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365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法 一、有关公式BB1O投影公式: 在方向上的投影:OB1=COS二、平面的法向量 1、定义:如果,那么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2、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内积法):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或,或,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由,得且,由此得到关于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三、平面法向量的应用 1、求空间角AB图2-1-2C(1)求线线角:已知两异面直线,则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2)求线面角:如图2-1,设是平面的法向量,AB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则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图2-1-1:图2-222222-2-2图

2、2-1-2:(3)求面面角:设向量,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图2-2);图2-3 (图2-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方向选取合适,可使法向量夹角就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约定,在图2-2中,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外,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在图2-3中,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图2-4nabAB2、求空间距离(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4,作直线a、b的方向向量、,求a、b的法向量,即此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a、b上各取一点A、B,作向量;图2-5AMBNO求向量在上的射影d,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为AaB图2-6,其中(2)点到平面的

3、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5,若点B为平面外一点,点A图2-7AB为平面内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点B到平面的距离公式为(3)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6,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图2-8a,其中。是平面的法向量(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7,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图2-9a,其中。是平面、的法向量。3、证明(1)证明线面垂直:在图2-8中,向是平面的法向量,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共线()。(2)证明线面平行:在图2-9中,向是平面的法向量,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垂直()。图2-10(3)证明面面垂直:在图2-1

4、0中,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图2-11(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2-11中, 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四、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三步曲”(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现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注意已有的正、直条件,相关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问题)五、高考真题新解(08年全国卷二)如图

5、,正四棱柱中,,点E在上且.()证明: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解:()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依题设,3分()=0,=0故,又,所以平面6分()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故,第一问已经证明平面,所以可以把作为平面的法向量。令,则,9分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立体几何高考选择填空真题1、2012年文(8)理4、已知正四棱柱中 ,为的中点,则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为(A) (B) (C) (D)【解析】连结交于点,连结,因为是中点,所以,且,所以,即直线 与平面BED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BED的距离,过C做于,则即为所求距离.因为底面边长为2,高为,所

6、以,所以利用等积法得,选D. 2、2012年文(12)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边上,点在边上,。动点从出发沿直线向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第一次碰到时,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 (B) (C) (D)【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EA点时,需要碰撞6次即可.3、2012年理(1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动点P从E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P与正方

7、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 (A)16(B)14(C)12(D)10【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EA点时,需要碰撞14次即可.4、2012年文(16)已知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解析】如图连接,则,所以与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边长为2,则,在三角形中.5、2012年理(16)三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BAA1=CAA1=60,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解析】如图设设棱长为1,则,因为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且

8、所以,所以, ,设异面直线的夹角为,所以.CABD6、2011年文(8)理6、已知直二面角,点,,为垂足,,,为垂足,若,则( ).(A) 2 (B) (C) (D)1【解析】因为是直二面角, ,平面,又,7、2011年文(12)理11、已知平面截一球面得圆,过圆心且与成二面角的平面截该球面得圆.若该球面的半径为4,圆的面积为4,则圆的面积为( ). (A)7 (B)9 (C)11 (D)13【解析】如图所示,由圆的面积为4知球心到圆的距离,在中, ,故圆的半径,圆的面积为. 8、2011年文(15)已知正方体中,E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取A1B1的中点M连

9、接EM,AM,AE,则就是异面直线AE与BC所成的角。在中,.9、2011年理(16)己知点、分别在正方体的棱、上,且,则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 .【解析】延长交的延长线于,连结,则为面与面的交线,由得,为中点.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又,平面,是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故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10、2010年文(6)直三棱柱中,若,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C ) (A)30 (B)45(C)60 (D)9011、2010年文(9)理7、正方体-中,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 ) (A) (B) (C) (D)12、2010年文(12)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10、B、C、D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B )(A) (B) (C) (D) 13、2010年理(15)直线与曲线有四个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4、2009年文理(9)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 解:设的中点为D,连结D,AD,易知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故选D 15、2009年文(11)理10、已知二面角为600 ,动点P、Q分别在面内,P到的距离为,Q到的距离为,则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解:如图分别作 ,连 ,又当且仅当,即重合时取最小值。

