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幕墙计算书.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545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幕墙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酒店幕墙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店幕墙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幕墙计算书.doc(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第一部分 住宅部分标高103.500m层高5.5m玻璃幕墙转角计算目录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12 基本参数12.1 幕墙所在地区1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12.3 抗震设防13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2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2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3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33.4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33.5 作用效应组合44 单元幕墙立柱计算44.1 选用立柱材料的截面特性54.2 立柱荷载计算64.3 幕墙立柱荷载分配74.4 弯矩分配84.5 幕墙立柱轴力分配84.6 立柱的抗

2、弯强度计算94.7 立柱的挠度计算94.8 立柱的抗剪计算105 单元幕墙横梁计算115.1 选用横梁材料的截面特性125.2 横梁荷载计算135.3 幕墙横梁水平荷载分配145.4 幕墙横梁重力荷载145.5 弯矩计算155.6 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165.7 横梁的挠度计算165.8 型材的抗剪计算176 单元幕墙中横梁计算196.1 幕墙荷载计算196.2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216.3 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216.4 横梁的挠度计算226.5 横梁的抗剪计算237 玻璃板块的选用与校核247.1 玻璃板块荷载计算:247.2 玻璃的强度计算:257.3 玻璃最大挠度校核:278

3、幕墙埋件计算(土建预埋)278.1 荷载标准值计算288.2 埋件计算298.3 锚板总面积校核298.4 锚筋长度计算309 显竖隐横玻璃幕墙胶类及伸缩缝计算309.1 抗震设计下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宽度计算309.2 结构硅酮密封胶粘接厚度的计算309.3 结构胶设计总结319.4 立柱连接伸缩缝计算31单元结构幕墙设计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略2 基本参数2.1 幕墙所在地区 青岛地区;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4、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2.3 抗震设防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5、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在维护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 1.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

6、青岛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由于本工程是标准设防类,因此实际抗震计算中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选取,也就是取:max=0.04;3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 wk=gzzs1w0 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上式中: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03.5m; 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 gz=K(1+2f) 其中

7、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f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 gz=0.92(1+2f) 其中:f=0.387(Z/10)-0.12 B类场地: gz=0.89(1+2f) 其中:f=0.5(Z/10)-0.16 C类场地: gz=0.85(1+2f) 其中:f=0.734(Z/10)-0.22 D类场地: gz=0.80(1+2f) 其中: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103.5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gz=0.89(1+2(0.5(Z/10)-0.16)=1.5023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z=1.379(Z/10)0.24

8、当Z300m时,取Z=300m,当Z350m时,取Z=350m,当Z400m时,取Z=400m,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103.5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1.000(Z/10)0.32=2.1124 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s1: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 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对墙面, 取-1.0 -对墙角边, 取-1.8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

9、0.2。 本计算点为转角位置。 按JGJ102-2003第5.3.2条文说明: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檐口附近、边角部位较大。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和国外的有关资料,在上述区域风吸力系数可取-1.8,其余墙面可考虑-1.0,由于维护结构有开启的可能,所以还应考虑室内压-0.2。对无开启的结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条文说明第7.3.3条指出“对封闭建筑物,考虑到建筑物内实际存在的个别洞口和缝隙,以及机械通风等因素,室内可能存在正负不同的气压,参照国外规范,大多取(0.2-0.25)的压力系数,现取0.2”。即不论有无开启扇,均要考虑内表面的局部体型系数。 另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s1(1)是适

10、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大于或等于10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s1(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2而大于1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s1(A)=s1(1)+s1(10)-s1(1)logA 在上式中:当A10m2时取A=10m2;当A1m2时取A=1m2; w0:基本风压值(MPa),根据现行GB50009-2001附表D.4(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数值采用,但不小于0.3KN/m2,按重现期50年,青岛地区取0.0006MPa;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构

11、件从属面积: A=1.55.5=8.25m2 LogA=0.916 s1(A)=s1(1)+s1(10)-s1(1)logA =1.47 s1=1.47+0.2 =1.67 wk=gzzs1w0 =1.50232.11241.670.0006 =0.00318MPa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构件从属面积: A=1.53.1=4.65m2 LogA=0.667 s1(A)=s1(1)+s1(10)-s1(1)logA =1.56 s1=1.56+0.2 =1.76 wk=gzzs1w0 =1.50232.11241.760.0006 =0.003351MPa 3.4

