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全套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全套教案.pdf(1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2 全套精品教案全套精品教案第一章本章概况本章概况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 2 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
2、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 1-20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三节:化学键,以 NaCl、HCl 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
3、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本章教学重点:元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 1 节元素周期表2 课
4、时第 2 节元素周期表3 课时第 3 节化学键2 课时本章复习2 课时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 1 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周期表的结构;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
5、Na、K 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板书一、元素周期表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生:看书、讨论师:巡视生 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 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生 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
6、些感觉是吧。师:关于第 3 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师多媒体播放,11Na各数字的含义22.99师:初中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 Na、C、O 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生:它们之间有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研究这张表看看(1)它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2)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生(讨论):师(巡视):倾听同学们
7、的意见生 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生 2:有 7 个横行,18 个纵行生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师(微笑):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 A、B、O 的含义是什么?多媒体展示板书一、元素周期表1、周期表周期三个短周期四个长周期主族族副族O 族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族、零族介绍例题剖析例 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 1989 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至右改为第 118 列,碱金属族为第 1 列,稀有气体为第 18 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第 15 列元素的最
8、高价氧化物为 R205B B第 2 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 第 17 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D D第 16、17 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教师精讲据题中所给信息,对周期表族序号重新排列,但内容不变,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结构,在原表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答案:D例题剖析例 2(2002 年上海)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I 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BH30CNaHDH202教师精讲本题属较简单的信息题,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时对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不妨试一试排除法,因为,选择题的特点就是提供了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可减化
9、思考过程,提高正确率。因此,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训练一题多解。答案:C师:在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 Na 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师:请同学们看书 P5,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实验:Na、K 在空气中燃烧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实验二:Na、K 与 H2O 反应请两名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同时演示 K、Na 与水反应。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表(一)Na、K 与 O2反应现象Na易燃烧,火焰呈黄色K易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结论表
10、(二)Na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溶现象液呈红色反应方程式结 论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K相同,有较微爆炸声Na、K 都易与 O2反应,K 先燃烧Na、K 都易与水反应,但 K 更容易更剧烈请同学们看书 P6P7。(多媒体展示:结论)师:碱金属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及表 1-1 推导出碱金属特理性质及变化规律。知识拓展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
11、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单质金属性越强。测题剖析【例题剖析】【例 3】有某碱金属的单质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 198g,加入适量的水使成为氢氧化物后,得到氢氧化物为 276g。求原来混合物中的碱金属的种类,和其单质、氧化物的质量各多少克?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开始,请同学熟记表的结构,通过 Na、K 性质比较,初步理解原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形成利用实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能力。布置作业:教材:P11、T11、T12。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 1 课时)一元素周期表二.碱金属1原子序数核电核数2.结构1.相似
12、性质子数(1)周期2.变化规律活动与探究上网或查阅其它资料,了解门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核外电子数(2)族第一节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第 2 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了解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等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2、自主探究:探究卤素性质递变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新
13、制饱和氯水、NaBr 溶液、KI 溶液、CCl4、苯、溴水。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表的结构,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出一、二、三短周期表的示意图。实物投影:2 份同学的作业请几位同学点评存在的问题。推进新课师:在主题1 中我们已经学过氯气的性质,请同学们画出Cl 原子结构示意简图。并在周期表中找到氯元素所在的位置,卤族元素包含哪几种元素?生:看书。翻阅周期表。师: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根据教材提供的卤素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推测氟、溴、碘的可能性质,并比较与 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生思考分析,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论推测是否正确呢?
