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方案 *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 专项施工方案 *有限公司2021年08月06日目 录第1章 综合说明4第1章第1节 编制说明41.1.1 编制依据41.1.2 编制原则5第1章第2节 工程概况51.2.1 工程概况51.2.2 设计依据61.2.3 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条件6第2章 施工准备18第3章 施工平面布置183.1.1 施工平面布置183.1.2 施工用水183.1.3 施工用电19第4章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2第4章第1节 施工指导思想22第4章第2节 管理措施22第4章第3节 施工组织机构23第5章 劳动力组织24第6章 施工进度计
2、划、工期及其保证措施25第6章第1节 施工总体安排25第6章第2节 施工总体安排26第6章第3节 工期保证措施26第7章 施工机械及主要材料进场计划27第7章第1节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27第7章第2节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28第8章 本工程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30第8章第1节 工程重、难点分析30第8章第2节 解决方法31第9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3第9章第1节 基坑土方开挖33第9章第2节 喷锚支护36第9章第3节 灌注桩施工37第9章第4节 基坑及原有建筑沉降观测44第10章 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49第10章第1节 质量目标49第10章第2节 质量保证体系51第10章第3节 工程质量
3、管理措施52第10章第4节 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管理53第10章第5节 质量检查管理53第10章第6节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54第10章第7节 成品保护措施56第11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7第11章第1节 消防安全57第11章第2节 施工安全57第11章第3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4第12章 雨季、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68第12章第1节 雨季施工安排68第12章第2节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68第12章第3节 雨季施工注意事项69第12章第4节 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69第13章 救援和应急预案71*有限公司第1章 综合说明第1章第1节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项目整套施工图2、
4、*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项目施工图和基坑支护图纸会审纪要4、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GB50202-2018) (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GBJ82016)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建筑规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6)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JGJ/T 199 - 2010 (17)与本工程施工与验收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标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5、*项目施工合同6、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项目管理文件。7、集团
6、公司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标准。8、其他资料1.1.2 编制原则1、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士或代表的指示、指令和要求。2、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3、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5、“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6、坚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7、,对技术方案不断地进行优化。7、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第1章第2节 工程概况1.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项目建设单位:*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有限公司*小区位于新濉河与老濉河交汇处东南侧,*小区西侧。总用地面积约41043.77,总建筑面积约117699.27,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90682.71, 地下总建筑面积约27016.56(地下人防车库建筑面积约5441.00)。淮北市范围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南缘,鲁西隆起区南段,亦即秦岭纬向构造带 东延北支与苏、
8、皖新华夏系的复合部位。淮北市位于华北聚煤区的东南边缘地带,处于秦岭地槽褶皱系东延部分的南、北分支与中朝 准地台的东南部、鲁西隆起南端的复合部位。该区内的构造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形成目前的构造 格局是经过多期、多向、多种构造体系复合的产物。多次构造运动对本区都有影响,其中以印支 至燕山早期构造运动最为强烈,使之完全改变了原始沉积面貌。淮北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 为广阔平原。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建场地原为耕地区,现为回填区,且离周边居民区较近,勘察场地及影响范围内未发现古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管线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设计采用灌注桩、土钉墙、自然放坡支护。 2、基坑降水、止水:布置44口内径¢400管井降水,管长20m,间距20m左右,降水控制水位自然地面以下7m。3.基坑排水:基坑上边线外3m设直径300mm的波纹管,每个降水井处设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处理的2mx2mx2m沉淀池;基坑坡脚四周设置300mmx300mm(宽x高)的排水沟盲沟(沟内回填粗碎石),间距30左右不影响基础的集水井。保证明水排出并排入周边市政管网。1.2.2 设计依据1、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 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地形图、周边管线、管网等有关其它资料。3、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