12、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qEAk=EmaxGk/A 5.3.4JGJ102-2003 qEAk: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MPa); E:动力放大系数,取5.0; 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4; Gk:幕墙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 A:幕墙构件的面积(mm2);3.5 作用效应组合荷载和作用效应按下式进行组合: S=GSGk+wwSwk+EESEk 5.4.1JGJ102-2003上式中: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重力荷载作为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标准值; Swk、SEk: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作为可变荷载产生的效应标准值; G、w、E

13、:各效应的分项系数; w、E: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上面的G、w、E为分项系数,按5.4.2、5.4.3、5.4.4JGJ102-2003规定如下:进行幕墙构件强度、连接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 重力荷载:G:1.2; 风 荷 载:w:1.4; 地震作用:E:1.3;进行挠度计算时; 重力荷载:G:1.0; 风 荷 载:w:1.0; 地震作用:可不做组合考虑;上式中,风荷载的组合系数w为1.0; 地震作用的组合系数E为0.5;4 单元幕墙立柱计算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03.5m; 2:力学模型:双跨梁; 3:立柱跨度:L=9200mm; 4:立柱材质:6063-T6;

14、5:安装方式:偏心受拉;本处幕墙立柱按多跨连续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计算截面图及受力简图如下: 该体系体系为静定结构,通过静力平衡求解杆件的内力,杆件内力图如下:4.1 选用立柱材料的截面特性 单元幕墙立柱由2支立柱插接组成,在本计算中我们分别用“左单元框”和“右单元框”来描述。(1)左单元框参数: 选用型材号:SX08A15-013 左单元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150MPa 左单元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85MPa 左单元弹性模量:Ea=70000MPa 左单元绕X轴惯性矩:I1x=3797640mm4 左单元绕Y轴惯性矩:I1y=288250mm4 左单元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1nx1=

15、46692mm3 左单元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1nx2=44291mm3 左单元净截面面积:A1n=1300.91mm2 左单元线密度:1g=0.03512457N/mm 左单元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1=3mm 左单元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1x=30034mm3 塑性发展系数:=1.00(2)右单元框参数: 选用型材号:SX08A15-014 右单元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150MPa 右单元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85MPa 右单元弹性模量:Ea=70000MPa 右单元绕X轴惯性矩:I2x=3982780mm4 右单元绕Y轴惯性矩:I2y=536780mm4 右单元绕X轴净截

16、面抵抗矩:W2nx1=50260mm3 右单元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2nx2=46194mm3 右单元净截面面积:A2n=1355.11mm2 右单元线密度:2g=0.03658797N/mm 右单元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2=3mm 右单元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2x=31748mm3 塑性发展系数:=1.004.2 立柱荷载计算(1)风荷载作用的线荷载集度(按矩形分布): qwk: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标准值(N/mm); wk:风荷载标准值(MPa); B:幕墙立柱计算间距(mm); qwk=wkB =0.003181500 =4.77N/mm qw: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

17、度设计值(N/mm); qw=1.4qwk =1.44.77 =6.678N/mm(2)水平地震作用线荷载集度(按矩形分布): qEAk: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MPa); E:动力放大系数,取5.0; 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4; Gk:幕墙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含面板和框架); A:幕墙构件的面积(mm2); qEAk=EmaxGk/A 5.3.4JGJ102-2003 =5.00.040.0005 =0.0001MPa qEk:水平地震作用线荷载集度标准值(N/mm); B:幕墙立柱计算间距(mm); qEk=qEAkB =0.00011500 =

18、0.15N/mm qE:水平地震作用线荷载集度设计值(N/mm); qE=1.3qEk =1.30.15 =0.195N/mm(3)幕墙受荷载集度组合:用于强度计算时,采用Sw+0.5SE设计值组合: 5.4.1JGJ102-2003 q=qw+0.5qE =6.678+0.50.195 =6.838N/mm用于挠度计算时,采用Sw标准值: 5.4.1JGJ102-2003 qk=qwk =4.77N/mm4.3 幕墙立柱荷载分配按照等挠度原则,进行荷载分配,对于双跨梁: q1k:分布在左单元上的线荷载标准值(N/mm); q2k:分布在右单元上的线荷载标准值(N/mm); q1:分布在左单元

