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串讲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串讲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56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串讲资料1、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的健康是现在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每一个人类成员,在其生命活动的整个发展阶段,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主系统及其活动环境的全面健康 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全健康 全人健康是包括人类全体成员在内的全员健康 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 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 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2、心理卫生运动三阶段 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主义精神疾病的预防 从关心身体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
2、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 心理健康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4、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心理成熟标准、生理学标准5、心理健康标准首先考虑个体生命活动的差异,这种差异典型地表现在个体的年龄发展阶段中。其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的实践任务虽然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现实关系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6、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
3、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在最终目标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2、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 都是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 注重建立助人者与求助者的良好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 工作范围相似 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
4、变方面是相似的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定位 是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 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所有这些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完整教育系统 从涉及内容来看,主要也是属于教育学范畴 教育学家看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教育学,是教育学的题中之义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定位旨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的。在本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心
5、理健康服务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6、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重点发生转移 教育形式发生互补 重视加强早期教育 教育力量日整合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理论多元融合 逐步开设相关课程 重视教育的绩效作用 主义本土特色研究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7、我国发展趋势 普遍化,重点化,整合化,现代化,本位化,专业化,本土化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 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1、目标的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
6、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制约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教育作用2、构建目标的依据 以我国学校教育目的为依据 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3、构建目标的原则 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相协调 在出发点,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 在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 在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行与系统性相统一4、目标结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5、认知目标: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6、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 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 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 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 情
7、感发展和情感培养7、意志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意志品质: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意志的自制性8、个性目标:促进社会适应,完善个性品质9、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健康 最终目标:开发心理智能,达到自我实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原则 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主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积极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全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2、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活动性 主体性原则: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 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8、极性 教师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 尊重学生的选择 对学生一视同仁 积极性原则: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坚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早 全体性原则:制订教育计划要着眼于全体学生 要注意每个学生机会 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心理指导、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发展指导、职业指导、休闲指导2、学习心理指导 必要性:学习心理活动是学生主导的心理活动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学会如何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具体内容:学习方法
9、指导(意义: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指导(与学习关系:对学习推动作用,学习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 学习兴趣指导 学习习惯指导 应试教育指导3、智力训练 智力概念:抽象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核心任务 内容: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 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 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 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 具体目标:语言符号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能力、音乐节奏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认识能力4、情感教育 必要性:情感教
10、育能促进品德的发展 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 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 内容:培养积极的情感、调控消极情感5、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堆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 与思想品德、性格与知识学习、与身体健康 内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6、耐挫能力培养 耐挫能力: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必要性: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 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二重性使然 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 内容: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生理因素、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期望水平、挫折准备,挫折判断、
11、防御机制)7、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指导必要性由功能决定:信息获得功能、自知知人功能、自我表现功能、人及协调功能、社会化功能、身心保健功能 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克服人际偏见、加强个性修养、掌握有关知识、学习交往技能、掌握调试策略8、性心理健康教育 定义:旨在保持和增进性健康的教育 必要性:由于青春期发育的提前,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迫切了解性知识的需要 由于性意识的产生,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开始对异性表现出倾慕和追求 由于缺乏性科学知识和性道德观念9、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定义:个体对自己本身及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作用: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健全人格