10、012)、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6)等。4、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勘察研究院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5、图纸对周边建筑物的变形要求。6、现场勘察及我公司相类似的工程设计经验。1.2.3 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条件一、原始地貌及地形分析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为31.6133.75m,高差2.14m。地貌类型单一,宏观地貌单元为淮北冲(洪)积平原,微地貌单元属河间地块。各地层时代为全新世杂填土层 (Q4),全新世河流冲(洪)积粉土、粉质黏土层(Q4al+pl),晚更新世河流冲(洪)积粉
11、土、粉质黏土、粉土与粉质黏土互层、粉细砂层(Q3al+pl)。(二)地层依据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试资料,将埋深50.00m以内地基土岩性自上而下共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杂填土层(Q4):杂色,松散,湿,含植物根系及建筑垃圾,成分以粉土夹黏性土为主,不均匀,欠固结。层底埋深0.404.60m,层底标高29.0631.87m,层厚0.44.60m。该层土全场分布。粉土层(Q4al+pl):浅黄、灰黄色,中密状,很湿,干强度及韧性低,切面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局部夹薄层黏性土,灰黄色,软塑状。层底埋深1.306.00m,层底标高27.2230.91m,层厚0.604.00m。
12、该层土全场分布。粉质黏土层(Q4al+pl):灰黄、青灰色,软可塑状、局部呈硬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灰黄色,很湿,稍密状。层底埋深3.206.20m,层底标高26.8828.89m,层厚0.502.90m。该层土分布不均匀,全场地北侧局部缺失。粉质黏土(Q3al+pl):棕黄、灰黄色,可塑状、局部呈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且局部钙质结核较富集,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局部夹薄层粉土,灰黄色,中密状,很湿。层底埋深5.408.00m,层底标高24.4526.79m,层厚0.903.50m。该层土全场分布。粉土(Q3
13、al+pl):灰黄色,很湿,密实状、局部呈中密状,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低;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可塑状。层底埋深7.1011.30m,层底标高20.7425.04m,层厚1.004.90m。该层土全场分布。粉质黏土(Q3al+pl):灰黄、褐黄色,硬塑状、局部呈可塑状,局部夹钙质结核及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层底埋深10.3014.50m,层底标高18.0821.63m,层厚1.006.50m。该层土全场分布。粉土(Q3al+pl):灰黄色,密实状、局部呈中密状,很湿,摇震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薄层粉质黏
14、土,灰黄色,可塑状。层底埋深12.6016.10m,层底标高15.9820.29m,层厚0.504.70m。该层土分布不均匀,全场地南侧局部缺失。粉质黏土(Q3al+pl):灰黄、褐黄色,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较富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灰黄色,中密状,很湿。该层土局部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6.70m,该层土全场分布。粉土与粉质黏土互层(Q3al+pl):粉土为灰黄色,很湿,密实状,局部为粉细砂,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低;粉质黏土为褐黄色,硬塑状、局部呈硬可塑状,湿,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
15、为中等。该层土局部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6.60m。粉细砂(Q3al+pl):灰黄、青灰色,密实状、局部呈中密状,饱水,颗粒均匀,分选性好,磨圆度高,成分以石英为主;局部夹薄层黏性土,灰黄色,可塑状。该层土局部勘探孔未揭露,最大阶段厚度为26.20m。本场地岩土各层的地下空间分布状况、岩土各层的顶底面高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1.2.3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一)天然地基的评价与承载力特征值(1)第杂填土层:松散,工程性质差,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2)第粉土层:属(Q4)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局部缺失,土质均匀性较差,埋藏浅,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较差,可作为拟
16、建S1#商业及幼儿园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3)第粉质黏土层:属(Q4)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局部缺失,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浅,具高等压缩性,工程特性较差,可作为拟建S1#商业及幼儿园的天然地基基础下卧层。(4)第粉质黏土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稍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8-11F住宅楼、配电房(1#、2#)、S2#邻里中心及地下车库天然地基基础下卧层。(5)第粉土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稍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下卧层。(6)第粉质黏土层:属(Q3
17、)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下卧层。(7)第粉土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稍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下卧层。(8)第粉质黏土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8-11F住宅楼复合地基及桩基础桩端持力层。(9)第粉土与粉质黏土互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8-11F住宅楼复合地
18、基及桩基础桩端持力层。(10)第粉细砂层:属(Q3)河流冲(洪)积成因,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土质均匀性一般,埋藏深,具中等压缩性,工程特性一般,可作为拟建22-27F住宅楼桩基础桩端持力层。2、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各岩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由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统计计算资料、并结合本区工程实践经验,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见附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地基土的地基承载力及设计参数如下:层号地层名称重度(KN/m3)不固结不排水剪强度直剪快剪备注黏聚力Cuu(kpa)内摩擦角uu(º)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º)杂填土18.0*10*5*10*5*经验值粉土18.86.
