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2.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3.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卫生事业的特点:政府在卫生事业
2、中发挥指导作用。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5.我国卫生事业的成就与挑战: 成就: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挑战: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医疗服务体系不适用群中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们健康需求不适应6.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
3、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时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7.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里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这些构成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要素。第二章1.管理:通常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科学属性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必然性3.管理的对象: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4.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第三章1.定性研究:是
4、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地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2.定量研究:就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3.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观察法 访谈法 专题小组讨论 选题小组讨论 文献分析德尔菲法 SWOT分析法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政策研究情景分析 循证政策分析4.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和评估5.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其中
5、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6.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相互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第四章1.卫生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2. 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NGO):通常指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组织。
6、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3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结构,服务面覆盖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2)县级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第五章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
7、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包括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2.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基本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障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 医疗救助 农村医疗保障3.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保险模式 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拓展的其他保险模式,包括社会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等1、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特点:保险基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由政府进行计划性配置,费用增长相对缓慢,覆盖面广,有较好的普通性和公平性,有利于保障
8、全体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医疗机构主要为国家所有。为大多数公民提供免费的综合的医疗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资金渠道单一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市场起不到调节作用,医疗服务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要,同时由于就医无需支付医疗费用,消费者缺乏费用意识,容易导致对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从而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2社会保障模式(1)特点: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基金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共同负担,强调个人责任;参保者享受健康保险的权利与缴费义务相联系,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健康保险一般由中介组织实施,实行”现收现付”,政府对其是宏观监督和社会管理,注重政府的作用,强调全面的覆盖和平等的享有;在
9、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收入的横向转移,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同时强化自我保障意识,体现效率原则;筹资渠道法制化、多元化;基金有稳定来源,政府负担相对较轻(2)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实行第三方付费,医患双方缺乏费用意识,容易出现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医疗费用难以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负担的代际转移问题突出,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3、商业保险模式:(1)特点:完全的市场化,不同险种由市场不同需求产生,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一种默契关系,各自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自愿投保,共同负担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负担较轻。经营保险者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适应层次的不同需求,降低了医疗服务
10、的成本,促进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营利性的医院在医疗院系中占主导地位,所有医院基本实行管与办的分离。存在主要问题:不公平现象严重,不同收入群体享有的保障程度差别较大,出于盈利的动机,大量资源投入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满足医疗高消费,导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特点:具有强制,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工作的人都必须依法参加保健储蓄,只建立个人储蓄账户,储蓄医疗保险,强调个人责任,个人通过纵向积累解决患病就医时所需费用,账户存款不足以支付费用时自费补差或以为来储蓄偿还,对于费用的约束性较强,较好的解决了医疗费用负担的代际转移问题,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政府负担较轻。存在主要问题:公平
11、程度差,社会互助共济,共同分担风险的实现程度较低。第六章1.卫生政策: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行动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卫生政策属于公共政策。2.制定卫生政策的方式和程序:第七章1.卫生服务规划工作(health service planning):是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过程。2.卫生服务规划的原则:协调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系统的理念 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3.卫生服务规划的步骤:背景分析 拟定目标 修正目标 制定战略 实施战略4.区域
12、卫生规划(regional health planning):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模式与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功能、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第八章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服务的基本特征:无形性 服务与消费同时性 不可存储性 差异性 卫生服务的特征:专业性和技术性 垄断性 高质量性和无误差性 供给者的主导性 2.卫生服务产品的营销组合:包含七个要素,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或
13、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过程(process), 又称7P营销组合。3.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滥用毒品、吸烟、艾滋病、肥胖、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常见慢性病等,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的观念,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支持巩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性。4.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产品特征 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 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竞争方面的特征 营销主体方面的特征 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第九章1. 全
