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学复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规划学一、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3.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5.环境规划指
2、标类型主要采用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6.环境预测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规划协调性预测。7.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8.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环境-效益评价货币化技术方法大体有三类: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法10.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
3、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级城市生态子系统。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13.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4,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5.五库结构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文本库和知识库。二、名词解释: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阙值。环境容量: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能源弹性系数:规划期内平均能耗量增长速度
4、与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人力资本法:将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而对其遭受环境影响,特别是通过人体健康进行环境价值经济评价的方法。6.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我国的固体废物可分为三类: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7.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成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8.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用的那部分土地,是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9.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
5、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10.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12水环境容量:是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13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位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14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三、简答题:1环境规划的定位:环境规划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生态复合系统,它可以指整
6、个国家,也可以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科学交叉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显著特点。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见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做出的统筹安排和部署。环境规划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作出的综合优化,它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
7、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筹规划。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3.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其他分析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5.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在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分区的划分,首先是为了合理布局;其次是为了确定具体的
8、环境目标;在这是为了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来说,环境功能区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6.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包括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各地区、各团体的局部利益。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与区域周围邻近地区间的协调和发展与国家办事机构的协调和调整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制定资源利用开发标准统计报表制度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协调发展规划方法的研究生态工程工艺的研究7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和简便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行性原则8.环境预测
9、的主要内容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也包括一些其他社会因素的分析确定。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经济增占总量,同时包括能源、水资源消耗等预测。环境质量与污染预测:环境质量与污染预测活动构成了当前环境预测的基本内容。其他预测:根据规划对象具体情况,和规划目标或内容的需要,选定其他预测:如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或影响,土地利用的分析。9.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多目标特征:目标间存在着冲突性或矛盾性即某一目标的改进往往导致其它目标实现程度降低;目标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即多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决策问题中人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反映了
10、基于对客观现实进行机制估计的决策特征。10.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程序明确问题:弄清规划方案中各项活动所涉及环境问题的内容、范围和时间尺度,从而为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奠定基础。环境质量与受纳体影响关系确定:估计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估计受纳体在环境质量变化中的暴露程度估计暴露对受纳体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备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改善环境质量的定量化影响估计值环境效益或损失计算的前提。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计算:为了使规划方案的影响效果具有可比性,费用-效益分析方法采用了将规划方案的定量化损失-效益统一为货币形式的表达方式。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评价:完成备选方案的费
11、用-效益计算后,就可通过适当的评价准则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完成最佳方案的筛选。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环境问题的决策一般可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环境战略决策。第二个决策是环境战术决策第三个决策是技术决策。四、论述题1乡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乡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接受任务:由于环境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具备规划技术条件或资格的单位承担,如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院、环境保护监测站等。接受任务后,组成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2调查研究:自然环境特征调查,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社会经济条
12、件调查,如人口及其空间分布,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乡镇企业与城镇发展水平调查,如乡镇工业产值、行业结构、城镇类型和分级等。乡镇工业与城镇污染源、污染类型及分布调查,并做好监测工作。收集与环境规划有关的城镇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等规划资料。同时,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通过调查和评价找出主要环境问题及发生原因、地域分布等情况。3环境影响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有乡镇经济与城镇发展趋势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预测、自然资源的损失与生态破坏预测。编制阶段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目标是在现状调查和环境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规划期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和乡镇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环境目标包括各种总目
13、标和各种分目标,在确定出目标的同时,提出各规划期内相应指标体系。2环境规划对策研究:环境规划对策研究的具体对策有把环境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实施。资金的保证,需要落实好规划资金乡镇企业要引进先进设备和经验技术,强化环境管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3拟定规划方案与措施:根据规划对策研究的结果,标志规划措施,并拟定几个可供优化的方案。4可行性分析:先根据规划对策和措施的内容,测算实现规划总的投资需求,然后对各个规划方案实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进行评估分析。5优化协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之后,淘汰掉不符合环境目标要求的方案,对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假若方案均不可行,则必须反馈,重新确定规划目
14、标和措施。6编写规划报审表:整个规划过程是一个决策-反馈-再决策的过程,从目标确定到方案的优化与协调要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指导规划方案获得审批为止。报批阶段将编好的规划方案提交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若可行,审批下达,提交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2.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广。只有对整个大气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对各种能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进行优化筛选和评价,并根据城市或区域的特点,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实现整个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的最佳实施方案,才能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大气环境规划
15、方案顺利实施,就必须有各种大气环境综合措施作保证。大气环境综合措施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用合理的能源政策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能源的消耗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影响到大气环境的质量。使用新能源:传统能源大都是不可再生并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而开始探索和利用的新能源最大优点是比较清洁,对大气环境那个不污染或污染较轻,且又可再生。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角度来看,使用新能源将是我国今后长远发展的方向。改变现有燃料构成:目前使用的传统能源中,燃煤污染是最严重的。而液体和气体燃料与之相比较,产生的粉尘量要
16、少些,还有运输方便,起燃容易,燃烧完全,控制方便,燃后残渣少等优点,是控制大气污染的较好燃料。以气体和液体燃料代替燃煤是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改变煤的燃烧方式:从我国的能源构成来看,目前仍是以燃煤为主。预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不会改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燃烧方式,以降低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了节约燃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应避免直接燃烧原煤。通过将煤炭气化,液化或制成型煤,改变没得燃烧方式,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集中供热所谓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集中供热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可以充分利用燃
17、烧新技术和消烟除尘新技术,提高热效率,大量的减少燃煤量,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且有利于管理,运输,减少煤灰飞扬的二次扬尘。可以提高集中供热锅炉排放烟囱的高度,代替数量众多的地排放烟囱,充分利用区域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减少低空污染物浓度。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对于污染源来说,也要采取必要而有效地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之达标排放,甚至达到总量控制所要求的允许排放量。控制颗粒物排放:目前常用的处理设备有重力沉降装置,旋风式集尘器,洗涤除尘器,过滤集尘器,静电除尘器和声波除尘器等。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类项的除尘设备组成多种除尘组合器,以达到租价除尘效率。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目
18、前大部分气体污染物采用吸收,吸附,催化法来控制。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的是提高污染防治效果,降低污染治理费用,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与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防治战略完全不同的新概念。实施清洁生产,尽量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避免末端治理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减少物耗和能耗。控制移动源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在固定源进行严格治理的基础上,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有可能从以煤烟型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氮氧化物为主的机动车燃油氧化型。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一次大幅降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充
19、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污染物的削减,降低治理投资。利用大气自净能力的方法有污染源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划分级增加烟囱高度等。大气污染源合理布局为了避免对城镇生活居民区造成影响,大气污染源的布局用那个该是使用烟尘和废气污染的工业区尽量布置在远离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居民区。怎样对大气污染源进行布局,才能使污染源对居民区产生的污染影响最小,这是编制环境规划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一个城市按其主要的功能可分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和文教区等。如何安排这些功能区,他别是工业布局,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考虑风向和风速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工业较
20、集中的大中城市,用地规模较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布置在城市远郊区,并设置在污染系数最小的上风向。在进行工业布局时,还应该注意各企业的合理布设,使其有利于生产协作和环境保护。加强绿化植物净化植物对大气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见底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二是具有防尘作用,三是植被的增加可以使裸露的地表大为减少,直接防止风沙扬尘的产生。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在城市中为了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大气污染,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布置绿化带隔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区内部,为了避免因污染源跑、冒、漏的现象在工厂车间周围不宜种植密集的树木,应种植低矮的植被,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