19、上的线荷载设计值(N/mm); q2:分布在右单元上的线荷载设计值(N/mm); Ea:弹性模量(MPa); I1x:左单元的绕X轴惯性矩(mm4); I2x:右单元的绕X轴惯性矩(mm4);因为: q1kL4/24EaI1x=q2kL4/24EaI2x q1k+q2k=qk所以: q1k=qkI1x/(I1x+I2x) =4.773797640/(3797640+3982780) =2.328N/mm q2k=qkI2x/(I1x+I2x) =4.773982780/(3797640+3982780) =2.442N/mm q1=qI1x/(I1x+I2x) =6.8383797640/(3

20、797640+3982780) =3.371N/mm q2=qI2x/(I1x+I2x) =6.8383982780/(3797640+3982780) =3.469N/mm4.4 弯矩分配 由多跨梁弯矩图可知,支点1,2,5处弯矩为零,跨1,2中支点弯矩最大为M1,跨4,5中支点弯矩最大为M2而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在长跨内出现。(1)左单元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设计值: L1:立柱跨度(mm); M1:分配到左单元上的中支座弯矩(Nmm); M1=-q1L12/8 =-3.37131002/8 =-4049413.75Nmm(2)右单元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设计值: L1:立柱跨度(m

21、m); M2:分配到右单元上的中支座弯矩(Nmm); M2=-q2L12/8 =-3.46931002/8 =-4167136.25Nmm4.5 幕墙立柱轴力分配(1)立柱轴向拉力设计值总值: Nk:立柱轴向拉力标准值(N); qGAk:幕墙单位面积的自重标准值(MPa); A:立柱单元的面积(mm2); B:幕墙立柱计算间距(mm); L:立柱跨度(mm); Nk=qGAkA =qGAkBL =0.000515003100 =2325N N:立柱轴向拉力设计值(N); N=1.2Nk =1.22325 =2790N(2)由于轴力相对材料的抗弯强度影响较小,这里近似的平均分配,即: N1:左单

22、元承担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 N2:右单元承担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 N1=N2=N/2=2790/2=1395N4.6 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1)左单元抗弯强度校核:按双跨梁(受拉)立柱抗弯强度公式,应满足: N1/A1n+M1/W1nxfa 6.3.7JGJ102-2003上式中: N1:左单元受轴力设计值(N); M1:左单元弯矩设计值(Nmm); A1n:左单元净截面面积(mm2); W1nx:左单元在弯矩作用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塑性发展系数,取1.00; fa:材料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MPa;则: N1/A1n+M1/W1nx=1395/1300.91+4049

23、413.75/1.00/44291 =92.454MPa150MPa立柱左单元部分抗弯强度可以满足要求.(2)右单元抗弯强度校核:按双跨梁(受拉)立柱抗弯强度公式,应满足: N2/A2n+M2/W2nxfa 6.3.7JGJ102-2003上式中: N2:右单元轴力设计值(N); M2:右单元弯矩设计值(Nmm); A2n:右单元净截面面积(mm2); W2nx:右单元在弯矩作用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塑性发展系数,取1.00; fa:材料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MPa;则: N2/A2n+M2/W2nx=1395/1355.11+4167136.25/1.00/46194 =91

24、.239MPa150MPa立柱右单元部分抗弯强度可以满足要求.4.7 立柱的挠度计算因为组合材料是在等挠度原理下计算的,在此仅以左单元为例进行计算: k2=0 k1=ABS(4M1/(q1L22) =ABS(4(-4049413.75)/(3.37131002) =0.5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表3-9附注说明: x0=A/4+2R1/3cos(+240)其中: A=2+k1-k2=2.5 R=(A/4)2-k1/2)3/2=0.053 =1/3arccos(A3-12k1A-8(1-2k1-k2)/64R)=26.465 x0=A/4+2R1/3cos(+240) =2.5/4+20.0

25、531/3cos(26.465+240) =0.578 1=x0(1-2k1+3k1x0-2x02-k1x02+x03) =0.13代入df=1q1kL24/24EaI1x上式中: df:立柱的挠度计算值(mm); q1k:左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线荷载集度标准值(N/mm); L2:长跨长度(mm); Ea:左单元的弹性模量(MPa),取70000MPa; I1x:左单元的的绕X轴惯性矩(mm4); df=1q1kL24/24EaI1x =0.132.32831004/24/70000/3797640 =6.26mm 按5.1.1.2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对于构件式玻璃幕

