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篇.pdf(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年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9 9 篇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 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习本小节后,对后面学习较难的 6、7、8、9 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推导能力有进一步的帮助。学生能够背诵 2、3、4 的乘法口诀,能够掌握“读作”“写作”的不同要求并能够理解每个乘式的含义。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5 的乘法口诀,而在此后,又要学习更难的 6、7、8、9 的乘法口诀,所以这节既有承前的作用,又有了启后的意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 2、3、4 乘法口诀,初步记
2、住 2、3、4 的乘法口诀。2、初步会计算 4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 使学生熟记 2、3、4 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_,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对口令2、背一背二三()五五()四五()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设计意图巩固 23 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3、填一填53=5=105=252=104=2015=5=155=20=255=30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4、算一算1)两个因数都是 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
3、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 3 个要多少呢?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二、列式计算a、2 乘 3 得几?b、3 个 4 是多少?C、5 个 3 的积是多少?d、两个因数都是 4,积是多少?e、一个因数是 4,另一个因数是 3,积是多少?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4446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
4、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吗?去游乐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逛逛游乐园。(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1)从面画上,你们看到了什么?(2)根据你们看到的情景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3)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4)学生汇报,教
5、师板书: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5)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1)“3+3+3+3=12”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2)如果有更多的 3 相加,例如 10 个 3、100 个 3 又该怎么写?(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像这样好多
6、个 3 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我们就先来研究 3+3+3+3 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 4 个 3 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34=12。(4)认识“”号。“”号,它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5)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34=12 读作:3 乘 4 等于 12。(6)教学“34=12”的意思。“3”表示相同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2”表示相同加数的和。(4 个 3 相加可以写成 34=12,也可以写成43=12,这里都表示 4 个 3 相加。)(7)请同学们将其余三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8)听学生汇报,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2、玩游戏。(1)同
7、学们喜欢用小棒摆图案吗?现在我们就和图中小朋友们一起摆一摆图案,比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2)出示例子。(3)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案?(4)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A、组织学生交流(教学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B、让学生仔细观察,将板书的算式进行分类。C、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一边加数相同,一边加数不相同)(5)想一想:14+6=20 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不能改写,只有加数相同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这两个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写成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 1、2、3、4 题。3、试一试,你是最
8、棒的。63 读作(),表示()54 读作(),表示()27 读作(),表示()4、我最棒。()+()+()+()+()=()()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34=12 读作:3 乘 4 等于 12。43=12 读作:4 乘 3 等于 12。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
9、步认识教学设计 3 3【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_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P1-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
10、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
11、习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观察中发现问题一、观察中发现问题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二、分类中提出问题二、分类中提出问题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三、尝试中分析问题三、尝试中分析问题1 1尝试创造。尝试创造。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 个 3 相加”呢
12、?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2 2有序展示。有序展示。预设方法一:3+3+3+.3预设方法二:20 个 3 相加预设方法三:203四、抽象中解决问题四、抽象中解决问题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
13、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五、沟通中整体建构五、沟通中整体建构1看图写出算式。2看图提出问题。3看式想象图形。【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六、总结中拓展延伸六、总结中拓展延伸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2延伸。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乘 法6+6=12 26=12 2 个 6 相加 8+8+8+8=32 48=32 4 个 8 相加?3=60 20 个 3 相加 20【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一、关注设
14、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一、关注设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在课标 20_年版倡导“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乘法的需求。而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认识乘法的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与应用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状况,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联系,明
15、白教师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1.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三种版本教材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情境图我们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情境图虽不同,但设计意图一致: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学习新知的动力。这就说明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贴近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低年级的学生架设生活与乘法学习的桥梁,进而认识乘法。2.2.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正如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16、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调整中帮助其完成正确的认识。三、三、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20_年版)最大的创新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本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经历了“看图列算式”“创造算式”“看算式写算式”“看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数学味十足的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数学模型”“加法算式
17、”“乘法算式”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更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积累着各样的“经验”,有活动当时的经验,还有延时反思的经验,有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有受别 人启发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地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从中获得并积累可贵的数学活动经验。四、关注思想的感悟,传递教学的力量。数学课程标准(20_年版)认为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据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
18、本活动经验。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初步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引导学生将加数相同的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思想。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形与式的对应、比较与分类,“以形助数”!让学生对乘法学习达到理解的目标层次。“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语)。也许每一位数学教师对“一堂数学课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有多大的力量起多大的作用”都不应当忽视,因为,不就是这一堂又一堂的数学课汇成学生整体的数学教育的吗?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4
19、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
20、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设
21、计理念设计理念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过程性目标: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
22、、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知道数学知识_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激励星。学具准备学具准备小棒、练习本。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场去玩,好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喜
23、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 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的、算的。22222212。师:那么,观缆车上、小火车上、都有多少人、圆桌周围共有几把椅子。(生答)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 12 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我们走出公园,再去学校看看同学们在作什么?(出示:课件 3)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喜欢摆学具,一会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按学习小组摆出较难的图形,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们组必须要摆一样的图形,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老师喊听就
24、听。然后小组内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议一议,最后由组长汇报。(出示课件 4)1、摆一个图形需要几根小棒?2、你们组摆了几个?3、一共用了几根小棒?4、怎样列式?二、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二、下面请同学们开始摆吧!(老师画梅花)三、学生汇报。三、学生汇报。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四、实践操作,引导探究。四、实践操作,引导探究。1、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2引导探究。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5、?师:对加数都相同,师:谁能吧老师画的梅花,一共有几朵,列式计算出来?板书:3+3+3+3+3+3=18那么,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 3,和是多少?板书:3618师:也就是说 6 个 3 相加的和是 18.板书:6 个 33、请同桌的再说说其余这些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和是多少?(学生汇报)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道算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那么算式会有很多 3 相加,算式就会很长,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更简单些?生:用乘法。师:对,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 36=18或 63=18 因为有 6 个 3 相加,
