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大一上 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大一上 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和用火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2.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与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相对应。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分布在山前地区或两河流域汇合处,便于采集、狩猎。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文化(见丁村遗址)为代表;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技术有明显进步,文化类型也更加多样,山顶洞人为代表。禅让制1. 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的让位方式。2.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3. “禅让”又可分“内
2、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如乾隆让位给嘉庆,“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大同之世1. 语出儒家经典礼记 礼运,他们把夏朝建立以前称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称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后者是“天下为家”的社会。2. 大同之世,引用孔子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古代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提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展望。把握了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本质。但是小康之世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真正的大同之世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1. 学会制造石器2. 学会使用火和管理火3.
3、 存在明显地方差异 至少分为三个文化区 但划分只有相对意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点?1. 石器种类多样化2. 复合工具3. 骨角器发展 工具多样化4. 多种装饰品 爱美观念5. 遗址分布全国各地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1. 二里头2. 龙山3. 距今四、五千年 中原地区的陶寺4. 距今五千年前 红山晚期 良渚早期 仰韶晚期等5. 中国在东南西北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多元一体”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1. 一般 夏以前 口耳相传到文字记录2. 简朴到复杂3. 缺乏系统到有系统4. 神性浓到人性 5. 纯神话到历史故事二、 夏商西周(2070BC-771BC)简述商代的阶级结构1、商代社会由贵族、奴隶
4、、平民构成,宗族体系发达2、贵族是商代的统治阶级包括商王、王室贵族、官僚诸侯邦伯3、平民是商代社会的主体阶级,从事生产劳动,参与国家大事,有一定的民主权力和自由,承担社会生产和兵役4、奴隶是商代社会最下层阶级,无任何权力和人身自由宗法制 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核心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由此出现大宗小宗,相对性。周天子是大宗,各诸侯是小宗,以此类推。诸侯和大夫具有大宗和小宗的双重身份。大宗、宗子地位崇高。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大宗小宗依据自己的身份对不同范围进行管辖统治。分昭穆的庙制。庙制与墓
5、制以昭、穆为序,左昭右穆,左父右子,中为始祖。制宗法制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存在,到了周朝变得更加典型和系统。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维系社会、稳定政治秩序,避免贵族见对于财产和权力的争夺/中国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造成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中国出现“家国同构”井田制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其土地区划形同井,故得名。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周朝实行井田制即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得买卖,只能有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继承。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
6、公田的收入一律收归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更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化而迁居。劳动者对私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国野制(乡遂制) 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称
7、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野之制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春秋时期,基本上未曾真正实行。礼乐制度礼乐制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工商食官 1、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2、西周的官府商业更加发达,在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相当成熟,官商的职责主要是“主市买,知物需”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
8、是官府手工业产品,但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是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试论述周代的敬天保民思想1、相对于商朝敬天迷信思想,周代有所传遍和发展把目光从天上转移到人间,更加注重认识,即重视人的作用2、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了“明德” “慎罚”、“保民”思想A、“明德”:修身正心 教化人民B、“慎罚”:量刑以动机和悔改态度为标准 a:体恤受刑者 b:集中刑罚处置权,防止权力滥用 c:判决要慎之又慎,要有充足的时间考虑。 d:惩违反社会秩序和伦常的人 e:对违法乱纪的诸侯和官员也要予以严惩C、“保民”:保佑百姓,兼有恤民,惠民,安民之义3、这种民意决定天命的思想是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
9、对远古以来的天命神学观创造性的人文主义转换,直接启迪了系后末期和春秋战国的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三、 春秋战国(770BC-221BC)召陵之盟春秋时期,齐桓公为图谋霸业,遏止楚国向北发展,在召陵(今郾城东部)与楚国订立的盟约。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军队,进攻楚的从属蔡国,在打败蔡军之后,又用辅周王室的名义,向楚问罪。楚成王不服,齐桓公便进军陉(今郾城东南,时属楚地)。楚成王慑于齐桓公兵多势众,主动向齐桓公请求和议。于是齐桓公退兵,陈师于召陵,与楚国订立了召陵之盟。召陵之盟后,齐制服了能与之对抗的楚国,齐桓公由此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城濮之战 城濮之
10、战,是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 公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
11、息兵言和。名称 长勺之战 地点 长勺(今莱芜苗山镇) 时间 公元前684年正月 参战方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 结果鲁国获胜,齐国军队被逐出鲁国 参战方兵力 齐国30万 鲁国3万 伤亡情况 齐国:伤亡1000人 主要指挥官 鲁国:曹刿 齐国:鲍叔牙 故事成语一鼓作气,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春秋时代特征:王权向霸权的转化/霸权迭兴/文化圈:中原文化圈 齐鲁文化圈 秦晋文化圈 楚文化圈 春秋战国并非一盘散沙,而是分成若干中心呈凝聚状态。从文化史的角度看,霸权迭兴也是各种文化的交替繁盛。春秋华夏和狄戎关系春秋早期 戎狄势力颇盛,华夏晋齐等大国遭侵伐春秋中期 华夏吞并许多戎狄 秦 晋 齐 楚 鲁春秋末期 逐
12、渐融合于华夏族,华夷差别泯灭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 齐国原是周分封给功臣姜尚之封邑,春秋末年,齐国之大权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田氏是陈国逃到齐国的公子完的后代。经过田氏数代人的经营,田氏成为齐国最有势力的卿士,到春秋末期,田氏成为齐国的实际君主。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控制了晋国的政权,并且在各自占领的地盘上建立了韩、赵、魏三个国家。 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
13、。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
14、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荀子(荀况)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
