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填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填空.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 ,哲学是_的世界观。3哲学是_和_的统一, 决定 , 体现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_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_ _ _和_,从中抽象出_的本质和_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_,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_和_的指导.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和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_和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的问题
2、,这是划分_和_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的问题,这是划分_和_的标准。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_是本原,_是派生的,先有_后有_,_决定_;唯心主义认为,_是本原的,_依赖于_,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_;_ _;_和_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_和_。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_ _和_ _ 、_ _和_。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7.古代唯物主义:把物质
3、归结为,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缺乏辩证法思想,具有性和性;在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8.“理生万物”、“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上帝创造世界,这属于唯心主义,是把看作世界的本原。.“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集合”“我思故我在”“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唯心主义,是把看作世界的本原。误区:.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决定做事的具体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
4、与追求真理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是不依赖于_,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2世界是_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_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_ _。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和_。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_和 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_的运动,_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_的运动是不存在的。3两种错误倾向:脱离运动谈物质是_ _;脱离物质谈运动是_ _。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_,永恒的和_ _;静止是_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_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_ _的和_ _的统一。5两种错误倾向
5、: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_和_6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的_的、_的、稳定的_。7规律是_,是不以 为转移,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_。8规律是_。自然界、_和_,都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_。9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_ 的。人可以在_和_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规律,_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的主观映像。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_的反映3意识的内容是,形式是主观的。第二框意识
6、的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_;人能够能动地_。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_ _ _和_;意识活动具有_和_。其中,意识活动的_和_,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和_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使人奋进;的精神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所以我们要重视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从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7、的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 ,不断解放思想,_ _,以_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我们把 和_ 结合起来,把 和_ 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_ _、_ _的思想。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是人们改造_的_ _活动。2实践的特点:_性;_性;_性。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_;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实践是_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_和_。4真理是标志_与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_的 反映。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真理只有_。真理又是_的_的
8、。6认识具有_、_和_,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要 。第三单元 思想方式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 的观点和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 之间的 、相互制约和 。3联系具有 性。世界上 事物都与 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 的观点看问题。4联系具有 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的,不以 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 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
9、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原有的联系,新的联系。5联系具有 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_、_和_为转移。6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地位,整体着部分,具有部分所的功能。部分是 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是由 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 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作用。7整体与部分的
10、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 观念,立足于 ,统筹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 ,从而达到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 作用,用 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8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 和内部结构的 。9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10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来认识事物。注意:1.误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2.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注意:1.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3.“试点”矛普与矛特的关系 4.“重点、关键、中心”主要矛盾5.“性质、主流、分析形势、总的来说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
11、实质和核心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和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 和 是矛盾所固有的 的两种基本属性。3.矛盾同一性,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双方共处于一个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即相互、相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是的。5.以和为前提,寓于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又,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6矛盾具有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它要求我们都要 , ,勇于 ,积极寻找正确的
12、方法 。承认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7矛盾具有 ,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 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 和 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 、同一矛盾的的两个 各有其特殊性。它要求我们要 。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和 的关系, 和 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_之中,并通过_表现出来,没有 就没有 ;特殊性离不开 普遍性,不包含_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 。要求我们做到与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 的精髓,是 和 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
13、建设 的理念依据。10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 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 。11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 地位、起 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 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 。1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 和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 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 中的亮点,而不是一点论。14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具体问题具体
14、分析,是指在矛盾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 的基础,是我们正确 的关键。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 性,我们要用 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_的产生和_的灭亡。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_和_的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促使其成长壮大;要做好充分的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质变是量
15、变的_。质变又为 开辟道路,使事物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 到 ,又在 的基础上开始_,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 ,为实现事物的 创造条件;在 已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 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当我们不想让其发生质变时,要注意保持原则。注意:1. 变化(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2.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3.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第十课与社会进步1辨证的否定,是事
16、物_的否定,即自己 ,自己 自己。辩证的否定是_的环节和_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2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这是的、的和的。3.辩证法的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敢于破除 ;注重研究新 ,善于提出新 ,敢于寻找新 ,确立新 ,开拓新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 、 、 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是用 、 、 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是承认 。 3.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 1社会存在与社会
17、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_。社会意识具有相对_。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 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作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3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4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5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和 的矛盾。6 的规律, 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7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_,是历
18、史的_。人民群众是_ _的创造者、是_的创造者、是 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 。8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_ _,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_,虚心向_。9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_群众,一切_群众,从 中来,到 中去。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_ _,就在于对社会的 和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 ,又是价值的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 的统一。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_,最根本的是对 和 的贡献。2价值观作为一种_,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_、_和_作用:价值观对人们_和 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 的重要
19、向导。1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_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_特征,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1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 ,遵循 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把 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 的思想,把 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1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在 和 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_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 ;在 与 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处理 与 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 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在 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需要有坚定的_,需要有正确_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