百姓五党(100户为1党)或者三党为一团,根据财产多寡定出户等之上下,以此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并颁行天下。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能改任情舞弊,还吸引了部分逃亡农民,使他们重新列为国家编户,其中多数原是豪强荫庇的私属。大量佃客脱离世宗大族,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有效的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大运河:隋炀帝时期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
3、程,始开凿于文帝时期,名为“广通渠”,用于拨运关中物资。隋炀帝即位后,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其开凿目的,政治上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经济上为转运南方的物资;军事上为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调动军队和筹集物资的需要。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9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4、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军之一。隋末,炀帝统治异常残暴并连续发动对高
4、丽的战争,引起农民起义。各地起义军经过重组、整合,于公元617年前后形成三支主要力量,其中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尚军势力最大。瓦岗军曾在荥阳大海寺消灭隋在中原的主力军队,毙隋悍将张须陀;又克兴洛仓,以粮济民。由于李密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翟让遂将起义军的领导权让给他。李密称魏公,建元永年。接着,瓦岗军又先后攻取了洛仓,黎阳仓以及金墉城等地,直逼洛阳。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大业十三年(617),李密袭杀翟让,引起起义军内部的严重分裂,于次年被王世充等人镇压。隋朝重要问题 1、隋统一中国的经过在隋朝建立之前,北周已经灭了北齐,这时除了已经成为附庸、仅领有江陵沿江三百里之地的后梁之外也只有南朝陈政权偏安一隅,
5、南北统一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开皇七年(587),后梁主萧琮入朝于隋,至大兴,隋文帝留其不回,共历三主、享国三十三年的后梁亡。开皇八年十月,文帝令次子晋王杨广、再次子秦王杨俊、信州总管杨素三人为行军大元帅,出总管九十,甲兵计五十一万八千,由杨广承总节度,分别出六合、襄阳、信州等地伐陈。而后陈仅有甲兵十万,且分布在东至巫峡、西至沧海的漫长战线上,强弱对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伐陈之役进行的很是顺利。到开皇九年正月陈后主被俘,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灭陈,在273年的分裂以后,南北复归于统一。 2、隋朝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公元581年二月,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在此后的几年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迅速统一
6、了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隋文帝能够统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周建立在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之上。在隋建之前,北魏太武帝扫荡了十六国的残余,北周武帝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这就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民族融合的彻底完成。自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羯等少数民族经过长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和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的南北很容易的统一起来。最后,北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继续发展。由于北朝时期的均田制得以继续推广,自耕农大量增加,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在此基础上
7、扩大起来的府兵制,也因为兵源相对稳定,府兵的经济比较稳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战斗力比较强。所以,正是有上述有利条件,在杨坚等人的正确领导之下,自永嘉末年西晋王朝崩溃起,长达二百三十七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南北复归于统一。3、简述隋朝前期发展经济的措施隋前期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又受到一些贵族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所以均田制不可能彻底实行,农民少田缺地的情况必然存在,但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改定赋役:隋朝的赋役制度沿袭了北朝
8、而又有所改革,它与隔的均田制相适应,隋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更多了,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整顿货币和度量衡,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隋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4、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一千多年以来为沟通南北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交通运输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隋代的大运河始凿于大业元年(605),是年炀帝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引
9、洛水、谷水入黄河,沟通了淮河和黄河,使得南北水路运输路程大大缩短,是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同年,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长三百余里,宽40步。邗沟始凿于吴王夫差时期,隋代在原有基础上加宽加深,它沟通了淮河与长江。大业四年(608),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至黄河,到今天津附近,我国古代漕运主要经由这条水道。在开凿时,因工程浩大,丁男不够,开始征发妇女服役。后人称这条河为“北运河”。大业六年(610),炀帝敕穿江南河,八百余里,宽十余丈,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江南河也是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加深加宽,连接了长江和钱塘江。5、如何评价隋炀帝的是非功过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
10、很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固然凶暴荒淫,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隋建立过程中以及在他的统治时期也曾做过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情。现分述如下: 在隋统一的过程中,杨广率军灭了陈,对中国的统一作了巨大贡献。此外,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南北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隋炀帝抗击了突厥,经营西域,同时派人打垮了吐谷浑,重通丝绸之路,维护了辽阔的疆域;隋炀帝废除了过时的周礼之官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隋炀帝始建进
11、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创立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隋炀帝还兴办学校,广索史籍,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隋断帝在位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无疑是进步的,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着深刻影响,其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但是隋炀帝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刚愎自用,不恤下情,推行的一系列暴政,使得社会矛盾迅速发展和激化。其暴政表现在:大修离宫,游幸江都,三侵高丽,屠杀人民。隋炀帝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死伤无数;他还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三侵高丽,造成农村劳动力严
12、重缺失,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破坏,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一场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暴即将来临。第十一章 唐朝的强盛与衰落1、名词解释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三省六部 武则天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两税法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会昌灭佛 古文运动 唐律疏议 唐八史 刘知几 朋党之争2、简要回答(1)说说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2)简述唐代前期的重要制度。(3)简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4)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3、论述题(1)论唐太宗的历史功绩。(2)分析唐代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3)如何评价武则天。(4)分析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5)论隋唐文化的特点。常见名词 1、玄武门之变:唐朝前期在玄