19、2*16.82*6.316.71*经验值粉质黏土18.913.2*6.81*15.87.81*经验值粉质黏土19.422.2*10.81*23.111.44*经验值1.2.4气候条件概况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春季(3至5月)温暖,平均气温为14.7,平均降水量为160.7毫米,天气多变,多吹东南风或东风。夏季(6至9月)炎热多雨,多吹东南风或东风,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日照充足。夏季平均气温为26.5,最高气温达41.1。降水量历年平均475.3毫米,超过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秋
20、季(9至11月)凉爽,降温快,日差大,多吹东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5.6,降水量为168.1毫米。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寒冷干燥,雨雪皆少,偏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3.7,最低气温达21.3。季平均降水量为50.7毫米,占全年5.8%。依据区域气象资料,拟建场地大气影响深度为3.3米,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5米。根据钻探揭露,本场地在50.00m深度范围内,对工程有影响的主要存在4个地下含水层组,现叙述如下:第一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主要分布于第杂填土及下伏粉土、粉质黏土层孔隙中;其水量受地表水控制,以地表水的垂直渗透补给为主。勘察期间地下水的初见水位与
21、稳定水位埋深基本一致,在3.605.80m,对应标高为27.9528.04。第二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第粉土层中,粉土层的透水性较好,以地下水的水平迳向流动补给为主。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为4.407.00m,对应标高为25.4527.79m,承压水头高度为1.00m(相对于第粉土层顶板)。第三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第粉土层中,粉土层的透水性较好,以地下水的水平迳向流动补给为主。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为9.3013.50m,对应标高为19.0822.39m,承压水头高度为1.00m(相对于第粉土层顶板)。第四含水层组:地下水类型属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第粉土与粉
22、质黏土互层中粉土层及第粉细砂层中,粉土、粉细砂层的透水性较好,以地下水的水平迳向流动补给为主。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为13.1019.00m,对应标高为12.1919.69m,承压水头高度为2.00m(相对于第粉土与粉质黏土互层顶板)。1.2.5基坑概况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挖深综合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未注明二级,自然放坡为三级。一、本基坑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根据对场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周边条件等资料的分析,本基坑支护具有以下特点:1、本基坑深度一般。2、临近市政管线较近,开挖基坑较深,支护桩施工难度大。二、基坑支护方法 (见附图,仅示意不同支护形式
23、,支护详图以施工图为准)三、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要点基坑开挖应按照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严禁超挖、先支后挖的原则。(1) 挂网喷浆自然首先应挖除表面以下1.0米土方,四周做好锚喷支护,再施工面层,分段开挖后,施工122000X2000 L=1000,钉入土中 850短钢筋,然后分层开挖,每层不大于2米,并做好锚喷支护,再挖至设计标高。1、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mm的级配砾石;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1:4.5,砂率宜取4555,水灰比宜取0.40.45;使用速凝剂等外掺剂时,应做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
24、净浆凝结试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外掺剂掺量及掺入方法;1)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30mm;2)喷射砼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为3-7h。2、喷射砼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砼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钢筋网靠近混凝土外侧,检查钢筋网放置位置)。钢筋网与钢筋连接牢固。钢筋网可采用绑扎固定;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钢筋网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为±30mm;(三)基坑降降水管井计算管井井深20m,过滤管内径4
25、00mm,以降水最深处为例,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结合本地区基坑工程每口管井降水的实际经验。间距约20米布置井管外滤料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的圆砾,不采用棱角形石渣料、风化料或其它粘质岩石成分的砾石。滤料规格满足下列要求:1)细砂土含水层D506d508d50 (7.3.13-1)式中: D50小于该粒径的填料质量占总填料质量50%所对应的填料粒径(mm);d50小于该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土质量50%所对应的含水层土颗粒的粒径(mm)。D506d508d50=6X0.0758X0.075=0.450.6mm滤料选用0.45mm0.60mm的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的圆砾2.井管的底部应设置沉砂段,井管沉砂