14、如何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也越强。4置换反应师:请同学们看书 P8,卤素单质与 H2反应,总结出变化规律。师:请同学们完成下表实物投影仪投出表格,内容先用纸盖上表(一)卤素单质与 H2反应与 F2反应条件氢化物稳定性结论F2暗处很稳定Cl2光照或点燃较稳定Br2加热至一定温度不如 HCl 稳定I2不断加热不稳定、易分解从 F2I2与 H2化合越来越困难
15、,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证明 K、Na 的金属性较弱,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证明 Cl2、Br2、I2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 1-1:教师演示,请同学认真观察,完成下表:表(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内容新制饱和氯水NaBr+CC14KI+CC14溴水+KI+CC1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同主族元素,从上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例题剖析】【例 1】(1998 全国)氯化碘(ICl)m 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 和 HClOB、HCl 和 HIOC、HClO3和 HIOD、HClO
16、 和 HIO教师精讲在 Icl 中 I、Cl 的化合价分别为+1、-1 价,与H2O 反应,与Cl2相似,但毕竟不同,要注意其不同的本质:元素价态不同。答案:B。【例 2】(1996 年上海,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的溶、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现象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紫色化学方程式Cl2I2单质氯化性逐渐减弱结论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教师精讲 本题考查的是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对递变规律熟悉,即可顺利作出正确判断。答案:B【例 3】(2003 上海)13CNMR(核磁共振),15NNMR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
17、大分子的15N 叙述正确的是()空间结构,KurtWu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13C,A、13C 与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 与 C60互为相素异形体C、15N 与14N 互为同位素。D.15N 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教师精讲本题根据新科技成果命题,但考查内容简单,属基本概念判断,解题时,不要被形式所迷惑。答案:C多媒体展示课件:原子的构成ZX师:实验证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取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为 1。则把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相加,得到的整数值,就叫质量数,它是原子的一个重要性质。我们可以用“A”表示。
18、好,同学们现在知道 C 中 12 的含义了吧?多媒休展示: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比较1.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比较微粒种类质子电性电量带正电1中子不带电01.008电子带负电l11836A相对质量1.007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数量关系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a+Bb+Cc(a、b、c为原子个数百分比,A、B、C 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板书三、核素1、核素2、同位素知识拓展1、天然同位素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变。2、同位素原子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例如:12C+O2=12CO2;211H2+02=211H2O;3、据各同位素原子
19、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可求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周期表中我们常用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例如:C1:35.45,就是一个平均值。(计算公式:M=M1n1%+M2n2%)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卤族元素代表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掌握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假设、通过现代研究手段,证明它们的存在。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些“看不见”的粒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努力学习哟,让这些粒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布置作业教材 P11、T3、T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元素周期律(第 1 1 课
20、时)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 1-20 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的。电子围绕着核作高速运动。H 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的情况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情况就很复杂,如何研
21、究微观粒子电子的这种复杂运动呢?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推进新课多媒体播放:电子核模型示意图(教材 1-7 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什么样的含义。师(微笑):同学们观察的比较仔细、全面,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因此,它们运动的区域也是不相同的。我们把电子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称为电子层,就好像示意图中一层一层的。层与层之间是不连续的。用 n 表示电子层,n=1、2、3、47 或者用 K、L、M、N、O、P、Q 表示。K 表示第一层;L 表示第二层多媒体播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量依据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2、电子
22、层可以用 K、L、M、N、O、P 等表示。3.最外层(除 K 为 2 外)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知识拓展4.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18。5.倒数第 3 层不超过 32。6.每层电子容纳数,最多不超过 2n2【例题剖析】【例题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结果填在表中。(1)A 元素原子核外 M 层电子数是 L 层电子数的 12。(2)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3)C 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与 K 层电子数之差是电子层数的 25 倍。(4)D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4。【教师精讲】解本题时,要求对原子核外电
23、子的排布规律非常熟悉,有时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答案:Si B F Ne 硅硼氟氖师:在分析研究上表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完成下表。表(一)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行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1-23-1011-18结 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师:请同学们回答(并投影学生填表情况)根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讨论,完成下表:表(二)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原子序数1-23-10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10+1+4+5-4-1011-18+1+4+5+7-4-10结 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
24、变化规律【例题剖析】【例题 2】某非金属 X 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有 b 个氧原子一个 X 原子该酸的化学式为。【教师精讲】在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常常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要注意化合价有正负价之分。答案:H2b-mXOb【例题 3】有 V、W、X、Y、Z 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 20,其中 X、Z 是金属元素;V 和 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 和 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 W 元素原子 L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推知(填元素符号)(1)V,W
