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规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规则.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网络教研团队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意义和目的倡导网络环境教学研究新方式,提升教学评价水平,促进大众教研与精英教研并行发展,实现教师生命质量的新跃迁。发挥网络主体大众化积聚教育智慧的优势,提升教师从事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可视化表达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资源观念,提升资源感悟能力,发挥网络积淀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基于网络头脑风暴的动态优化的教学资源新体系。感悟网络环境下同侪互助、自我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养成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习惯。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细则说明一、赛项内容与要求1、赛项内容概述: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设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含职业学校)三个组别。小学组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
2、术、信息技术六门学科,初中组与高中组均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信息技术六门学科,参见表一。各组别、各学科均设“学校类”和“跨校类”两个类别。表一: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分组分科一览表学科组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科学地理美术信息技术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备 注为赛项各组别分别开设的学科。各组别、各学科分别设“学校类”与“跨校类”两个类别。“学校类”参赛团队的三名选手应来自同一所学校;“跨校类”参赛团队的三名选手由不同学校选手组成。评审分类开展,参赛团队报名时需注明“学校类”或“跨校类”。(1)初赛:参赛团队自选课题,协作完成并提交信息化教学设计电子稿(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打包在一个文件夹
3、中)。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入围决赛的团队名单。(2)决赛:A教学设计与“整合点”分析(现场决赛之前)全国组委会在NOC网站上公布各组别、各学科决赛课题;入围决赛的团队成员根据课题,协作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或软件、网站等),撰写“整合点”分析。请注意组委会公布课题的时间。备注:“整合点”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步骤(环节或活动)。“整合点”分析至少应包括“整合点”选择、整合方式选择(教学环境、课件、软件和学习网站等)、“整合”优势阐述(所选择的“整合点”在该主题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运用的“整合”方式较之于常规教学的优势)三个方面。参赛团队将
4、教学设计、课件(或软件、网站)和“整合点”分析打包上传到NOC网站。(自主题公布之日起第七日截止上传)B评价、完善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现场决赛)循环评价兄弟团队上传的教学设计、课件、整合点分析;修改、完善本团队原教学设计;参加可视化陈述与答辩。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2、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要求:(1)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分析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课)的联系。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
5、点。教师自我分析。分析参赛教师个人的教学特长和应用技术方面的优势项目。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或其他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分析。根据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注意做好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整合点”的分析,尤其是关注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的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分析。(2)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一般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应按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表述(如: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有四项: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6、、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有五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全面、准确、具体。“全面”指按三维目标(或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不能丢项。“准确”指每项教学目标的内涵要准确,体现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具体”指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表述清晰,体现通过什么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定性,有独到的见解,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不是只能在“知识与技能”中产生,也可以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尤其倡导把
7、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4)教学过程:提供教学流程图。把教学的基本结构用流程图的方式恰当地表示出来,体现教学的基本思路、目标达成的基本路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特点。其中,各级教学环节的标题要能表达教学活动的基本内涵;逻辑关系准确,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延伸,能体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思路。提供教学环节设计。针对每个教学环节需要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计意图。要注意6个方面问题:内容科学,安排有序,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容量恰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所需拓展资源丰富。教学结构清晰,层次鲜明,逻辑关系准确。多元化教与学方式的和谐统一。教学手
8、段运用得当,要突出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明确信息技术的运用形式。主要教学环节要说明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策略,其中,要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整合点”的诊断,分析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和可以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语言表述规范,要有的放矢,不接受“实录式”的表述方式。3、教学评价基本要求:教学评价应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要求能自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依据课程标准,对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堂实录、“整合点”分析等课程资源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发现其教学设计中的优点、不足,提出修改完善的建
9、议。评价应遵循两项原则:(1)发展性原则。关注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或按学科课程标准),使学生在发展思维、形成知识、感悟方法、激发创新等方面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2)学生中心原则。教学方式是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使之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评委将对参赛团队所作评价的实际价值(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等三个方面)进行打分。例如,参赛团队
10、对于兄弟团队教学设计有何特点与亮点,有何不足之处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价须由全体参赛成员协作完成,否则会影响到答辩阶段回答评委提问的质量。评价文字篇幅控制在1500字至2000字之内,超过2000字将予以扣分。4、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在评价兄弟参赛团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反思本团队原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激发智慧,完善原有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课件修改)。主要考查参赛团队的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侪互助激发教育智慧)、教学方案再设计能力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完善后的教学设计应该努力体现“为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整合”指导思想,