11、故答案选C。 16、2009年文理(15)已知为球的半径,过的中点且垂直于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若圆的面积为,则球的表面积等于_.解:设球半径为,圆M的半径为,则,即由题得,所以。17、2008年11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内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B CD解:C由题意知三棱锥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则,棱柱的高(即点到底面的距离),故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另解:设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的两两间的夹角为长度均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8、2008年16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有一公共边,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分别是的中点,则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12、 解:答案:.设,作,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结合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16题图(2),故所成角的余弦值另解: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则,故所成角的余弦值.19、平面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的距离为,则此球的体积为 (A) (B)4 (C)4 (D)6【解析】球半径,所以球的体积为,选B.20、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和且长为的棱与长为的棱异面,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解:因为则,选A,21、设是直线,a,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 若a,则a B. 若a,则aC. 若a,a,则 D. 若a, a,则

13、【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是正确的,a,则a如选项A:a,时,a或a;选项C:若a,a,或;选项D:若若a, a,或【答案】B2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解析】A.两直线可能平行,相交,异面故A不正确;B.两平面平行或相交;C.正确;D.这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 【答案】C23、如图,半径为的半球的底面圆在平面内,过点作平面的垂线交半球面于点,过圆的直径作平

14、面成角的平面与半球面相交,所得交线上到平面的距离最大的点为,该交线上的一点满足,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A、 B、 C、 D、【解析】根据题意,易知平面AOB平面CBD,,由弧长公式易得,、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答案】A24、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解析】本题有两种方法,一、几何法:连接,则,又,易知,所以与所成角的大小是;二、坐标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得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是.25、一个高为2的圆柱,底面周长为,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解析】底面圆的周长,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为两个底面积为。,所以圆柱的表

15、面积为。26、如图,在长方体中,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cm3【解析】长方体底面是正方形,中 cm,边上的高是cm(它也是中上的高)。四棱锥的体积为。27、已知点P,A,B,C,D是球O表面上的点,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正方形。若PA=2,则OAB的面积为_.【解析】点28、已知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求面上,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为球的直径,且;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 【解析】的外接圆的半径,点到面的距离,为球的直径点到面的距离为 此棱锥的体积为 另:排除,选A.29、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则直线与直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解析】设,则,故选

16、A.ABMNCl2l1H立体几何高考解答题真题1、(2006年高考)如图,、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在上,C在上,。 ()证明ACNB;()若,求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1、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xyz.令MN=1, 则有A(1,0,0),B(1,0,0),N(0,1,0),ABMNCl2l1Hxyz()MN是 l1、l2的公垂线, l1l2, l2平面ABN. l2平行于z轴. 故可设C(0,1,m).于是 =(1,1,m), =(1,1,0). =1+(1)+0=0 ACNB.() =(1,1,m), =(1,1,m), |=|, 又已知ACB=6

17、0,ABC为正三角形,AC=BC=AB=2. 在RtCNB中,NB=,可得NC=,故C(0,1, ).连结MC,作NHMC于H,设H(0, ) (0). =(0,1,), =(0,1, ). = 12=0, = ,H(0, , ), 可得=(0, ), 连结BH,则=(1, ),=0+ =0, , 又MCBH=H,HN平面ABC,N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又=(1,1,0),cosNBH= = = DBCAS2、(2007年高考)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面底面已知,()证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解:()作,垂足为,连结,由侧面底面,得平面因为,所以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8、,如图,以为坐标原点,为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所以()取中点,连结,取中点,连结,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平面,与的夹角记为,与平面所成的角记为,则与互余,CDEAB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3、(2008年高考)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侧面底面,()证明:;()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大小3、解:(I)作AOBC,垂足为O,则AO底面BCDE,且O为BC的中点,以O为坐标原点,射线OC为x轴正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设A(0,0,t),由已知条件有C(1,0,0), D(1,0), E(-1, ,0),所以,得ADCE(II)作CFAB,垂足为F,连接FE,设F(

19、x,0,z)则=(x-1,0,z),故CFBE,又ABBE=B,所以CF平面ABE,CEF是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CEF=45由CE=,得CF=又CB=2,所以F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因此A(0,0,)作CGAD,垂足为G,连接GE,在RtACD中,求得|AG|=|AD|,故G,又,所以的夹角等于二面角C-AD-E的平面角。由cos()=知二面角C-AD-E为arccos() 4、(2009年高考)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点M在侧棱上,=60(I)证明:M在侧棱的中点(II)求二面角的大小。4、解: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DA为x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

20、yz设,则()设,则又,故即,解得,即所以M为侧棱SC的中点(II)由,得AM的中点又所以,因此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5、(2010年高考)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 .()证明:SE=2EB;()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5、解: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A(1,0,0),则B(1,1,0),C(0,2,0),S(0,0,2)()设平面SBC的法向量为n=(a,b,c)由,得,故2b-2c=0,-a+b=0,令a=1,则b=c