26、段长度不宜小于3m3、坑内水井通过集水管进入沉砂池后再排入市政管网。4. 当根据支护施工图降水困难时,在基坑内补充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具体位置和数量与甲方、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协商确定。5.滤管孔壁四周采用滤料填充,上部孔口2m范围内用黏土封死。基坑土方开挖前应提前7天进行预降水,确保基坑开挖面以上无明水,降水井钻进成孔时尽量采用清水钻进,以保证水井的出水量,同时严格控制井壁内填滤料的质量,保证水井出清水。管井大样详图。土方开挖须注意井口的保护,位于基坑内的管井应随基坑开挖分节拆除。降水周期为从基坑土方开挖前一周一直到地下室顶板完成覆土且挡土墙压实后方可停止降水。6.施工工艺流程设备进场井点
27、定位管井施工试抽水开始降水井壁施工管井封闭设备退场。7.现场准备(1)对现场进行平整,以便移动式打井架的运输及安装。打井设备应至少在土方开挖前2周进场并进行管井施工。(2)管井位置应根据设计图纸位置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定位放线可根据基坑开挖边线进行定位。(3)现场施工电源准备:因降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应设置备用发电机和备用水泵,确保现场持续降水,每台抽水设备设一个开关进行控制。8.管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成孔井管的埋设洗井回填滤料安装抽水设备二级沉淀连续降水管井封井(1)成孔:确定井点位置后,采用反循
28、环钻机依据所定井位就位成孔,清水钻进,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钻孔直径为800mm,当孔深到达预定深度后,应将孔内泥浆掏净。钻进时,自成泥浆稠度1:1.1,成孔以后,在下管前应进行泥浆稀释,孔内沉淀厚度0.3m。(2)井点管的埋设:下入外径500mm,内径400mm的预制混凝土管,滤水井管置于孔中心,在井管周围采用级配砂石进行填充,其厚度不得小于200mm,井管上口地面下2000mm内,用黏土填充密实。(3)洗井:滤管安装完毕,应立即向井内放置污水泵洗井,其优点是进水口在底部,可将流砂、污泥全部排出,当井内水排至基本无泥砂时可以暂时停止抽水。(4)回填滤料:孔壁与井管之间的滤料宜采用中粗砂,滤料
29、上方应使用黏土封堵,封堵至地面的厚度应大于2m。滤料应回填在滤管四周,以防淤泥从滤管四周大量渗入井内,滤料填至地坪标高处。在降水过程中,发现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新的滤料。(5)安装抽水设备:提前准备46台污水泵(备用2台),污水泵型号50QW18-15-1.5。在每个井管内配置一台污水泵,并用两寸消防水袋连接污水泵,接至现场沉淀池,经二级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6)二级沉淀:一级沉淀池中的水自流进入二级沉淀池,经过二次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一级沉淀池长、宽均为1000mm,深1500mm,壁厚240mm。二级沉淀池长宽均为1000,深1500,壁厚240mm。沉淀池底部均浇筑100mm厚砼垫层
30、,墙壁均采用1:2水泥防水砂浆抹面,抹灰层厚20mm。沉淀池排水管采用300的PVC-U双壁波纹管。(7)降水:全面降水要求昼夜专人值班,见水就抽,始终保持井内处于低水位状态。降水过程中,要定时测量深井水位降深情况以及排水管线情况,特别是注意排水管线不得渗漏,填写降水记录。以便准确掌握降水效果,地下水位降低情况。降水记录表格形式详下表3。表3 降水观测记录表深井编号抽水观察时间地面至井内水面深度(m)备注持续时间间隔时间l时分时分时分234(8)管井封井:位于基础内的管井封井应严格按照设计节点进行施工(图3)。位于基础外的管井封井应采用级配砂石进行回填封井。9.降水安全注意事项(1)因管井经过
31、粉土层,为防止细沙进入管井内,造成土颗粒的流失,严重的可造成土方坍塌,对基坑的整体稳定产生影响。在井管周围采用级配砂石进行填充,其厚度不得小于200mm,井管上口地面下2m内,用黏土填充密实。同时在降水过程中,现场设2人24小时看护,巡视每个水泵查看水位变化情况、出水情况、出水浑浊程度,防止水泵干抽、细砂大量涌入管井内等事故的发生。(2)降水施工时,各管井应同时工作,使水位差控制在同一面上,基本保证土层中的裂隙水不进入基坑。(3)降水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必须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经常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发现电缆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电缆。(
32、4)加强安全监控,在基坑周边设沉降观测点,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观测数据指导和控制降水,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5)防抽砂:a土方开挖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15天;b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0000;中砂含量<1/20000;细砂含量<1/10000;c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加密检测次数。d若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建筑物沉降已达到危险程度时,必须立即停止抽水,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当确认是降水所引起时,应马上采取回灌措
33、施。在沉降区域施工回灌井,回灌井与降水井之间的距离必须>5.0m,回灌井点根据具体发生沉降的情况来定。(四)注意事项1、基坑坡顶4m范围内禁止大型车辆进入;边坡顶部4m范围不得堆载,基坑挖至基地后应立即进行地下基础施工,以免基坑暴露时间长。挖土机械及其它机械在作业期间,不得碰撞支护墙体,严禁破坏墙脚。2、基坑施工期之前,应做好回填土方、黄砂、砂袋等应急措施方案。3、土方运出路线的位置在基坑东侧;出土口在基坑东侧。出口坡道采用1:12坡宽度8m两侧放1:8坡。出土口最后采用长臂挖机后退式挖除。四、施工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进行监测)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和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是基坑
34、支护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排基坑支护结构的监测和环境影响观测的内容如下:(一)监测内容根据本基坑的周边环境、支护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坑支护的监测内容如下:1.水平位移观测;2.沉降观测;3. 深层水平位移;4.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5. 周边建筑竖向位移;6. 周边建筑裂缝宽度;7. 地表裂缝宽度;8. 地表裂缝宽度10水位观测。本次施工监测以监测支护桩的位移和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裂缝为主要目标,因为边坡的位移是反映支护结构安全的最直观的参照量。(二)监测点布设要求1、水平、沉降位移观测在喷锚支护的坡顶布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间距不超过20.0m。灌注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