25、,X,Y,Z。(2)写出 Z 与 V2W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精讲】解推断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到突破口,层层推进,逐个求解。过程中,要注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后,还要再验证结论。答案:(1)H、O、A1、S、K(2)2K+2H2O=2KOH+H2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习了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重点是理解其变化的规律,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作业1.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 110 的元素组成。请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式:(1)只有 2 个原子核和 2 个电子构成的分子是;(2)1 个最外层有 5
26、 个电子和 3 个只有 1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3)1 个最外层有 4 个电子的原子和 2 个最外层有 6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4)由 3 个最外层是 6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是;(5)由 2 个原子核 10 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由 5 个原子核 10 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参考答案:(1)H2(2)NH3(3)CO2(4)O3(5)HF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 周期律(第 2 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7、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试管夹、火柴、酒精灯、酚酞试液、1m o1/L 盐酸,1m o1/LA1C13溶液、3mo1/LNaOH 溶液、3mo1/LH2SO4溶液、1m o1/LMgC12溶液。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
28、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推进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多媒体播放: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金属与 H2O 或与酸反应难易程度。2、置换反应。3、最高价氧化物对立水化物碱性强弱。实验一.Mg、Al 和水的反应1、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 2 支小试管中,加入 2-3ml 水,并滴入
29、 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 2 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一)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与沸水化学方程式结 论实验二.Mg、Al 和盐酸的反应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把镁带和铝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3ml 稀盐酸观察现象。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二)Mg、Al 与稀盐酸反应比较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MgMg+2HCl=MgCl2+H2Al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 H2Mg+2H2O=Mg(OH)2+H2NaMgMg 带表面有气泡;Mg 带表面变红Al与冷 H2O 反应与沸 H2O 反应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只能与
30、沸水反应,Al 与水不反应。Mg、Al 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 H2,但 Mg 比 Al 更剧烈实验三:Mg(OH)2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加入 2ml,1mO1/L、MgCl2溶液,再逐滴加入 3mO1/L、NaOH 溶液,把生成的白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3mO1/L、NaOH 溶液、稀盐酸观察,完成下表: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三)Mg(OH)2的性质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加入 NaOH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Mg(OH)2+2HCl=MgCl2+2H2OMg(OH)2能溶于盐酸实验四:Al(OH)3的性质不能溶于氢氧化钠取一支试管,加入 1mo1/L Al Cl3溶液,加入 3mo1/LNa
31、OH 溶液至少产生大量的 Al(OH)3白色絮状沉淀,把 Al(OH)3沉淀分别盛放于 2 支试管中,然后,向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mo1/L 稀盐酸和 6mo1/LNaOH 溶液,观察现象。多媒体播放表格表(四):Al(OH)3的性质现 象反应方程式结 论加入 NaOH,Al(OH)3+NaOH=Na AlO2+2H2O加入稀盐酸Al(OH)3既能溶于,也能溶于稀盐酸师:从上面几个实验,我们已经了解了 Na、Mg、Al 与 H2O 或者与酸反应的难易;知道了 NaOH、Mg(OH)2、Al(OH)3的性质,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完成下表。表(五)NaMgNaOHNaOH 强碱Mg(OH)2Mg
32、(OH)2中强碱AlAl(OH)3Al(OH)3弱碱单质与水(酸)反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比较结论【例题剖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 Na Mg Al【例 1】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 Y 的核电荷数比 X 大 2,Z 的核电荷数比 Y多 4,1 mol X 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 1g 氢气,这时 X 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根据上述条件,试回答:(1)X、Y、Z 的元素符号依次为、。(2)X、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教师精讲】本题确定 X 是关键,定量关系:2XH2不要找错。离子反应
33、方程式写好之后,要注意检查两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答案:(1)Na A1 C1(2)OH_+H+=H2O A1(OH)3+3H+=A13+3H2O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多媒体展示出:元素非金属判断依据请同学们看教材 P15、3 资料,之后完成下表:气态氧化物化学式单质与 H2化合的条件对应水化物合或最高价H2SiO3氧化物酸性强弱结论弱酸中强酸最强含氧酸SSiH4高温PPH3磷蒸气与H2能反应HCl O4加热SCl师:从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的分析、比较中,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同时展示元素周期律内容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
34、律,叫元素周期律。板书: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例 2】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只有B只有CD【教师精讲】元素非金属性得强弱判断是重要得知识点,其判断得标准很多:与 H2化合得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得稳定性;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等。答案:C。【例 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白色固体,HAt 不稳定
35、,AgAt 感光性很强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 H2S 稳定的气体【教师精讲】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重点。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A 正确,因为,铍的性质类似于铝,氧化物可能有两性。C 正确,Sr 是第A 族元素,其性质类似于 Ca、Ba,SrSO4与 BaSO4相似,难溶于水。【答案】BD。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又通过事实,我们得出了元素周期律,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布置作业 P18T6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 元素周
36、期律(第 2 课时)一元素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3.元素周期律从 NaC1从左右(1)定义: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2)实质: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活动与探究 Al(OH)3性质探究1、通入2、加入 KOH 溶液3、加入 Ba(OH)24、加入稀 H2SO45、加入稀 HNO3现象解释或方程式结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 3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2、
37、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教学难点:“位、构、性”的推导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着元素的性质(称简“性”)。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 2 种量。师:请同学们打开周