21、,c=1,n=(1,1,1)。又设 ,则,设平面CDE的法向量m=(x,y,z),由,得 : ,故.令,则.由平面DEC平面SBC得mn,,故SE=2EB()由()知,取DE的中点F,则,故,由此得又,故,由此得,向量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于是,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为AD中点.()求证:PO平面ABCD;()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6、解:()证明:在PAD卡中PAPD,O为AD中点,所以POAD.又侧面

22、PAD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O平面PAD,所以PO平面ABCD.()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A(0,-1,0),B(1,-1,0),C(1,0,0),D(0,1,0),P(0,0,1).所以(-1,1,0),(t,-1,-1),、=,所以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x0,y0,x0),由()知=(-1,0,1),(-1,1,0),则n0,所以-x0+ x0=0,n0,-x0+ y0=0, 即x0=y0=x0,取x0=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1,1,1). 又=(1,

23、1,0).从而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d7、如图,平面平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为,的中点,(I)设是的中点,证明:平面;(II)证明:在内存在一点,使平面,并求点到,的距离7、证明:(I)如图,连结OP,以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OC、OP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则,由题意得,因,因此平面BOE的法向量为,得,又直线不在平面内,因此有平面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II)设点M的坐标为,则,因为平面BOE,所以有,因此有,即点M的坐标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内部区域满足不等式组,经检验,点M的坐标满足上述不等式组,所以在内存在一

24、点,使平面,由点M的坐标得点到,的距离为8、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BCD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B=4, BC=CD=2, AA=2, E、E、F分别是棱AD、AA、AB的中点。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x y z M (1)证明:直线EE/平面FCC;(2)求二面角B-FC-C的余弦值。8、解:(1)因为AB=4, BC=CD=2, F是棱AB的中点,所以BF=BC=CF,BCF为正三角形, 因为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BAC=ABC=60,取AF的中点M,连接DM,则DMAB,所以DMCD,以DM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

25、角坐标系,则D(0,0,0),A(,-1,0),F(,1,0),C(0,2,0),C1(0,2,2),E(,0),E1(,-1,1),所以,设平面CC1F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取,则,所以,所以直线EE/平面FCC. (2),设平面BFC1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取,则, 所以,由图可知二面角B-FC-C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FC-C的余弦值为. 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 菱形,, , ,为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9、解: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26、(2)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即 取,解得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10、如图,在六面体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平面ABCD,DD1=2。()求证:与AC共面,与BD共面. ()求证:平面 ()求二面角的大小.10、解: 以D为原点,以DA,D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有A(2,0,0),B(2,2,0),C(0,2,0),()证明:于是与AC共面,与BD共面.()证明: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又平面()解:设于是设于是11、如图,在三棱锥中,侧面与侧面

27、 均为等边三角形,为中点 ()证明:平面;()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1、证明:()由题设,连结,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且,又为等腰三角形,故,且,从而所以为直角三角形,又所以平面()解:以为坐标原点,射线分别为轴、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的中点,故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I)求证:平面BCD; (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III)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12、解:(II)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0,0),C(0,0),A(0,0,1), E(

28、,0),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解法一: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n=(x,y,z),则 令y=1,得n=(-)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又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h=()解法二: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h., SACD =AOSCDE.在ACD中,CA=CD=2,AD=,SACD=而AO=1, SCDE=h=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13、(2012年高考)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PA底面ABCD,AC=2,PA=2,E是PC上的一点,PE=2EC.()证明:PC平面BED;()设二面角A-PB-C为90,求P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解:设,以为原点,为

29、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证明:由得, 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平面;()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又,由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又,由,得,由于二面角为,所以,解得。所以,平面的法向量为,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所以与平面所成角为.14、正四棱锥的高,底边长,求异面直线和之间的距离注: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是与两直线都垂直的向量,,则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14、解析:建立如图4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 ,ABCDOS图4,令向量,且,则,异面直线和之间的距离为:15、如图5,在圆锥中,已知=,O的直径,是的中点,为的中点()证明:平面 平面;()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I)如图所示,以O为

30、坐标原点,OB、OC、O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是平面POD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所以设是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所以得。因为所以从而平面平面PAC。(II)因为y轴平面PAB,所以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由(I)知,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为,设向量的夹角为,则由图可知,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与相等,所以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为16、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菱形,,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解: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由 , 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