26、墙或单元幕墙(其它形式幕墙或外维护结构无绝对挠度限制): 当跨距4500mm时,绝对挠度不应该大于20mm; 当跨距4500mm时,绝对挠度不应该大于30mm;对本例取: df,lim=20mm因为6.26mm20mm,所以,组合后挠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4.8 立柱的抗剪计算(1)左单元的抗剪计算:校核依据: 1maxa=85MPa (左单元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求中支座剪力设计值:Vw1左=-q1L1/2- q1L2 =-3.3713100/2-3.371600 =-7247.65N 取V1=7247.65Nb.左单元的剪应力校核: 1max:左单元最大剪应力(MPa); V1:左单元所受剪

27、力(N); S1x:左单元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mm3); I1x:左单元型材截面惯性矩(mm4); t1:左单元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mm); 1max=V1S1x/I1xt1 =7247.6530034/3797640/3 =19.11MPa 19.11MPa85MPa左单元抗剪强度可以满足要求!(2)右单元的抗剪计算:校核依据: 2maxa=85MPa (右单元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求中支座剪力设计值: Vw1右=-q2L1/2- q2L2 =-3.4693100/2-3.469600 =-7458.35N取V1=7458.35Nb.右单元的剪应力校核: 2max:右单元最大

28、剪应力(MPa); V2:右单元所受剪力(N); S2x:右单元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mm3); I2x:右单元型材截面惯性矩(mm4); t2:右单元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mm); 2max=V2S2x/I2xt2 =7458.3531748/3982780/3 =19.81MPa 19.81MPa85MPa右单元抗剪强度可以满足要求!5 单元幕墙横梁计算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03.5m; 2:横梁跨度:B=1500mm; 3:有无中横框:有; 4:横梁上单元下分格高:2000mm;横梁下单元上分格高:3100mm; 5:横梁计算分格高度:H=2550mm; 6:力学模型

29、:三角荷载简支梁; 7:板块配置:中空玻璃; 8:横梁材质:6063-T5;因为BH,所以本处幕墙横梁按三角形荷载简支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受力模型如下:5.1 选用横梁材料的截面特性(1)单元上横框参数: 选用型材号:SX08A15-112 单元上横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90MPa 单元上横框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55MPa 单元上横框弹性模量:Ea=70000MPa 单元上横框绕X轴惯性矩:I1x=539430mm4 单元上横框绕Y轴惯性矩:I1y=4265620mm4 单元上横框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1nx1=14599mm3 单元上横框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1nx2=14559m

30、m3 单元上横框绕Y轴净截面抵抗矩:W1ny1=54499mm3 单元上横框绕Y轴净截面抵抗矩:W1ny2=47014mm3 单元上横框净截面面积:A1n=1374.287mm2 单元上横框线密度:g=0.038480036N/mm 单元上横框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1x=6mm 单元上横框截面垂直于Y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1y=6mm 单元上横框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绕X轴):S1x=10375mm3 单元上横框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绕Y轴):S1y=34497mm3 塑性发展系数: 对于钢材龙骨,按JGJ133或JGJ102规范,均取1.05; 对于铝合金龙骨,按最新铝合金结

31、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均取1.00; 此处取:x=y=1.00(2)单元下横框参数: 选用型材号:SX08A15-111 单元下横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90MPa 单元下横框的抗剪强度设计值:a=55MPa 单元下横框弹性模量:Ea=70000MPa 单元下横框绕X轴惯性矩:I2x=403540mm4 单元下横框绕Y轴惯性矩:I2y=3089510mm4 单元下横框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2nx1=21080mm3 单元下横框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2nx2=15607mm3 单元下横框绕Y轴净截面抵抗矩:W2ny1=41758mm3 单元下横框绕Y轴净截面抵抗矩:W2ny2=

32、39101mm3 单元下横框净截面面积:A2n=1327.587mm2 单元下横框线密度:g=0.037172436N/mm 单元下横框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2x=6mm 单元下横框截面垂直于Y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2y=6mm 单元下横框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绕X轴):S2x=10747mm3 单元下横框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绕Y轴):S2y=27935mm3 塑性发展系数: 对于钢材龙骨,按JGJ133或JGJ102规范,均取1.05; 对于铝合金龙骨,按最新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均取1.00; 此处取:x=y=1.005.2 横梁荷载计算(1)横梁