13、武门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唐朝建立以后,随着改朝换代的成功,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日益激化,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结成的太子集团和在统一战争中实力迅速膨胀的秦王李世民集团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后发制人,率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偕同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迫其退位。这场宫廷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并最终夺得了帝位。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年到649),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较快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标榜儒家传统的德政,继续完善唐朝前期的各种制度,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
14、谏,并且注意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调整民族关系,精减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唐王朝出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古代社会著名的治世之一。3、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政府最高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4
15、、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一生历经太宗才人(低等嫔妃),高宗昭仪(后宫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高宗死后建立大周王朝,成为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君临天下凡十余年。武则天通文史,权变而且多智,具有超人的魄力和胆略和杰出的政治才华。在武周统治时期,武则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继承和完善了唐初的各项制度。在她统治时期,虽曾滥用酷吏,政治却相对比较清明,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开元盛世”打下良好的基础。5、开元盛世: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1)
16、裁汰冗官,整顿吏治(2)抑制食封贵族(3)压制佛教势力(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5)搜检括户,限制土地兼并(6)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因为上述各项措施的有力实施,开元年间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6、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边镇守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玄宗天宝十四年 (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经过长达八年的拉锯战,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艰苦努力下,终于于公元763年成功平叛。安、史叛乱虽然被
17、扑灭,但是长期的战争缺使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开元盛世所积累的社会财富一时消耗殆尽。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荣富强,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7、藩镇割据:唐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局面。玄宗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以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有节度使,且各节度使拥兵自立,不从朝令以至叛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宪宗朝虽执行削藩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阻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加深,直到唐亡后,各藩镇相互兼并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8、两税法
18、: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势力发展,均田制被破坏,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安史之乱后,为解决财政危机,德宗采纳杨炎建议于780年行此法。即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并以征钱为主。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9、元和中兴:唐中叶以后,唐王朝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众多的弊政暴露无遗,政治革新的声浪涌起。随着一般地主阶级的发展,中小地主和下级官
19、吏要求参与政治,革新政治。通过各种革除弊政的努力,如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宪宗时恢复宰相制度和削平内地强藩,均取得一定成效。对于藩镇割据,宪宗元和年间,一举平定了淮西镇的叛乱,随后沧景、卢龙、承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镇也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故史称“元和中兴”。但中兴只是暂时的,藩镇割据并未消除,不可能持久统一。元和十五年(820),宪宗被宦官杀死后,藩镇又相继叛乱。10、甘露之变: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是皇帝和朝臣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宦官掌握了中央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宦官专权局面形成。文宗即位后,企图惩治宦官,任用李训和郑注等人夺回皇
20、权。835年,经过一番布置,文宗登紫宸殿朝见百官,李训用计谎称天降甘露,企图将众宦官引入埋伏,一举消灭,但被仇士良看出破绽,劫文宗回宫,并派出禁军大杀李训被诛杀等许多朝臣。此事被称为“甘露之变”。此后,宦官一直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唐王朝的实际统治者。11、会昌灭佛:唐武宗会昌年间的灭佛事件。唐后期,由于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严重损害了国库收入。唐武宗崇信道教,痛恨佛教的种种弊端,在会昌年间下令灭佛。先后令26万僧尼还俗,拆毁全国大小佛教寺院近5万所,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卑15万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50万以上,给佛教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佛教徒称为“会昌法难”。12、古文运动:唐后期由韩愈和柳
21、宗元掀起的一场散文改革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衰微,骈文这种贵族文体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名义上是要求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实际上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13、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其渊源可上至隋代。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经过增补删减,于武德七年成武德律;太宗继位以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修成贞观律,并颁行全国;至此,唐律基本上形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李勋等
22、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于永徽二年,颁行全国。永徽三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总计12篇、502条)并将其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14、唐八史:唐代撰修的八部正史。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建立后,提倡设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但获得政府批准而列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鉴于梁、陈、隋、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十种,一并附进隋书,即今隋书十志。唐八史大大丰富了我国历史的内容。15、刘
23、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公元680年举进士而入仕,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左散骑常侍等职,并兼修国史。他撰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他个人的修史主张。他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并提出了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6、朋党之争:唐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是两种不同出身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牛党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领,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为首领,代表士族地主。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40余
24、年,两党斗争的焦点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选官和如何对待藩镇问题,最后牛党得到宣宗的支持而胜利。牛李党争对唐朝社会没有积极意义可言,牛李两党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无论谁掌权,都不可能较大地改进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反,两党在斗争过程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腐败。 隋朝重要问题 1、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在唐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太宗李世民率军平定了各地割据势和,建立了显赫的战功,对唐统一全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太宗在他在位的23年期间,在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奠定和完善了各项治国制度。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制是后世官制制定的基础。均日制与租庸调制的制定