14、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特征:原则:顾客至上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系统思维 预防为主 强化控制 持续改进 以事实为依据 特征: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做到“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质量管理。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步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实施步骤构成一个封闭的PDCA循环(PDCA circle)。这里的PDCA为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
15、个词的首字母缩写。4.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 客户需求导向的模式 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 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5. 卫生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步骤:确定卫生服务供求双方互动的流程 将顾客期望融入卫生服务过程中 选择实施标准化的服务行为 确定软/硬指标需要 建立卫生服务标准的观测与反馈机制 确立标准化服务行为的质量水平 简单的感知关系研究方法不能够测量、反馈和评价卫生服务质量,这时,患者预期满意度调查方法可以替代简单的感知关系研究方法而取得相同的评价效果 用评价指标监测卫生服务标准行为 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卫生服务人员 定期修改卫生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第十章1. 卫生人力资源:是
16、指经过卫生职业训练,能够根据群众需要而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的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的总称。2. 人力资产的质量衡量的5个指标:健康、经验、知识、技能、忠诚。人力资产质量=忠诚×健康×经验×(知识+技能)。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愿景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并在业务流程重组和可持续改进中积极扮演事业伙伴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统筹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发展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间高度集成和协调一致4. 卫生资源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社会
17、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调控,并对卫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称之为卫生资源管理。5. 卫生资源管理的内容:卫生机构的配置 卫生经费的筹集、分配,卫生经费的使用监督及卫生经济政策的调研、制定 卫生设施、设备的行政管理 卫生技术人员聘任、调配、技术职称晋升的考评等 卫生信息的搜集、分析、利用等 国外各类卫生贷款的分配、使用、监管和对外卫生合作、卫生援助管理等6. 卫生资源管理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 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遵从党和国家各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优化配置卫生资源,讲求技术经济效益 合理配置,功能互补,为各类卫
18、生资源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实际出发,尽可能资源共享 不增加社会和病人的不合理负担 分级管理,各尽其责 宏观调控,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各类有效的执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体制 可持续发展,不搞短期行为 管理部门相互协调,杜绝政出多门,不能相互推诿扯皮 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7.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卫生资源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原则 重点倾斜,兼顾全局的原则 成本效益的原则 8. 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人均卫生费用 卫生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 门诊和住院之间资源配置的构成 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之间的资源
19、的配置比例9. 卫生人力配置的方法:卫生人力的总量合理配置方法,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根据卫生服务调查中有关人口数、居民患病率、每患者平均就诊次数、需要医疗照顾率、居民住院率、平均每患者住院天数、每全时门诊医生平均门诊人次数、每全时住院部医生平均负责病床日等数据,按特定计算公式,计算出当地该年度临床医生需要(求)量,加上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需求数,计算出当地医生总需要(求)数 将医生需要量与实际医生拥有数进行对比,求出供需比值,评价医生的供需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状态对今后卫生人力资源分配作出政策性调整,使之逐渐平衡、合理 根据当地医学专业工作量比例,进行专科医生数的分配第十一章1. 卫生信息:是各种与
20、卫生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指令、情报、数据、信号、消息及知识的总称。2. 卫生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的产生过程:数据收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信息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管理结构:卫生信息系统资源(人员、硬件、软件、财政资源),一系列组织章程确保对卫生信息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3. 卫生信息数据收集方法:常规卫生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卫生机构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以及人口登记;卫生数据收集的非常规方法包括:调查、定量和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以及其他专门研究。4. 卫生信息系统管理:最少包括两个部分:卫生信息系统资源以及规章制度5. 卫生信息的功能是什么?(1)卫生信息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2
21、)卫生信息是监督、评价卫生规划与计划实施进展的依据;(3)卫生信息是更有效利用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基础。第十二章1. 绩效(performance):指的就是对一个组织、机构或内部成员的成就与效果的全面、系统的表征,它通常与生产力、质量、效果灯概念密切相关,绩效有三个层次,即组织层次、过程/职能层次以及团队、个人层次。2.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3. 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
22、绩效评价是组织决策的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和控制的手段、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创造公平的杠杆,它具有很强大的反馈、控制、激励和开发功能。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而构建绩效评价模式是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评价主题、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评价主题包括“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和公平(equity);评价维度是指对评价对象和评价行为的类型区分;评价指标是评价的具体手段,也是评价维度的直接载体和外在表现,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应遵循SMART原则。4. 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减寿人年数 无残疾期望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 伤残调整
23、寿命年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 健康的不公平性5. 卫生系统反应性: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人权,其次是病人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第十三章1. 卫生项目(health project):是一个卫生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工作。2. 卫生项目的特征:目的性 独特性 一次性 制约性 其他特性3. 卫生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项目组织、计划、领导、协调和控制活动。4. 卫生项目阶段:一般可划分为概念阶段(
24、conceptual)、设计阶段(design)、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和终止阶段(termination)四个项目阶段。5. 项目与日常经营的不同: 日常运营项目运营工作性质大量的常规性、不断重复的工作或劳动,强调效率和效果创新性的一次性工作或劳动,面向目标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和确定相对开放和不确定工作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工作组织组织是相对不变的,基于部门的职能管理,直线指挥管理系统组织是临时性的,基于过程系统管理,以团队组织为主工作时间持续运作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第十四章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FA):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
25、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人们健康地度过婴儿、儿童、青壮年和老年期,在平静温馨中告别人世;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通过所以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它还指人们懂得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自己有力量摆脱疾病的桎梏,来创造自己和家庭的健康和幸福的生活。2.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PHA):PHA是一种基本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负担的。3. PHA的原则:社会公平原则 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 部门
