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带答案期末测试题综合试卷考试题考试卷期末考试卷综合测试题自测题试卷A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带答案期末测试题综合试卷考试题考试卷期末考试卷综合测试题自测题试卷AB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一、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三次产业分类法 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 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2.下列哪些话描述的是交易性质的维度? A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 B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C交易发生的频率 D交易发生的空间差异性3.下列关于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企业性质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A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B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C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D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A产业集中度很低 B没有替代产品 C不存
2、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D完备信息 5.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6.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A赤松要 B库兹涅茨 C克拉克 D里昂剔夫7.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优化包括:A供给结构优化 B需求结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8.政府规制具有以下特点:A规制的主体是政府B规制的客体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但主要是企业C规制对市场交易机制有着直接的影响D规制的执行是有成本的。9.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是:A市场失灵说 B赶超战略说 C国际
3、竞争说 D政府监督说10.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包括:A福利经济学原则 B生产力标准C综合效益标准 D国际竞争力标准二、 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1. 马歇尔冲突2. 范围经济3. 静态竞争4. 配第克拉克定律5. 产业结构优化三、 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产业的含义有哪些?2.1、 分析“人为为人”观在竞争策略行为中的运用。3.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四、 论述题(1题,20分)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9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A 2ABC 3ABCD 4ACD 5A 6A 7ABCD 8ABCD 9ABC 10ABCD二、 名词
4、解释1.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2.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当然范围经
5、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 3. 静态竞争所谓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 包括以古诺模型为代表的产量决策行为,以伯特兰德模型为代表德价格决策行为和以豪泰林模型为代表的产品决策行为。4. 配第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5.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6、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 三、 简答题1.产业的含义有哪些?(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2.分析“人为为人”观在竞争策略行为中的运用。“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质
7、,可以说“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构”。“人为为人”在市场经济中也有着根本的基础作用。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道德基础是“责任感”,一种具有责任感的信誉对参与交换的双方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竞争力。“人为为人”的文化正是培养“信誉”这种根本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唯有其才能保障竞争的有序和有效,促进社会效益的最优。这就是竞争的根本原则。在当今产业市场中,协作型竞争已越来越为各大企业集团所重视。协作型的竞争需要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有一种文化的支持,“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
8、3.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的长短,往往在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经济循环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如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种差异往往是由于“库存”的存在而发生的。在需求增加时,多半首先反映在库存的减少上。这样,由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动导致的波及效果,由于库存的存在而被中断或减弱。反过来,当库存不足以满足波及要求的需求增加,而生产又不能马上增加时,需求变动造成的波及效果可能表现为价格的上升。显然,上述库存的缓冲作用表现在投入产出
9、表的最终需求的库存栏里,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矩阵是无法反映这种经济变动的。因此,在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要考虑时滞现象,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四、 论述题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
10、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4)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五、 选择题(
1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A 市场集中度 B产品差异化程度C进入壁垒的高低 D退出壁垒的高低2、 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 A 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B 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C 十分重视人际和谐D 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3、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A 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B没有替代产品 C进入壁垒非常高 D完备信息4、 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 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5、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 市场集中度 B产品差别化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12、 F短期成本结构6、 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A 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 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7、 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A 产品主体差异化 B品牌差异化C价格差异化 D渠道差异化E促销差异化 F服务差异化8、 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质B “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构”C “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D “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
13、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9、 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A 产品、劳务联系 B生产技术联系C价格联系 D劳动就业联系E投资联系10、 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A 强力性 B速效性 C直接性 D经济性六、 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1、 有效竞争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3、 完全消耗系数4、 产业结构合理化5、 产业规制七、 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2、 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3、 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八、 论述题(1题,20分)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
14、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参考答案五、 选择题1ABC 2C 3ABC 4B 5ABCDEF 6BCD 7ABCDEF 8ABCD 9ABCDE 10ABC六、 名词解释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1、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
15、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2、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其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
16、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因此,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3、 产业规制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简要地说,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七、 简答题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
17、要内容。1、里昂惕夫作为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将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投入产出法成为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
18、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要比例关系。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古典企业具有以下特征:联合投入的生产;有几个投入的所有者;有一个团体对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是共同的;享有这些权利的人可以独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同,而与任何投入合约进行再谈判;他有剩余索取权;他可以改变队成员的资格;他可以出售这些用来定义古典企业的所有制的权利。古典企业的实质是一个合约结构,它之所以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通过队导向的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的边际产品时是有费用的,使得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难以对偷闲行为加以限制;第二,通过观
19、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换言之,正是因为不具备关于投入者的边际生产率和努力程度的完全信息,或者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才需要企业这样一种特殊的监控装置来组织生产,这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原因。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经济学家所做的部分研究数据表明,在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能力方面,大企业在发明和创新的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其规模的比重,可见在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投入方面大企业的确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不仅证明了大企业投入的能力,而且也无可否认地表明了大企业技术进步投入的意愿。就实际贡献而言,实证研究表明,大、中、小型企业在发明和创新方面的作用与产业类别、
20、技术进步阶段的特点、专业化分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经常是互相补充和联系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小企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从而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因此,技术进步并不限于某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作为。八、 论述题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1)增长极发展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后,借鉴增长极的理论指导产业布局。首先,主要在东部地区重点培育一批增长极,比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开放城市的确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
21、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点轴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当前我国产业布局中比较公认的两种点轴模式是:“T”型模式(以沿海与长江为轴线,以上海为首的包括轴线上的主要城市为点展开我国产业布局)和“弓箭型”模式(以沿海或京沪线为弓,京广线为弦,长江为箭,上海是箭头,以此为脉络展开我国的产业布局)。 (3)网络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是点轴发展与布局的延伸,是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种布局模式。我国东部的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属于这种开发模式。(4)区域梯度开发模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开发和布局理论被引入我国,并很快运用到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布局之中。梯度理论认为我国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根据其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它们分别被认为是高梯度、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因此可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与产业扩散的基本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