25、,以法律形式使一般百姓得到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府兵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为国家广泛地招揽了大地人才。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贞观之治”。同时,唐太宗能够总结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治政甚勤。他鼓励臣下指摘国君过失,开怀纳谏,懂得澄清吏治的重要性,注意精兵简政,重视刺使、县令等“采民之官”的人选,注意法制,贞观年间,形成了执法严明公允的局面,他还对少数民族采取不歧视的开明政策,使胡汉各族相安共处。总之,唐
26、太宗的个人才能及他商明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位其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治世”局面。但是,作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晚年的政治已经远不如即位前期,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志得意满,多次对一些国家用兵,还大兴土木,营缮陵墓宫殿,已显得不愿听忠告,曾令人仆倒自己为魏征作的刻石碑文,晚年屠杀张亮、刘泊等极有才能的宰相,最后只信任他的妻舅长孙无忌等少数亲信和一些一味逢迎吹拍的佞幸之徒。2、武则天的是非功过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是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以铁腕剥夺土族势力的政治权力,并且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门
27、阀制度更进一步有利于有才的庶族参与政事。在她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降标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她还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广泛招揽人才,首创殿试,同时又增开武举,选拔军将。为了广揽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鼓励官和百姓自荐,以求进用,开元名相姚崇、宋璟都是这次时发现提拔起来的,所以史称“当代谓知人之明,果朝赖多士之用”。武周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国人口继续上升,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但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其中错杀了许多好人,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的负
28、担。她还大肆佞佛,到处筑佛造像,浪费无度,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虽然武则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每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立之为历代女子之典范,她以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夺得皇位,向传统士族和封建势力提出了挑战,并给之以沉痛的打击,她任人唯贤,统治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她的开阔胸襟和雄才伟略。3、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是隋唐朝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它的出现是专制社会君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即:将相权一分为三,以达到限制和削弱宰相权力的目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
29、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其中: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唐前期因为太宗皇帝曾经担任过此职务所以一直由次一级的左、右仆射为实际的长官),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诏、敕的实施;门下省的长官称侍中,主要负责起草以及封驳不当的诏、敕;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是决策机构。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都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有唐一朝,三省六部制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比如,
30、武则天时期就曾改六部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中书门下出现后,三省长官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就不再是宰相而只能管理本省事务了。不论三省六部制度如何改革,它作为一种具有开创性的中央官制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4、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文化能力考核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四年(608),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朝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现简述如下:唐的科举分为贡举、制举和武举。贡举是法定考试,每年都举行。它包含的科目很多,比如秀才、进士、明经(又分为明五经、明三经、明二经、学究一经)
31、、明书、明算等,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有唐一朝,进士科是入仕的主要途径,而其名额奇少(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二),在士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制举是临时性的考试,主要招考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完全视需要而定,其科目有五、六十种之多,如贤良方正科、博学鸿词科等等,不一而足。武举设立于武则天时期,主要是招收军事方面的人才。总而言之,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达到了集权中央、巩固统治的目的。 唐代的铨选,更能体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精神和原则。因为在唐代,科举只是获得出身的考试。而获得出身的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门荫、流外人流、军功授勋和其它杂色人流等。但是,无论何种出
32、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或兵部的铨选。即使是任满待选的前资官,在重新出任职事官时,也同样需要经过铨选考试。吏部的铨选考试有四项: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也就是说,铨选是所有人进入官僚队伍的必经之路。5、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武德七年(624),高祖李渊颁布均田令和赋税令,标志着这两种制度的确立。(1)均田制。唐制: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可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口分田不许买卖,丁男老(六十岁以上)时,政府收回五十亩,依然可以保留口分田三十亩、永
33、业田二十亩,丁男死后,政府收回口分田,允许永业田传子孙;不是户主的老男、笃疾、废疾者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均田制之所以能够实施,是由于唐建之初,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所以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实施均田。但是,政府掌握的土地毕竟有限,而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授给农民,只是徒有其名罢了。这并不是说均田制一无是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短期内维持小生产者的稳定性。(2)租庸调制。租即为田租,庸相当于人头税,调则是徭役。唐制:凡授田民(不管是否足额授给),每丁纳粟二斛为租;绢二丈、棉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是为调;每丁服徭
34、役岁二十日,若不应役,每日折绢三尺或折布三尺七寸五分,这种折绢或布的代役金,称之为“庸”。除此以外,临时加役十五日,免其调;加三十日,则租调全免。租庸调制是唐王朝剥削均田农民的主要方式,虽然对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这种相对灵活的赋役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6、唐朝前期有哪些重要制度(1)官制:在中央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唐太宗后尚书令名存实亡,由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实际的长官。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均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其中,尚书省是执
35、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敕令和政策。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还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10道,后来又重新划分为15道。道是监察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乡下有里。 (2)军事制度:唐王朝继续沿袭西魏北国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其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左右千牛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折冲府分为团、旅、队,火几部分,府兵的兵员按一定的挑选原则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挑选一次
