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共1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56427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共1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共1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册习题(共15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化学上册习题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铁屑和铜屑 B.高粱酿酒 C.轮胎爆炸 D.金属导电 2下列各种变化方法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酒精燃烧 B.水蒸发;蔗糖溶解于水C.木炭燃烧;水凝固成冰 D.玻璃破碎;钢铁熔化 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一氧化碳能燃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无色无味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冰融化成水 D电灯丝通电后发光热5. 下列

2、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液化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 6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a.铜片和铁_;b.蔗糖和食盐_;c.汽油和清水_ ;d.银块和铝块_。 7. 用下列选项的序号填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_;(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_;(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8.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变成白色粉末 D.镁条迅速变短9. 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物

3、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B. 铁锅生锈 C.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D.汽油的密度是0.8g/cm3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下列关于人呼出的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体积分数最多的是N2 B.体积分数最多的是CO2 C.不再含有O2 D.仍然是混合物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1.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 A.滴管伸进试管内 B.滴管接触试管壁 C.平持滴管 D.滴管竖直在试管口上方2.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错误的操作步骤是 ( ) A.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充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C.加热前将试管外壁擦干 D.加热后立

4、即用冷水冲洗3. 下列实验操作中,没有安全隐患的是 ( )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方向 D.用嘴吹灭酒精灯4. 下列向试管里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B.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C.瓶口离开试管口 D.将液体快速倾倒入试管中5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若俯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与液体的实际体积比 (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无法判断6. 取液后的滴管必须保持胶帽在上,不要_或_,防止液体倒流_试剂或_胶帽。7.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要从试管的_套,目的是防止_。8. 要准确量取5m

5、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20mL量筒,胶头滴管 B.50mL量筒,小试管 C.10mL量筒,胶头滴管 D.100mL量筒,小烧杯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灯时,应超过灯容积的 D.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里10.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放到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锥形瓶 D.集气瓶1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 1.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 )A.1:4 B.4:1 C

6、.5:4 D.4:5 2. 下列不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 ) A.CO2 B.SO2 C.CO D.NO23. 沙尘暴频繁侵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会造成空气中那种成分增加 ( )A.可吸入颗粒物 B.NO2 C.NO D. SO2 4. 有六种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 B C D 5. 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 )空气污染, 噪声污染, 酿成火灾, 产生粉尘 , 形成酸雨A. B. C. D. 6.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7、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 ) A.CO和CO2 B. SO2和CO C.CO2和SO2 D.SO2和NO2 第二节 氧气1.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熄灭,则集气瓶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 ( )A.CO2 B.O2 C.空气 D.N22.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下列哪种气体中,火焰一定会熄灭 ( ) A.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B.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C.能燃烧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3.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一瓶无色气体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木条燃烧如常则此气体是空气 B.若木条燃

8、烧更旺则此气体是O2C.若木条熄灭则此气体是N2 D.若木条熄灭则能不确定此气体是什么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无因果关系的是 ( )A.He密度很小,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用于制霓虹灯C.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用于作保护气 D.O2能支持燃烧,用于供给生物呼吸5. 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B.具有可燃性C.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能助燃 6. 下列有关实验主要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

9、中燃烧冒出大量黑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7. 有一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它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 A.木炭 B.细铁丝 C.红磷 D.硫8.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9.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0.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如果由_ 种分子构成 ,就是纯净物 ;如果是由_ 种分子构成,就是混合物。 第三节 制取氧气1. 下列

10、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糖水、白酒 B.铁矿石、氧气 C.蒸馏水、食盐水 D.氮气、液氧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纯净水 B.蒸馏水 矿泉水 C.可乐饮料 自来水 D.空气 雨水3.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新鲜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理盐水 D.可口可乐4.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江河水 D.五氧化二磷;液氧5. 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

11、化锰的目的是 ( ) A.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B.提高生成氧气的纯度 C.改变生成氧气的速度 D.提高反应的条件6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B.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硫+氧气 二氧化硫7.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固定装置、装入药品、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8. 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收集

12、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9. 收集氧气可用_法,因为氧气_;也可以用_法,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_法。10.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这种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_。 11.在实验室里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瓶的方法是将_放_(选填“入”或“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1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作用。(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表达式为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_。 (4)用D装置收

13、集氧气时,应在导管口的气泡_放出时开始收集。(5)用B和D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_,后_。(6)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14.在工业制氧气的变化中 ( )A.空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B.氧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C.用化学方法除掉了氮气等杂质 D.发生了物理变化15.下列物质的颜色按着黑、白、紫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KMnO4 、MnO2 、 KClO3 B. MnO2 、 KClO3 、KCl C. MnO2 、KCl 、 KMnO4 D. KMnO4 、 KCl、MnO2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分子和原子1.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质都是

14、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必发生变化2. 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3.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正确认识是 (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 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变化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

15、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 将10m水与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mL,这说明_。6. 蔗糖溶解于水的事实表明:(1)分子在_;(2)分子之间_。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1 钠原子与钠离子在结构上相同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电子数 2. 下列微粒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 A. 氦原子 B氯原子 C钠离子 D硫离子 3 Cl 与 Cl- 比较,相同的是 (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性 D化学性质 4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微粒 ( ) A是阴离子 B是阳离子 C是稀有气体原子 D无法确定 5. 在化学

16、反应中,下列哪种粒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中子6. 关于硫离子与硫原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D.硫离子的结构相对稳定7. 有些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氧气、水;有些物质是由_ 构成的,如铁、铜;还有些物质是由_构成的,如氯化钠。第三节 元素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2. 主要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

17、粒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微粒 C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D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不同 4下列关于镁原子和镁离子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种元素C它们都是电中性的微粒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变成离子 5原子失去1个电子,发生变化的是 (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的排布 C元素的种类 D相质原子质量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

18、电子后,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7.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为 (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一定是稀的气体元素 D.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 8. 地壳中所含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 Al>Fe>O B.Fe>Ca>Al C. O>Si>Al D.Si>O>Al9.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碳和氧气组成 B.由二氧化碳分子组成 C.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10.有一种疾病叫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铁原子 D.

19、铁离子11.过氧化氢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12.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能制取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分子 D氧原子13.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14.用“分子”、“原子”、“元素”、填空:氧气是由氧_ 组成的,它又是由氧_ 构成的;而铁这种物质则是由铁_构成的。硫酸中除含有氢外,还含有硫和氧两种_。15.下列数字与符号的组合,只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 A.2Mg B.Fe C.S D.Na16.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硫酸根离子_;两个氯原子_;氮元素_; 三个氧离子_;五个硝酸根离子_。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