33、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线荷载集度(按三角形分布): qwk: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标准值(N/mm); wk:风荷载标准值(MPa); B:横梁跨度(mm); qwk=wkB =0.003181500 =4.77N/mm qw: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N/mm); qw=1.4qwk =1.44.77 =6.678N/mm(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的线荷载集度(按三角形分布): qEAk: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MPa); E:动力放大系数,取5.0; 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4; Gk:幕墙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主要指面板组件); A:幕墙平

34、面面积(mm2); qEAk=EmaxGk/A 5.3.4JGJ102-2003 =5.00.040.0004 =0.00008MPa qEk:横梁受水平地震作用线荷载集度标准值(N/mm); B:横梁跨度(mm); qEk=qEAkB =0.000081500 =0.12N/mm qE:横梁受水平地震作用线荷载集度设计值(N/mm); qE=1.3qEk =1.30.12 =0.156N/mm(3)幕墙横梁受荷载集度组合:用于强度计算时,采用Sw+0.5SE设计值组合: 5.4.1JGJ102-2003 q=qw+0.5qE =6.678+0.50.156 =6.756N/mm用于挠度计算时

35、,采用Sw标准值: 5.4.1JGJ102-2003 qk=qwk =4.77N/mm5.3 幕墙横梁水平荷载分配按照等挠度原则,进行荷载分配,对于三角形荷载简支梁: q1k:分布在单元上横框上的水平作用线荷载标准值(N/mm); q2k:分布在单元下横框上的水平作用线荷载标准值(N/mm); q1:分布在单元上横框上的水平作用线荷载设计值(N/mm); q2:分布在单元下横框上的水平作用线荷载设计值(N/mm); Ea:单元横框的弹性模量(MPa); I1y:单元上横框的绕Y轴惯性矩(mm4); I2y:单元下横框的绕Y轴惯性矩(mm4); B:横梁跨度(mm);因为: q1kB4/120E

36、aI1y=q2kB4/120EaI2y q1k+q2k=qk所以: q1k=qkI1y/(I1y+I2y) =4.774265620/(4265620+3089510) =2.766N/mm q2k=qkI2y/(I1y+I2y) =4.773089510/(4265620+3089510) =2.004N/mm q1=qI1y/(I1y+I2y) =6.7564265620/(4265620+3089510) =3.918N/mm q2=qI2y/(I1y+I2y) =6.7563089510/(4265620+3089510) =2.838N/mm5.4 幕墙横梁重力荷载对于单元幕墙来说:

37、 如果是挂式结构,则只有单元下横框承受来自下分格的自重作用,单元上横框没有承担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如果是非挂式结构,则只有单元上横框承受来自上分格的自重作用,单元下横框没有承担垂直方向的作用力;(1)横梁受重横框在自重作用下的荷载计算(按矩形分布): Gk:横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N/mm); H1:横梁自重荷载作用高度(mm),对挂式结构取下单元上分格高,对非挂式结构取上单元下分格高; Gk=0.0004H1 =0.00042000 =0.8N/mm G:横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N/mm); G=1.2Gk =1.20.8 =0.96N/mm(2)单元横框在自重方向上实际受力情况: G1k:分布

38、在单元上横框上的自重线荷载标准值(N/mm); G2k:分布在单元下横框上的自重线荷载标准值(N/mm); G1:分布在单元上横框上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N/mm); G2:分布在单元下横框上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N/mm);因为本工程是非挂式结构,所以: G1k=0.8N/mm G2k=0N/mm G1=0.96N/mm G2=0N/mm5.5 弯矩计算(1)单元上横框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设计值: M1y:单元上横框在水平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M1w:风荷载作用下单元上横框产生的弯矩设计值(Nmm); M1E:地震作用下单元上横框产生的弯矩设计值(Nmm); B:横梁跨度(mm);采用Sw+0.5SE组合: M1w=q1wB2/12 M1E=q1EB2/12 M1y=M1w+0.5M1E =q1B2/12 =3.91815002/12 =734625Nmm M1x:单元上横框在自重作用下的弯矩设计值(Nmm); G1:分布在单元上横框上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N/mm); B:横梁跨度(mm); M1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