36、,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府兵制度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并贯串着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以“内重外轻”为设置折冲府的指导思想。(3)科举制与学校: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年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不定期举行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4)法律: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共12篇,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唐的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是以后各朝代的法律蓝本,对周边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大影响。(5)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内容有
37、:对百姓授田的规定:授田男子的田地分为口分田、永业田;口分田男子在60岁以后收归国家,同时给僧尼寺院、鳏、寡、孤、独分一定的田地。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王公贵族安爵位高低分给104亩不等;按官职大小,由60亩后依次下降;土地买卖的规定:官僚贵族的口分田,永业田可卖。百姓因贫穷,迁徒也可卖口分田。(6)赋役制度: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唐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内容有: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太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年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
38、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7、论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奢侈无度;政事付于奸毒有数的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吏治败坏;又穷兵黩武,喜大建功,进行“拓边”,国力耗虚。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封建政府大肆搜括农民,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这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2)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形成。开、元之际,府兵之制破坏,募兵之制渐兴,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地方节度使反叛中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更有甚者,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土地
39、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抓到手里,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领兵最多,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安史之乱经过了叛军向唐王朝发动大举进攻、唐王朝强力反击、叛军再次进攻和唐王朝再次反击、取得胜利四个阶段。唐军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既未
40、直接受到安史兵变,经济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战乱频起,生灵涂炭。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8、唐后期的政治形势如何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经济和制度方面此后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转入后期。此后的政治形势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和朋党
41、之争。(1)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了,但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为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力。同时,在内地也多置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藩镇与唐中央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它们“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四镇之乱、淮西之乱、河朔三镇之乱使唐中央无力与藩镇较量,割据局势愈演愈烈。(2)为了平叛,唐中央不得不把边防军调往内地,造成边防空虚,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南方也经常受到了南诏的侵扰。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
42、无虑。(3)唐自高宗以后,特别是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五品以上者达千余人,甚至有些人官至三品,如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尤被重用。此后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们掌握兵权,控制将相,废立皇帝等,到唐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4)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重要事件有德宗时朝官反对宫市;文宗太和初,用宋申锡为相,谋除宦官事;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昭宗时崔胤引朱全忠谋灭宦官。9、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
43、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内容是: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
44、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作用: 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10、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
45、些方面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代诗歌的发达主要表现为:诗人辈出,诗篇众多,内容丰富,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状况,意境高远,艺术性很强。初唐诗坛,有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努力摆脱浮艳诗风,并卓有成绩。稍后的陈子昂,倡导诗歌改革,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树立了内容充实、语言刚健质朴的新诗风,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上诗歌发展的繁荣期,期间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量涌现,相映争辉。这时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
46、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较早的主要有两派:浪漫主义诗派和隐逸诗派。浪漫主义诗人有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善于以简短的绝句表达复杂的感情;另一部分浪漫主义诗人李颀和岑参,擅长古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和王维。他们在写作技巧上有很高成就,但在思想内容上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高峰。中晚唐诗人有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有新乐府诗派代表元稹、白居易,有奇险冷僻代表韩愈等。唐代的诗歌在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的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它促进了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明的发展。唐诗在科举考试中,已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为唐社会选出了
47、大量具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唐诗不断传入新罗和日本等国家,丰富了它们的文学,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同时,唐诗对后代的诗歌也有巨大的影响。11、论隋唐文化的特点隋唐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宏伟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相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总的来说,隋唐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1)隋唐文化反映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270年国家分裂的历史,经历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元文化体系。在唐朝统治的近300年当中,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的统一性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如唐代统一儒学的形成是明显的例证。(2)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达;同时实行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交往。同时,这时,大量外来民族的入居,必然带来他们的饮食起居、衣冠服饰、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统治者又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3)隋唐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这时,随着对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