35、间距不大于15m,且基坑各边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基坑周边有建筑物的部位、基坑各边中部及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应设置监测点。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墙、柱上,并应分别沿平行、垂直于坑边的方向上布设。在建筑物邻基坑一侧,平行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5m。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设置在柱、隔墙与结构缝部位。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差。必要时,可在建筑物内部布设测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上方。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对直埋的刚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36、。测点水平间距不大于20m。道路沉降监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m,且西侧道路的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对坑边地面沉降、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地下水位、土压力、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时,监测点应布设在邻近建筑物、基坑各边中部及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监测点或监测面不少于3个。坑边地面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支护结构外侧的土层表面或柔性地面上。与支护结构的水平距离在基坑深度的0.2倍范围以内。每个监测面的测点不少于5个。各类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范围外,且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两个。3、水位观测基坑内地下水位的监测点可设置在基坑内或相邻降水井之间。当监测地下水位下降对基坑周边建筑物、
37、道路、地面等沉降的影响时,地下水位监测点应设置在降水井尽量靠近被保护对象。通过水位观测点,观测基坑开挖和暴露期周边的水位变化,与建筑物沉降的观测资料水位一起分析沉降的原因从而确定采取应对措施。(三)、监测要求基坑各监测项目采用的监测仪器的精度、分辨率及测量精度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并应满足基坑监控的要求。各监测项目应在基坑开挖前或测点安装后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次数不应少于两次。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2) 当地面、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
38、异常的渗水或漏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3) 当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连续监测;4) 在监测数值稳定期间,尚应根据水平位移稳定值的大小及工程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监测。5)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之外的其他监测项目,除应根据支护结构施工和基坑开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外,尚应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进行监测: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增长时; 出现上述条第1)2)条的情况时;3 钢筋或挡土构件施工时,或降水井抽水等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时,应进行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沉降观测。当监测数值比前次数值增长时,应进行连续监测,
39、直至数值稳定(四)在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期间以及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状况随时进行巡查,现场巡查时应检查有无下列现象及其发展情况:1 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2 基坑周边建筑物开裂、倾斜;3 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4 挡土构件表面开裂;5 面层开裂和错动;6 基坑侧壁渗水、漏水、流砂等;7 降水井抽水不正常,基坑排水不通畅;8 降水井出砂。(五)基坑监测数据、现场巡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反馈。当出现下列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报警:1 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移限值,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2 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3 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4 基
40、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面的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限值,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面出现裂缝,或其沉降、倾斜达到相关规范的变形允许值;5 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损坏;6 基坑出现局部坍塌;7 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8 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三)基坑变形预警值累水平位移达到40mm;水平位移速率(连续3天)4mm;累计沉降达到15mm;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政府部门。第2章 施工准备1、业主办理好报建和施工许可证等施工手续,现场建好临设,办好施工、生活用水、用电。2、组织人员、机械有序进场,进行机械组装及调试工作。3、测量人员接收与本工程有关的坐标,