38、期表观察:用绿色、淡绿表示的元素分别是哪种元素?如果沿着硼(B)、铝(A1);硅(Si)、锗(Ge);砷(As)、锑(Sb);碲(Te)钋(Po)画一折线,则位于折线左侧的是什么元素?折线右侧的又是什么元素?板书1、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例题剖析】【例 1】(2004 江苏)X.Y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A、X 原子的电子层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 的氢化物的沸点性 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太氢化物稳定。D、Y 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教师精讲】本题考查元素
39、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要熟记并理解判断标准,不能随意变换标准。知识拓展元素金属性,金属活动性区别(优化设计)板书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师:请同学们写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并标出 Li、Na、K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板书(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二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知识拓展1、价电子数:元素外层电子一般指最外层电子,有时还包括次外层电子,对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2、上述规律对主族元素成立,不适用于副族元素、零族元素。板书(2)非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中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等于 8。【例 2】:氧化还原反应中除了原子守恒(质
40、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 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R 为主族元素)则:(1)RO3n-中 R 的化合价为,n 值为。(2)R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个。【教师精讲】很好,解题时,要注意一题多解,当然,还要注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2)题,容易错为 5 个,忽略了题中所给的信息“R-”。因此,分析时要合理,不能有遗漏。答案:(1)+5,1(2)7师:现在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用途预测新元素。寻找半导体材料。合成新农药。寻找催化剂、耐高温
41、、耐腐蚀的合金。进行“位、构、性”的推导。【例 3】(2002上海市高考题)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的目的。人们曾用乙醚、NH3、CH3C1 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 2 周期:H20HF;第 3 周期:SiH4PH3(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H20;CS2C02;CCl4CF4(选填“”、“;(3)CFCl3(或 CF3Cl);(4)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课堂小结:课
42、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有多么巨大的指导作用。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不久的将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报效祖国,服务全人类!生 1:(热烈鼓掌)!布置作业:教材 P18,T4,T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 3 课时)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预测新元素1.金属性.非金属性与2.位构性的推导4.找半导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5.新农药等位构2.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性活动与探究:1、上网或查阅
43、其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门捷列夫事迹简介。2、查阅资料,最新发现的是一种什么元素?第三节化学键(第 1 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
44、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板书:第三节化学键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板书:一、离子键推进新课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演示实验 12:钠
45、在氯气中燃烧。板书 2Na+Cl2=2NC师: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思考与交流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图 1-3-3师: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用电脑形象地表示如下:展示多媒体课件钠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氯原子最外层 7 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钠原子与氯原子互相接近(发生反应);钠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跑到氯原子上去,钠原子变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变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生成氯化钠。板书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
46、作用,叫做离子键。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晶体的立体动画,使其旋转,让学生从各个方向清晰地观察立方体,并选中其中的一个 Cl 或 Na,让其周围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图标闪烁。思考与交流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板书:二、电子式讲述: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 Na、Cl、Mg、S 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板书师: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式来表示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板书:师:上述式子中的“
47、+”表示“相遇”;“”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表示原子相遇电子的移动方向;即为氯化钠的电子式。在电子式里面,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其离子符号相同。知钠离子、镁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板书NaMg2师: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其最外层的 8 个电子,并用方括号括起来,要在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如 Cl,S2的电子式分别为:板书: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让学生展示于黑板上,进行讲解:投影仪展示因此,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正确地表示如下:板书过渡:要写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我们首先
48、须知道其是否能形成离子键,那么,哪些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并进而得到离子化合物呢?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元素周期表是 A 族、A族的活泼金属与A 族、A 族的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另外,强碱及大多数的盐中也都含有离子键。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知识。知道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及物质的形成过程。布置作业1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中有离子键KIHBrNa2SO4NH4ClH2CO32请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KINa2SMgOBaCl2板书
49、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第 1 课时)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2Na+Cl2=2NaCl二、电子式注意:1.离子须标明电荷;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4.不能把“”写成“=”;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1 为什么 NaCl 中 N原子与 Cl 原子的个数比为 11,而 Na2O 中 Na 原子与 O 原子的个数比却是 21。2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键(第化学键(第 2 2 课时)课时)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
50、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共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