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井堵水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油井堵水技术.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年第7期技术研究浅谈油井堵水技术胡婷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甘肃庆阳745000摘要:油井开发后期,随着采出液中含水率越来越高,经常会出现因窜槽、注入水突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早见水或水淹现象,给油井开采带来安全隐患,堵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技术措施;但堵水技术现场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油井堵水问题措施Hu TingEleventh Oil Recovery Plant of Changqing Oil eld Company,Qingyang 745000,Gansu,ChinaAbstract:The oil well
2、 development,As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produced liqui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there is oftenthe phenomenon of premature flooding or water flooding caused by channeling,water injection,or other reasons.Bring safetyhazards to oil wells.Water plugging is a common technical measure to solve this
3、 problem.However,there are always some problems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plugging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words:oil well plugging;problem;measures1堵水技术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1.1油井水方面存在的问题1)井况复杂,工艺技术相对落后且比较单一,对井下出水情况不了解,增加水措施工作量;当井下出现多油层出水、层间
4、窜、管外窜槽等时,也给水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技术难度,即便采用复合水工艺措施效果亦不明显。这些因素导致水措施有效率低于50%。2)气举水时,依靠地层负压吸水,通常无法将井液举升至地表;在一体化水管柱中只能实现两层油井的堵水,多于两层的油井无法实施该技术。剂、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际操作中可用于油井前、中、后各段的深部堵水。该体系主要是对油液通道清洁疏通,为其它堵液进入创造条件;在地层中降低油液在通道中阻力,分解乳化油;堵水完毕开井回采过程中,该体系前置液可使堵剂强度增大,提高堵水效果。无机深部堵水体系:该体系在地面时黏度较低,具有优良的可泵性,生产中采用双液法注入地层后形成一定强度的胶体
5、,适应复杂的地下作业环境,安全性较好。该体系引入聚合物材料和增强增韧剂、堵剂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耐温、抗盐、韧性好且有一定的微膨胀性,能与封堵层形成致密的、强度可调节的胶结层,且该体系挤注工艺操作简单,能大大提高挤堵成功率、延长堵水时间。有机深部堵水体系:因地下条件复杂,常规地下交联体系在地层中受其影响,会逐步发生稀释、吸附、降解,同时随着周围酸碱环境的变化,会出现不成胶现象。而以预交联颗粒凝胶为主体的有机深部堵水体系不仅有效解决了常规体系不成胶问题,而且能清理通道壁吸附的原油,增加大通道阻力,使油液转而向小通道流动,且由于其粒径大小可变,可满足油田各种地层调剖、堵水等要求。1.2油
6、井堵水方面存在的问题1)大约20%的油井在采取堵水措施后无效,目前在溢流大的井中无法打水泥塞,此类井打入的水泥塞顶替液量和返回的洗井液量无法准确确定,使设计塞面深度与实际深度相差较大,甚至不出现塞面。2)堵水封隔器的密封出现问题。封隔器自身质量不过关,其金属套管内壁由于腐蚀原因常出现麻点,孔洞、凹槽等质量缺陷。另外,随着因化堵、挤封、打水泥塞等措施不断增多,钻塞形成的水泥环会使封隔器的胶筒密封不严,导致内窜。3)因负压吸水井洗井过程中无法形成循环而不能打水泥塞。位于多出水层的油井堵水措施有效率不高。因固井质量差、井筒窜槽或管外窜也会降低堵水措施有效率。2.2.2深部堵水施工工序说明第一,挤注适
7、量解堵驱油体系,根据原油性质、油层状况等来选择不同性能的驱油剂,以期实现润湿、降黏、清洗、转向等目标;对水通道进行处理,使岩石与堵剂更易胶结;挤注完成后可实现原油向井底的流动,实现有效驱油,同时该体系具有载体作用,其携带的化学药剂能改善后续注入体系性能,有利于后续段塞的调节。第二,挤注大量无机深部低强度堵水体系,在地层反应后桥堵在大小孔道之间,在高低渗透部位之间建立屏障,使后续的堵水段塞尽量不污染或少污染高含油部位,同时对水道又有较好的堵塞作用。第三,挤注较大量的有机深部堵水体系,将无机深部低强度堵水体系进一步运移至地层的深部,提高对深部地2提高油井堵水措施有效率而采取的措施2.1新型找堵水工