26、协同原则 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4. PHA的内容:四个方面:增进健康 预防疾病 医治病伤 康复服务 八项内容:宣传主要的卫生问题及认识、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的办法;改进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促进安全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 妇幼卫生保健,包括计划生育;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 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提供基本药物第十五章:1.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是社区服务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是由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GP)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2.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
27、征:基层医疗保健(primary care) 人格化照顾(personalized care) 综合性照顾(comprehensive care) 持续性服务(continuity) 协调性服务(coordinated care) 可及性服务(accessible care)3.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六位一体):“六位”是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社区预防 社区保健 社区医疗和慢性病防治 社区康复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一体”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社区卫生诊断 健康教育 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精神卫生 妇
28、女保健 儿童保健 老年保健 社区医疗 社区康复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手机、整理、分析与上报工作 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条件,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第二十二章1. 卫生改革步骤:确定问题、分析原因、政策开发、政治抉择、实施改革、评估效果,进一步确定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2. 卫生改革目标:改善人民健康 提供经济风险保护 提高公众满意度第四章:1. 卫生行政组织:是在卫生工作方面行使国家政权的公务机关,它执行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对卫生事业进行管理,在公务人员的集体意识支配下,经由职权、职责分配构成的具有层级与分工结构的组织。2. 卫生行政组织的职能和
29、特征:职能:规划准入监管卫生经济调控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促进公平竞争其他 特征:权威性服务性系统性动态性法律性3. 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是由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各级各类专业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城乡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4.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明确政府职责,转变职能,实现政事分开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使医疗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5.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政事分开,加强监管 进行全行业管理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
30、务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总体规划,分布进行,逐步到位。6. 卫生管理机制的内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医疗服务体制改革 预防保健体制改革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其他卫生体制改革7. 卫生服务市场管理机制:竞争机制 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8.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国有产权的代理制人事管理与分配机制监督机制9.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改革内容:财政补助与税收机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认识管理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改革市场机制改革第五章1. 卫生规划的原则:整体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 结构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 动态化原则2. 卫生规划的程序:规划准备工作 形势分析 卫生问题诊断 确定卫生发展目标确定实现卫生发展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分
31、析资源需要及开发策略 确定实施计划 卫生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第十一章:1. 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机关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活动。2. 卫生监督的职能:制约功能规范功能预防功能促进功能3. 卫生监督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保证效率原则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原则4. 卫生监督的法律关系:主体:各级卫生行政机关 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 客体:人的生命和健康 物 行为 内容: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中具有的权利和义务5. 卫生监督的方法和程序:卫生监督检查:a. 预防性卫生监督,包括设计审查、
32、施工监督、竣工验收三个步骤b. 经常性卫生监督,包括监督前准备、现场检查、监督后处理三个步骤c. 事故性卫生监督,包括事故报告、紧急处置、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等四个步骤卫生行政许可 a. 卫生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发证b. 执业许可,程序包括设置审批、申请登记、审查、发证c. 卫生核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专家评审、批准卫生行政处罚健康监护6. 卫生监督评价过程:确定评价主题 选择评价人员 制定评价计划 选定评价指标 收集信息 实施评价7. 卫生监督评价的方法:效果评价方法a.观察性方法;b.对照实验法效率评价方法a. 最小成本分析;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益分析第九章1.医
33、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2.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3. 医院分三级十等。医师分四类两级,四类:临床类别、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两级: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第十章1. 疾病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2. 疾病控制管理任务: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
34、控制管理、地方病控制管理、寄生虫病控制管理、职业病控制管理等。3.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1)是现场调查,掌握人群疾病的分布特征、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寻找病因;(2)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防治策略和措施,并评估其效果;(3)是开展疾病监测,长期系统地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6.社会资金
35、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形成。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1)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改革卫生管理体制;(3)健全卫生服务网络;(4)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5)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6)加强药品供应与使用的管理;(7)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8)重视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包括:(1)医院方面的原因: 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 医疗差错引起的纠纷;服务态度引起的纠纷;不良行为引起的纠纷。(2)病人方面的原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理解;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造成的纠纷,部分病人及家属企图通过吵闹来达到某些目的。医疗纠纷增长的原因为:(1)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水平提高和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病人开始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2)有些医疗主体因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等原因造成医德水平降低,服务态度下滑,造成医疗纠纷;(3)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新技术的使用还存在许多未知的情况,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医疗纠纷;(4)医患之间的关系因医疗保险的实施而呈现多元化,医疗保险的实施使原来医患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纠纷。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