26、所以数学家就在 3 和 6 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3 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6 就是算式中 3 的个数。写的时候,先写 3,再写 6。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中间这个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读作:乘。写作X(跟读一遍)4、师: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就成了乘号,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36=18 读作:3 乘 6 等于 1863=18 读作:6 乘 3 等于 18师:读的时候按照从左
27、到右的顺序来读。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因数,得的数叫做积。6、(出示课件 6)下面老师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同学有两只眼睛,5 位同学呢?怎样列式?10 位同学呢?60 位同学呢?60 个 2 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个 2 相加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乘法表示。所以许多的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读一遍。7、我们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五、练习:五、练习:1、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课件 7、
28、秋千)3、接下来,男女生进行一个小比赛,请看屏幕:(课件8、齿轮、剪刀)4、下面的题目,同学们也会顺利完成的。(课件9、熊猫)5、同学们再看小猪储蓄罐,你怎样列式。(课件 10)6、我们再来练一道(课件 1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7、课件 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写成乘法的形式?为什么?六、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六、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在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习了什么?七、板书:七、板书: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法:3+3+3+3+3+3=乘法:3 36 6=1818 读作:读作:3 3 乘乘 6 6 等于等于 1818或或 6 63=18
29、3=18 读作:读作:6 6 乘乘 3 3 等于等于 1818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4546 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在备课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
30、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教材的主题图用课件呈现出来。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难点,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教师提出思考题,并让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接着让学生在交流感受中去初步认识乘法。第二个环节教学乘法,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1、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在这里唯一不足的是,我觉得自己和学生解释的时候不够清楚,不够明白。导致个别学生还是找不出相同加数。而在练习中我体现了层次,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
32、学生展开想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
33、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去创建,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这一点。当然,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还有许多不足,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其实我觉得教案是固定的,但教无定法,自己应该在教学之前将知识装在心里将学生装在心里,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能够以一当十,事倍功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5 5“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
34、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 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注重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
35、程。首先我借助教材设计,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再由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列出各种连加算式,进而选择相同加数相加的等式引出乘法。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爱的摆小棒活动之中,并创设情境,制造矛盾,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计算起来怎么样,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从而自然地引出乘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地参与到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这样,使计算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
36、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1、没有对教材进入深入地研究,比较其他版本教材,择优设计教案,选择教法。上完课,通过课堂效果,反观教材,发现在乘法概念的引入时,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或苏教版主题图先让学生列连加算式,然后通过比较找相同点体会“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再把例1 的摆小棒活动作为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可能更清晰明了,课堂也更效。2、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新知探索的摆小棒活动所用的时间太长,学生摆出的图案个数比较多,浪费了时间,使课堂不够紧凑。上课的激情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比较沉闷。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我有许多的感慨。以前备课只是
37、为了教课本而教,并不懂得从纵向整套教材中理解所要上的课程的位置作用,以及从横向上研究教材,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优缺点,择优而教。就自身来说,也做不到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用心教学。今后应当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6 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 P47-48备课时间10.11授课时间10.1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
38、解决。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第 46 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例 1 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
39、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核心概念符号意识 模型思想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 模型思想教学准备PPT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环节教学设计
40、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环节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游乐场。小火车、小飞机等)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生:1.玩小飞机的有多少人?2.做小火车的有多少人?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板书计算3+3+3+3+3=15(人)6+6+6+6=24(人)2+2+2+2+2+2+2=14(人)师:那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师:像上面这样,求几
41、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法创设情景,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游乐设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几个几相加”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乘法做铺垫。环节二:探究新知师:大家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连加?(这几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叫做乘法。介绍: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做乘号,乘号的写法是“”乘法算式
42、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5+5+5=1553=1535=15乘数乘数积师: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们以3+3+3+3+3=15 为例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 3,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 3 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 5 写在乘号的后面35 表示 5 个 3 连加,5 个 3 得 15,因此算式是 35=15,读作 3 乘 5 等于 15。或者也可以写成 53=15,读作 5 乘 3 等于15。你们能把另外两个加法写成乘法算式吗?谁可以读一读?生:64=24 46=2427=14 72=14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较中进行感
43、受和获得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环节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 48 页“做一做”第 2 题。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几,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订正。2.判断对错,错的更正,为什么?4+4+4=43()2+2+2+2+2=25()7+7+4=73()6+6+6+6=64()(相同加数,乘法计算)第一题,让学生在习题中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由几个几,引出加法,再变为乘法。第二题,强调只有相同加数,才可以用乘法计算。环节四:环节四:课堂小结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4、。2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7 7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拍手游戏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也就是
45、几个几?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2、小飞机项目。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 13 题。学生汇报。4、乘法的认识教学(1)揭示课题。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
46、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 2 乘 7 等于 14 或 7 乘2 等于 14(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师介绍乘号的由来。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 7 啊,乘法算式中的 7 表示什么呢?那 2 呢?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5、小练习。完成数学书第 48 页第 1、2 题。三、巩固练习。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
47、吧!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8 8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4450 页的内容。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
48、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2、教材的编写意图“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49、3、教材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解决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伞和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三、学前分析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四、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
50、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 5 分钟(略)(一)情景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生 1:我摆了 3 座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