15、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巳亡怯。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趁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稷下学宫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官的存在,曾为当时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竹书纪年 战国时期魏国史书。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记事起自黄帝,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其中若干
16、事可以纠正史记谬误。早已亡佚。清代学者汇集了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古书里所存佚文,称为古本竹书纪年。另有今本竹书纪年,可能是南宋以前的人所辑录。逸周书原名周书,因其内容不见与尚书 周书部分,被认为是儒家整理尚书 周书后的逸篇,故名。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与尚书相类,是一部周时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今本全书10卷,正文70篇,其叙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王。内容庞杂,体例不一,性质各异。大部分是战国时人的伪作,有少数是周代作品。不少资料为司马迁撰写周本纪所取材。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17、。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四、 秦汉(221BC-220AD)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始皇听从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诗书,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准以古非今。此称“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在咸阳的方士和儒生,诸生辗转告发,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
18、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
19、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赵高 (?前207年),嬴姓,赵氏。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
20、,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秦始皇大儿子扶苏的儿子)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着有爰历篇六章。沙丘之变 秦始皇病死沙丘时少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合谋篡夺帝位的事件。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巡到沙丘时病危,令赵高作书,命在上郡监军的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始皇死后,赵高秘不发丧,扣压圣旨,阴谋
21、唆使胡亥篡夺帝位。遂胁迫李斯矫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迫令扶苏、蒙恬自杀。扶苏受诏后自杀。胡亥回到咸阳后即位称秦二世。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项梁后,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20万(长城军)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
22、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项羽怕降卒有异心,把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为最后推翻秦王朝统治奠
23、定基础。楚汉之争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项羽率北路楚军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刘邦率另一路楚军所率义军亦转战于河南,招降纳叛,屡破秦军,先行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但引起人们的不满。(他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为王,王巴蜀、汉中三郡,引起刘邦不满。)刘邦进入关中后,养精蓄锐,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反攻。拜韩
24、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击溃三秦,占领关中。前205年,刘邦获知楚怀王被项羽所杀,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指斥项羽弑君,天下诸侯群起响应,刘邦得各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杀奔彭城,讨伐项羽,揭开三年楚汉之争序幕。楚汉之争初,项羽占了优势,后来刘邦巩固了关中基地,又极力笼络诸方力量,遂在屡败之后转劣为优,双方形成长期拉锯局面。公元前203年,项羽和汉相约平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双方罢兵。刘邦采纳张良、陈平之计,共同攻击楚军。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与垓下,四面楚歌,项羽见大势已去,乃自刎而死,历时五年的楚汉之争至此结束。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
25、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等。他们流品很杂,除娄敬外,均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在反秦起义及同项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西汉建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
26、、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相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
27、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白登之围 ”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郡国并行制 汉代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将其直接统治的地区推行郡县制,不能直接控制的就六国贵族后代的地区封为异姓王国,暂时承认原有的割据势力。后来又封同姓诸子为王。西汉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
28、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廷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廷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景帝弟弟刘武)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朝廷趁平乱的余威,免除了各个诸侯王的行政权力。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
29、得到加强,西汉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附益法即附益之法,是西汉汉武帝为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而推行的法律。大致内容: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总之,附益法的颁布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集团。轮台罪己种种打击使汉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坚持的施政主张开始动摇。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戍兵以备匈奴(既,将新疆等广阔西域领土纳入中国统治),然而汉武帝并未同意,驳回了桑等人的建议。并下诏反思自己,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
30、称“轮台罪己诏”。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中期汉昭帝和汉宣帝时,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措施1、政治方面:重视吏治,慎选人才,赏罚分明,对官吏考核注重名实相符;平理刑狱;惩治贪腐。2、经济方面:使民归农,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抑制土地兼并;设立常平仓(省农民转漕之苦,稳定边郡地区的粮价)。刘奭即位后,信用宦官,再加土地兼并盛行,社会危机日深,昭宣中兴从此开始衰败。 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得到安定,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重新兴盛起来。绿林赤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绿林军: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新市(今京