41、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并经甲方、监理有关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4、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内容并对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5、业主提供有关施工场地及周边的地下管线的资料,摸清现场周边的底下管线情况。6、作好水泥、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准备及验收工作。第3章 施工平面布置3.1.1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置,涉及到施工时该地区交通、水电、排污等市政设施的影响,为确保施工时本区交通等市政设施的正常,施工前与有关部门协同落实。结合本工程所处的位置、场地实际情况及施工方法等情况,按以下原则进行施工平面布置:(1)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与工程施工顺序、施工进度相适应;(2)保证交通运
42、输方便,尽量减少各种材料的工地内部运输距离和转运次数。(3)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相关规范,确保安全施工及满足文明施工。3.1.2 施工用水本工程现场提供DN100供水管,能满足现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等。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管作为供水水源,沿施工场地在基坑北侧布置施工用水管路,每隔20m左右设一个供水点。本工程基坑支护的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所以生产用水主要用于:支护施工时的泥浆制备及循环,施工现场水设施及水量满足施工需要。3.1.3 施工用电一、施工用电布置1、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用电平面和立面分开布置。2、施工临时用电电源可供变压器400KVA,另配备发电机作备用电源
43、。用电线路同样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每隔30m设一个用电接点。3、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在现场临时配电房总箱内引出多路输电电缆,每路分别接到分配电箱,生活照明用电电箱从分配电箱电源侧引出。4、为方便夜间管理,在生产区域现场四周布置若干照明灯。二、用电负荷本工程土建用电高峰期将出现于地下及上部结构施工期内,施工用电主要是钢筋制安、材料加工及人员机具的垂直运输和照明等,用电高峰期内用电机具设备详见附件“施工机械配置计划”。地平面电缆敷设于电缆沟内,过道路时电缆穿于管内。 三、临时供电系统安全措施本工程施工现场用电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在施工现场用电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
44、全,并使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做到安全可靠。总配电箱的位置选择符合下列要求:靠近电源,便于线路引入和引出;保证不受冲浸,不积水,地面排水坡度不小于0.5%。1、埋设电缆线路埋设电缆线路的沟槽采用砖砌,深度0.20.7m,沟底铺砂100厚;在同一档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多于1个,同一条线路在同一档内接头不应超过2个。2、接地保护 大型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采取可靠的接地保护。电器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设开关或熔断器。用电设备接地线采用并联接地方式,严禁串联接地或接入零线。接地线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它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勾挂连接。3、防雷保
45、护施工现场的外脚手架、人货梯、塔吊等20m以上的设备,均加装防雷保护装置。4、电箱和开关箱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安装牢固;地面上所设的配电箱和开关箱,位置需要高出地面,附近不可堆杂物;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侧面或底面,电源引出线设防水弯头;照明和动力合用同一配电箱时,分别配闸刀。5、熔断器和插座熔断器和插座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的线路所需的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熔断器,严禁使用铜丝代替熔丝。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找原因,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更换,装好后方可送电。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长期停用或新领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以前进行检查是否有漏电情况发生;使用
46、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插座插头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人员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加装高灵敏性漏电保护装置;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其缆线应按电器规格和使用环境要求选用,电缆避开热源,不得在地上拖拉。6、电焊机电焊机按区域或楼层集中布置;室外电焊机设置在干燥场所,并设遮棚;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加装安全护罩;电焊把钳绝缘必须良好;电焊机二次引出线长度不宜大于30m。7、起重机起重机的电源电缆应经常检查,必要时设专人维护;未经有关人员批准,起重机上的电器设备和接线方式不得改动;电器设备需定期检查,起吊工作时不得进行电器检修;起重机的检验和试运行,必须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