8、艺的应用该工艺可实现三层及以上油井的找堵水,根据施工设计配管柱下井,利用封隔器将各层段卡开,在相应层段管柱上带有滑套开关器,管柱到位后使封隔器先座封,再从油管内投球,打压实现管柱丢手。起出打丢手管柱后,由电缆下入电动开关测试投捞仪,完成滑套开关器的打开或关闭动作,进而实现相应层段的生产和封堵。2.2油井深部堵水工艺2.2.1深部堵水体系研究解堵驱油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多种弱碱、助表面活性(下转第122页)97技术研究2018年第7期滤时间减少近一半,体积减量68倍,且实际发生药剂费用处理每吨浮渣污水约9.5元,总体处理费用满足工业应用要求。3结束语提高含油浮渣减量化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破解固相的絮凝
9、团结构,提高游离水在待处理污水中的比例,并采用间歇或连续沉降进行污泥处理,从而提高压滤效率。通过试验手段可以证明经液化浓缩压滤的浮渣减量化处理技图3四组压滤结果比较曲线术可以进一步在现场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刘光全.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3):49-52.2 周高华等.含油污泥脱水设备与技术 J.机械化工,2003(5):306-312.对比3,4组与1,2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液化浓缩压滤”的工艺方法对含油浮渣进行减量化处理,含油浮渣的含水率下降明显,约为不进行减量化处理的2倍,由表1中结论可以看出,浮渣含水率达到75%,压(上接第97页)层封堵压力,
10、以防止其在油井开采过程中的回吐,加强对深部水道的封堵。第四,挤注适量解堵驱油体系,该体系用来清理部分油层所受堵剂的污染,清洗原油流通孔道,增加油层产油能力。洗井完毕需关井四天后才能开井生产。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后期的稳油控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企业应重视堵水技术研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参考文献1 刘翔鹗.我国油田堵水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J.石油学报,2006(4)2 童远莉.封堵高渗透水淹层的工艺技术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3 常会军.水管柱在抽油井上的应用 J.石油钻探技术,2010(5)4 迟洪利.河口高温高压油藏机械卡堵水工艺J.
11、石油钻采工艺,2009(1)2.3其他油井堵水措施水泥塞堵水。根据水泥塞面距人工井底的远近,可分别选择打悬空水泥塞、打填砂水泥塞、打实心水泥塞。桥塞堆灰。与水泥塞相比,桥塞钻磨施工难度大,只要符合打水泥塞的条件就不打桥塞。3结束语在油田生产中,油井堵水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接第110页)及威胁施工人员的性命,同时还会使得废液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第四,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必然会增加固相含量,这就需要通过添加药水的方式加以调整,这样能够降低废液的排放量,进而有效控制污染问题。液转化为固体并加以填埋,避免毒性成分侵蚀土壤。第八,可对泥浆进行离析与过滤,确保达标的情况下可直接排放
12、。4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石油钻井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具有污染性的废弃物,除废液及废气之外,还包括废弃泥浆。为了避免泥浆污染环境,当前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并采取多种先进的处理技术,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3.4泥浆处理技术第一,为了提高泥浆的利用率,可对泥浆成分进行转化,使其能够以干粉的形式存在,这样在新井压井的过程中就可重复利用。第二,在排放过程中应对泥浆的成分进行测定,如果污染成分本身能够降解,则可直接排放。第三,为了避免地下水被污染,需要设置不具有渗透性的安全层,进而确保浆液能够处于密闭空间中。第四,可转化钻井液,使其以固井液的形式存在,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缩减水泥的用量,并且还
13、能实现泥浆的重复利用。另外,在控制钻井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第五,为了缩减泥浆处理成本,可采取回填的处理方式。第六,土地耕作法能够分解含有毒性的泥浆成分,因此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处理。第七,可将废弃浆参考文献1 邓昌松,练章华,肖春雪.浅析石油钻井作业中的环境污染 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18(4):48-51.2 陈文博,张倩,郭伟林.浅析石油钻井酸化压裂现状及环保 J.化工管理,2016(7):134-136.3 郭庆钢,国伟,雷晓程.浅析石油钻井设备的节能措施及建议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2(3):285-287.4 杨东,程建国,庄新富.浅议石油钻井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5-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