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地理-(四川卷)【试题猜想】备考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地理-(四川卷)【试题猜想】备考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四川卷】地理·全解全析12345678910CABBBCAADB11121314151617181920DCBAACDABB21222324252627282930CABCBADBBD1C 【解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2A 【解析】从图中可知,的位置是(20°N,160°E);是(20°N,160°W);是(20&
2、#176;S,160°E);是(20°S,160°W);A符合题意。【点睛】学会经纬网定位。3B 【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想了解世界某国家的位置,应该查看世界政区图【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了地图的选择。4B 5B 【解析】根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
3、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解答。42月5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即CB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山东省昼短夜长。故选:B。5如果地球驶离太阳过程中停止自转,地球将不会再有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上将看不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面向太阳的一直处于白昼,会出现极昼现象;背向太阳的一面会出现极夜现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理解解答即可。6C 7A 【解析】6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以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以看出校门是朝向
4、南边,故选C。7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图中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而实地距离是300米,则比例尺是3/300001:1000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地图有关知识,要知道地图三要素的判断。8A 【解析】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地图。读图可知:A图例表示的是铁路,B图例表示的是沙漠,C图例表示的是水库,D图例表示的是河流、湖泊;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用的图例的识读,识图记忆。9D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
5、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从图中看,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详细,因此甲图中的比例尺大,范围小,而乙图的比例尺小,范围大;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甲图中的铁路长度比乙图的短;甲图中的S市实际面积与乙图相同。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理解解答即可。10B 11D 【解析】海拔是指一个地方的绝对高度,是高于海平面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10根据海拔的计算方法,是某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由图可知,图中甲点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300米,所以海拔是300米,故选B。11两
6、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图中甲的海拔是300米,乙的海拔是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50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海拔与相对高度有关知识,要注意计算方法。12C 13B 【解析】根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进行分析解答。12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
7、成的。故选:C。13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故选:B。【点睛】考查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分布。14A 【解析】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迷江之际进行的草船借箭;读图可知,A表示的雾,B表示的是天晴,C表示的hi雷电,D表示的下雨,因此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15A 【解析】“早穿棉袄,午穿纱”说的是早上穿棉袄,中午穿纱,说明了这样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早上和晚上气温低,中午时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气温高,多出现于内陆干旱地区,故选A。16C 【解析】在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
8、在午后2时左右,也就是14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气温的日变化。17D 【解析】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A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B背风坡降水稀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所以D点比C点气温高,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8A 19B 【解析】18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选A。19读图可知,乙位于北纬30°60°的中纬度亚欧大陆中部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所以主要的
9、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读图分析即可。20B 【解析】如漫画“不堪负重的地球”。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及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故选:B。21C 【解析】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
10、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ABD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C桂林山水是著名的自然风光,不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22A 23B 24C 【解析】22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中国的疆域四至是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是在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读图可知,图中甲点为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它是曾母暗沙,故答案选A。2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因为是热
11、带的作物,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喜高温习性,故答案选B。24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南亚各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便利的交通有利于人流物流的交换;锡、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利用独特景观,旅游资源丰富;位于热带雨林区,物产丰富;故答案选C。【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疆域四至,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25B 【解析】根据世界部分国家
12、的地理概况,进行分析解答。从图中的地理事物来分析:分别是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有考拉和鸭嘴兽;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中国北京有八达岭长城;德国属于欧盟,在德国可以使用欧元购物。结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认真读图分析解答。26A 【解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时的景象,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季风的推移规律,理解即可。27D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不但南北跨纬度广,而且东西跨经度也广,使我国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这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
13、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东部沿海为季风气候,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南方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北方为温带气候。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28B 29B 【解析】28乙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次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东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故B符合题意29读图可知是黑龙江,是黄河,是长江,是塔里木河,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第一级阶梯,流经二三阶梯,最
14、好流入大海,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河流。30D 【解析】30由图可知,新疆地形是以盆地为主,地形上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在地貌上是沙漠、戈壁广布,河流以内流河为主,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河流以外流河为主,两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故选D 31【答案】东南 332 陡崖 山脊 HI HI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水流更急 甲 【解析】(1)图中山峰B位于乙村的东南方向,C地海拔是300米,山峰A的海拔是63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32米。(2)由图可知,E处是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E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山脊。(3)FG与HI两河段中
15、,水流较为湍急的是HI段,因为这里等高线更密集,表示坡度更大,水流更急。(4)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甲,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靠近河流、交通便利等。【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要知道如何通过等高线判断山地地形。32东 北温带 高原、山地 东高西低 城市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侧,受来自西风的影响,该城市处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水量丰富、水流平缓、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防暑降温 【解析】该题以读“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示意图”及“里斯本()、阿利坎特()两个城市气候资料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和影响因素及气候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要求学
16、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范围是235°S235°N;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范围是665°S90°S;根据伊比利亚半岛的经纬度范围10°W0°,36°N43°N,
17、可以判断出伊比利亚半岛地处东半球,全部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2)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在500米1000米之间,有的大于1000米,可以判断出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河流自东向西流可以判断出该地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3)读图可知,根据两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两个城市最冷月份均为1月,冬季时两个城市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但 城市冬季降水更多,主要是因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受半岛地形的影响,使该城市处于易形成地形雨的迎风坡所致。(4)读图可知,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常年温和湿润,受气候影响,流经城市河流具有水量丰富、水流
18、平缓、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5)读两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可以知道,在夏季,城市的气温比城市的气温要高,因此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比城市夏季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暑降温。33(1)朝鲜 渤海 (2)松嫩平原 甜菜 (3)大连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4)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海港。(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解析】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进行分析解答。(1)读图可知,A是朝鲜,D是渤海;(2)读图可知,阴影区B是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甜菜;(3)读图可知,C是大连,由哈尔滨的气候坐标图判断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中温带大陆性气候;(4)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路交通;优良的港湾;(5)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具体措施:调成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针对个别地区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点睛】考查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