11、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偏向。不仅能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评价的能力、归纳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等情感等方面(或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备注:完成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之后,准备可视化陈述电子作品,并对评委可能针对教学设计或可视化陈述提出的问题作好预分析。5、陈述与答辩基本要求:(1)陈述:陈述采用可视化方式,参赛选手应充分展示利用可视化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实效的能力和教学综合素质。陈述须阐明下述内容:本团队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较之于第一稿教学设计有哪些实质性的提高(考查参赛团队在网络环境下集聚教育智慧、实现自我完善的专业
12、能力)。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给人印象深刻。本团队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整合点”在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整合”方式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同时演示课件、资源、软件、网站等。(2)答辩:评委根据参赛团队的陈述情况或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参赛选手协商讨论1分钟,由评委指定主陈述选手之外的另外两名选手分别回答问题。两位选手回答问题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评委提问不得超过2个。备注:陈述时间为8分钟;答辩时间为6分钟,其中每个问题商量1分钟,回答问题2分钟。参赛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陈述与答辩,超时倒扣30分,必要时,评委有权终止参赛选手的陈述与答辩。参赛选手不得携带纸质文
13、稿(包括记载文稿的手提电脑)进入陈述与答辩赛场。表二: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情况简表赛事环节内容网络状态目的备注教学设计协作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整合点分析校园内网或互联网考查通过同伴互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思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和创新思维等专业能力。上传到NOC网站教学评价赛场评价兄弟参赛团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开放外网通过同伴互助,考查参赛团队及其选手协作、分析、综合、反思与创新的能力;同时借鉴兄弟团队的经验。半天修改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赛场完善本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开放外网考查参赛团队及其选手在开放环境下分享信息、甄别信息、激发教育智慧创新,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半天陈述与答辩陈述
14、开放外网考查参赛团队集聚教学智慧的能力、结构化思考与呈现的能力、语言表达(含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资源运用能力、教育技术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不超过8分钟答辩开放外网通过选手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应变能力,考查团队协作情况;给予参赛团队完善陈述的机会。不超过6分钟/队二、决赛注意事项1、决赛参加教学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等项目均须协作完成。2、评价、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含课件),均在竞赛指定的网络环境中完成;教学课件能在Windows XP或Windows 2000环境下运行。3、竞赛期间,参赛选手不能自带电脑进场,不得在比赛时使用手机、U盘和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违者取消参赛名次
15、。完成修改信息化教学设计之后,为帮助参赛团队准备陈述,可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拷回完善后的教学设计,也可用发邮件形式取得完善后的教学设计。4、参赛选手不得携带纸质文稿和手提电脑进入陈述与答辩赛场。5、陈述必须事先制作好可视化电子稿,边陈述边演示,能清晰表达意图,有现场感染力,切忌照稿宣读。6、答辩时,参赛者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商讨及回答评委给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必须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切忌漫无边际,不可回避评委提出的问题。7、陈述与答辩不得超过规定时间,超时要予以扣分。必要时,评委有权终止答辩。8、网络教研团队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获得参评恩欧希教育信息
16、化发明创新奖的资格。一等奖获得者有义务参加决赛期间的心得体会互动交流活动。9、参赛报名:学校类参赛团队须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提交自选主题、协作完成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每个团队限由3名参赛选手(学科教师)、1名领队组成,领队也可由参赛教师兼任,专任领队(不兼任参赛教师者)不得进入比赛场地,违者取消该队比赛成绩。三、决赛评审标准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主要考查参赛团队及其选手运用网络优化教学工作的能力。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同伴互助的能力、思辨能力、分享信息与激发智慧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学生高级思维的能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含肢体语言表达)、临场应变能力等。倡导网络时代教师工作新方式。1、评价教学设计评
17、分标准:表三:评价阶段评分标准分类A级指标B级指标内容、标准评价教学设计基本要求1.对其他团队的教学设计、媒体使用的合理性、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内容合理、科学,不违反教学规律。2.对该教学设计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修改完善的建议。3.协作完成评价兄弟团队的教学设计。提炼亮点(30分)很好地发掘出其他团队教学设计(含课件)中的合理之处,论点鲜明,说理透彻,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指出不足(30分)恰当地指出教学设计(含课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没有不足之处的必须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作专门的阐述)。合理建议(40分)提出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含课
18、件)的建议。建议对于完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备注评价教学设计满分100分。权重:提炼亮点30%;指出不足30%;提出改进建议40%。2、陈述与答辩评分标准:表四:陈述与答辩阶段评分标准分类指标序号指标内容、标准可视化陈述(50分)本团队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较之于第一稿的教学设计有哪些实质性的提高(10分)1考查参赛团队在网络环境下集聚教育智慧、实现自我完善的专业能力。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给人印象深刻;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较之于原教学设计是否有明显提升,是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精彩之处,以及精彩程度。“整合”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
19、作用(20分)2“整合点”选择是否合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否重要;整合方式是否恰当,“整合”预期效果能否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演示(课件、资源、软件、网站等资源运用与媒体选择)质量(10分)3操作流畅,运行稳定,界面美观;课件(软件、网站)是否很好地传达了设计者的意图,达到“优化”教学的目标;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比原教学设计是否有明显提高。语言表述与教态(10分)4语言规范流畅,教态亲切自然,肢体语言有助于陈述与教学,有感染力。答辩(50分)答辩(20分2)5回答问题针对性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规范流畅,清晰、有感情;教态亲切自然,肢体语言有助于阐述问题。协作(10分)6善于
20、协作商讨,有效应对评委提问。四、第九届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改进点1、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排在决赛前完成。到达决赛现场前,参赛团队成员通过同伴互助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整合点”分析,有利于提升参赛选手的协作水平和思辨水平,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积累学校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上传NOC网站。2、陈述强化了通过网络集聚教学智慧,提升网络环境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方面的考查。要求阐述参赛团队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较之于第一稿的教学设计有哪些实质性的提高,实际上是考查参赛团队通过网络集聚教育智慧、实现自我完善的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比较、梳理、甄别等高级思维能力,使教师感悟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3、陈述明确指向“整合点”分析。要求阐述本团队最终完成的教学设计中的“整合点”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整合”方式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同时演示课件、资源、软件、网站等。实际上是考查参赛成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和运用这种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能力,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