12、的形成 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内容: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 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 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 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 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10、职业指导 定义:帮助青少年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 帕森斯职业指导三原则:了解自己;了解各种职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及发展前途;合理推论上述两类资料的关系。具体内容:测验和鉴定、信息服务、咨询指导 内容:职业意识的指导、了解职业的指导、了解自己的指导、选择职业的指导11、休闲指导 内容: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与态度 学会选择适宜的休闲活动方式 懂得遵守休闲伦理道德专
13、门课程1、定义: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优化的和心理潜能开发,以心理指导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的一门课程2、理论必要性: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气统帅作用的总纲 学科课程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核心、中介和桥梁,导致各科教育处于封闭状态,学科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性 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贯彻到课外活动中去 没有专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必要性: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奇缺的矛盾3、课程设计 明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
14、容、进行单元设计4、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课程评价5、课程模式优点 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 缺点 容易落入学科课程俗套之中 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而个性心理问题则难以体现体现出来 局限在心理学为主体的个别学科,忽略了其他学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学科渗透1、定义: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优点 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比专题活动更经济有效 增强学科的魅力,更易学生接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全员性策略,全体教师的共同的参与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展起来寓于活动1、必要性 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 有利于培养
15、和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 活动有利于个体进行自我教育 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解除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2、活动设计原则 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3、活动的实施 把握时机、激发动机、精心准备、具体进行、总结工作4、优点 拓展了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能较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操作以兴趣和动机为基础 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缺点 对活动要求很高 活动组织较大难度 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不同优化环境1、环境是人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2、原则 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有效性
16、原则、特定性原则、优势性原则、筛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3、时空环境、设施环境、自然环境4、环境优化:信息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舆论环境运用网络1、必要性 促进网络时代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 完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完善网络教育体系的需要2、原则 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交互性与主体间相结合的原则 助人自助和互助共进相结合的原则 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放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3、措施 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创建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与非网络教育相结合,增加教育实效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教
17、育活动4、优点 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 拓宽了时空 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增强了预警功能 解决了工作者供不应求的矛盾 丰富了方法和手段 问题 网络本身存在问题 网络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疾病防治、轻发展教育,重通俗性、轻科学性 网络资源方面,滞后性,无序性 教育者不可控性、背景信息缺失、网络操作 收教育者 网络伦理心理咨询1、性质:解决来访者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2、必要性: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自我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有效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有助于学生纠正某些错误观念 有助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3、原则:自愿来访原则,方案合理原则,时
18、间限定原则,感情限定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守秘密,认真倾听原则,疏导、教育原则,非指示性原则4、一般方法:提供宣泄和疏导,探寻根源和领悟,改进认知和行为,促进健康和成长5、一般技巧:贯注与非言语行为技巧,倾听与询问的技巧,沉默与观察的技巧,宣泄与深入探讨的技巧,面质与促进自我审视的技巧,行为操纵的技巧,影响性技心理诊断1、定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2、特点:相对性,全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多维性3、过程:明确目的,搜集材料,综合评估档案 工作1、广义含义: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分类
19、保存起来以备考察的文字、图表、音像、以及其他形式和载体的各种文件及材料2、狭义含义:根据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研究目标,有选择地设定研究项目而建立的档案3、特点:专业性,隐私性,真实性,目的性4、意义:有助于优化学习心理健康工作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 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5、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多样性,经济性,保密性6、建立程序:内容的确定,种类的选择,方法的采用,资料的组织7、管理:明确管理机构,制订管理条例,应用现代手段管理工作1、定义: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遵循
20、合理的评价原则,运用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素、过程和效果等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和过程2、意义: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的指引力量 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能否顺利开展和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否的到保证的重要因素3、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反馈,激励,研究,管理,甄别,交流4、原则:科学合理,人文关怀,促进发展,现实可行5、方法:文献资料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情景式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发展性评价性4、观察法: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研究,然后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5、观察法优点:运用广泛,自然真实,简
21、便易行 缺点:表面性,被动性,虚假性,限制性6、分类: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7、观察实施的要求:坚持观察的计划性,可行性,精确性,客观性,全面性,可信性,主动性,统一性,灵活性,突出性,详备性,谨慎性8、会谈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老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做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9、会谈法优点:诊断者能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可根据与所提问有关的线索随时发问,刨根问底;不易出现误解或者答非所问;诊断者除能直接聆听学生的言语外,还有机会充分
22、观察学生的非言语信息,从而获得或发现一些重要信息 缺点:学生一些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常会制约会谈的结果;会谈对象多,花费时间很多;调查的信息量较为狭窄;对诊断者的素质与技巧有较高要求;对谈话的结果常常只能采用禁言的或逻辑的方法加以研究, 只能从感性的水平上来认识问题10、会谈法分类:结构式,非结构式或自由式11、会谈法要求:编织会谈提纲,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握会谈方向,注意及时记录,处理特殊情况,善于察言观色,讲究提问技术12、问卷法:用书面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题目或表格,分给有关学生填写,然后收回问卷加以整理、统计和研究13、问卷法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便于整理和统计处理: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顾虑和障碍,可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 缺点:题目不合理,就得不到有效地材料;需佐以其他方法14、分类:开放式,封闭式15、要求:问卷的结构,问卷题地设计,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问卷的试用与修订,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6、心理测验法: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17、特点:间接性,相对性,稳定性,客观性18、要求:端正测验态度,注意资格认定,讲究测验道德,选择测验种类,做好测验准备,规范测验操作,注意结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