31、山县境内)绿林山一代的豪杰以王匡、王凤为领袖,纷纷揭竿而起。因其驻扎在绿林山,故称这支义军为“绿林军”。新莽地皇四年,绿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史称更始政权。更始元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新朝灭亡。更始三年,绿林军受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最终更始帝投降赤眉军,余众亦被所剿杀,绿林军宣告覆灭。赤眉军: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军。赤眉军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
32、由农民组成。随着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各地。23年,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任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赤眉军入长安时,城中粮尽,赤眉军被迫退出长安,随后被刘秀军包围,全军覆没。这次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的腐朽统治。明章之治指是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此间把东汉
33、推向了鼎盛。明章二帝继承并发扬了光武帝的中兴大业,继续执行宽松治国和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国,推行德政,法令分明,整肃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并坚持后妃外戚不准参政的政策。社会经济上则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王景治理黄河)对外,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思想文化上,大兴学校,以儒术治国,并从西域引进佛教,以致风俗醇厚,天下太平。给人民言论自由、入仕自由。(其影响所及,东汉二百年间特立独行、重节义轻生死之士,不绝于书,直到汉末“党锢之祸”中,富有独立人格和殉道精神的知
34、识分子数以千计。)明章二帝共统治三十一年,两代帝王承继了光武帝的施政方针,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成为汉朝历史上黄金时期之一。汜胜之书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作者泛胜之,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泛胜之在汉成帝时担任议郎,于都城长安附近教民耕种,获得丰收,后升任为御史,多年的农业经验遂编订成书。该书记载的作物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所达到的较高水准,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张骞 西汉时杰出的外交家,汉中人。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以夹击匈奴。出陇西即被匈奴抓获。在匈奴十年,后逃脱终于到达大月氏,但是游说不得结果,返回于元朔
35、三年回到长安,元狩四年再次出使西域,元鼎二年乌孙遣使抵汉。他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着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汉和中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西域和汉的文化经济交流。黄巾起义 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
36、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败因:起义仓促/缺乏作战经验/领导阵亡东汉的政治文化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西汉:政治中心关中 文化中心故齐东汉:政治文化重心在中原 经济重心开始东移,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原因:东汉后期州部长官权力恶性膨胀。(中央)东汉以来门阀氏族势力进一步发展。(阶级)中小地主势力趁机崛起。(经济)东汉王朝土崩瓦解,大一统局面破坏。(中原)五、魏晋南北朝(220AD-589AD)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
37、引发的动乱。 晋武帝死,其子晋惠帝是白痴,不能控制朝政,皇后贾南风垄断朝政。八王之乱以外戚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杀死仅存的河间王和成都王宣告结束。入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宫廷政变演化为大规模的屠杀战争。北方破坏惨重,生产凋敝。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发生在西晋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于中原的汉化匈奴人发动。 西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年),
38、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建立汉国。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这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五胡十六国 简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
39、304年刘渊称汉王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在入侵中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这些割据政权与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 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北方,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门即门第,指世家望族;阀即阀阅,中国古代官
40、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指功绩资历。门阀制度指门阀士族势力得以平行甚至超越皇权的政治。政治上,累世做职闲朢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不向国家那组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联姻或同乘共坐。排斥寒门庶族,庶族即使做官,依然受到士族歧视。东晋门阀政治代表家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在门阀政治中,门阀士族对皇权加以限制,门阀之间也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皇权于不坠,从而形成具有门阀政治特色的政治制度。元嘉之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恢复
41、,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债务,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元嘉末年,刘宋因对北魏用兵失败而丧地折师。文帝晚年被太子杀。从此刘宋又鼎盛走向衰落。均田制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42、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六镇起义 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北魏初年,为了拱卫首都,防止柔然人的入侵,在平城以北设置了六个军事重镇,是为北魏六镇。这些部落兵原本身份很高。太和改制后,北魏首都南迁洛阳,部落兵发生分化。迁入洛阳者为羽林、虎贲,勛贵与士族同列;世守边陲
43、六镇者逐步沦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引起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最后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北魏最后不得不依靠原六镇所抵御的柔然兵,才把起义镇压下去。这次起义导致了北魏的崩溃。北伐过程祖逖北伐(东晋内斗)、庾亮北伐(石虎所败)、殷浩北伐(前秦)、桓温北伐(三次/朝廷不愿)、刘裕北伐(收复洛阳、长安和黄河流域大片旧土/成果最显著)北魏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宇文泰大统十六年(550),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
44、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
45、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提高士兵地位。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宗主督护制 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南北朝时期,坞壁林立,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
46、。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社会治安/赋税徭役河阴之变 北魏末年统治集团间争夺中央政权的一次变乱。六镇起义与关陇民族起义,使得北魏北方处于分崩离析状态。武泰元年()二月,胡太后毒杀北魏孝明帝元诩,另立岁的元钊。北魏镇守北方边境的将领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名,从并州领兵南下,直指洛阳。四月十
47、一日 ,在河阴(今河南洛阳东北)立元子攸为帝(北魏孝庄帝),攫取北魏大权。执胡太后和元钊到河阴,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北魏的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人皆遇害。河阴之变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也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土断 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见侨州郡县)。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