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专题1.1 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和地图)备考2022年中考地理背诵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专题1.1 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和地图)备考2022年中考地理背诵手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1 世界地理总论(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3)麦哲伦环球航行;(4)卫星照片。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
2、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 (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
3、、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0°30°N(S)为低纬度30°60° 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四、经
4、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及其相对位置。 A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a)确定度数。根据横纬纵经的原则,按照题目要求写出经纬度。(b)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首先回忆符号:东E西W;南S北N。然后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定符号。(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B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五、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5、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引起现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夏至6月22号秋分9月23号冬至12月22号3月21号公转运动图太阳直射点移动:春分夏至,冬至春分;(直射点向北移)夏至秋分冬至(直射点向南移)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赤道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次年春分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各纬度接受太
6、阳热量差异)(赤道)00(北回归线)23.50(南回归线)23.50(北极圈)66.50(南极圈)66.50900900热 带南 温 带北 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无无极昼极夜、直射现象,四季分明有阳光直射六、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 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比例尺=-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
7、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比例尺范围、内容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七、地形图的判读1、五种基本
8、地形的特征: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大于500米,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山顶(山体的最高处)、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合现象的部分)。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