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7.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20192023 1.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预测.1 1.1 行业发展前景展望.1 1.2 未来细分市场格局.2 1.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 2.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趋势分析 .6 2.1 医患社群互动化.6 2.2 电商平台融合化.7 2.3 医疗服务整合化.9 2.4 线上线下一体化.10 2.5 企业经营生态化.12 3.中国医药电商发展前景展望 .13 3.1 互联网+医药前景.13 3.2 医药电商发展方向.14 3.3 医药电商模式转变.15 3.
2、4 医药电商未来前景.17 4.2019-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预测分析 .18 4.1 2019-2023 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影响因素分析.18 4.2 2019-2023 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21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预测 1.1 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展望 2019 年,供给端,受一致性评价工作、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强质量监管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将控制现有药品品种乃至现有药品生产厂家的数量,从优化存量品种以及优化存量厂家的角度净化行业,优化竞争环境,实现减少医药领域低
3、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实现去产能;同时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指导,加快审评审批,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创新。需求端,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改变,行业需求持续向上。预计 2019 年,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将达到 8%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 27830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15%。随着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一些药企加大了在医药新兴领域的投资布局,从而表现为 2018 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幅度持续收窄。展望 2019 年,一是受医药行业改革政策驱动,医药并购活动将继续保持活跃,二是上市药企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求抢占更大市场份额金额;三是我国将加快对医疗领
4、域的开放,外资投资信心增强。因此,医药行业投资增速将延续上升走势,同比增长约10%。2018 年以来,受控费/控药占比、创新药研发投入加大、部分增值税增加等影响影响,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呈下降走势,且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展望 2019 年,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影响下降,药品价格降价压力较大,且新药研发投入较大导致企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业生产成本提高,医药行业利润增速或将继续下行。初步估计,2019年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将达到 233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6%。1.2 未来细分市场格局 中国医药细分市场中
5、,城市医院市场仍最具吸引力,县级医院市场增速最快。县级医院市场重要性将日渐提升,原因是,政府一方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新建基础设施,培训医师,提升县级医院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又出台各类医保报销政策,鼓励“大病不出县”。因此县级医院市场增速将超过城市医院市场增速,2011-2020 年县级医院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16%,而城市医院市场同期增速预计仅为 13%。未来,中国药品细分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随着多个重磅药物的登场,专利药市场呈现强势增长,且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创新药,如医保体系让患者有机会用上创新高价药物,即使这些专利药没有医保覆盖,居民收入的提高也有助于专利药的市场销售;对于未纳入
6、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原研药,虽然价格受到打压,但销量仍会增长,这主要受益于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的价差越来越小。未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差异化仿制药物将有较快发展,其驱动力之一是众多专利药到期,首仿药享有最初的溢价优势,但随着大批跟进者出现,这一优势会消失;非差异化仿制药面临挤压,不少非差异化仿制药会进入基药市场,有些则会集中到一小部分药企手中,这些药企将利用自身规模优势生产出优质低价的药品;随着基药扩容和在全国基层医疗市场使用量的攀升,基药市场将持续大幅增长。医保改革在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试点。总体来说,将来基层医保由政府提供,在此之上,大病医保、医保谈判机制、统筹基金等对特殊人群、特殊
7、病种进行报销,而蓬勃发展的商业医药保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险将满足高端需求。医院对药品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降低,到 2020 年有望取消“以药补医”。1.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整体趋势 医药行业是 中国制造 2025 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空前重视下,医药行业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医药产品与人 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未来,伴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仍将保持较高的增
8、长态势。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巨大的消费群体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国际平均水平。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从 5%涨到 10%,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用了 35 年,第二严重的意大利用了至少 100 年,而我国只用了短短 30 年。此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和提高用药水平,为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9、。总体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面临较有利的国内环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家对医药工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不断健全,都有利于医药行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二、市场竞争趋势 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但由于长期无序发展,市场竞争整体激烈,制药行业的集中度较低。预计,未来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将有所提升。同时,经过几十年的行业积累,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批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较为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经验的优秀制药企业,未来资源将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竞争随之趋于缓和。三、细分市场趋势 (一)重点领域药品市场
10、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生存压力的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相关领域用药市场份额增长较快。2016 年 12 月 27 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规划指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开展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和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制度;强化精神疾病防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服务管理和救治救助;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降低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加强艾滋病检测、干预和随访,加大一般就诊者
11、肺结核发现力度等。可见,未来几年,精神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类以及肌肉骨骼类系统药物市场增长速度预期将高于医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二)中医药迎来发展机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和知识库;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建立大宗、道地和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支持民
12、族医药发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出去。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等 7 个方面的任务,把中医药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发展有望保持强劲势头。(三)特色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 目前我国特色原料药市场总体竞争还较为缓和,但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进入壁垒较高,因此短期
13、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竞争加剧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大宗原料药市场的持续回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特色原料药企业转型,未来竞争会有所加剧。(四)医药电子商务将逐步兴起 近两年,医药领域的改革在“新医改”的框架之下逐渐细化,新版 GSP、飞检、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两票制等政策逐步推进,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使用各个环节。从医药电商所处的大环境来说,药企供给、流通渠道、需求方均在发生变化,医药电商正顺应这种变化,以互联网工具来满足医药流通和个人消费者的用药需求,与医药环境相关性很高。同时,除了政策的推动以外,资本、行业接受度、传统企业参与意愿高等,也是医药电商行业的重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