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鉴赏-表达技巧 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的鉴赏-表达技巧 教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师寄语:一、教师寄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牢固掌握鉴赏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2、通过训练学会分析诗歌中所用技巧。3、通过训练规范答题思路。三、考纲阐释三、考纲阐释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括两点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级。高考设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
2、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本文就表达技巧的考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对考生能有点帮助。四、术语解读四、术语解读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考生明明读得懂,却得不到分数,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我们一般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来谈。五、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五、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
3、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体现了诗歌怎样的主旨。4、解答分析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写景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这是术语性很强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悉常用的手法和手法的作用效果,才能结合本手法的作用对诗歌作具体分析;要求分析时,必须结合诗句进行鉴赏,不能脱离诗句,不然只能得一半或不足一半的分;用先总后分的顺序答题。六、例题分析六、例题分析早
4、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七、链接高考:七、链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6 分)定 林 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1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简析第三
5、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 3 分)分)2 2、诗人为什么认为、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悲虫”也会有也会有“好音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 3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 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1 1、诗中、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四句体现了“凤凰凤凰”怎样怎样的品性?(的品性?
6、(3 3 分)分)2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 5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 魏 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2 分分)2 2、一、二两句诗中、一、二两句诗中“醉别醉别”、“江风引雨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表达了惜别深情
7、,请作简要说明。(4(4 分分)3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请作具体分析。析。(4(4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1 1、(、(1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而秦观说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
8、朝朝暮暮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同。(4 4 分)分)2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 4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小重山端午元舒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
9、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 题。(6 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 分)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 分)八、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
10、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释】蹴(c):踏。这里是荡足的意思。慵整:懒整。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袜刬(chn):穿袜行走。这首词运用什么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分析。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问:请简要分析诗中第三、四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九、知识典藏九、知识典藏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
11、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1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比喻比喻 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12、能将平淡化为生动,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夸张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拟人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
13、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借代借代 突出形象,引人想象。如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形象生动,富有韵味。列锦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
14、”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又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对偶对偶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反问反问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夸张夸张 作用:使语言表达含蓄,加深语意,给人深刻印象。2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常用描写技巧有: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细节
15、,简单地说,一般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细节能够精当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反映丰富的内容。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深夜约客客不至,孤独一人,下棋不成,所以“闲敲棋子”。诗句虽然只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动作中,将焦躁而期望的心情描绘得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这种描写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如刘攽的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诗既写出了静态,又
16、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多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
17、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白描白描“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作者的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
18、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他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常用抒情方式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倾诉感情,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强烈共鸣。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
19、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诗歌中其他常用的表达手法有:诗歌中其他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比、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想象联想等。渲染渲染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
20、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烘托烘托 这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可以是人烘托人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物烘托人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衬托衬托 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
21、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移情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对比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用“春风十里”虚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荠麦青青”实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
22、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用典用典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23、,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1 题(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2 分。答“远离尘世”给 1 分);志向远大
24、(或“心忧天下”)(1 分)(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手法(1 分);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1 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2 分)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2 分。只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 1 分)。(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1、(1)范词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2)秦词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
25、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2、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深沉。(列举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节的崇敬。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开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
26、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答案】梅花与雪花大自然【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强化训练:强化训练:1.答案解析: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用它们的多情表达诗人对湖上亭的深情,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2 2.细节描写,集中表现在下片,“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写匆忙、惊诧、含羞、惶遽时的动作表情。“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怕见又相见相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自己,以便偷偷看几眼,可见来者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下片以细节写心理,层次分明,曲折多变,写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3.答:虚实结合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谁能想到眼前无定河边的白骨,却仍是家乡亲人日夜思念、日夜盼望归来的人呢?由实而虚,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对比“河边骨”与思妇没觉察灾难不幸,反而满怀热切希望等待的“梦里人”对比,突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